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第三十一師

得益於大唐最近多年來的鐵路發展,應易康一行人從金陵城出發,只花了兩天時間就已經是抵達了中原鐵路樞紐鄭州。

到了鄭州後,他們換乘西北鐵路的火車,然後抵達洛陽。

第三十一步兵師的駐地就是在洛陽!

隨着鐵路陸續建成,同時蒸汽輪船的普及,大唐在國內的部隊部署,大部分也是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基本原則就是一線、二線部隊沿着鐵路線、內河、沿海線等交通便利的地方集中駐防。

而各省的地方守備師,則是在各州府以及一些交通不便利的地方駐防。

這樣的兵力部署,在偏遠地方爆發動亂的時候,駐防當地的守備師可以第一時間在各地方的民兵部隊的配合下進行彈壓,如果動亂規模過大,當地的守備師以及民兵已經無法應對的話,則是可以迅速通過鐵路、輪船運輸的方式調集主力部隊前往彈壓。

這樣的部署核心,就是利用便利的交通,來壓縮和平時期的主力部隊的數量,控制軍費。

如果沒有大規模的鐵路網以及內河、沿海交通,其實以目前大唐帝國目前的主力部隊來說,是遠遠無法在維持外部戰爭的同時,還能對國內保持高壓的。

到目前爲止,大唐帝國的主力部隊,也就是隨時能夠拉上戰場的部隊其實並不多。

至少相對於大唐帝國的龐大本土以及海外殖民地而言是非常少了。

其中陸軍方面常年保持滿編滿員,也就是常備部隊的有二十個的步兵師、十二個騎兵師、八個騎兵團以及九個炮兵旅,總計有大約三十萬的步兵部隊(包含約一萬六千名師屬騎兵、師屬炮兵、師屬輜重、運輸等部隊),六萬獨立騎兵部隊(包括騎炮兵、輜重等輔助部隊),獨立炮兵部隊有大約四百門九斤、十四斤、十八斤、二十四斤、三十二斤、四十八斤等不同口徑、身管長度的的野戰炮、加農炮、重型榴彈炮。

上述部隊,也是陸軍部隊裡的精華部隊!

海軍方面的話,基於海軍的特殊性質,倒是幾乎所有部隊都能保持着常備狀態,拋開戰艦以及隨艦的部分陸戰隊不談,只說能夠獨立上岸作戰,發動大規模戰事陸戰隊,一共有八個陸戰團,總兵力是兩萬人左右,以步兵和炮兵爲主,也有少量偵查用的騎兵,每一個陸戰團都是能夠拉出去獨立作戰的。

然後就是近衛軍了,近衛軍的大部分部隊都是處於常備狀態,目前一共有三個近衛步兵師,兩個獨立的重騎兵團,一個獨立重型重炮兵旅

但是包括大名鼎鼎的近衛軍第一槍騎兵團以及後續成立的近衛軍第二胸甲騎兵團。這兩個騎兵團不管是人員還是裝備以及馬匹,都是屬於整個大唐裡最頂尖的。

此外,專門負責皇宮值守、部分京畿安保任務的近衛軍侍從團,負責軍政要員、科學家等安保的近衛軍警衛團這兩支部隊,雖然掛着近衛軍的名頭,但卻是專門的安保部隊,野戰能力一般般,說白了就是樣子貨,其具體指揮也不歸屬近衛軍,而是嫡屬於翰林院侍從科。

因此外人一般也不會把這兩個團規劃爲近衛軍部隊,哪怕是他們掛着近衛軍的名頭。

近衛軍的三師兩重騎兵團一重炮兵旅,加起來總兵力約位八萬人。

上述陸軍、海軍、近衛軍加在一起,其常備部隊也就五十萬人!

這五十萬人看起來很多,但是卻是要分別駐防本土以及海外本土、海外殖民地啊,比如說北海省,爲了彈壓當地的局勢,常年都是有一個主力師駐防北海省的。

再有呂宋省以及萬丹省、馬六甲州、澳洲這些南洋地區,雖然分散駐防,但是陸軍也是總共駐防了個兩主力師的。

再有印度以及西亞地區那邊,加起來也有一個半的主力師。

北非也有半個師。

南非洲也有一個主力師。

北美洲也是有半個師的部隊。

全部加起來,大唐陸軍光光是在海外地區就是駐防了八個常備師!

陸軍方面留在本土的,其實也就只有十二個常備師而已!

對於大唐帝國的龐大控制區而言,目前的常備部隊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但是大唐帝國也不可能無節制的增加常備部隊的數量啊,這些常備部隊的花銷可是不小。

人員薪資、裝備替換、訓練開支都是非常龐大的數字。

陸軍的軍費再多也是不夠花的,所以這纔有了二線部隊的出現,所謂的二線部隊,就是特指在和平時期保持骨幹編制,戰時進行動員,進而達到和主力部隊一樣的滿編滿員,進而奔赴前線參與戰鬥。

這樣一來,陸軍就能夠用有限的經費,維持更多的部隊構架,在戰爭來臨的時候,只需要短短几個月時間就能夠組織一大批具備一定戰鬥力的部隊參戰。

而和平時期的話,那麼所這些直保持了骨幹編制的普通二線部隊,也能夠彈壓地方,維護地方穩定。

任務的彈性是比較大的。

正是因爲這些好處,陸軍纔是一口氣組建了足足四十個,大部分是以以往戰鬥力比較不錯的守備師,或者是獨立部隊等改編而來。

不過這四十個師都是二線部隊,但是哪怕是在二線部隊裡也有強有弱,比如說西北那邊的二線部隊,人員和裝備都是要強於其他地區的部隊的。

第三十一步兵師,也是屬於戰鬥力比較好的二線部隊,要不然的話也不會成爲第二批掉入西北的部隊。

當應易康他們抵達洛陽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是奔赴第三十一步兵師的駐地,應易康接管部隊後,畢志安也是隨同他一起接管了自己的部隊:第九十二步兵團第三營。

接管部隊後,他也是詳細瞭解了第三營的大體情況。

整體來說,第三營的情況不算好也不算差,算是二線部隊裡的中等水平,其兵員只有滿編的半數多一點,裝備的數量也不是很充足,不過軍官比較充足,同時士兵裡的士官比例比較高。

這也是二線部隊的特性,那就是優先保障軍官和士官的數量,因爲這些人才是部隊的骨幹,只要他們在,那麼隨時都可以補充足額的新兵,訓練幾個月後就能夠上戰場了。

而畢志安也沒有等太久,因爲第三十一步兵師早已經是被確定下來增援西北了,所以裝備和兵員早已經是開始準備。

畢志安到任後的第三天,就是接受了一批士兵以及部分軍官,這些士兵裡也不是全都是新兵,只有半數是新兵,剩下的半數乃是重新徵召服役的退役士兵,軍官的話,也有部分是退役軍官,或者是其他部隊調來的現役軍官,也有一些是分配來的新手軍官,基本什麼人都有。

人員補充完畢後,他的這個第三營瞬間就是從之前的不足七百人,變成了一千人出頭,滿員的步兵營了。

此外,他們還接受了一批新裝備。

也就是二十六年式燧發槍,這種十八毫米口徑的新型步槍,兩年前就已經是被確定下來作爲陸軍的新一代制式步槍了。

不過前期的產量有限,新步槍的產量剛開始都是被近衛軍給拿去了,等近衛軍換裝的七七八八後,去年纔是輪到陸軍。

那是輪到了陸軍,但是陸軍的規模龐大,經費也是有限,所以部隊的換裝持續時間是比較久的,前期的產量基本都是優先滿足有戰備任務的前線部隊,比如西北那邊的部隊,還有部分駐防海外,有頻繁作戰任務的部隊。

而沒什麼戰鬥任務的第三十一步兵師之前自然是得不到這種新步槍的。

如今第三十一步兵師即將奔赴西北作戰,高層自然也是優先給這支部隊換裝新式步槍了。

拿起二十六年式的步槍,畢志安雖然不是第一次把玩這種槍了,但是對二十六年式步槍依舊是感到非常的滿意。

在保證威力的前提下,還能夠嚴格控制重量,做到單兵使用,這可是非常難得的。

相對比之下,以往的十四毫米步槍和十八毫米的重型火槍就是差的太多了,十四毫米的步槍雖然重量輕,精度也算不錯,但是威力頂多算是中等威力,對付遠距離的重甲單位有時候力不從心,而且口徑比較小,裝填也是比較麻煩。

但是十八毫米的重型火槍,威力是有了,精度也有,但是重量太重,普通士兵是比較難使用的,只有身強力壯的士兵才能使用。

這也是爲什麼之前大唐陸軍都是同時裝備這兩種步槍的緣故。

而現在,有了二十六年式步槍後,就可以統一裝備了,簡化了後勤。

畢志安稍候的半個月,一直都是帶着部隊進行戰術訓練,同時適應新槍。

畢竟雖然都是燧發槍,大體結構變化不大,但是細微的不同還是有的,所以也要進行適應性訓練。

如此訓練了半個月後,畢志安正式接到了上峰的命令,讓他率領部隊前往火車站,然後乘坐軍列前往西北前線。

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意見相左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仿若昨日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馮氏產業鏈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略重心調整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震驚的宋丸子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四百三十三章 爾等,皆可殺(爆發求月票)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啊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局部本土化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要場面有場面要感動有感動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擇:戰還是逃?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全球無敵就是這麼的強悍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移民一年比一年多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遍地金銀的扶桑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魯番設省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上帝都得說一句你牛逼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五十五章 鄙視的眼神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六百六十四章 災後民亂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九百九十二章 張嶽血書控訴僞明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
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意見相左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仿若昨日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馮氏產業鏈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略重心調整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震驚的宋丸子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四百三十三章 爾等,皆可殺(爆發求月票)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啊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局部本土化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要場面有場面要感動有感動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擇:戰還是逃?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全球無敵就是這麼的強悍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移民一年比一年多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遍地金銀的扶桑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魯番設省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上帝都得說一句你牛逼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五十五章 鄙視的眼神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六百六十四章 災後民亂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九百九十二章 張嶽血書控訴僞明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