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逃離城市

大唐的權貴以及中產們,都往城外跑。

一方面是因爲古老的傳統:傳統上除非是在城裡任職的官員、經商等羣體外,實際上更多的普通士紳們人家可不住城市裡,而是待在鄉下。

大唐帝國看似工業化了,但依舊還是一個傳統的封建帝國,還保留着諸多傳統的習慣。

權貴們依舊喜歡住在鄉下或城郊的豪宅裡頭!

而中上階層們,自然也是有樣學樣,對於他們來說鄉下的豪宅建不起也住不起,畢竟沒有個佔地幾十幾百畝的宅子,幾十個侍女僕人伺候着,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住在鄉下!

所以他們基本都是住在城郊的部分富人聚集區。

但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也並不是說因爲傳統。

傳統這東西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導致大唐的權貴以及中產們作出這種決策的最主要因爲還是:這年頭大城市的環境真不咋地!

如果說工業革命之前的古代城市,頂多就是髒亂差的話,那麼到了大唐帝國這裡就有些奇怪了。

由於大唐帝國極度重視城市衛生,所以但凡城市都不髒亂差。

表面看起來,其實都挺好的。

但是前提是你屏住呼吸,只要你忍不住了張嘴呼吸,然後就會聞見刺鼻的煤煙味!

現在是可是蒸汽機革命時期,幾乎每一座城市都能看見工廠的煙囪,往天空噴灑着煙塵。

不僅僅是大量工廠、動力等使用的蒸汽機燒煤。

普通城市居民的生活燃料,現在大多也都是用煤,反正現在李軒都已經是有些後悔搞出來什麼蜂窩煤了。

哪怕沒有什麼重污染工業的金陵城裡,但是一整個城市的居民都在用煤炭生火做飯,那味道……

爲了自己的小命以及皇室成員還有高級官員們的身體健康,李軒早幾年就是在城郊修築了一座度假園林,名爲避寒,實際上一到秋冬空氣不咋地的時候,他就往城外跑了!

工業勿擾以及生活用煤勿擾,這兩者加起來,使得大唐很多中大型城市的上空都是灰濛濛的,充滿了煤煙味,越是工業發達的城市,人口越多的城市越是如此。

帝國的工商業明珠,帝國最繁華的城市上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城區裡一年到頭,就沒幾天的晚間能夠見到月亮,燃煤所散發出來的煤煙味,幾乎遍佈城市的每個角落。

既然城市的生活居住環境這麼差,那些有錢人這自然是不會選擇每天都生活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不說那些權貴們,就算是普通中產,人家也是住的遠遠的,儘可能的住在城郊。

所以這年頭,大唐帝國雖然也是有房地產開發這麼一回事,但是人家往往開發的都是遠離市中心的城郊富人區爲主,相對來說市中心裡的房屋價格,反而還要更低一些。

這年頭,市區往往是中下階層生活居住的地方。

中上階層一般都住在城郊的富人區,而諸多爲富人們配套的各類設施,比如說消費場所,醫療,教育等等設施,自然也是不會缺的,而且往往還更好,只是都非常昂貴罷了。

傳統以及自然環境的選擇,導致了大量的有錢人往外跑!

而官府也不會在政策上進行限制,原則上你住在那裡,並不會有什麼政治上的影響。

畢竟大唐帝國不用靠着學位制、戶籍制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去擡高房價,犯不着把富人們都集中起來然後給他們修一座富麗堂皇的監獄,並把每個牢房都賣出天價!

因爲就算是擡高了房價,賺的也是那些地主,和官府沒有一毛錢關係,因爲那些地皮,大多都是在私人手裡,官府可沒多少。

商人們一見官府你把某個地方的地價拉起來了,立馬就會周邊跟進,然後進行競爭……

國家不直接壟斷所有土地資源,是別指望能哄擡地價房價搞什麼土地財政了。

所以官府有時候寧願把鐵路線修的遠遠的,擴大城市區域的範圍,也是不會在某個地方扎堆堆砌資源的。

說起學位戶籍這些,其實大唐也是有戶籍以及學位制度的,只不過大唐也沒有什麼農村城市戶口之分,而且你愛住農村住農村,愛住城市住城市,戶籍只是一種登記管理的手段而已,而不是限制權益的手段。

同時雖然也有學籍,但是基本也和沒有差不多了,因爲全國各地每個州府,你愛去那裡讀書就去那裡讀書,官方不做任何限制。

各校錄取也是沒有任何限制,理論上全國考生都可以報考,他們都可以招收,舉個例子,當你中學畢業後,只要你願意,全國那麼多所預科,你隨便報考哪一所,理論上都是可以的……

只是大唐帝國不採取統招統考的模式,而是採取學校自主招生,人家是否錄取你就不好說了。

名校肯定是對生源素質要求更高的,貿然跑過去報考,估計連入學考試都沒有資格參加呢。

比如金陵預科,每年遠道而來跑來參加入學考試的人多了,但是能考上的又有幾個?

而且每個學校的招生季都是固定那麼幾天,所以也不可能讓考生一一嘗試,必須提前選定心儀並且有把握的幾所學校,然後在那幾天時間裡一一報考並參加入學考試。

不然的話,可能什麼學校都沒考上,最後不得不浪費一年時間復讀或者乾脆是輟學了。

大唐的教育制度,可和公平扯不上什麼關係,嚴重傾向於天才以及權貴子弟,普通人能上個小學就不錯了。

這麼多年搞下來,有時候李軒都覺得自己做的有點過分了。

明明有餘力,甚至都不用花費幾個錢就能夠更好的普及中學甚至預科階段的教育,但是帝國依舊沒有這麼去做。

禮部教育司韓中凱是這麼私底下評價大唐現在的教育體系的!

“現在就挺好的,讓那麼多的人上大學幹嘛,都上大學了,誰去種地?誰去工廠?”

一句話道明瞭大唐帝國教育體系的本質!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罰款外國企業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陸軍和海軍誰更摳門?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七百四十八章 目瞪口呆的格德斯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五百八十四章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三百六十五章 任性的大唐王朝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爲賊終生爲賊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陳立夫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宋丸子拜訪鄰居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九百零五章 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兩百八十八 官軍復正泰李逆身死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前明尚書的鐵窗生涯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軍出擊南澳島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零四章 民亂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後再說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擊隊,出擊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當個大唐人豈不美哉?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八百七十一章 萬騎衝鋒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韃靼人的一路向西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軒是個神經病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罰款外國企業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陸軍和海軍誰更摳門?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七百四十八章 目瞪口呆的格德斯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五百八十四章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三百六十五章 任性的大唐王朝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爲賊終生爲賊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陳立夫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宋丸子拜訪鄰居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九百零五章 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兩百八十八 官軍復正泰李逆身死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前明尚書的鐵窗生涯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軍出擊南澳島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零四章 民亂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後再說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擊隊,出擊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當個大唐人豈不美哉?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八百七十一章 萬騎衝鋒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韃靼人的一路向西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軒是個神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