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不同凡響

聽到我的詢問,高順首先站起來,朗聲回答:“出雲右旅,雷騎所部,現在全旅戰鬥人員3200人。另外,尚有3050名預備士卒,在軍中充當後勤兵”

太史慈緊接着站起來報告:“出雲左旅,狼騎所部,全旅戰鬥人員5200人,後勤兵不計。”

張郃也沉聲報告說:“鐵甲步卒,現有重甲士兵3200人,輕甲弓兵3000人,沒有服現役的預備役士卒2萬人,一旦有事,緊急徵召令一下,立即可以擴軍至3萬人。”

嗯,出雲城10萬餘居民,現役士兵近兩萬人,這已經達到了出雲城承受的極限,附近各縣還有多少軍隊?我託着下巴,陷入沉思。

高順似乎領會了我的意思,走到地圖邊,指點着地圖爲我補充說:“現在是農閒季節,所有的預備役都被徵召參加訓練。各地縣鄉,現在沒有大的部隊,全靠公民隊維持次序。目前,出雲西方;灤陽城有馬韓守軍500名,平安城有部族軍隊2000人;北方,徐無山附近盧龍塞,有馬韓守軍1000人;盧水與玄水的交匯處,肥如城有出雲步卒500人守衛;東方,秦皇島城(山海關),有出雲輕甲步卒500人,馬韓士卒1500人守衛。

另外,由於各地防守力量不足,我們組織了一支1200人的輕甲遊騎兵。遊騎士卒都來自各部族的騎術好手,雷騎和狼騎各出100人擔任士官,他們全部配備好馬,由趙雲趙子龍帶領,在遼西境內遊戈,一旦某處有事,子龍可以迅速赴援,同時傳警出雲。”

我讚賞的連連點頭:“子龍之才,擔任遊騎綽綽有餘。師兄之才,保護遼西綽綽有餘。出雲有了師兄,我可以放心了。”

高順聽到這誇獎,臉上露出了罕見的一抹微笑,旋即,這微笑消失在他嚴肅的面容中:“以出雲之力,保持着三萬軍隊,原也不難,因爲主公建城時,就是本着軍事建城的方針,婦女兒童不多,人人都參加習武練軍。

但今年,出雲新接受了十餘萬流民,這些流民的安置,費了我們很大的錢財。而這些流民過去在中原,沒經過這麼嚴格的軍事管理,整頓他們又花了我們很大精力。如果,再給我們三年時間,流民整訓完畢,那時,主公一聲令下,出雲帶甲之士可以達到10萬之衆。”

“好吧,看來我們第一個問題解決了,一旦鮮卑劫掠遼西,我們現有的軍力,只能打一場有限的保衛戰。三年,三年的時間我們無力反擊百萬之衆的遼西鮮卑。”我仔細打量着地圖,問:“那麼,爲了我們三年內不再受到反覆的騷擾、劫掠,我們首戰必須打退鮮卑的進攻,讓他受到深刻的教訓。誰能告訴我,鮮卑最可能首攻的城市是什麼地方?”

衆將聞言,都圍攏在地圖兩邊,仔細的研究起來——西方的灤陽城和平安城肯定不可能了,攻擊這兩個地方要越過和我們友好的,強大的公孫瓚部隊,即使遊牧民族劫掠成功,他們撤走也不方便。

北方的盧龍塞,這個關隘可是幾經整修的大漢名關,他是專門爲了防備異族入侵而修建的石寨,以遊牧民族的能力,圍攻堅城是不可想象的。

肥如城,建城未就,城防設施不全,到是可能受到襲擊。但是,那裡有善於搜索的專業嚮導——天鷹部族,進攻肥如城,想要漫過天鷹部族的眼睛,達到突襲的效果,恐怕很難。

西方的山海關,雖然關牆未修,但那裡有勇悍的公牛部族,這些世代養牛爲業的猛士是最好的步兵。現在他們投靠了出雲,專門爲出雲提供耕牛和肉食。宗教的狂熱再加上出雲的支持,他們是最可怕的戰士。誰想試探他們的實力,必將受到出雲和公牛部族的聯合打擊——以公牛部族的勇悍,支撐到出雲援軍到達,不成問題。

這樣想來,出雲四周真是個鐵壁江山。這樣的局面,難道鮮卑不打算進攻遼西了,如果真是這樣,哪歷史真在這裡拐了個彎。可是,鮮卑不進攻我們,出雲以什麼理由攻伐鮮卑呢?再者說,漁陽郡右北平郡那有出雲富饒,沒道理鮮卑不搶劫出雲,而轉攻漁陽郡右北平郡。

漁陽郡的鹽鐵到是有名,可漁陽的大商戶都來自出雲,因爲只有出雲纔給予商人平等待遇。這結果,最終導致漁陽本地商戶在重稅下,紛紛前往出雲轄境定居。搶劫了出雲,等於順帶搶劫了漁陽商人。鮮卑怎能不動心呢?

“戰場形勢變化萬端,若是一心等敵軍來選擇進攻方向,不如我們讓敵軍選擇我們滿意的戰場。”石破天驚,高順淡淡的一句話,驚醒了我們。

“不錯,戰場的選擇,主動權應該在我們手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戰而勝之。”張郃驚呼。

“對,設個圈套,讓敵軍鑽入我們選定的戰場,擊而破之。”太史慈立即領會到這意思,揭開了謎底。

名將果然不同凡響,稍一指點馬上心有靈犀。這三個人都是三國時代威震一方的人物,這三人聯手,再加上一個不世出的絕代名將趙雲趙子龍,我的出雲城還有什麼擔心的?

“好,各位,如何引誘鮮卑攻擊我們預先設定的戰場,全交給你們了。我倒是有個想法,在這裡,”我的手指狠狠的點在肥如城:“肥如城,在兩水之間的肥如城,或許是鮮卑攻進的方向。鮮卑逐草而居,依水建寨。肥如城在盧水與玄水之間,正適合鮮卑大軍飲馬。而盧水與灤河相通,正適合我們船隊逆水而上,增援肥如,在肥如設伏,公牛部族自東夾擊,盧龍塞守軍在西夾擊,出雲援軍自南而來,三面合圍,滅鮮卑於此。”

大家聽到這慷慨激昂的話,紛紛熱血上涌,恨不能立即提刀躍馬,上陣殺敵。望着地圖上肥如城的位置,衆人臉上都露出迷醉的表情。

“圍三闕一,此次三面合圍,爲了不使鮮卑情急拼命,導致我軍傷亡過大,我軍必定要放鮮卑一條出路。殘餘鮮卑逃走後,如何追擊他們,我們必須早作打算。我認爲,出雲建城時立下的規矩必須遵守——敢犯我強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我目光灼灼的看着衆將,用力在空中揮舞着拳頭,宣佈:“我們在這遼西猛惡之地立國,不能讓周圍強鄰養成這樣一個習慣——力量積攢足了,就來出雲劫掠,劫掠不成,就退回去休生養息,等力量足了,再來劫掠。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鮮卑的進攻被擊退後,我們要立即懸賞拿人,有捉拿或者斬首此次來犯的鮮卑酋首者,賞羊1萬頭,有斬首此次來犯的鮮卑士卒者,賞羊兩頭。一枚首級換兩頭羊,我們不要詢問這首級的出處,拿100萬頭羊,換50萬鮮卑人的生命,這買賣值得作。”

這一策略將在鮮卑族衆埋下相互攻伐的種子,只要他們開始相互殺戮,再也別指望他們聯合起來攻打出雲,等到我們出雲騰出手來,排出遠征軍復仇時,勢單力孤的鮮卑盜匪將任我們宰割。

“我與高遠亭(高山)大人、尹志平(尹東)大人將在這幾日爲大家編寫一本士兵手冊,主要講一些野外生存的技巧(驢客手冊),包括如何在野外確定方位的方法,野生的可食用動植物的吃法,如何尋找水源,如何取火,如何應對野外傷亡等等。

我希望,我們用三年的時間,訓練士兵學會這些技巧,這樣,一旦我們開始對鮮卑的復仇追擊戰,會將士兵們的傷亡減少到最低。千里追擊,也不至於讓我們的士兵失蹤或者迷途。

一旦復仇追擊戰開始,我希望出雲三支軍隊,能各有一半參戰。出雲這三支部隊是一個相互配合的整體。狼騎的弓騎進攻,可以讓敵軍不得不保持疏鬆陣型,以躲避弓箭的打擊,而疏鬆陣型正好利於雷騎的突襲衝陣。爲了防備雷騎的突擊,對方不得不保持緊密陣型,這緊密陣型又正好利於弓箭打擊。這兩隻部隊如此配合,是破襲敵陣的最好利器。等到敵軍陣型散亂,部族的格鬥兵正好上前,徹底解決對方的抵抗。

追擊戰開始時,限於我們的實力,我希望三軍各出半支部隊。由你們三位將軍,加上子龍將軍,任選一人帶隊,其餘兩軍以各位副手帶領,軍自盧龍或者肥如而出。前期的討伐只是宣揚我們的懸賞,探尋敵人的營地。所以,大軍前行一個月的路程,迅速返回出雲。

我們三軍各出其半,軍力還是太少,我決定,再行招募平民或者公民加入討伐軍。我們藏兵與民,百姓訓練了這麼久,也該讓他們經歷一下實戰了。

平民或者公民加入討伐隊後,如何編練,幾位將軍拿出個意見。不過,他們既然放下手中的農活,加入討伐隊中,我們不能讓他們兩手空空回家,我宣佈,我們對鮮卑的復仇之戰,所有虜獲,7成歸於參戰人員,1成歸隨隊商隊,2成上繳出雲。如何分配戰利品,幾位將軍拿出個方案。

嗯,你們前期的試探進攻,一路上,對於願意服從我們、給我們軍隊提供糧草物資的部族,可以加以善待。每相距一段距離,我們可以設一商棧,與這些友善部族交易。參戰的公民和平民,視其表現留在該地,任地方官。五年爲一任,五年期滿輪換。十年之內,當地的交易稅,人頭稅全歸在任官員支配。

這些稅收,在任官員可以用來僱傭當地治安人員和武裝護衛(傭兵),剩餘部分歸自己。但是,任官員收取的人頭稅和交易稅必須符合出雲稅率,出售的物資必須符合出雲戰略物資管理條令,如有違反,不但免官,還要按律法懲治。

如果,你們的試探進攻,路上遇到敵對部族,那麼,他們的財產就是你們的財產,殺光男人,俘虜所有婦孺,進入出雲境內打散安置。”

太史慈躍躍欲試的問:“主公,第一次出軍,誰來領軍?”

太史慈飄忽遊動的攻擊性格,到是正好適合第一次出軍。我微笑的頷首,答:“若是子義有興趣,第一次出軍,由你帶領如何?”

太史慈大喜,連聲應諾。張郃臉上立即露出了懊惱的神情,鬱悶的說:“慢了一步,第一次出軍既然被子義搶先,主公,第二次非我莫可。”

我點點頭,答應說:“第二次出軍,正該俊義。”

張郃臉上馬上綻開欣然的表情,轉首頗不好意思的看着威嚴的高順。

“師兄”,我馬上安慰高順:“第一次出軍是探路,第二次出軍敵軍料不到還有攻擊,故此不會預作準備。第三次,我估計敵軍必然全力迎擊,這次,我希望仰仗師兄的攻擊力,粉碎他們最後的頑抗。這第三次出軍,將領全由師兄調派,等出軍時,師兄預先轉告,我會派兵派將,協防出雲。”

高順臉上露出了罕見的微笑,難得說出一句粗話:“主公放心,我會打的他們連他娘都認不出來,我會扒下他們最後一條內庫。”

“好吧,我們就剩下最後一條需要討論了,我們的行軍方式,搜索方式,戰鬥方式,後勤補給方式,兵種搭配等等。

我們勝於草原部族的利器,是我們的橋形馬鞍、馬鐙,這使我們在與鮮卑的騎兵格鬥上略勝一籌。但是,馬鞍、馬鐙技術簡單,歸順我們的部族可能已經把這技術傳揚到各地。雖然,各地交通不便,騎馬走一年走不了多遠,所以傳播還不太廣,可是,我們在單兵格鬥時,一定要注意,別太大意了。

我們的另一個利器是神臂弓,我們這個技術,一時半時鮮卑部族學不去,所以,每次攻伐戰,我們要多配置弓兵。以鐵甲部族立住陣腳,弓兵在陣中遠程射擊,雷騎、狼騎遊動左右翼,隨時準備突擊敵軍本陣。這是我對軍種搭配的意見,各位,你們隨機應變,靈活處置吧。

後勤補給方式麼,我們將製造一種兩輪隨軍馬車——正廂車,出征的騎兵隊隨軍配置兩匹馬,其中要有一匹母馬,母馬身後可以拖着正廂車,出征的步兵也要配一匹母馬拉車。母馬的馬奶可以讓士兵飲用,士兵的隨身物品,繳獲的戰利品可以放置在正廂車上,傷兵也可躺在正廂車上養傷。一旦野外紮營,把正廂車連結在一起,就是一個野外堡壘。

後勤補給方式麼,可以容許商隊隨軍,商隊可以在軍隊的保護下,與我們友善的部族交易,也可供給我們糧草,軍隊的信息可以讓回程的商隊轉達。再者,商隊自己的武裝力量,戰時也可編入隊列,補充我們的軍力。士兵隨軍帶15日糧草,加上商隊的補充,野外戰鬥30天,應該不成問題。征伐隊攻擊前進,如有所獲,繼續向前攻擊,如無所獲,糧盡就退——說明白點,這是場劫掠之戰,我們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讓他們後悔來出雲劫掠。

至於軍隊的搜索方式,我們要求將手下的將軍們分組,採用8字型或滾動式前行搜索,每一組的將領在有限的規定的區域內搜索,但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到達指定的地點和其他部隊回合,這樣各支部隊之間彼此有個照應,同時相距不是很遠,一旦發現敵人的蹤跡可以很快趕來救援,或採用包抄的戰術擊破敵人。

各位,我現在想到的就這些,誰有補充?”

在大家一片狂熱中,尹東淡淡的說:“我補充一點,切記切記,出征路上,對於友善部族,一定要友善對待,千萬不要把他們逼成敵人。敵軍少一個支持者,我們就多一份力量。對於不願定居的部族不要強迫,由他們去吧。”

在討論過程,馬韓步卒統領李虎,金明一直默默旁聽沒有插話。此時,兩位統領相互對視了一眼,在金明再三的示意下,李虎開口表示:“城主大人,出雲征戰前期,我們馬韓士卒是否可以參加對士兵的訓練?還有,我們國內部分韓人已經擁有出雲公民身份,他們是否有資格參加討伐隊?”

按照我和高山此前達成的默契,我立即爽快的回答:“當然,對士卒的訓練是面向全軍的,馬韓士卒可以參加。有公民身份的人,無論是誰,我們都歡迎參加討伐隊。還有,今年春節,碣石的3000守衛將放假回去,你們轉告韓王,這三千馬韓士卒是我們訓練好的,裝備齊全,足以拱衛京師。不過,我希望你們再派一萬人來接替他們,5000人協防出雲,5000人協防青州。”

對此要求,李虎、金明欣然同意。李虎扭捏半晌,再次要求道:“城主大人,我家有2000家丁,我想讓他們也來參加訓練,可不可以,不把他們算在這一萬的人數中。另外,討伐隊如果缺人手,我願讓這些家人蔘加。還有,我也有出雲公民身份……”

金明不甘示弱,立即插話說:“城主大人,我也有2000家丁,願意協防出雲。這兩千家丁生活費用,我願一力承擔,只希望他們能參加前期的遠征訓練。另外,我希望出雲對他們的賞罰,由我們安排。”

李虎恍悟:“不錯,我們可以負擔家丁的費用,希望出雲賞罰經由我們實行。”

我聞聽此言,到是陷入了沉思中:“出雲以律法治國,有功不賞,有過不罰,與出雲律法牴觸。不過,你們既然願意負擔這些士兵的費用,我們宣佈賞罰後,把賞罰交給你們實行,也沒什麼不妥。

這樣吧,出雲明年將受到多重壓力,處處需要用兵,你們馬韓士卒,除2000人駐紮碣石,3000人在青州龍口港登岸外,其餘士兵全部來出雲。至於兩位的家丁,現在就可以動身來出雲”。

“師兄”,我轉首望着高順:“三軍輪換,現在輪到雷騎到青州協防了。但我想,雷騎是出雲防禦的中堅力量,不可全去,你調1000雷騎,在加1000狼騎,這次調去的雷騎狼騎將士將在青州駐防一年,不再輪換。我再從我的中軍步卒中抽調3000人馬給你,加強出雲防禦。另外,本次輪換青州駐防,出雲不需派出將領了,我準備打一兩場小戰後,青州全境休兵,以便全力支持出雲作戰。”

等雷騎狼騎來青州後,可以交給關羽張飛統領。至於關張兩位的軍隊,我準備以中軍剩餘的2000人爲骨幹,重新整編。與雷騎狼騎比較,這些人的騎術幼稚可笑,有了雷騎狼騎這左右雙拳,再把剩餘的士卒編成迅馳兵(以馬代步,快速趕到戰場,再下馬步戰)。這樣一來,青州雖然兵少,但這股機動打擊力量,會讓誰也不能小視它。

“好了,大的方針定下,我們討論一下具體的實施方法,我時間不多,下午還要接見參賽的各地公民呢,我們加快腳步,一個個來議。”我昂頭看了一下天色,心急的催促着:“對了,據說劉渾回到了出雲,想看農牧節的表演。我這個父親來了,他怎麼也不來見我?子義,他去我府上了嗎,去了,你給我抓來,沒去,你幫我把他找出來。”

太史慈回頭望着高順,腳下連連的踢着高順。見到這情景,我心頭暗暗的明白了:“師兄,怎麼回事?”

高順面無表情的回答:“劉渾,已被相國監禁。不聽號令,私自帶領族人深入中原,犯私自聚兵罪;不聽號令,私自回到出雲,犯臨陣逃脫罪、玩忽職守罪目無軍紀罪;回到出雲,不向都督府報道,私下裡行動,犯逃兵罪,違反公民條例罪,數罪並犯,正在等待相國審理。昨日通知開會時,陪主母進城的青州右軍師沮大人也堅持,須按青州軍法處置他。”

完了完了,沮授視劉渾如眼中釘肉中刺,落在他手上,不死也要脫層皮。

我慌亂的站了起來,急問:“審了嗎?”

高順回答:“今日就審。”

“這麼大的事,高堂隆爲什麼不告訴我?”

“高堂相國說,依律法治出雲乃臣子本份,也個小逃兵而已,何許請示主公。”

這話事沒錯,但加上沮授就錯了,有他在一旁不斷的煽風點火,劉渾這次,想不死都難。

“子義”,我急急解下佩劍,叮囑他:“你速速前去審判現場,持此劍進去旁聽,如果審判還沒完,你傳我的話:劉渾,不過是個小孩,孩子習性,沒把軍法當回事,希望法庭考慮到他年幼無知,在律法許可的範圍內,從輕判決。快去,快去。”

太史慈接過佩劍,匆匆向艙外走。

“等等”,我放心不下,再次喚住了他:“子義,城主印綬我交給了主母保管,若劉渾被判死刑,你可去主母那,讓她寫一封赦免令,赦免劉渾死罪。”

尹東在旁叮囑:“最好先拿上赦免令,如果沒判死刑,還則罷了。一旦判了死刑,現在可是農牧節前的秋斬時節,遲恐不及。”

得到這一提醒,我立刻覺悟:“不錯不錯,子義,快去,一旦赦免。立即把劉渾拉來船上,告訴他:想活命,就別看節目了。”

高山微笑的提醒:“子義,你可要記住,任他說破天去,你的手可千萬別離開他的身體,拿出你舉桌子的力氣,直接把他提到船上。切記,揪住他,別放手。”

太史慈躬身施禮,領命而去。

受到這一突發qing況的攪擾,我再也無心議事下去。但願,沮授下手別太狠。與這些士子們的想法不同,我到並不是太在意是否是我的親子繼承我的事業,在我看來,以劉渾的奸詐,在這亂世立足綽綽有餘。如果他能夠遵循律法約束,贊成我的施政方針,即使他是異族身份,又有何妨。

再說,我的孩子能夠從殘酷的政治鬥爭中退下來,在我的餘威下,快快樂樂的作個富家翁,渡過平生,豈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護。

但願,但願沮授做的別太過分。

我私下裡這些想法,不便對現在的士子們訴說,在父子相傳的教育下,他們不可能理解這一切——說不定,一旦處置不慎,反而引起一場內亂。而沮授對於劉渾的敵視,也基於此。

我焦急在艙中踱着步,心如亂麻的思索着:依沮授的脾氣,一旦找見劉渾這個破綻,肯定不殺之不甘心——反正已經得罪了他這個名義上的主公義子,不如徹底消除這個隱患。

不行,太史慈與沮授不熟,恐怕他對出雲還有點影響,但不會動搖沮授的想法。

“厲浩軍”,想到這,我連聲呼喚厲尉:“速去,持我的青州令牌,勸沮軍師手下留情。告訴他,劉某教導無方,願承擔部分責任。劉渾小孩子,分不清輕重,還望法外榮情。”

厲尉持令牌奔出艙門,想了想,我還有點不放心,轉首看着高山,尹東,帶着懇求的表情,要求道:“兩位,你們閒着也是閒着,幫忙跑一趟,幫襯一下。”

高山尹東相識一眼,點頭同意:“也罷,我們去看看。”

第五十二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一節 矇騙第41節 雙雄初會第3節 誤入三國第三十一節第36節 劉備借城第23節 懲罰張飛第20節 轉戰冀州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四節 雷誓第36節 劉備借城第38節 雷霆出擊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一節 中計第70節 以牙還牙第四十四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五節 變卦第44節 一箭雙鵰第67節 一無所有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一節 號令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八節 軍制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九節 交出第53節 衣錦還鄉第66節 斬殺第50節 洛水話別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三節 鞭刑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八節 舌戰第22節 河間亂戰第43節 九死不悔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七節 奇兵第4節 進逼第三十六節第五十五節第23節 起航第六十三節第七十九節第67節 一無所有第二十五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五節 佯攻第69節 捍衛家園第6節 整軍行動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三節 吹捧第18節 剿滅莫護第70節 以牙還牙第三十九節第5節 初戰不順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二節 攻城第11節 幽州收穫第27節 一諾千金第12節 大賢來投答七月五六日的部分書評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四節 圍困我的悲哀第五十八節第3節 綁架鄭渾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三節 吹捧對部分書評的回覆三第六十七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三節 鞭刑第七十節第25節 危機四伏第22節 救援公孫(全)第5節 危局第13節 豪賭殘局第六十六節第六十節第7節 徵召第二十七節第八十節第12節 契約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四節 新人第24節 規劃未來第52節 綽綽有餘第七十八節第51節 龍神發怒第3節 狂飈第1節 巧妙佈局第2節 新年賀禮第七十二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五節 和兵第24節 規劃未來第24節 規劃未來第三十八節第66節 亂相紛至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五節 和兵第51節 龍神發怒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七節 戰死第七十六章第四十九節第1節 恐嚇于禁第六十節第8節 再戰大勝第56節 故友相見第14節 兩大客商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節 交鋒第四十五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七節 綁架第五十三節第七十七節第四十五節第七十五節
第五十二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一節 矇騙第41節 雙雄初會第3節 誤入三國第三十一節第36節 劉備借城第23節 懲罰張飛第20節 轉戰冀州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四節 雷誓第36節 劉備借城第38節 雷霆出擊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一節 中計第70節 以牙還牙第四十四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五節 變卦第44節 一箭雙鵰第67節 一無所有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一節 號令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八節 軍制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九節 交出第53節 衣錦還鄉第66節 斬殺第50節 洛水話別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三節 鞭刑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八節 舌戰第22節 河間亂戰第43節 九死不悔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七節 奇兵第4節 進逼第三十六節第五十五節第23節 起航第六十三節第七十九節第67節 一無所有第二十五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五節 佯攻第69節 捍衛家園第6節 整軍行動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三節 吹捧第18節 剿滅莫護第70節 以牙還牙第三十九節第5節 初戰不順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二節 攻城第11節 幽州收穫第27節 一諾千金第12節 大賢來投答七月五六日的部分書評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四節 圍困我的悲哀第五十八節第3節 綁架鄭渾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三節 吹捧對部分書評的回覆三第六十七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三節 鞭刑第七十節第25節 危機四伏第22節 救援公孫(全)第5節 危局第13節 豪賭殘局第六十六節第六十節第7節 徵召第二十七節第八十節第12節 契約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四節 新人第24節 規劃未來第52節 綽綽有餘第七十八節第51節 龍神發怒第3節 狂飈第1節 巧妙佈局第2節 新年賀禮第七十二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五節 和兵第24節 規劃未來第24節 規劃未來第三十八節第66節 亂相紛至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五節 和兵第51節 龍神發怒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七節 戰死第七十六章第四十九節第1節 恐嚇于禁第六十節第8節 再戰大勝第56節 故友相見第14節 兩大客商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節 交鋒第四十五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七節 綁架第五十三節第七十七節第四十五節第七十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