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九節 對陣

劉備露出一副早有打算的神態:“平原郡守臧洪,原出自袁紹任命,平原郡又歸屬青州,不管韓馥是否重回冀州,臧洪是不會舉郡相迎的。另外三郡中,趙浮、程渙已對韓馥絕望;耿武、關純雖然忠義卻身在渤海,渤海郡半數領土在碣石勢力範圍下,即使他們認韓馥爲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四郡都屬於黃河北岸領土,我想把這四郡單獨劃出來,構建一個完整的防禦圈。

以平原郡一郡之力,恐怕做不到單獨抗拒強敵,四郡合力,就可以做到拱衛青州北方的任務了。若有可能,我準備把這四郡合起來成立一個新的州,文若公和仲業就是新州的文武領導人。”

劉備的話並沒有說完,但荀彧明白他的意思:新佔三郡畢竟曾是別人的領地,劉備若是明目張膽把這三郡併入青州,道義上不好交待。而以平原郡爲主,統合新佔冀州三郡,讓自己一個外人出面主持這項工作,與內與外都好交代。

幾天後,清河郡,界橋。高順陪着劉備、田疇沿盤河南岸巡查。麴義撤兵之後,把所有的浮橋全部拆毀,劉備用了一個月時間向盤河運送架橋物資,此次視察的目的就是選擇架橋地點。

“主橋墩的位置就選在這兒,”劉備指着界橋遺址說:“主橋要修的寬大,可以讓八匹馬車並行。左右再修建二座副橋,副橋的橋面也要能通行兩輛馬車。盤河河面不寬,這樣小的跨度,讓工程兵先練練手,先在兩岸設立橋柱,把這橋建成懸索橋。取得經驗後,我們再在更大跨度的河面上修橋。有了這三座大橋,我們就能把廣平郡牢牢地拉在手裡。”

高順瞥了一眼劉備,疑惑地問:“主公,我就搞不明白,盤河,幾塊門板一拼也能渡過去,需要建這麼大的橋嗎?廣平郡殘破不堪,花費這麼大的代價,建三座鐵骨水泥橋,值嗎?兵貴神速,萬一我們在這兒拖延,讓麴義跑了怎麼辦?”

劉備眯起眼睛眺望着盤河對岸,一副老謀深算的樣子:“道路、橋樑這樣公共設施的建設,可不能只想着眼前的打算。一旦花了錢,就必須做到百年大計。橋建成後交通方便,才利於商賈往來,也利於物資調撥。

最重要的是,我修這座橋,是在等待時機,等待麴義和袁紹翻臉的時機。還要等待張郃進佔中山、鉅鹿兩郡之後,從北方壓過來。那時侯,不管橋修好沒有,都要讓士兵遊過的盤河。我們前後夾擊,讓麴義無法逃竄,讓廣平成爲麴義的最後一戰。”

高順聽完此話,吃了一驚:“什麼?袁紹會和麴義翻臉?像這樣不世出的猛將,可是每個君主都夢寐以求的人。師弟,能與這樣的猛將堂堂正正地交手,是武將的榮幸。我尚欠麴義一戰,這是宿命的一戰,我希望你別在背後搗鬼。”

性格古板的高順難得稱呼劉備一聲“師弟”,而這個稱呼一出,說明高順已隱隱動了怒氣。

劉備乾笑一聲道:“師兄,我有那麼卑鄙嗎?你不想一想袁紹是誰?那可是四世三公啊。四世三公會在意一個手下的人嗎?再有本事的手下,對他恭順,他認爲是應該的。麴義爲人桀驁不馴,當初爲了不遵韓馥軍令,一怒之下,叛韓投袁。這個人天生喜歡由着自己性子作事。

界橋之戰中,麴義對袁紹長子袁譚毫不尊重,呼來喝去。我料袁譚心中肯定不舒服,此事傳揚到袁紹哪兒,袁紹肯定也不滿。如今,公孫瓚退出冀州。那位四世三公一定以爲,幾句話就可以讓我輕易讓出冀州三郡,現在是該卸磨殺驢的時候了。我在此築橋,就是想給那位四世三公一個錯覺——似乎,我不想和他正面衝突。等到他準備對麴義下手時,我大軍兩面合圍。不論勝敗,麴義都回不到袁紹哪裡了。”

田疇舉着望遠鏡,仔細觀察着盤河兩岸,見到高順沉默下來,放下望遠鏡,插話說:“張郃佔領中山國後,也需要作出一個假象:可命令他分出一部分軍隊,向西橫向攻擊常山國,徹底佔領張燕老巢。讓袁紹以爲我軍是爲了剿滅黃巾殘匪,才借路中山國。

至於張合本軍,必須夜行曉宿,穿越鉅鹿郡前,不得暴露行蹤。

我軍佔領常山國後,可命令三韓部族兵繼續前進,進入幷州燕門郡,封堵匈奴左單于於扶羅北逃路線。這樣一來,我們的勢力範圍就與匈奴的人馬接觸,主公可以隨時到於扶羅那兒串門。”

劉備感激地望着田疇,只有這位前軍師還念念不忘劉備的私事,若是今年完成這一攻略,秋天草茂馬肥,按慣例,匈奴又要開始搶劫。那時,隨便找個藉口,就可以討伐於扶羅,向他要人。

劉備的青州兵在盤河南岸,每日懶洋洋地造橋,拖延了一個月之久。在此期間,朝廷的詔使馬日磾、趙岐得意洋洋地打道回府。路過洛陽的時候,兩人都不願再回長安——一旦回到長安,二人只是董卓手下呼來喚去的一條狗,在長安之外,兩人儘可享詔使的威風。恰好,盧植帶領一大羣青州元老在洛陽視察重建工作。馬日磾隨即在洛陽住了下來。趙岐聽說荊州繁華,文風鼎盛,於是決定繼續南下,到荊州宣慰。

兩位詔使離開冀州時,袁紹嚅喏的請求詔使前去勸解劉備退兵,可兩位詔使眼高過頂,不屑與劉備這樣在文學上毫無名氣的人打交道。此刻,見到了盧植,兩位詔使想起來,是該爲四世三公盡點力

了。於是要求盧植給劉備寫信,勸劉備退兵。

盧植爽快地答應兩位詔使的要求,然而信件的內容卻完全是旁觀者的語氣,大意是:有這麼一會事…………你知道了吧。句號,結束。

這封信件,由兩位詔使快馬送給了四世三公。與此同時,兩位詔使還附上自己寫的對仗工整的四言漢詩,諄諄勸解劉備。

四世三公獲得此信後,如獲至寶,一面派人把信送給劉備,一面派顏良、文丑領軍捉拿屢昭不至的麴義。

盤河南岸軍營中,劉備接獲這組信件後,拆開盧植的信函細細閱讀,然後摺好放入懷內,未作表態。隨手打開詔使的信件,草草地掃了兩眼,將其揉成紙團,扔進了廢紙簍,赭然對使者說:“我讀書太少,這玩意兒看不懂,叫部下解釋吧,又怕丟人,所以請你問問本初公,那信上的東西重要不重要?如果重要,請他再寫一封,文辭最好通俗點的。如果不重要,那就算了。”

信使無可奈何的看劉備耍無奈,本想解釋這封信出自朝廷詔使之手,可劉備隨後的猛然大喊,讓使者放棄瞭解釋的打算。

在使者想詞的時候,劉備飛快地走到帳篷口,憋足了中氣大喝:“傳令兵,吹軍號,傳我命令,全軍拔營,渡河。”

軍號淒厲地響了起來,帳外人喊馬嘶,劉備放下門簾,輕鬆的走到信使面前,輕描淡寫地問:“顏良、文丑兩位將軍走了多久了?鄴城現在還有多少人馬防守?”

使者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劉備再問:“聽說袁術在南陽,聞袁紹新得冀州,遣使來求馬千匹,本初公不願給,惹得袁術大怒,本初公連自家兄弟都不睦。一旦有事,誰來救援,萬一事敗,投奔何人?”

使者滿臉震驚的表情,看着劉備:袁公看不起這個原來的青州下吏,以爲此人出身行伍,全靠討好百姓才獲得擁戴,而此人卻一直蹲在角落裡,磨着牙,關注着袁公的一舉一動,隨時準備撲來,咬人一口。

不等使者想出詞來回答,恰巧張飛撩簾闖入,大喊道:“大哥,要動手嗎?太好了。我第二軍團先過河。”

一眨眼,太史慈也闖入帳內,接着張飛的話頭說:“我軍渡河,就要進入敵區,當以輕騎先渡,然後四散搜索護衛,我狼騎當首渡。”

緊接着,劉備的營帳變成亂哄哄的菜市場,將校們進出不絕。傳令聲、詢問聲、吵架聲,響個不停。乘人不注意,信使悄悄溜出帳外,出門時,聽到了劉備最後一句話:“子義(太史慈)說得對,狼騎軍團應該首先渡河,然後是輜重兵,第二軍團尾隨其後,再接着是雷騎軍團。然後,營帳兵拆除營寨,渡河在河對岸紮營。近衛軍團最後渡河……”

信使狼狽奔回鄴城,爲了顯示自己有大智慧,臨走時,特地通知顏良、文丑回軍救援鄴城。顏良、文丑本是兩個莽夫,接到信後,捨不得放棄排擠麴義的機會,自己不能率大軍親至廣平,就派三兩個小兵通知袁譚,讓他趁機奪取兵權,囚禁麴義。

五日後,袁譚謀事不密,奪權不成,被麴義察覺,雙方在廣平城內展開混戰。正在此時,張郃率領的碣石軍團突然出現在廣平北門,乘城內混亂,佔領了北門。

麴義見小城已不可堅守,當機立斷從西門衝出。準備前往河內投奔張揚。才走了五里路,太史慈率領狼騎軍團輕騎趕上。是戰是走,稍一猶豫,重盔重甲的雷騎已出現在天際之間。

唉,麴義嘆了口氣,這或許是我麴某的最後的一戰。摔了摔頭,麴義彷彿要甩去頹喪的心情的,大聲命令道:“結陣,迎敵。”

800名新訓練的伏盾陣士兵越衆而出,手持着一人多高,門板似的盾牌,站立在陣前。800弓兵躲在盾牌後面,瑟瑟發抖。

“3萬步兵對1萬騎兵,也算是勢均力敵。可現在是在野外。新訓練伏盾陣士兵,顯然不如老的一批人勇敢,論理,伏盾陣士兵的埋伏,身下需要挖個淺坑,現在,也來不及了。”麴義連連懊悔,自己怎麼會在野外,在無準備的情況下,與雷騎這樣強大的突擊兵種戰鬥呢?

趕到戰場的雷騎兵,紛紛跳下馬來,歇息着馬力。五千狼騎分成左右兩翼,在伏盾陣外圍緩緩地遊戈。更令麴義氣惱的是,這些傢伙還膽大妄爲,肆意挑釁。這些狂妄的輕騎兵三五成羣,在爲首的將軍的帶領下,慢悠悠地圍着伏盾陣轉悠,看到哪處士兵稍有鬆弛,就猛然發起衝擊,佔了便宜後,遇到一點阻力就迅速後撤。

麴義心中躍躍欲試:好大膽的高順,雷騎主力竟敢在我陣前歇馬,我若是有一支騎兵,突然殺出,名震天下的雷騎就會失敗於馬下,那該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啊。

“不行”,麴義轉念一想,強忍住了誘惑:“高順分明是看見我結陣嚴密,誘我出擊,一旦我軍陣鬆動,雷騎衝擊過來,崩潰是早晚的。況且我要出擊,必須越過陣前的伏盾,還要與狼騎糾纏,雷騎有足夠的時間上馬。”

“不行”,高順觀察着麴義的陣型,搖頭嘆息,“根據抓獲的麴義敗兵交待,這應該是伏盾陣。如此小軍孤立於大陣之外,距離又不遠不近,若以雷騎衝擊,即使全殲了這些盾兵,失去了衝擊力的雷騎,近身格鬥還不如普通步兵。以狼騎進攻吧,正面攻擊,敵軍有這麼大盾牌護身,攻擊效果一定不佳。側面進攻,需置身於這個小陣與敵軍本陣的夾擊下,即使成功,傷亡一定慘重。”

可惜,重騎兵由於馬額上有金屬面甲,馬的視野受到限制,所以衝擊線路只能是筆直的,否則的話,用重騎繞開伏盾陣,衝擊他的本陣,再以狼騎截殺,就可以消滅這股遊離於大軍之外的小陣。

旌旗飄揚,又有一支青州兵趕到戰場,麴義瞪大眼睛,尋找那隻著名的傻笑憨熊——劉備來了嗎?若是我的性命由這個不敗名將拿去,死了也值。

片刻之間,青州軍隊穩住了陣腳,高高的指揮雲車升了起來。指揮車上三面軍旗飄揚,由高至低依次爲“出雲大督護高”、“前軍師田”、“青州飛騎將軍太史”。

麴義失望地嘆了口氣,依照他了解的青州軍事條例,升起了指揮旗,這說明參戰的所有軍隊已經到齊。看來,劉備是不屑和自己交手了。

轉念一想,麴義又覺得頗有自豪感,爲了對付自己這3萬步兵,劉備出動了出雲城的第一將、四大軍師之一,外加一個青州五虎——飛騎將軍,也算是看得起自己,自己的性命由高順這個猛將收割去,也算是不枉此生。

第11節 徹夜暢談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八節 舌戰第24節 廝殺第七十節第63節 博昌會戰(下)第6節 白馬銀槍第63節 博昌會戰(下)第13節 困局第16節 煎蛋第三十二節第18節 羅馬第21節 洶涌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四節 圍困第五十九節關於商業三國進入vip的幾點說明第43節 九死不悔第2節 出征第6節 整軍行動第11節 幽州收穫第22節 消耗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八節 劫持(下)第40節 拜見恩師第23節 佈局遼西(全)第1節 亂戰第13節 豪賭殘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四節 新人第70節 困守第23節 懲罰張飛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一節 號令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二節 突襲第22節 救援公孫(全)第24節 錦囊妙計第七十二節第2節 開創賭業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一節 算計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五節 佯攻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六節 邀戰第16節 桃園結義第4節 遼西立城第21節 軍歌嘹亮第9節 圍殺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五節 和兵第四十三節第5節 少年趙雲第四十五節第六十一節第七十四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五節 說服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九節 變數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節 獻策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四節 捲入第19節 青州求援外篇1第70節 以牙還牙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七節 戰死第61節 博昌會戰第14節 尊嚴第五十七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六節 發奮第14節 兩大客商第5節 少年趙雲第63節 博昌會戰(下)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六節 發奮第26節 激戰渤海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二節 虎驚第1節 恐嚇于禁第7節 廣平沮授第2節 新年賀禮第49節 雙喜臨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三節 吹捧第三十五節書友在水一方03的禮物第三十二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五節 變卦第5節 少年趙雲第19節 意外收穫(全)第16節 痛失愛子第四十一節第30節 死心塌地第22節 消耗第六十九節第1節 恐嚇于禁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八節 七殺第七十九節第三十節第二十五節世界機械學年譜寫作資料請各位作者閱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八節 劫持第6節 整軍行動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一節 矇騙第六十九節第60節 民心可用第5節 血河第11節 徹夜暢談第59節 不同凡響第44節 一箭雙鵰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一節 中計第7節 謀奪(下)第12節 契約第29節 張郃進城
第11節 徹夜暢談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八節 舌戰第24節 廝殺第七十節第63節 博昌會戰(下)第6節 白馬銀槍第63節 博昌會戰(下)第13節 困局第16節 煎蛋第三十二節第18節 羅馬第21節 洶涌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四節 圍困第五十九節關於商業三國進入vip的幾點說明第43節 九死不悔第2節 出征第6節 整軍行動第11節 幽州收穫第22節 消耗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八節 劫持(下)第40節 拜見恩師第23節 佈局遼西(全)第1節 亂戰第13節 豪賭殘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四節 新人第70節 困守第23節 懲罰張飛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一節 號令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二節 突襲第22節 救援公孫(全)第24節 錦囊妙計第七十二節第2節 開創賭業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一節 算計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五節 佯攻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六節 邀戰第16節 桃園結義第4節 遼西立城第21節 軍歌嘹亮第9節 圍殺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五節 和兵第四十三節第5節 少年趙雲第四十五節第六十一節第七十四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五節 說服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九節 變數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節 獻策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四節 捲入第19節 青州求援外篇1第70節 以牙還牙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七節 戰死第61節 博昌會戰第14節 尊嚴第五十七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六節 發奮第14節 兩大客商第5節 少年趙雲第63節 博昌會戰(下)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六節 發奮第26節 激戰渤海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二節 虎驚第1節 恐嚇于禁第7節 廣平沮授第2節 新年賀禮第49節 雙喜臨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三節 吹捧第三十五節書友在水一方03的禮物第三十二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五節 變卦第5節 少年趙雲第19節 意外收穫(全)第16節 痛失愛子第四十一節第30節 死心塌地第22節 消耗第六十九節第1節 恐嚇于禁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八節 七殺第七十九節第三十節第二十五節世界機械學年譜寫作資料請各位作者閱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八節 劫持第6節 整軍行動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一節 矇騙第六十九節第60節 民心可用第5節 血河第11節 徹夜暢談第59節 不同凡響第44節 一箭雙鵰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一節 中計第7節 謀奪(下)第12節 契約第29節 張郃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