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整軍行動

餘額不足

日落西山,我們在沉沉暮色中走入出雲城,城門發出巨大的隆隆聲,在我們升後緩緩合攏,士卒們的心情頓時放鬆了。此戰,我們僅用300餘人打敗了近千烏恆兵士,而自己只有6人陣亡,30餘人輕傷,戰績驕人。

但在我看來,這次戰鬥卻暴露了很多問題。看來,我以前的所作所爲都是紙上談兵,空有先進的知識卻沒用上,這是一次失敗的勝利。

第二天,我召集所有軍官討論這場戰鬥,“你們先說,這初戰我們學到了什麼”。

大家立刻興奮的談了起來,當然都是些你誇我多勇猛,我說你斬殺多少人。

“其實,這次戰鬥暴露出很多問題”,我說:“這次戰鬥,我首先要檢討。首先,在軍事上,我們在行軍時就沒有派出斥侯在前方偵察,後方沒有後衛,以至於突然遭遇敵軍措手不及;行軍時隊伍拉得太散,遇到敵軍時無法及時整軍,只好逐次投入戰鬥,造成我們的被動。

其次,在裝備上,雖然我們有了麒麟鎧,但這畢竟是軟甲,遇到如棍棒、錘斧等重物的撞擊,還是會受傷。當然,此次實戰中證實,麒麟鎧對弓箭有着極好的防護作用。

最後,在組織上,我發現五人一伍的小組戰鬥力不高,即使有着鋒利的武器,由於人數太少,也不能對敵人形成強大的攻擊力。

幸運的是,這次戰鬥中,我們的敵人也犯了一連串錯誤,否則我們就不會看到明天的太陽。如果我們不及時糾正這些弊病,那我們就只好指望每場戰鬥敵人都犯太多的錯誤。我們能把我們的勝利希望,建立在敵人失誤的基礎上嗎?”

“不能”,大家低下了頭。

我接着宣佈,爲懲罰我的錯誤,依軍律:行軍不派斥侯,當打10軍棍;依軍律:行軍不齊整隊伍,當打10軍棍;依軍律:臨敵不展開陣型,鞭20下,數罪併罰,我當領20軍棍,20鞭。

軍士聽後,都大恐,齊齊勸我免罪。

高堂隆聽到後,也急忙趕來,勸我說:“主公,刑不上大夫,如真要懲罰主公,主公在軍中威嚴將會盡失。”

我立刻嚴厲地回答:“軍律當嚴,方可令行禁止,我今日不處罰自己,軍中之人以後就會視軍律如兒戲。此乃軍中,當以軍律爲先”。開玩笑,曹操割發代首也不見得威嚴盡失。我也希望通過此舉使我們今後令行禁止,那我做做樣子收穫就很大了?

高堂隆立即表示歎服,我大恨:高堂隆,你怎麼這麼輕易就讓步了,也不再勸勸?你再一勸,我立即就玩曹操割發代首的把戲。割頭髮又不疼,打屁股,好疼。高堂隆,我恨你。

轉念一想,我心裡憤憤不平,不能讓其他的軍官也逃過罪責,打屁股不能只打我一個。我宣佈:所有軍官,當以行軍中隊伍不齊整同罰。

啊,當日,我們所有參戰的軍官,一律趴在刑凳上,露出白花花的屁股,很壯觀啊。行刑前,我特地對軍法官宣佈:“此次是我們第一次執行軍律,你不可徇私舞弊,必須棍棍到肉,鞭鞭見血。”

奇怪,當時很多軍官都露出榮幸的神情,幹什麼,還沒打他們就傻了。

多年以後,我才知道,這些軍官自此常炫耀:當日我與主公同日激戰鮮卑,又同日受刑,你們那時還吃奶呢。也難怪,這些軍官大多是我的學生,當時他們中最大的不過17歲,還不到舉行加冠儀式的年齡。

不過這個行刑官太不地道,我是城主唉,剛纔說的話,只是騙騙別人,就像中國鉅貪們的反腐倡廉報告一樣。你怎麼真的棍棍到肉,鞭鞭見血。迂腐,迂腐。

不過這個人還堪一用,我馬上微笑着問他的姓名,此舉嚇得他立即趴在地上。儘量忍住怒氣,我咬着後槽牙說:“你小子到是嚴格的執行了軍律,好,打我都狠,打別人就更狠。今日,我就任你做全軍總軍法官。先報上你的名姓”。

這位全軍總軍法官立即痛哭流涕:“卑職小吏田尚田不圭,得主公賞識,唯效死而”。

我點點頭,惡狠狠的想:你死不要緊,但要把全軍士卒的屁股都打一遍才能死,當然,什麼時候你的屁股也能讓我打一遍,我就更滿意了。看着這廝尖尖翹翹的屁屁,我認爲,打上去手感一定好。

忍着疼痛,我趴在那裡,發佈了對這些軍官的獎賞令,有功不賞也不對,他們在戰鬥中的英勇還是要表彰的,我鬱悶的想,這城主真不是好乾的,暈都要辦完事後才能暈,我已經感到支持不住了,我暈。

躺在病榻上,我詢問了最近的工作進展,在我離城期間,大帆船的建造工作並不順利,連續有兩隻試驗船下水後傾覆,幸好沒傷到人。

我問周毅,“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吃水問題,我們的港口水太淺,如果造的船太大,造出的船,將因擱淺而無法出海,挖深港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以現在的勞動水平也無法進行水下作業。”周毅回答。

難道我們建了這個新城就無法大規模使用,我無言。這個問題只好放下了。

“蒸汽機問題怎麼解決?”我問高山。

“現階段無法解決,我們雖然鑄造出了蒸汽機部件,但缺少緊固件,也就是缺少螺絲,甚至無法安裝。”

“鑄造出的螺絲無法使用?”我問。

“精密度相差太大,甚至找不到一對可以匹配的螺絲螺帽。”

“看來我們把一切想得太簡單了,既然如此,我們就先想辦法,解決精密度問題,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我問高山。

周毅搶先回答:“這個問題我考慮過,造船時我就發現,船工們用的尺子各不相同,要求他們做的部件,尺寸老對不上號,我想我們首先要統一度量衡,把度量衡精密化。”

“好,這個建議好。馬上叫高堂隆討論制定標準尺,標準斤,叫鄭渾製作不同規格的衡器。建立新的度量衡。新度量衡儘量向公制單位靠攏。高山,我記得我們電腦的電池上有重量標註,就用它爲基準,換算出千克重量,要把重量精確到克,以後每千克單位就稱呼爲“大斤”,或叫千克斤,折和4個漢朝斤(220克)。至於米,同樣,用我們手頭有標註的東西換算成米,1米長度就叫“大尺”,漢尺一尺爲23.5釐米,我們一“大尺”就折算4漢尺,雖然這樣折算,我們在買賣中可能吃點虧,但可以和大家熟悉的度量衡換算,實行起來阻力要小。”

“那麼體積的度量單位怎麼設定,中國從沒有嚴格的體積度量衡,體積多數用一種稱量穀物的鬥、石來計量,這種木質的計量工具,在一天中,早晨量的和下午量的都不同。這次我們把體積的衡器也建立起來,如何?”高山提議說。

“就以一“大斤”水爲一升,每升合1000毫升。有了體積度量衡後,我們的物理學就可以大發展了。”周毅立即興奮的接嘴說。

“還有”,我補充道:“此後我們城內,不許再用漢朝度量器,叫鄭渾停下所有的工作,用我們最好的鋼製作出度量器,其中一套標準度量器,要設立在元老堂,用玻璃罩起來公示大家。以後每年新制的度量衡,都要用它較驗出基準。你傳話給鄭渾,只要我們今年做好這項工作,鄭渾就是出雲城的工部司馬。”

我心中盤算着,有了標準的度量衡,我們就可以把我們的產品做得更精密。這項工作將打下了我們百世繁榮的基礎,給鄭渾一個工部司馬的職位也不過分。

周毅隨後建議:“既然讓鄭渾做工部司馬,那就應該在今年年底之前,把我們的政府體制建立起來。我們的城現在已有了兩萬人,單靠過去粗放式管理顯然不行了。鄭渾成爲工部司馬,主管制作器材,應該就手設立別的幾個部,同時把我們的各個學校建立起來。 ”

“好吧,今年秋收後前,高山,你運幾船玻璃到韓國,這回我們不要糧食,換回金子來,我們給各位官員發薪水,同時宣佈各部官員的任命。以前漢朝官員薪水都是發糧食,我們實行軍事化管理,糧食配給制,發了薪水後,要吃糧自己拿錢買。

此外,年底之前我們要把各級服務商鋪建立起來,可以招一些商人來這,韓國商人也行。

另外,高山你運玻璃時,可以運一些好兵器,我琢磨着,需要迅速選擇一個韓國君主,把他武裝起來,讓他統一全韓國。日本現在正是戰國時期,不久後將有人統一日本,那就是日本首任天皇。韓國曆史上與中國都很親善,也與中國同受日本人的壓迫,把韓國武裝起來,那樣,即使中國國內有動亂的時候,也有一個國家可以威壓日本。我們要與韓國聯手,讓小日本永世不得翻身。”我笑眯眯的說。

分派已定,我開始靜靜的養傷。

說是養傷,但我的腦海中總是放不下軍隊的建設,我們如果只是照搬現代軍隊的組織系統,在這亂世中一定死的很難看,冷兵器時代與熱兵器時代兵士編組大有不同,用刀槍組成的戰鬥小組,人少了肯定形不成戰鬥力,五人一伍的小組,經過實戰檢驗,發現很多問題。

古代戰爭,我都看過什麼古代戰爭,趴在牀上,我掰着指頭一部部數我所看過的古代戰爭影片,“斯巴達克斯”,我突然想起了這部電影,克拉蘇與斯巴達克斯最後的戰鬥中,就有羅馬方陣的排列方式,一個個軍團成方陣排列,整齊的向對方軍陣發起攻勢,多麼壯觀。看完電影后,我還專門又找資料研究了羅馬方陣。

對,就選羅馬方陣作爲我們軍隊的基本陣形:把十人編成一什,稱作一班,5班爲一排,5排爲一營,5營爲旅,5旅爲師,5師爲軍,5軍爲一軍團。

其中,每排抽出一班爲炊事班,每排戰鬥人員爲四班;每營抽一排爲內務排,負責運輸給養和營帳;每旅抽一營爲供給營,負責分配及運送給養、戰備物資,修理損壞的戰具;每師抽旅一旅爲勤務旅,負責建立營寨,主要是外圍柵欄的建設,以及負責分配及運送給養、戰備物資,修理損壞的戰具;每軍設一後備師,負責補充戰鬥人員,營寨防守,本陣防衛及內勤等等。每師設一參軍,負責管理所有非戰鬥人員,同時對師長提出作戰意見。每軍設一行軍參議,相當於現在的參謀總部。

這樣一來,將大大提高我們的小組作戰能力。我算了一下,一旅戰鬥人員爲640人,剛好可以在戰鬥中排成一寬度200米的羅馬橫列,五旅戰鬥人員剛好組成1個羅馬方陣,3200人,成五個攻擊波次進攻。一軍戰鬥人員剛好是一個馬其頓方陣,成16波次進攻。所以以後的戰爭中,以師爲單位(6250人)戰鬥,只需調一個師加強一個戰鬥旅(6890人),就能獨立作戰,而一個軍的進攻,只要組織好,在寬度半公里的正面,那絕對是誰也阻擋不了的鋼鐵洪流。

還有,羅馬方陣基本上是步兵方陣,只要把他稍加轉換,也可變成騎兵方陣。這種羅馬方陣隊形簡單,便於士兵理解,只需稍加訓練,士卒就會記住口令,這樣就可迅速形成戰鬥力。同時,多個羅馬方陣又可以組成魚鱗陣、偃月陣等,更加利於大兵團作戰。

我私下裡琢磨,如是我能記住什麼五行陣,八卦陣多好,那不是陣形變化更多嗎。可仔細一想,又啞然失笑了,以我的知識水平尚且理解不了這些五花八門的陣形,剛放下鋤頭的士兵能理解嗎?士兵不理解,怎麼訓練他們,訓練好了怎麼指揮他們,還有,要訓練這樣的士卒,讓他們記住繁複的口令,需要多長時間他們才能形成戰鬥力。

看來,所謂玄虛的古代陣法,可能不過是個神話,武人以此來炫耀他們知識的高深,文人不知其中奧秘,便把它吹的虛無飄渺,或者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它神秘化。又或許這種所謂陣法圖不過是一種數學遊戲,用它來練兵,頭吃大了的人才幹。爲什麼到現在沒有一種明確的陣法流傳下來,可能就是它的實用性不大。

哦,不,還是有一種陣法流傳下來——戚繼光的鴛鴦陣。但那不過是一種多兵種混合的攻擊法,適合在江南水網地帶小兵團戰鬥。在這個大草原上,要用這種陣法,小兵團部隊會迅速被騎兵衝散。

我盤算着,傷好後立即按這方法編隊,儘快形成戰鬥力。

不久,劉渾部族的勇士也大都傷愈。我們把他們武裝起來,組成商隊去草原採購羊毛,優良的武器與護具讓他們大開眼界,他們興沖沖的出發了。

臨出發前,我交給商隊的兩個任務——採集植物標本,標註下每個標本採集的位置;沿途繪製地圖,每個山與河流都要有精確的經緯度。

衛青霍去病深入草原追擊匈奴時,多次遭受不知從何處冒出的敵軍襲擊,尋找水源和道路花去了他們大部分精力,我若有一份詳盡的北方地圖,以後追擊異族軍隊就有了制勝的法寶。雖然我已經有了現代的地圖,但現代地圖於古代稍有不同,比如說,我們周圍就多了一條叫做瀘水的河流。

光和四年三月,在農民播種的時候,我帶着劉渾,拉着2000士卒出了出雲城,向東進發,最近聽牧民說,在出雲城的東方,出現了一個約1000人的部族,在盧龍塞與我們之間徘徊,目前意圖不明。春播時節,播種佔用我們大量人手,我必須探一探情況,防患於未然。

路上,接受上次行軍的教訓,我瘋狂的訓練他們的行軍方式,急停,急轉列陣等等,但隊伍的表現讓我大爲不滿。

我打算今後一定要參考羅馬軍隊的建設,大力培訓基層官員,班長設爲上士,排長營長爲尉官,旅長師長爲校官,師長以上爲將官,軍官均有明顯徽章標記,培養士官的榮譽感。另外,下級軍官必須服從上級軍官指揮。這樣,即使隊伍打殘,只要有一個軍官,隊伍就可立即凝聚起來,形成戰鬥力。

歷史上中國各王朝軍隊經常10萬人大潰敗,只傷亡千把人。曹操在赤壁之戰中,83萬軍隊大潰敗,傷亡不足10萬,就是下級軍官沒有凝聚力,或者根本不存在受過培訓的下級軍官。

而羅馬帝國,常常士兵戰鬥到最後一人,即使全軍覆沒也沒有大潰散,這就是抓緊了下級軍官的培訓,上下等級森嚴層層指揮造成的效果。當然,到了羅馬帝國後期,下級軍官大量傷亡導致軍隊戰鬥力下降,雖然沒有大潰散但是經常有大投降,這正反映了下級軍官的作用。

我暗暗決定,回城後就成立一個軍校培訓下級軍官,規定尉官以上必須接受軍事培訓,合格後才能擔任。戰爭打得就是人力和財力,如果我們把大量人手抽出打仗,我們的農業、鋼鐵生產等各業都要受影響。所以我們要建立一支精兵,用很少的人手取得戰爭的勝利。這就必須加強我們軍隊的凝聚力。我們先進的裝備已經爲我們精兵政策打下了基礎,我不能辜負這一切。

通過摸索,我發現,在行軍中軍隊成三排前進最佳,這樣,最前方營自動成爲前衛營,負責派出一個排斥侯在前方偵察,同樣,後衛營派一個排在後方偵察,中衛營派出兩個排在左右翼偵察,派出人員身帶銅哨,有情況立即用約定信號通知本陣。我規定:將軍脫離本陣,除護衛隨行外,本陣不得變動。這樣,即使遭受突然襲擊,我們也可迅速集中戰力。

在不停的行軍訓練中,我們接近了這個奇怪的部族。前方斥侯傳來消息,部族的人正在河邊休息。

這時,太陽就要落山了,大草原的落日將遠處的天際染得通紅,綠色的草地在紅色的夕陽襯托下,顯得格外怪異,紅配綠,臭狗屎。我嘟囔着下了馬,帶兩三個人小心的走上一個小山包。

遠處,沿河邊散落的帳篷,不時的有兩三個人在進出着。一切在晚炊中顯得格外靜謐。河邊,三五成羣的聚集着一些洗衣的婦女,似乎能聽到她們發出的喧譁與騷動。

“告訴管亥,人馬保持安靜。”我回頭吩咐。從揹包中抽出單筒望遠鏡,細細的數着帳篷。這個望遠鏡是在我養傷時生產的,主要配備斥侯兵和高級軍官,雖然比不上我的紅外線望遠鏡,但由於它較長的目鏡物鏡距離,放大倍數遠超過雙目望遠鏡。

竟然連柵欄也不設,附近唯一的高點——這個小山包也不設警衛,這個部族也太自信了。他們想幹什麼?1500米,噢,應該叫1500大尺,快馬奔去需要15分鐘,全速衝擊的馬剛好會在1000大尺時力疲,對方有充足的反應時間。

偷襲是不成的,強攻吧。

“炳元,你帶一旅人馬,以一個戰鬥排(40人)爲一個攻擊正面,成16列攻擊進入對方營帳,殺掉所有反抗的人。劉荒,帶一個旅,自左側前進,不要進入對方營帳,要在營外遊走,用弓箭遠程攻擊,何時攻擊由你自決。”

管亥在山坡下把隊伍展開,帶着隊伍緩緩的奔上了坡頂,又緩緩的馳下山坡,向對方的營帳奔去,四個排的士兵整齊的組成一列,排長在隊列中間不停的吹着銅哨,藉以控制隊列的前進步伐,班長在每班士兵的最右側,喊着口令,控制隊列的齊整,經過這班排的兩級控制,整個橫列成組成一條筆直的直線向前奔跑着。

“多麼完美的行軍啊”我感慨道:“但願也是場完美的進攻”。

1000大尺,對方經過最初的慌亂,已經組織起來,約800名部族勇士,手持長弓站好了隊列,婦孺被迅速的集中起來,不斷的還有勇士拉着馬匹向陣前集中。

“訓練有素啊”,我看着對方迅速的集結,心頭一陣緊張。

本來,我可以通過與他們和談或其他手段與他們接觸,但由於這個部族太大,在這時代,1000多名勇士足有毀城滅國的力量,把他們放在我的東北面,讓我寢食難安。

管亥開始加快馬速,馬奔跑得越來越快,前四排騎士向天直立的長槍已開始平舉,這次我帶出來成建制的一個師,馬上騎士配備齊全,6米騎槍刺擊,然後棄槍用配刀拼鬥,這新式的打法會讓敵人難受的。

部族勇士開始放箭,好快的箭速,瞬間連放5箭,看來他們也沒有談的打算。長長的鐵流奔了上去,第一排士卒與敵方撞擊在一起,騎士們的騎槍迅速的把對方陣營撕開了一個口子。隨即,棄槍後的騎士向兩翼散開,一邊抽出腰刀,第二排騎士舉着騎槍撲了上去,擴大着缺口。我們的攻擊就像一排排浪濤,不停的衝擊對方的陣腳。

第六排,管亥衝上去了,他揮舞着兵器虎牙,把一個個擋路的人直挑上天空,順手又用虎牙上的獠刺,鉤倒了一個站在陣中指揮的人員,好,他與對方騎兵開始短兵相接了。

對方的騎兵顯然騎術精湛,身子在馬上扭來扭去躲避着攻擊,不停地向我方揮出閃電的一刀。經過初始的混亂,我方騎兵顯然記起了我的教導,班排長髮出呼喝,士兵們以班爲單位撲上去,從對方的大陣中撕下一部分人來,一個排士兵迅速的圍住這幾人,屠殺結束後,士兵又撲向對方大陣,撕下一塊肉來,繼續這種我稱之爲“狼羣”的戰術。管亥則帶着一排士兵不停地向對方陣心殺去,沿途不斷的擊殺對方大將,終結對方最強力的抵抗。

沒有懸念,深夜時分我們結束了這場戰鬥,對方的抵抗很頑強,我們爲此付出了200餘人的傷亡。 但顯然,我們的戰術是犀利的,這讓每個人都很興奮。

踩着一地的鮮血,繞過橫七豎八的屍體,我走進了敵營。火把的光照下,管亥黑亮的臉上閃着得意的目光,拉着一匹黑亮亮的大馬向我走來:“主公,如此高大的馬你可曾見過。”

擡頭看去,嚇了我一跳,這馬明顯比我騎的馬高一大截,在它面前,我的馬好像是不足年份的兒馬。我跳下馬來,伸手去夠馬頭,啊,這馬頭足足有2米4高,馬身異常粗壯,粗大的馬蹄,粗大的馬尾,骨骼都比別的馬大一號。赤兔?傳言赤兔馬就異常高大。我疑惑的伸手撫摸馬,馬的顏色是黑的,赤兔應該是火紅色。歷史上怎麼沒有這堪與赤兔一比的大馬。烏騅?

突然間,我想到了一個詞:佩爾賽馬。這種出生在加拿大北方的賽馬,身軀高大,馬頭伸展的話,馬的高度就有兩米四以上,體重在一噸左右,每天吃的草料要有9公斤左右。傳言這種佩爾賽馬,最初棲息地在西伯利亞,後來不知在何時渡過白令海峽到了加拿大北方,而三國時代,白令海峽的水並不深,冬天海峽結冰後就更容易渡過了。

莫非這就是佩爾賽馬,莫非赤兔也是一匹佩爾賽馬。

“立即搜索馬廄,尋找一下,是否還有更多的大馬,告訴士兵,別驚嚇了大馬。”我立即下令:“叫劉渾上來,詢問一下俘虜,他們爲什麼到這?來幹什麼?這馬是怎麼回事?”

我擡頭看着夜色籠罩下的營帳,心中充滿了疑問:“劉荒哪,剛纔戰鬥我只注意觀察管亥,我們派出的另一隊人馬到哪去了,來人,把劉荒叫來。”

審問的結果出來了,原來這是一個莫護鮮卑的部落,他們由於部落中捕獲了幾匹好馬,受到了冒頓單于的威脅,冒頓單于要求他們交出好馬,否則滅族。於是他們與公孫世家聯繫,取得公孫世家同意後進入盧龍塞,在此地牧馬。當然,他們向公孫世家隱瞞了擁有好馬的信息。由於有盧龍塞士兵的掩護,他們並沒有在營寨中戒備,沒想到遭受我們的襲擊。

部族的倖存長老反覆向我強調,他們受到了公孫世家保護,我們攻擊他的行爲必將受到懲罰。

懲罰,這世界就是強者的世界。如果有懲罰,就讓它來吧。我揮劍斬殺了其中一名長老。

冷笑着說:“這是懲罰你們對我的不恭,現在告訴我,這種大馬有多少匹。”

無言,這些長老真是硬骨頭。等等,莫護鮮卑,不就是後來的慕容鮮卑麼?這個部落在三國初期,不知因何原因,由大興安嶺輾轉向南遷徙到遼西一帶,首領叫莫護跋,曾被魏國聘請當僱傭兵,配合司馬懿剿滅遼東公孫淵的叛亂,建立了不大不小的戰功,被加封爲率義王。這是後來五胡亂華中的一隻異族,他建立的後燕國,打敗了位於吉林東部到朝鮮東北部的高句麗,建立起北燕國,迫使高句麗遷入朝鮮,並統一全朝鮮半島。

好,多謝你們強硬,我懶懶的發令:“全部殺光”。

轉臉看着劉渾,我心中想,看來我是不是太軟弱,五胡亂華期間,哪一個異族不是由於首領受了漢化教育,纔來中原搶劫。就如小日本接受了唐朝與鑑真和尚的教育之後,也來中國搶劫一樣。爲什麼中國式教育培育出的異族都是狼,培育出的中國人都不具有狼性呢,我會不會將來也養大一頭狼。

劉渾雖小,但顯然很聰明,看出了我眼中的殺機,立刻對我說:“還有別的俘虜,我們問一問他們”。轉身飛快的跑出我身邊。好機靈的小子,我心中暗贊。

答案很快出來了,部族有五匹這樣的戰馬,兩公三母,在我們發動攻擊時,部族首領爲我們攻擊的氣勢嚇住了,慌亂中只來得及帶走兩公兩母的大馬,和族中50勇士,向盧龍塞方向撤退,約定如果部族戰勝,他們就去盧龍塞匯合,否則3日後他們就獨自向西遷移。

如此一來,劉荒的去向也得到了解釋,看來,逃走的人遇到了劉荒的部隊,劉荒可能因爲追擊他們,所以遲遲未歸,640人追擊50餘人,如果劉荒不犯錯誤的話,他們跑不了。

果然,天亮後劉荒帶着人馬回來了。奇蹟,兩公兩母的佩爾賽馬都沒有損傷,但劉荒的人馬受到了拼死的抵抗,追隨首領的勇士都是族中最勇猛的戰士,劉荒付出了60人的陣亡才解決了這50餘人。據說在最後關頭,部族首領曾想殺馬,但最終選擇了投降。

我大喜之下,對劉荒說:“你初次獨立領軍追擊敵人,取得凱旋,讓我這個老師甚爲安慰,自此之後,你就改名爲劉凱,以紀念這次勝利。”

“至於這些俘虜,亡我60勇士,全部殺光以祭奠我軍陣亡將士。”

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六節 發奮第六十六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六節 逼迫第六十一節第11節 徹夜暢談第31節 仗勢欺人第39節 有借無還第八十節第五十三節第6節 謀奪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二節 攻城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八節 慘痛少言先生書評2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九節 約法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二節 奇香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節 獻策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二節 圈套世界機械學年譜寫作資料請各位作者閱讀第七十節第15節 黃巾之禍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四節 大敗第五十七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七節 綁架第七十四節關於宗教的問題6月第59節 不同凡響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七節 殺心第七十九節少言先生書評2第17節 歡慶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一節 號令第50節 洛水話別答七月五六日的部分書評第七十二節第57節 前車之鑑第22節 消耗關於民族問題的書評6月下第64節 山呼海嘯少言先生書評1第五十七節第六十九節第三十三節第67節 一無所有第41節 雙雄初會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五節 和兵第四十一節第56節 故友相見第12節 契約對部分書評的回覆二第2節 出征第七十四節第6節 謀奪關於商業的評論第52節 綽綽有餘第20節 月到中秋(全)第62節 博昌會戰(中)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八節 劫持(下)第五十六節第7節 單一神教少言先生書評1第四十六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三節 騙子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七節 交鋒第8節 再戰大勝世界機械學年譜寫作資料請各位作者閱讀第二十九節第25節 踏上歸途第8節 再戰大勝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八節 劫持(下)第五十七節第七十三節第23節 懲罰張飛答七月五六日的部分書評第三十八節第11節 徹夜暢談第三十九節第70節 以牙還牙關於商業三國進入vip的幾點說明第七十五節第五十六節第二十八節第15節 黃巾之禍第38節 雷霆出擊第六十三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四節 兇意(中)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八節 變天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一節 苦難第18節 剿滅莫護第26節 激戰渤海第七十六章第六十二節第66節 斬殺世界機械學年譜寫作資料請各位作者閱讀第17節 出戰黃巾第4節 奸計第五十三節第26節 激戰渤海第二十七節第2節 新年賀禮第65節 和睦相處
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六節 發奮第六十六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六節 逼迫第六十一節第11節 徹夜暢談第31節 仗勢欺人第39節 有借無還第八十節第五十三節第6節 謀奪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二節 攻城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八節 慘痛少言先生書評2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九節 約法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二節 奇香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節 獻策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二節 圈套世界機械學年譜寫作資料請各位作者閱讀第七十節第15節 黃巾之禍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四節 大敗第五十七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七節 綁架第七十四節關於宗教的問題6月第59節 不同凡響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七節 殺心第七十九節少言先生書評2第17節 歡慶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一節 號令第50節 洛水話別答七月五六日的部分書評第七十二節第57節 前車之鑑第22節 消耗關於民族問題的書評6月下第64節 山呼海嘯少言先生書評1第五十七節第六十九節第三十三節第67節 一無所有第41節 雙雄初會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五節 和兵第四十一節第56節 故友相見第12節 契約對部分書評的回覆二第2節 出征第七十四節第6節 謀奪關於商業的評論第52節 綽綽有餘第20節 月到中秋(全)第62節 博昌會戰(中)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八節 劫持(下)第五十六節第7節 單一神教少言先生書評1第四十六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三節 騙子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七節 交鋒第8節 再戰大勝世界機械學年譜寫作資料請各位作者閱讀第二十九節第25節 踏上歸途第8節 再戰大勝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八節 劫持(下)第五十七節第七十三節第23節 懲罰張飛答七月五六日的部分書評第三十八節第11節 徹夜暢談第三十九節第70節 以牙還牙關於商業三國進入vip的幾點說明第七十五節第五十六節第二十八節第15節 黃巾之禍第38節 雷霆出擊第六十三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四節 兇意(中)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八節 變天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一節 苦難第18節 剿滅莫護第26節 激戰渤海第七十六章第六十二節第66節 斬殺世界機械學年譜寫作資料請各位作者閱讀第17節 出戰黃巾第4節 奸計第五十三節第26節 激戰渤海第二十七節第2節 新年賀禮第65節 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