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節

隨着農牧節臨近,即使在遠離青州的新城洛陽也可以感覺到農牧節歡迎的氣氛。

最早設立農牧節的時候,劉備是打算以此對抗儒家的中庸謙和思想,培養民族的尚武精神、對抗意識、參與意識,通過全民參與的活動讓百姓更有歸屬感和凝聚力。隨着十多年的刻意培養,中原大地慢慢接受了這一節日,許多青州之外的地方也私下相仿起來。

農牧節是青州最早的法定節日,爲了扶持這一節日,劉備在七天作息制的基礎上規定農牧節前後放十天假。這十天大假剛好在勞累一年的農民完成收割享受收穫的果實之際,口袋裡裝滿錢的農民,正好藉此大假盡情地進城參寨、玩耍、消費。

幾年前,中原戰亂,青州生產過剩導致經濟萎縮,恰好是這十餘天大假,讓商人們獲得喘息之機,嗅出味道的商人,在此後所有的農牧節慶典中,都不遺餘力的增添商業因素。有了大量金錢的支持,有了百姓的積極參與,農牧節越辦越紅火。

此後,青州實行太陽曆,又規定了太陽曆新年放十天大假,隨後,清明節與開鐮節、曬衣節合併在一起成爲了青州的三大節日。而其中,尤其農牧節因爲包含了多種娛樂、競技活動,百姓的參與度最高,也最受百姓歡迎。青州商人感覺到其中的商機,隨着他們行商天下,他們也將這節日的習俗帶到全國各地。在農牧節前後,商人們會集資舉辦各類活動,相互、慶賀一年的收穫,並乘機在百姓雲集地會場推銷、展示各類貨物,農牧節成了青州商人推銷地利器。

也因此,主要由廣饒、出雲、徐州、荊州商團組成的洛陽新城,在農牧節前後,各類活動不斷,種種新奇玩藝讓深宮裡的皇上禁不住心動,纔有了出巡泰山的念頭。

青、冀、幽、並四州的農牧節,經過了十多年的運行,因地域與風俗不同,也開始了演化,盛產水果地地方,喜愛舉行榨果汁、背酒桶的比賽;盛產馬匹地地方,喜歡舉行馬術、趕馬車比賽;盛產魚類的地方,熱衷舉行划船、游泳、捕撈比賽。不過,所有的比賽與娛樂項目中,惟有廣饒城最大、最全。因此,許多廣饒、出雲商人都不願放棄這個機會,他們會早早地結束手頭的工作,趕回家鄉參與和觀看這一年一度盛大的節目。

皇帝也曾在侍衛地陪同下,前往青州商社觀看了幾次青州商人們組織的表演,這種先期舉辦的渲染活動,當然比不上青州正宗的慶典。隨着青州商人的離去,被各種各樣的傳說吸引得頗爲心動的皇帝終於想起了皇甫嵩的話,他下定了決心,要親自前往青州觀看農牧節。

皇帝每日的行程是有禮制規定的,眼看農牧節在即,皇帝擔心慢悠悠地趕過去,連個節日的尾巴都抓不住,爲了能看到完整版地農牧節活動,他下詔命令:青州今年暫停開始農牧節慶典,皇帝抵達後,才準進行。

這條詔命一下達,整個青、冀、幽、並四州愕然,洛陽的青州商人聽說此消息,都以看待白癡一樣的目光,眺望皇宮:“不在農牧節舉辦的農牧節慶典,它還能叫作農牧節慶典嗎?”

劉備不在青州,青州羣臣不敢做主,一邊快馬飛報劉備,一邊繼續作着籌備工作。說實話,冀、幷州還在,在青州、幽兩州衆人對皇帝的認同感已經很淡漠了。幽州,在動亂來臨的時候,朝廷曾有拋棄幽州的打算,幽州的動亂一平息,朝廷首先想到的是索要貢賦,爲此,幽州人對朝廷的心已涼到了極點。

至於青州,在劉備多年封閉式管理下,這裡已經成爲一個獨立的小王國,百姓只記得在戰亂頻繁的時候,皇帝派遣太監前來索賄,是劉備頂住壓力,一邊自掏腰包替百姓完稅,一邊減免了百姓所有貢賦。同時,還東征西討,爲百姓在亂世裡打下一個安定、富足的生活環境。年紀大的青州人還記得過去遭受豪強、官吏的盤剝,年輕的青州人則在劉備的引領下,追尋着功勳。在青州,除了幾名高級官員外,百姓中誰也沒把皇帝這封詔書當回事:“玄德公大人既然沒有說話,我們該幹什麼幹什麼。”所有的青州百姓都這樣暗自嘀咕。

見到青州毫沒有停止籌備農牧節的意思,皇帝急了,急招盧植進宮,要求盧植出面阻止。盧植規勸:“聖上,農牧節今年有,明年還有,萬不可因一己之私,讓青、冀、幽、並四州百姓掃興,依我看,皇上現在輕車簡從,前往泰山還趕得及。”

皇帝默然良久,本想向盧植解釋自己封禪在次,看節目是真,可細細一捉摸,盧植的話中絲毫沒有讓他封禪之意——封禪是國家大典,籌備工作一年都搞不完。盧植儒,明白禮制,他話裡半點不提封禪,只催他趕去看熱鬧。而且,話中隱隱的告誡皇帝不可輕進青州——在泰山看看就行了。

皇上沉思了許久,問盧植:“依卿所見,虎賁、羽林、雲麾三軍何者陪駕?”

皇帝組建的近衛隊中,以青州公民、士子組成的羽林軍最有戰鬥力,紀律也最嚴明。以各郡士子組成的雲麾軍紀律最散漫。不過,皇帝的傾向於帶雲麾軍進入青州。由於這支軍隊來源比較雜,皇帝反而對於這支軍隊的忠心最爲放心。然而盧植卻給了相反的建議:“陛下可帶羽林軍去,羽林軍出身青州,對青州律法比較瞭解,有他們在,聖上可以省很多心。”

盧植好心,皇上卻不領情,羽林軍出身青州,萬一青州有變,這支軍隊反而不如曹操的虎賁軍令人放心。而云麾軍來自全國各地,最不容易被收買,皇上略一秀算,下了決心:“朕意已決,帶雲麾軍陪駕。劉青州那裡什麼都有,我們也不帶什麼雜物,明日啓程動身,輕裝進入泰山。”盧植默然退下。

青州律法嚴苛,往大街上吐口痰、隨地亂扔拉圾都會引來處罰。此刻正值瘟疫肆虐,劉備一支小軍進入南方後卻沒染上瘟疫,靠的就是嚴格執行的衛生條例,這一鐵地事實,讓青州各級官吏更加嚴苛地執行衛生規範。雲麾軍這羣自大散漫的外人更會引起青州官吏的嚴防、緊盯。在青州人眼裡,皇帝的威嚴比不上劉備的律例,一旦發生衝突,反而會引發青州人的排外思想。驕傲地青州人,到了忍無可忍的時候,不會有絲毫顧忌。

皇帝快馬進入泰山郡,正是劉備平定義城叛亂地日子。一進入泰山郡,皇帝明顯感覺到了這裡的與衆不同,沿路是密密的果林,正值深秋,果樹上碩果累累。鮮紅的櫻桃、翠綠的蘋果、金黃地桔子、粉白的桃子、暗紅的棗子、朱紫的李子、青黃的梨子,各色果攤擺滿了路邊,引得雲麾軍士兵不時脫離隊伍,鑽入果林,飽吃一頓。

青州的富足超出了皇帝的想象,這樣的行爲在別的地方,常常會引來謾罵、追打、哭天喊地。在青州,只要不是刻意糟蹋,這種行爲並沒有引起沿途百姓的激烈牴觸。相反,許多順手幫助果農採摘地雲麾軍,反而受到了很好的招待,臨走時還帶上了一大筐果子,讓同伴們品嚐——當然,果林地主人不忘在籃子裡放上一張名帖,標明果實的名稱與出處,並歡迎過路人前來洽談購買。

也有部分雲麾軍不知好歹,邊吃邊糟蹋,此時,劉備領下民風剽悍的一面顯露出來,隨着一聲鑼響,四野八方鑽出無數手持刀槍棍棒的鄉民,排列成戰陣,將這些人打得頭破血流。最終,全靠陪駕的盧植出面干預,鄉民們纔不甘心的罷手。

經過幾次這樣的教訓後,雲麾軍老實了許多。不過,真正嚴峻的考驗還沒到來,皇帝一行即將進入平陰城,那是第三軍團總部,號稱青州門戶的平陰城對於衛生規則的貫徹及其嚴苛。看着周圍無知無覺的雲麾軍,盧植只能搖頭苦笑。

“逾越,逾越”,一路上,皇帝腦海裡只剩下這一個詞,在皇帝的眼睛裡,青州很多事情都逾越了禮制。比如:皇帝出巡,應該黃土墊道,清水撒街,百姓匍匐在路邊叩首連連,翹首期盼天子享受他們的奉獻。而今,泰山官員竟然以官道爲水泥路面爲由,拒絕在路上鋪墊黃土,自己的車駕一路行來,百姓不但沒有跪在大路兩旁叩首,反而交頭接耳,相互打探車駕的來歷。即使雲麾軍表明了帝輦的身份,百姓也只是恍然大悟的哦了一聲,繼續招攬着生意。

“該死,該死”,皇帝憤恨的想,地方官員不通知黎民跪迎還則罷了,不對大路進行封街還則罷了,竟然要求帝輦不要橫在路中,要居右行走,行走緩慢的帝輦還不時地被無視帝輦威嚴的青州車馬超越。他們怎麼敢超越帝輦?這已經不是逾越了,這是大不敬,需要誅殺九族的。可恨的是,盧植一幅毫不在意的神情,雲麾軍早被花花綠綠的世界勾引得魂不守舍,竟然連一個狐假虎威的人都找不見。

一羣童子胯刀帶弓,騎着馬相互追逐着從帝輦左側超載,話語聲、歡笑聲飄入皇帝的車中:“我們別進城了,前方是平陰城前最後一個驛站,我們在那裡歇個腳,繞城而過”,“對了對了,要走快點,聽說劉渾公子已經抵達,馬上要誓師了,晚了,可就趕不上徵召了。”

“徵召”這個詞觸目驚心,皇上聽到這話,急召盧植詢問:“盧公,剛纔那幾個孩子在說徵召,青州又開始徵召了嗎?”

盧植平靜的回答:“聖上勿怪,剛纔過去的那個幾人是童子軍,每年秋末冬初,學堂放假,童子軍開始例行冬訓。這些童子軍一定是去參加冬訓的。”

車馬粼粼,皇帝在車中閉目沉思,盧植一溜小跑的追着車馬,湊在帝輦窗前搭話,氣喘吁吁。青州的道路平整,不知不覺中,帝輦的行地速度比平常快了許多。盧植老了,腿腳漸漸跟不上了,皇帝睜開了眼睛,問:“童子軍,我知道不多,不過,聽說劉備好計較小利,童子軍就近集結訓練,會減少許多費用,爲什麼他們要繞平陰城而過呢?”

見到盧植掙得滿臉通紅,皇上意識到帝輦速度快了,敲了敲車壁示意車伕放慢速度,顧惜的對盧植說:“盧公,你不要追着車子跑了,先去打聽一下怎麼回事,順便問問,爲何帝輦至此,泰山並不淨街。”

馬車緩了下來,盧植也放緩了腳步,喘勻了氣,用略帶欣賞的口氣回答說:“陛下所問的第二個問題,我知道答案。劉備治理地方,喜好老莊之道,以不擾民爲各級官員考覈標準。青州沿着官道,每隔數裡都有驛所兵站負責捕盜、傳遞郵件與接待商旅。青州律法嚴苛,百姓守法,所以沿途治安狀況極佳,地方官員爲了不擾民,沒有淨街此乃爲陛下布恩德於青州。老臣正是考慮到這點,纔沒責怪地方官。

陛下,經刻大路上來來往往,都是加家過節之人。旅人的行程安排緊密,皇上一路行來,如果實行淨街,行人都被擋在帝輦之後,等陛下到了泰山腳下,參加慶典的人還未趕到,那慶典就沒什麼看頭了。不如隨他們自去,我等慢慢隨後趕去,也好讓陛下盡興。”

皇上被盧植說動,頷首回答:“管子說:倉稟實而知禮節。聽雲麾軍說,他們沿途進入果園,只要不毀壞果樹,摘幾個果子吃果農一點不怨恨,青州盜賊不興,看來與百姓富足有極大的關係。不過,此處民風過於兇悍,一言不合,四方鄉鄰便呼嘯而至,除了不敢攻擊帝輦,我的從人沒少挨他們的棍棒。”

盧植尷尬地笑着,答:“陛下,亞聖曾言: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所謂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青州百姓樂爲玄德赴死,無他,民之所欲,玄德與之聚之;民之所惡,玄德勿施爾也。陛下,治理天下沒什麼難事,樂民所好也。玄德治理青、冀、幽、並四州,政令或有狂悖之處,然,其所領之地,百姓皆安居富足。陛下,漢政糜爛至此,若說政體上一點沒毛病,那是說不過去的。陛下若想中興大漢,老臣懇請陛下,務必靜心研究一下青州之政——或許,我們以前所定的規矩並不合理;而我們所認定的玄德狂悖之處,正是解決亂局的最佳方法。”

外篇1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四節 新人第69節 界休第四十八節第54節 危在旦夕第38節 雷霆出擊第六十節第24節 錦囊妙計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九節 變數第21節 軍歌嘹亮第52節 綽綽有餘第2節 開創賭業第19節 偷襲第六十八節第24節 廝殺第7節 廣平沮授第68節 戰火第17節 收拾劉渾第七十二節對於部分書評的回覆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一節 中計第65節 和睦相處第七十六章第五十四節第25節 危機四伏第七十九節第60節 民心可用關於民族問題的書評6月上書友在水一方03的禮物第12節 書院對局第39節 有借無還第七十八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三節 吹捧外篇2第三十四節第2節 出征第11節 尖刀第24節 錦囊妙計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八節 舌戰第27節 一諾千金少言先生書評1第24節 錦囊妙計第18節 羅馬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五節 佯攻第69節 界休第七十八節第六十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六節 邀戰對部分書評的回覆二第52節 綽綽有餘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三節 背信第二十六節第三十五節對部分書評的回覆三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一節 中計第4節 進逼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七節 奇兵關於商業的評論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七節 奇兵第3節 狂飈第三十八節第9節 圍殺第四十五節第17節 收拾劉渾第七十二節答七月五六日的部分書評第3節 綁架鄭渾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節 敗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一節 號令第6節 白馬銀槍第36節 迷霧關於民族問題的書評6月下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二節 虎驚第20節 衝突第四十八節第15節 逼債鄭渾第65節 和睦相處第17節 出戰黃巾第4節 遼西立城第三十一節第20節 轉戰冀州第55節 大難臨頭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節 獻策第5節 初戰不順第27節 一諾千金第63節 博昌會戰(下)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七節 奇兵第48節 佳人有約第六十五節第25節 踏上歸途第41節 雙雄初會第2節 開創賭業第二十八節第29節 張郃進城第3章 亂世降臨 第七十二節 因果報應第五十九節第37節 青州攻略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三節 吹捧第六十五節世界機械學年譜寫作資料請各位作者閱讀
外篇1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四節 新人第69節 界休第四十八節第54節 危在旦夕第38節 雷霆出擊第六十節第24節 錦囊妙計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九節 變數第21節 軍歌嘹亮第52節 綽綽有餘第2節 開創賭業第19節 偷襲第六十八節第24節 廝殺第7節 廣平沮授第68節 戰火第17節 收拾劉渾第七十二節對於部分書評的回覆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一節 中計第65節 和睦相處第七十六章第五十四節第25節 危機四伏第七十九節第60節 民心可用關於民族問題的書評6月上書友在水一方03的禮物第12節 書院對局第39節 有借無還第七十八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三節 吹捧外篇2第三十四節第2節 出征第11節 尖刀第24節 錦囊妙計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八節 舌戰第27節 一諾千金少言先生書評1第24節 錦囊妙計第18節 羅馬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五節 佯攻第69節 界休第七十八節第六十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六節 邀戰對部分書評的回覆二第52節 綽綽有餘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三節 背信第二十六節第三十五節對部分書評的回覆三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一節 中計第4節 進逼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七節 奇兵關於商業的評論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七節 奇兵第3節 狂飈第三十八節第9節 圍殺第四十五節第17節 收拾劉渾第七十二節答七月五六日的部分書評第3節 綁架鄭渾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節 敗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一節 號令第6節 白馬銀槍第36節 迷霧關於民族問題的書評6月下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二節 虎驚第20節 衝突第四十八節第15節 逼債鄭渾第65節 和睦相處第17節 出戰黃巾第4節 遼西立城第三十一節第20節 轉戰冀州第55節 大難臨頭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節 獻策第5節 初戰不順第27節 一諾千金第63節 博昌會戰(下)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七節 奇兵第48節 佳人有約第六十五節第25節 踏上歸途第41節 雙雄初會第2節 開創賭業第二十八節第29節 張郃進城第3章 亂世降臨 第七十二節 因果報應第五十九節第37節 青州攻略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三節 吹捧第六十五節世界機械學年譜寫作資料請各位作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