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

這個時候,美洲已經是被歐洲人發現了,並且建立了殖民地,北美洲還好一些,但是南美的話,基本上已經是成爲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天下,即便是北美,廣闊的墨西哥地區也是已經成爲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

但是在南邊的澳洲大陸,卻是還沒有被人發現,是地球上,目前最後一塊空白的處女地,而且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當地的土著並不多,一百萬都不到,而且是遊牧民族,並沒有固定的居住地。

這對於建立殖民地,然後把這片大陸徹底納入本土範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因素。

因此這片大陸,早已經是被李軒內定爲大唐王朝的領土了。

爲了避免引起歐洲人的爭奪,李軒打算悄悄進行,尤其是目前大唐海軍的實力還是有些弱,還無法進行大規模殖民之前,他需要把澳洲進行保密,現在只是探索安全而隱秘的航線,然後建立殖民地並開始移民,等擁有一定實力之後,再進行公佈。

因此他傳下密旨,讓軍情司南下尋找澳洲,探索安全的航線,並建立初步的殖民地,而後續,大唐將會繼續派遣船隻攜帶大量無地的農民以及各種被判處流放的罪犯南下澳洲進行殖民,把澳洲變成大唐王朝的真正領土。

李軒對澳洲的定位,並不是殖民地,而是本土!

澳洲,將會是大唐王朝用來解決人口過多,土地過少而造成的土地矛盾的終極解決方案,這一終極方案的範圍也不止澳洲,還有南洋、北美、南美等地區。

人多地少怎麼辦?自然是想辦法搶更多的土地啊!

是的,李軒從來都沒有把解決土地兼併的希望放在內部的改革上,因爲再怎麼改革,土地還是那麼多,而人口在和平時期裡是會越來越多的,等人口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不管你怎麼改革,土地問題都會暴露出來,而且還是無解的。

除非人口在短時間內大量減少,重新恢復到人少地多的局面!

這也是華夏數千年的一個死循環,王朝初期,經過戰爭後人口不多,土地多,所以是人少地多的局面,然後隨着時間的過去,人口逐漸增加,人口數量和土地數量達到一個比較平衡的點後,人們可以吃飽飯,經濟也比較好,這就是所謂的各種盛世了。

盛世過後,人口持續增加,土地還是那個土地,然後各種問題就來了,戰爭往往就會爆發,如果王朝挺過去了,人口會順利減少,然後繼續恢復,就是各種中興!

中興若干年後,人口又多了,土地問題再一次爆發,伴隨而來的就是戰爭,而這就是王朝的末期了!

等王朝撐不住後,轟的一聲,王朝覆滅了,新的王朝將會成立,然後進行新的循環!

數遍華夏數千年曆史,基本逃不過這一個死循環!

而這個死循環,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其實就是有限的土地養不活太多的人口!

所以李軒給大唐王朝準備的解決土地問題的終極方案就是一個字:搶!

土地不夠,那就去搶!

生產資源不夠,搶啊1

市場不夠,搶啊!

搶到了土地後進行大規模的移民,移民後效仿後世的美利堅,實施各類東進、西進、圈地運動,最終目標是讓當地的華夏人口比例佔據當地總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如果當地有一萬個華夏人,那麼當地的土著只能剩下一千個!

如果當地只有一千個華夏人,那麼當地的土著絕對不能超過一百個!

軍情司的王杉西,就是肩負着南下尋找澳洲,並在找到澳洲後,初步開闢殖民據點的重任,爲了保密,軍情司方面甚至都不打算讓大唐西洋公司參與進來。

就當大唐西洋公司的船隊南下西進的時候,金陵城,李軒也是開始了新一輪的改革浪潮!

而這一次的改革浪潮,並不是商業,也不是工業,而是農業!

雖然土地問題在內部不管怎麼改革,最後都是瞎扯淡解決不了,但是李軒現在要做的卻是暫時性的緩解土地問題的爆發。

要知道大唐王朝的崛起過程中,實際上人口並沒有大規模的減少,和很多王朝新建立的時候,人口很少,土地過多不一樣,大唐王朝的崛起過程中,因爲戰爭並沒有來回拉鋸,大唐王朝都是穩紮穩打,而且通過連續的多場決戰從而擊垮了明王朝,而在佔地某一片地區後,大唐王朝的統治力非常的強悍,也就沒有導致各種戰後的動亂。

因此,雖然戰爭中有無辜民衆死傷,但是整體上來說,人口並沒有減少,而這也就讓大唐王朝面臨着和明王朝一樣的問題:少多地少!

對此,大唐王朝的初步辦法就是統一農業稅,以遏制大規模的土地兼併,同時把抄沒的大量明王朝時期的宗室土地,士紳土地以以租代購的方式,分發給大量的無地農民,並且大力扶持、鼓勵開荒!

通過這幾個辦法,一定程度上也算是緩解了部分土地問題,但是,這依舊不夠!

人多地少的局面,絕大部分農民生活困苦的局面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李軒打算繼續深入化改革!

而這一次改革,他是打算進行大規模的移民,當然了,並不是向海外移民,目前大唐王朝還沒有這個實力,移民的目的地乃是國內其他尚未充分開發的地區。

即便是現在的大唐王朝,通過了以租代購的模式,讓一大批的無地農民成爲了自耕農,但是無地的農民依舊衆多,而說實話,目前該抄沒的土地基本上也是抄沒的差不多了,李軒總不可能說直接把衆多的大地主一股腦抄沒了,要知道,之前發對大唐王朝的地主基本都已經抄沒了,而剩下的要麼是支持大唐王朝的,要麼是不反對,老老實實當地主的人。

雖然說在皇權高度集中的大唐,李軒只要說一句幹掉天下所有大地主,下頭的一羣官員們會搶着去做,但是這卻是沒有必要,這樣的話,百分百是會造成天下動盪的。

後世的太平天國是怎麼完蛋的,就是因爲他殺地主士紳實在是太狠了,並不是採用打壓一部分,拉攏一部分的策略,而是不分三七二十一,通通都幹掉,讓那些想要喜迎王師的士紳地主們都是不敢喜迎王師了。

不想死,那自然是拼命抵抗啊!

所以那個時候的士紳地主階層,那幾乎是出錢出力拼死抵抗,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最後把太平天國給活生生的耗死了,讓滿清韃子撿了個大便宜!

倘若當年太平天國對待地主的政策稍微緩和一些,哪怕是隻殺掉九成,留下一成,那麼結局都有可能得到改變,至少,滿清王朝是極有可能被徹底幹掉的。

所以自從黃竹山時代開始,李軒基本上就是確定了對待士紳地主階層的政策,那就是‘分化’,殺掉一部分,拉攏一部分。

目前這個政策還是相當成功的,早期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士紳地主階層都是對大唐王朝喊打喊殺,一口一個僞唐,一口一個李賊,但是現在,在大唐王朝的分化政策後,統治區內的士紳地主階層很多都已經是把我大唐,國朝,朝廷,聖君,聖天子之類的稱呼掛在嘴邊了。

其中最爲明顯的特徵就是,越來越多的士子來參加大唐王朝的科舉。

禮部那邊預測,今年的各省秋試,參考的士子數量極有可能翻倍增加,尤其是直隸四道地區,參加科舉的士子極有可能超過其他諸省的總數。

而等到明年的會試,參加的士子也將會翻倍增加!

如此諸多的現實情況,李軒是不可能殺光所有地主抄沒他們的土地的,就算是佔有了一萬畝土地,但是隻要他老老實實交稅,不反抗大唐的統治,李軒也是不準備動他們。

但是在一些人多地少的地區怎麼辦,在海外大規模殖民時代之前,李軒能夠做的就是國內移民了。

如今很多省份的人口其實非常少的,比如兩廣地區,加起來也就一千萬人左右,湖廣地區的人口也是不多,而上述地區,都是有着大量的地區可供開發,比如廣西的好幾個小平原,哪怕是到了後世那都是糧倉級別的地區,而廣東的珠三角地區,同樣是重要的農業地區。

而湖廣更不用說了,後世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名,而如今,湖廣地區的人口還是不算多,還有着大量的荒地可以開墾變成良田!

而後續等拿下遼東地區,那裡又將會是一個可以容納至少幾千萬人口的未開發地區!

現在李軒要做的就是,從人多少地少的地區,組織大量無地農民前往少人地多去開墾!

八月中秋剛過,回到金陵城沒多久的李軒就是召開了內閣御前會議,正式商討從山東、河南、江北、皖北等地區組織無地農民前往湖南、廣西、廣東開墾。

會議開始後,不等內閣的大臣們進行正式的討論,李軒就是定下了一個調子:未來三年內,在國內移民事務上,帝國將會投入至少五百萬兩銀子,五年內,累計投入資金將會達到一千萬兩銀子!

而內閣的這些大臣們,要討論的就是該如何利用這一筆資金儘可能的組織更多的移民,開發更多的荒地!

雖然說大家都知道,組織移民是需要花費大量金錢的事情,但是誰都沒有想到,他們的萬古聖君,一張嘴就是一千萬兩銀子!

李軒說完後,場面一度沉寂,十幾秒後,只見王文華出列撲通一聲跪下,然後雙手朝前,直接行跪拜大禮,一邊跪拜行禮,一邊大呼:“吾皇之仁,從古至今萬年未有啊!”

萬字爆發!

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聖天子崩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七百六十七章 借錢過日子的大唐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們發財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要修鐵路怎麼辦?拿錢砸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五百零七章 勝利大轉進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全國公路網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我大唐就是霸氣!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兩百零八章 擅自攻城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本土和海外領地的利益矛盾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一百七十八章 規模浩大的戰役!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大唐法律特扯淡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即將迎來汽車時代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十六章 美好時代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團來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衝啊,大唐萬歲!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唐士紳格德斯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誰敢不服就打到他服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八十四章 沒人能阻擋大唐的崛起!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人,不好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扶桑問題的最終解決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斯德爾摩綜合徵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組團去印度淘金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
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聖天子崩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七百六十七章 借錢過日子的大唐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們發財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要修鐵路怎麼辦?拿錢砸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五百零七章 勝利大轉進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全國公路網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我大唐就是霸氣!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兩百零八章 擅自攻城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本土和海外領地的利益矛盾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一百七十八章 規模浩大的戰役!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大唐法律特扯淡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即將迎來汽車時代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十六章 美好時代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團來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衝啊,大唐萬歲!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唐士紳格德斯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誰敢不服就打到他服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八十四章 沒人能阻擋大唐的崛起!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人,不好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扶桑問題的最終解決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斯德爾摩綜合徵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組團去印度淘金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