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改朝換代三把火

這一次進攻廣州所動用的火炮,所打出去的炮彈數量都是大唐王師歷次作戰之最。

昨天以及夜裡最激烈的戰鬥裡,那些九斤重炮,每一門都是打出去了上百發炮彈,隆隆炮聲從昨天早上一直響到了今天黎明時分。

這槍炮聲就沒停過!

如果沒有如此給力的火炮支援,大唐王師進攻廣州城的戰役絕對不會這麼順利。

要知道廣州城內的明軍可是同樣擁有不俗的火炮力量呢,如果沒有己方的火炮給予壓制,進攻部隊肯定是會遭到明軍火炮的重大殺傷的。

不過即便是動用大量火炮成功壓制了明軍的火炮,但是持續的進攻作戰,尤其是後續幾天的強攻大唐王師依舊付出了不小的傷亡。

當然了,己方損失固然不小,但是戰果卻也是巨大的!

除了奪取了廣州城這個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城池外,還擊斃了明軍不下三千人,俘虜近萬人,繳獲各類物資一大批,糧食以及各式冷兵器多的幾乎數不清。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還繳獲了明軍大量火炮,這些火炮雖然大多都時候類似碗口炮的小口徑火炮,對於大唐王師而言並不具備使用的價值,但是也繳獲了一部分堪用的火炮,比如部分大將軍炮、佛郎機炮這類中等火炮,雖然質量和威力都差了點,但是勉強也能用。

此外還有明軍從洋人手裡購置的十二磅重炮以及六磅艦炮、三點五磅的艦炮。

這些洋人火炮可都是好東西,其質量和威力,都算得上是遠東地區裡頂尖的了,即便是大唐王師自身,他們也是裝備了不少購自洋人了火炮。

這一批洋人的火炮繳獲之後,加上大唐王師原有的洋人火炮,甚至都可以裝備一整個洋炮營了,可以有效補充、提高大唐王師的火炮力量。

而李軒也是的確這麼幹的,他把繳獲的兩門十二磅火炮加上自有的幾門十二磅火炮,一起編成了一隊十二磅(九斤)炮隊。

那些六磅(五斤)火炮則是編成了兩個隊。

三點五磅(三斤)的火炮同樣編成了兩個隊。

五斤和三斤的這四個隊的火炮,則是獨立編成了第六炮兵營,這個炮兵營是準備搭配給第三守備旅的。

至於九斤重炮隊,則是嫡屬於樞密院直轄,因爲這些重達兩千多斤的加農炮並不適合用來野戰,因爲其機動能力實在是太差了。

最好的歸屬就是把他們搬上城頭或者其他要塞當中,當然瞭如果遇到要攻堅作戰的話,也可以搬運到前線去。

所以直接劃歸各大野戰軍是不適合的。

初步規劃是,這些九斤的火炮則是依舊部署於廣州地區,作爲防守廣州的重要力量,用以防禦明軍的水師襲擊。

畢竟廣州就在珠江邊上,而目前珠江以及西江下游都還處於明軍水師的掌控之中,在大唐海軍沒有足夠的實力把明軍水師驅逐出去之前,大唐王朝就不得不依靠岸防力量來對抗明軍水師了。

所以大唐王師在奪取廣州城後,第一時間就是加強岸防力量,準備在廣州城西南邊的沙面構築河防炮臺。

該炮臺正對面珠江的白鵝潭,只要炮臺的火炮數量足夠多,足以扼守珠江,從而起到保護廣州城的作用。

而這些九斤火炮,將會被安置在此地。

同時配屬此地的還將會有繳獲自明軍的衆多大將軍炮、佛郎機炮等,這些火炮因爲質量和威力並不符合大唐王師正規軍炮兵營的需求,但是下放給步兵團充當步兵炮也是過重過大,所以如今大唐王師對這一批火炮的處理,基本是用於城防火力。

廣州城裡以及沙面炮臺都將會部署這些繳獲自明軍的火炮。

爲了保護炮臺的安全,大唐王師還將會沙面部署足足上千人的兵力,不過不會和羚羊峽炮臺一樣成立獨立的要塞部隊,而是會依舊歸屬從廣州城防部隊管轄。

因爲珠江三角洲水網密佈,而且珠江流域並沒有和長江、黃河等大河流一樣,是一條完整,並且只有單一出海口的河流。

珠江,其實稱之爲珠江水系更爲恰當一些,有着西江、東江、北江,然後這三條河流和珠江三角洲的密密麻麻的水網聯繫在一起,並形成了衆多的出海口。

所以要想靠着單一的岸防炮臺就守住整條珠江水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爲這年頭的船隻又不是鋼鐵鉅艦,戰艦小則數十噸,大不過數百噸而已,而且吃水又很淺,這珠江水系的衆多入海口都是可以走的。

所以到現在,李軒是沒有打算在虎門構築炮臺的打算,因爲後世裡大名鼎鼎的虎門炮臺在這年頭不管用,虎門炮臺外的江面好幾公里寬呢,而這年頭的火炮有效射程不過幾百米,如果不是那種四十八磅或者是六十四磅的火炮,根本難以徹底封鎖。

在虎門構築炮臺,還不如直接在沙面構築炮臺,然後在西江流域的其他幾個入海口分別構築小規模的炮臺呢,這些入海口都比較小,不用重型火炮都能夠封鎖江面。

不過再好的炮臺也是隻能被動防守,要想徹底的解決廣州乃至珠江三角洲所面臨的海上威脅,最好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辦法就是編練一支強大的海軍,在海面上直接抵抗乃至消滅敵人。

但是大唐海軍不堪大用,而且在李軒所預計的很多年裡,都是不堪大用的,沒有大量的戰艦和艦炮,海軍就是一句空話而已,現在的大唐海軍別說和明軍水師打仗了,就算是一些中等規模的海盜團伙也是打不過!

這種情況下,岸防炮臺還是有必要的。

海軍力量的弱小,沿海面臨着極大的海上威脅,這也是當初爲什麼李軒不選擇在廣州建立首都,而是在肇慶的緣故。

在廣州建都,他都得擔心着敵人某一天就突然從海面出現,然後炮擊廣州城了。

攻克了廣州後,李軒並沒有在廣州待太久,只是待了幾天後就是率領近衛軍準備返回肇慶了,這一次他親征廣州已經是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後續雖然還會有衆多的戰事,但是已經不是都需要他親自指揮的了。

不過返回肇慶之前,他還得對現有廣州里,或者說是整個廣東地區的部隊進行一次整編,用以更好的應對接下來的戰事。

首先,第七守備旅脫離第一軍編制,該守備旅依舊駐防廣東的西部沿海地區,併爲後續攻略瓊州做準備。

第三守備旅將會留守珠三角地區,其防區包括廣州、佛山等地,從行政區域來劃分的話,就是廣州府的南部地區,包括整個珠江入海口。

第一軍的後續任務則是北上韶州府,不過韶州府那邊原本就有一個暫編第一團,再加上李軒還打算把柳州獨立團也是派到韶州府作戰,所以第一軍只保留骨幹,準備從中分出一部分主力部隊成立一個獨立團。

也就是說從第一步兵旅、第一輜重團、第一炮兵營、第一騎兵營等正規軍部隊裡抽調。

從第一軍各部正規軍裡抽調的有步兵營兩營、預備營一營、五斤野戰炮一隊、輜重一營、騎兵一隊組建全新番號的混成團編制,並授予第一混成團的番號。

原部隊裡被抽調的缺額,步兵部隊最簡單,直接派新兵進行補充缺額就可以了,火槍直接用繳獲自明軍的火槍,番號和編制都不用變,火炮的話,先行暫缺,騎兵暫缺。

不過爲了一舉拿下韶州府,李軒還會派遣近衛軍炮兵營的一個炮兵隊、騎兵營裡的一個騎兵隊臨時加強給第一軍,韶州府戰役結束後上述兩部就歸還給近衛軍。

未來,第一軍將會持續北上,和第四軍一起成爲在湖廣作戰的兩大主力兵團,而第一軍裡的守備軍,依舊是第四守備旅,不過卻是重新整編後的第四守備旅。

因爲廣州戰役後,第四守備旅被一分爲二,其原有的兩個守備團,第七守備團將會加入部分廣州戰役裡俘虜的明軍降兵重新組成第四守備旅。

第八守備團則是將會擴編爲全新的第八守備旅,補充兵同樣是廣州降兵,未來這支第八守備旅將會配合第一混成團前往廣州東部作戰。

從第一軍抽調主力部隊成立的第一混成團,雖然說是全新的部隊,但實際上基本算得上是第一軍各部的分支,而且因爲是成建制籌建,戰鬥力是沒有受到什麼影響的,因此第一獨立團是具備完善戰鬥力並能夠投入戰鬥的。

第一混成團的任務將會是東進惠州府、潮州府,而配合第一獨立團作戰的第八守備旅則是因爲短時間內無法參與作戰,前期的配合部隊將會由第三守備旅所轄的一個守備團擔任。

完成了對部隊的整編以及後續戰略的安排後,李軒正式率領近衛軍返回肇慶繼續當他的皇帝去了。

但是李軒的離開,並不影響大唐王朝對廣州實施了強而有力的統治!

負責整個廣州府事務的大唐首任廣州知府鄧貫在搬進了破破爛爛的廣州知府衙門後,立馬就是召見了大量前明降官降吏以及城內有頭有臉的士紳。

準備來一個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對,應該說是改朝換代三把火!

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沒錢你問個屁第九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立案調查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一合之敵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爲了榮福富貴衝啊!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土著各國大殖民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第兩百一十八章 絕望中的刺刀衝鋒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麥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皇家青年軍校第八百二十二章 格德斯的豪邁之心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松江府的地鐵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楊成經商(一)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煤油暴利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兩百零七章 快進快出打一場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九百零五章 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規模浩大的洪澤湖工程第六百四十三章 兵臨衡陽城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兩百六十章 插上翅膀的明軍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百二十章 近衛軍戰無不勝(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不了一起完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廢除科舉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汽車行業大爆發
第五百九十一章 陸海將官大火拼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沒錢你問個屁第九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立案調查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一合之敵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爲了榮福富貴衝啊!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土著各國大殖民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第兩百一十八章 絕望中的刺刀衝鋒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麥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皇家青年軍校第八百二十二章 格德斯的豪邁之心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松江府的地鐵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楊成經商(一)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煤油暴利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兩百零七章 快進快出打一場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九百零五章 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規模浩大的洪澤湖工程第六百四十三章 兵臨衡陽城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兩百六十章 插上翅膀的明軍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百二十章 近衛軍戰無不勝(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不了一起完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廢除科舉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汽車行業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