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羅馬

秦論話音剛落,場中突然響聲雷動,此時,運動員開始入場巡遊,各莊園也乘此機會向莊園主呈上今年的新麥和新釀的美酒。

劉備一邊與場中向其致禮的運動員打招呼,一邊品嚐着各莊園獻上的美酒,同時還要與周圍的官員寒暄,秦胖子已被冷落,可他猶不甘心,沉默的地瞪着劉備,等他開口。

щщщ▪ttκan▪¢ ○

劉備有收集莊園的癖好,如今,除了廣繞外八鄉、出雲城、白狼城、四方城的莊園外,還要再加上海外長島列島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島,每個莊園所產的美酒不止一種,每個僅淺嘗一口,酒量小的都要薰醉,可劉備似乎意猶未盡,又向高順打招呼到:“師兄,遷安城今年有什麼新玩意?”

蔡琰低着頭,酌飲着今年的新酒,眼角都不掃一下,高順愛戀的看着妻子年蝗災,草木都被蝗蟲啃光,孩兒們只好拿野杏入釀調味,沒想到居然造出了苦杏仁酒,你嚐嚐,口味非同一般啊。”

“苦杏仁酒點甜茶再飲,味道可能更佳。”劉備建議道。

青州最大的美食家開口,那還有錯?高順毫不猶豫吩咐僕役去尋找甜茶,蔡琰擡起頭來,眼波一橫,劉備明朗的笑着,舉杯邀約:“飲勝。”

此時,正好黃鶯牽着劉封的手與?夫人入場,?夫人見到劉備舉杯,馬上附和道:“夫君,回頭讓下人們把今年的新酒每樣封幾瓶,送到高叔叔府上,讓高叔叔嚐嚐。”

高順從不飲酒,哪怕是果酒,?夫人此舉擺明了是討好蔡琰,卻正合劉備心意。

秦論見到兩位夫人到來,立刻活了過來,喋喋不休的誇讚着兩位夫人的美麗,眼角卻不時地掃着劉備。

秦論來自羅馬,羅馬人在意中人窗下唱情歌的歷史可以回溯到好幾個世代之前,在羅馬,到漢代時,有多達適用於不同情境的窗下情歌,他開口讚美女人,新詞不斷,令劉備瞠目結舌,惹得?夫人歡笑不停,黃鶯卻毫不在意,俯身與蔡琰悄悄交流着。

“羅馬人,他們在迪石還好嗎?”劉備突兀的插話說。

劉備的插話讓秦論興奮不已,他抖擻精神算太好,周圍充滿憎恨的目光。”

劉備啞然一笑:“一聽這話就知道你不是純正的羅馬人,你是敘利亞行省的人,還是埃及行省的人?”

秦論摸不着頭腦:“我卓越的、無敵的、至高無上的統帥並、冀四州的……,你爲什麼說我不是純正的羅馬人?”

劉備湊近秦論,嚴肅地說:“因爲,你沒有大國國民的意識。”

公元前一至公元二世紀,是羅馬帝國的強盛時期,羅馬帝國的擴張在此前不久的哈德良時代稍稍停止。再過四年羅馬帝國徹底征服了兩河流域間,帝國的疆域,北面達到大不列顛及萊茵河與多瑙河流域,東面擴展至美索不達米亞,南面囊括了埃及,蘇丹北部以及整個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西面瀕臨大西洋,成爲不可一世的大帝國,西方商人都喜歡打着羅馬帝國的名義,四處招搖撞騙,秦論就是其中之一。

“什麼大國國民的意識?”秦論迷惑的問。

“大國國民嘛,不是用來讓人喜歡的,是用來讓人憎恨和畏懼的,大國國民很享受被人憎恨和畏懼,所以,你說迪石‘周圍充滿憎恨的目光’,這說明你不是純正的羅馬人。”劉備解釋說。

正如大英帝國最強大的時候,從不在乎別人的憎恨,正如美國強大時,也不在乎別人憎恨一樣,強大的國家和民族,從來都很享受這種出自畏懼和欽慕的憎恨,小國弱民體會不了大國國民的心情,錯以爲別人的憎恨是大國國居民最恐懼的,那是以小人之心度強人之腹。

曾有個英國足球隊隊歌叫“沒有人喜歡我們,但我們不在乎,只要我們強大無比”,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其中的洋洋得意正是體現了這種心態――大國國民,不是用來讓人喜歡的,羅馬人,不是讓人喜愛的,羅馬的強大,足夠讓人嫉恨了。

秦論低頭捉摸着劉備的話,沉默不語,劉備再問:“羅馬現在的軍事力量怎樣?”

秦論答:“強大無比。”

經過凱撒的軍事改革,羅馬軍團縮編爲三千餘人的團隊,當時,羅馬每個行省有5軍團人馬,中央省(羅馬地區軍團,大約6萬常備軍,不過,不能以常情衡量羅馬人,布匿戰爭時期,羅馬的人口只有三十萬,但羅馬徵召的自己與同盟的軍隊達到了70萬。

大約就是秦論來青州的第二年,公元康茂德皇帝被軍官殺死,元老院推舉埃爾維尤斯?佩爾提納克斯當皇帝,佩爾提納克斯威信不足,被軍官殺死(電影《角鬥士》中的皇帝),羅馬皇位被拍賣,出價最高爲商人迪迪烏斯?尤里拉努斯,拍賣後,軍官們各自不服氣,另外擁立了三個皇帝。

經過一年的內戰,買下羅馬皇帝位的迪迪烏斯?尤利亞努斯,以及羅馬各省總督擁立的皇帝佩申紐斯(敘利亞行省),克羅洛斯?阿爾比努斯(不列顛軍團)都被塞普狄米紐斯?塞韋魯斯皇帝(潘諾尼亞軍團)打敗開始至是塞韋魯斯皇帝一人執政時期,此後塞韋魯斯皇帝感到帝國太大,他一人精力不夠,故此任命了另一個皇帝安東尼,羅馬兩皇並存的局面由此開始,後來,羅馬帝國開始分爲東、西兩個帝國。

“萬神廟還好嗎?”劉備輕描淡寫的問。

秦論略略有點吃驚,他怎麼知道70年前建成的羅馬萬神廟?正盤算期間,突然想起,有傳聞劉備的師傅泰山老人是自海外歸來的。秦論平定了一下心緒偉雄峻,那真是神的殿堂。”

羅馬萬神廟是當時穹頂技術最高成就,其穹頂直徑43米的紀錄直到20世紀還未被打破,羅馬人是希臘柱式結構與拱圈創造性結合在一起,作爲拱圈試殿堂建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圓頂建築之一。

秦論用夢囈般的語氣回憶着:“它雄偉的門廊,由兩排科林斯式的柱子(每排撐着一個半三角形額牆的門廊,跨度有30多出雲尺深度近20出雲尺後部是巨大的圓形神殿(直徑爲牆厚偉6。大的穹頂下,四周無一窗戶,唯有從圓拱的天窗射入日光。

人在這個圓頂下,好像處在一個厚重的圍壁包護之中,令人心中涌起一種恆定,宏闊的神秘印象,在殿中祈禱,任何細小的聲音都可以引起巨大共鳴,彷彿是神靈在側耳傾聽。”

不錯,正是此種圍合性的空間感,造成了信神內心的然力量,卻又讓人感到有無比的壓力。

管寧在附近聽到了秦論的誇讚,嗤的一聲譏笑說:“蠻夷也知道建房子,我們的雷樓比得上萬神殿嗎?”

秦論不答,劉備岔開話題,接着問:“哈德良離宮還在嗎?”

著名的哈德良離宮就是別墅的鼻祖和典範,也是羅馬帝國的繁榮和優雅在建築上的體現,弧線組成的平面,採用拱圈結構的集中式建築物,是圈柱式技術成熟的實例。

秦論驚訝得瞪大眼睛:知道羅馬萬神殿不難,地中海盛傳着萬神殿的大名,但知道建於60年前的哈德良離宮,則除非是親身到過羅馬的人,泰山老人到過羅馬?――那劉備肯定深知羅馬的根底。

秦論收拾了思緒,乖乖的答:“哈德良離宮,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宮殿,她還依舊美麗動人。”

“聽說,這些建築都是基於年前,韋特魯維著的《建築十書》裡的理論建成的,你知道羅馬的韋特魯維和他的《建築十書備問。

羅馬維特魯維的《建築十書》是世界上最早的建築學著作,中國類似的著作寫成與此書後,是北宋徽宗年間的李誡所著《營造法式》,也就在那個時代,張擇端繪製了描述開封汴京風土人情、建築特色的《清明上河圖》,法國建成了巴黎聖母院。

《建築十書》說的是建築中的力學原理,以及大跨度圈柱式建築的承重、跨度、拱樑計算方法,《營造法式》說的是建築中的技巧,黃河割斷了劉備治理下的冀州幽州幷州,以及青州平原郡,若是學會了圈柱式建築方法,建設大跨度橋樑就不成問題,青州這幾年一直在摸索這種建築方式,若是有了原本的圈柱式建築理論,一定會讓橋樑建造有個大展,上路通則貿易興,則政府稅收高,所以,《建築十書》劉備勢在必得。

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曾在遊記裡讚美過中國的造橋藝術,在中國式翻譯下,這一讚美已經扭曲,使國人頗以爲我們的造橋技術領先於世界,而實際上,馬可?波羅讚美的真實面貌是:不同於西方採用整塊石樑修建大跨度拱橋的方法(十字拱技術),中國人居然能用碎石堆砌出小跨度、精美絕倫的石拱橋。馬可?波羅對中國無與倫比的碎石堆砌技術感到不可思議,並深表佩服。

在河水湍急的黃河、長江上修建橋樑,必須採用大跨度建橋,這時候,適合小橋流水人家的中國式石拱橋顯然已經不適用,爲此,劉備獲得《建築十書》之心愈加炙烈。

“羅馬所有建有別墅與離宮的人,都知道《建築十書》,因爲我們需要利用它來規劃自己的庭院。”秦論沒有正面回答。

知道有這本書,不見得知道它的原理,不過是想通過它瞭解什麼地方泥土沉降小,可以建柱子,建庭院脆就是想讓自己的奴隸學習這門手藝。

劉備淺淺的啄了一口酒,再問:“希帕羅斯什麼時候吹起?”

鄭和下西洋時代,曾將希帕羅斯這個詞翻譯爲“信風”,不過,鄭和卻沒有意識到這是科學,仍舊信奉祈風法會,神風相助,其結果是耗費了鉅額的國庫錢糧。

秦論急切地說:“在我們家鄉,每年的五月至八月,我們會掛起風帆出航,那時,正值西南希帕羅斯(西南信風)颳起的時節,到了每年的事兒月至第二年二月,我們會返回家鄉,那時正是東北斯帕羅斯吹起的時候,我的統帥,現在,正是我們出航的時候。”

秦胖子說的是太陽曆(公曆),農曆嗎,一般在農曆十月至翌年正月颳起東北信風,正是中國出航西方的起航時節,歸航則在四月到七月之間,正值西南信風時節,中國的出航世界與回航正好與西方相反。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可是,自己真的瞭解羅馬了?”劉備心中暗自盤算:“與羅馬初期的接觸,也許是純商業的,可是,一個能夠挑戰羅馬權威的強大帝國崛起於東方,羅馬會眼睜睜看着,無所作爲嗎?

目前的蒸汽船由於解決不好密封問題,熱效比不高,短途的航海尚且可以,長途航行則需要攜帶大量的木材與煤炭,這勢必佔用了補給品和貨物所需的空間,因此,這幾年青州一直在小心翼翼的向南方伸展勢力,目前,南方並沒有現多少煤礦,僅僅依靠木材作爲燃料,能航行到印度洋嗎?

當兩個文明(按歷史順序排列六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希臘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和羅馬文明)開始深層次接觸,習慣以刀劍說話的羅馬,會對青州商人採取什麼手段?”

秦論小心翼翼的看着沉思的劉備,急切地說:“大人,我依靠小木船,從遙遠的大秦航行到了偉大的大漢,在我看來,您的蒸汽船有無與倫比的機動性,您的巨帆船有多年的大海航行經驗,有我這個卑微的僕人爲您的船隊帶路,難道您怕大海吞噬了您的貨物嗎?”

說的正是,劉備一拍大腿,心中暗暗自責:秦論能夠駕着小木船來中國,難道中國人就不能駕着巨帆船去羅馬,看來多年舒適的生活消磨了這位驢客的冒險精神。

劉備湊近了秦論的耳邊,低聲說:希帕羅斯到來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我馬上調動渤海島守備文聘來青州,組建青州海軍,等到希帕羅斯吹起來的時候,我讓文聘帶領海軍護送你們先至渤泥國(菲律賓、馬來西亞一帶),若有可能你們通過馬六甲海峽,在迪石港登6交易,如果你能給我帶回《建築十書》,依據對工匠革新的賞罰令,我賜你男爵爵位。南下路線上的島嶼任你選擇一個良港作爲封地,如何?”

似乎在迴應劉備這句話,場中歡聲雷動,馬術比賽開始了.

關於商業的評論第五十四節第15節 逼債鄭渾第1節 巧妙佈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二節 攻城第2節 出征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二節 攻城第13節 左豐索賄第32節 迫在眉睫第44節 一箭雙鵰第二十八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八節 舌戰第43節 九死不悔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四節 不恕第11節 尖刀第18節 剿滅莫護第3節 誤入三國第七十六章第10節 沮授夜奔第五十七節第14節 尊嚴第3節 同賀新年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七節 綁架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五節 說服第32節 迫在眉睫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六節 部署(下)第6節 整軍行動對於部分書評的回覆第8節 拜訪沮授第20節 轉戰冀州第1章 回到三國第一節遠山的呼喚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八節 劫持第2節 時空隧道第48節 佳人有約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六節 逼迫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三節 背信第四十二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二節 突襲第三十四節第42節 驚天陰謀我的悲哀第三十七節第五十九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一節 矇騙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四節 圍困第3節 誤入三國第四十五節第39節 有借無還第4節 遼西立城第六十四節第12節 契約第14節 兩大客商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二節 奇香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九節 變革第5節 血河第29節 張郃進城外篇2第10節 初到幽州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六節 部署第七十四節第39節 有借無還第20節 衝突第四十七節第2節 出征第12節 大賢來投第18節 剿滅莫護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四節 圍困第6節 謀奪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一節 算計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八節 劫持(下)第七十九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四節 新人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五節 誕生第1節 回到涿縣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八節 劫持(下)第10節 初到幽州第五十五節第22節 河間亂戰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七節 戰死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二節 圈套第四十六節第48節 佳人有約第70節 以牙還牙第四十七節第25節 踏上歸途第五十三節第25節 危機四伏第五十六節關於商業的評論第1節 亂戰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二節第2節 新年賀禮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三節 吹捧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四節 兇意(中)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八節 舌戰第42節 驚天陰謀第10節 沮授夜奔第六十九節第64節 山呼海嘯第6節 屠殺
關於商業的評論第五十四節第15節 逼債鄭渾第1節 巧妙佈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二節 攻城第2節 出征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二節 攻城第13節 左豐索賄第32節 迫在眉睫第44節 一箭雙鵰第二十八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八節 舌戰第43節 九死不悔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四節 不恕第11節 尖刀第18節 剿滅莫護第3節 誤入三國第七十六章第10節 沮授夜奔第五十七節第14節 尊嚴第3節 同賀新年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七節 綁架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五節 說服第32節 迫在眉睫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六節 部署(下)第6節 整軍行動對於部分書評的回覆第8節 拜訪沮授第20節 轉戰冀州第1章 回到三國第一節遠山的呼喚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八節 劫持第2節 時空隧道第48節 佳人有約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六節 逼迫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三節 背信第四十二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二節 突襲第三十四節第42節 驚天陰謀我的悲哀第三十七節第五十九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一節 矇騙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四節 圍困第3節 誤入三國第四十五節第39節 有借無還第4節 遼西立城第六十四節第12節 契約第14節 兩大客商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二節 奇香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九節 變革第5節 血河第29節 張郃進城外篇2第10節 初到幽州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六節 部署第七十四節第39節 有借無還第20節 衝突第四十七節第2節 出征第12節 大賢來投第18節 剿滅莫護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四節 圍困第6節 謀奪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一節 算計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八節 劫持(下)第七十九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四節 新人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五節 誕生第1節 回到涿縣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八節 劫持(下)第10節 初到幽州第五十五節第22節 河間亂戰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七節 戰死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二節 圈套第四十六節第48節 佳人有約第70節 以牙還牙第四十七節第25節 踏上歸途第五十三節第25節 危機四伏第五十六節關於商業的評論第1節 亂戰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二節第2節 新年賀禮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三節 吹捧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四節 兇意(中)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八節 舌戰第42節 驚天陰謀第10節 沮授夜奔第六十九節第64節 山呼海嘯第6節 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