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歇息了幾日,劉渾與劉封一行人踏上了回家的路。現在,隊伍中除了寥寥幾個童子軍還在裝模做樣湊數外,剩下的全是原童子軍的“侍衛”。

依據規定,這種出境作戰的私募兵應該在距離廣饒500裡的地方解散,可劉渾裝作不知,而劉封是真不知道。沿途的地方官員,見到劉封在隊伍裡,也假意看不見這支武裝。就這樣,這支隊伍大搖大擺地挺進至距廣饒不足300裡的地方。

一路上,劉渾坐臥不寧,到了此刻,終於忍不住慨嘆道:“我居於望海城小島上數年,自認爲將父親的學問學了八成,如今看來,我不如父親多矣!不能再往前走了,我們就地解散吧。”

劉封尚茫然無知,問道:“哥哥在說什麼?”

劉渾垂頭喪氣地說:“父親實行的諸般政策,我也在小島上實行了多年,自認爲沒有偏差。可現在一看父親治理下的鄉鎮,才知道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兄弟,我嫉妒你啊。”

劉封咬着手指,不解地問:“大哥嫉妒我什麼?父親爲人嚴厲,我這次私募兵勇出兵南方,回去恐怕免不了要挨頓板子,大哥嫉妒,不如替我捱了這頓板子。”

劉渾搖了搖頭,無奈地說:“我.說的什麼,你說的什麼?唉,說了你也不懂……挨板子的事情豈能少了我,恐怕我受的刑,你不享受不上。”

劉封嘿嘿一笑,說:“大哥說的.我怎麼不懂,一踏上青州我就感覺到了。嗯,過去天天在青州玩耍,不知青州之美,父親的話直如過眼雲煙,去一趟南方再回來,父親的話歷歷在目——青州之政好在哪裡,在於凡事皆有規則。依據規則行事,萬物皆安其所,凡努力者皆有收穫,故而,人皆努力向上,盜賊不行,夜不閉戶,百業興旺,倉廩充實。青州的秩序就是興旺的根本。我青州雖律法嚴苛,然而,百姓卻知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守法則天下有序,有序則百姓可預期明天之所在。胸中有未來的期望,百姓知道明天的日子怎麼過,就會心境祥和,自信沉穩,在這之後呢,誰想打破他們對未來的預期,就會付出很大代價。”

劉封說完這些話,看着張口結舌的劉渾,.沾沾自喜地說:“渾哥,父親曾說,小孩子懂得玩耍就行了,只要智力不欠缺,該知道的將來都會知道。所以嘛,我現在主要任務是玩耍。可我不傻,該知道的我都知道,我就是不說……”

劉渾長嘆一聲,說:“你確實不傻,但你裝傻的本領.非同尋常。我嫉妒你。”

劉封心情大佳,炫耀的說:“母.親曾說:一簞食,一壺酒,也是一種人生,渾哥,爲人不可太苛責自己,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像我,現在是玩耍的年齡,我傻玩傻樂,誰也不能責備我。你呀,給自己的負擔太多。論起來,你們的部族現在昌盛勝過往昔,由此上述三百年,哪個部族領袖勝的過你?你們部族的明天會是什麼?現在就可以預測,做到這一步,不易呀,何不放下重負,享受餘生。”

劉渾悚然勒馬,戰馬人立而起,呆了片刻,劉渾滾鞍.下馬,恭恭敬敬的說:“兄弟,這話是你說的,還是父親讓你對我說的?”

劉封傻笑着,說:“父親曾說,你幼遭.離沛,他關心過少,讓你長成之後心境狠辣,做人不留餘地。父親說,你若能放開心情,則海闊天空任你翱翔。我自個兒瞎捉摸,若是哥哥能夠對自己滿意一點,知足一點,哥哥的日子就不會過的那麼苦悶。”

劉渾叉着手,恭恭敬敬的問:“兄弟,這些道理,你怎麼知道?”

劉封滿臉天真的回答:“渾哥,你想,我不會說話的時候,就被沮公抱着到元老院。我學會的第一句話不是叫父親,而是‘覈准’二字,這麼多年,元老們議政從來沒回避我,我就是塊榆木,也被薰成碳了。只不過,我現在還不想長大,我還打算好好玩幾年……”

劉渾默然,許久,方纔說:“父親打下這麼大的江山,要想完全消化,我看至少需要100年,兄弟,能夠自我滿足,知道父親治政的奧意,此守成之主也。兄弟,從今往後,我願做你的手中劍,爲你開將闢土,剷除敵對。”

洛陽,皇宮內,荀攸之子侍中荀悅正在給天子侍講。洛陽的天子,現在已是天下最寂寞最鬱悶最尷尬的皇帝。曹操推行九品中正制後,設立丞相府,天下的政事再不由皇帝做主,皇帝唯一的消遣就是與臣下讀書聊天。他的生活也不像父親靈帝那樣奢侈了。儘管曹操在喜歡聲色享受方面,差不了劉備多少,但他卻提倡節儉,自己的妻妾都穿布衣。皇帝除了入洛陽時商定的內幣,再也不能隨意支取國家財產。

曹操的表面文章做的很好,大漢天子的儀仗還照樣保持着,生活標準由青冀幽並客商勉力維持,然而,皇帝的自由卻受到了限制,爲了討好劉備,曹操再也沒有爲皇帝設立宦官,侍中侍郎除了劉備留下的數人外,都是曹操的人。這其中,能和他談論歷史的唯有荀悅。

荀悅是春秋學家,此前,天子說起本朝的國史《漢書》過於繁瑣,敘述每個人都是一根單線記錄流水賬,讀了以後,不知要領。荀悅便仿照《春秋左傳》的編年史題材,將多根支線並列,編錄成《漢記》呈上。此刻,荀悅正在爲皇上講解大漢政治衰敗的四大原因。

“漢之弊在於虛僞亂俗,也就是說官員們說一套做一套,民間純樸的風氣(習慣法)蕩然無存;其二爲營私壞法,官員貪賄橫行,民皆不知守法;其三爲放縱越軌,豪強官吏踐踏禮制,天下沒有了規矩;其四爲奢侈敗制,民間奢華之風流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貧富之間仇恨過深,導致社會動盪。”

天子心有慼慼焉,問:“那麼,該如何消除這四弊呢?”

“興農桑以養民生;審好惡以正風俗;宣文教以彰德化;立武備以秉軍威;明賞罰以統國法。”

天子捉摸片刻,回答:“卿之所言,脫胎於劉玄德六疏,不過,較之玄德六疏卻更加空洞,不知所云。”

文人相輕,荀悅自覺才高,怎會看得上那平生未作過幾首詩的劉備呢?他伸長脖子,強辯道:“君子不言利,劉青州不過是個處處言利的織蓆販履之徒,他說的話豈能當真?”

皇帝好不容易有機會打擊一下曹操陣營的荀悅,此時豈能放過:“興農桑以養民生,道理很好,如何興?如何養?空洞無物,倒是玄德六疏中所言‘農無稅’、‘財產權’還真是養民的具體措施。審好惡以正風俗,宣文教以彰德化,如何正?如何彰?不着一詞,還是空洞,倒是玄德六疏中設定宗教,廣立學堂,爵民監督,還真是實施的好方法。”

天子說完,不等荀悅再辯,即說:“玄德常言:儒士清談幹雲,治國百無一用,道理你說的很好,怎麼辦,你卻一點沒說,玄德想出來的辦法,你以前想過嗎?再說,前不久,我查過宗室,玄德雖屬遠支,確屬我高祖之後,論其輩分來,還是我的叔叔呢,所謂織蓆販履之徒,此話再也休提。”

荀悅面紅耳赤,天子稍稍感到心裡滿足,正回味間,有侍郎稟報:“青州前軍師周瑜周公瑾,前來覲見。”

天子愕然,少待,興奮的說:“傳見。”

周公瑾進殿,如儀行禮,天子溫和的垂問:“周卿急來帝都,可是接受皇叔指派?”

“皇叔?”周瑜一臉迷惑,略一思索,稍有所悟,擡頭視線與黃帝相交,皇帝擺出一幅自己人的模樣,點頭以示肯定。

周瑜叩首奏道:“陛下,我奉主公之命,前來洛陽,接管羽林軍的指揮權。”

皇帝問:“周卿接管羽林軍,那麼,公孫將軍幹什麼?”

周瑜答:“已與曹公達成協議,伯圭公將指揮雲麾軍。”

皇帝暗自欣喜:洛陽三軍以有兩軍在手,這是好兆頭啊。隨即,皇帝好奇的問:“我聽說青州四大軍師,原來的沮、田二人善於策劃;田疇善於拾遺補缺,安排後勤;徐庶善於實施;如今,沮、田兩人退居幕後,周卿與魯(肅)卿遞補,不知周卿長於什麼?”

周瑜簡短的答:“奇襲。”

皇帝喜不自禁,心中暗想:恰在此刻,玄德公派來善於奇襲的一位軍師,豈不是暗地助我。想到這,他立刻賣力的籠絡起周瑜來。

正在溫言加勉周瑜時,人報:“董貴人有急事相說。”

皇帝意猶未盡,邀請道:“周卿且少待,我讓侍郎們引領你觀賞一下園林,我稍候便至。”

夫妻倆說悄悄話,侍從們不敢跟的太近,董貴人稍稍作態,暗地裡向陛下傳遞消息:“兄長(董承)急報,劉玄德拒見前往青州的信使,話裡話外,似乎知道衣帶詔的事情,事情緊急,兄長想馬上發動。”

皇帝如冷水澆頭,嚅囁的說:“劉玄德剛剛派來一位軍師,精善奇襲,我還以爲是來幫助我的,難道……”

董貴人瑟瑟發抖,皇帝冷汗直流:“不好,他一來就接管了羽林軍,曹賊居然同意,公孫瓚接管雲麾軍,莫非兩賊已達成協議?”

此時,劉備再也不是皇叔了,也是一個賊。只要不讓皇帝搶劫天下百姓,在歷史上,這樣的人都是賊。

皇帝破罐破摔:“他們想動我,還需商議,曹賊正處漢中,信使往來還需一個月時間,叫國舅即可發動吧。”

皇帝失去了敷衍周瑜的心緒,辭別董貴人後,淡淡幾句打法了周瑜,悶坐在殿中,充滿恐懼,充滿期待。

是夜,皇帝在雲麾軍中的力量起而叛亂,意圖涌入皇宮,劫奪天子,公孫瓚初掌雲麾軍,無法控制手下,雲麾軍全軍皆叛。公孫瓚轉而避難盧植府上,與肖飛聯手護住了附近公卿大臣的住宅。

當時,正值羽林軍輪守皇宮,周瑜才接過指揮權,對將校不熟悉,幸賴青州兵特有的組織性,自發的關閉了宮門,依城而守。洛陽的宮牆外部有兩米多高,內部有數個大階梯,使內牆成爲胸牆。最上一層的階梯寬大的可以跑馬,羽林軍數百騎來回在城牆上奔馳,居高臨下,將攀援宮牆的士兵一一捅下去。

青州兵精量的重甲讓雲麾軍的弓矢難以射透,宮牆上的士兵還不時指引宮內的弩手進行覆蓋射擊,雲麾軍雖有董承、吳子蘭等家丁的助陣,圍攻許久,卻奈何不了宮內那羣精選的青州戰士。

不久,宮外的周瑜與虎賁軍的頭領曹純溝通完畢,率領沒有輪值的羽林軍士兵與虎賁軍聯手,殺散了宮外叫囂的雲麾軍及其叛亂者家丁。雲麾軍隨皇帝出行,對泰山郡禍害不少,羽林軍本就有對立情緒,得此功夫,更是手下不留情。

周瑜來之前,劉備曾密囑:“嚴守皇宮,不得輕動”。殺散宮門前的雲麾軍後,周瑜再也不管輪值協議,全軍開進皇宮,便在皇宮前廣場上安營紮寨,任誰勸說,決不挪屁股。

次日,天亮,虎賁軍四處搜殺餘黨,搜出了董承家內的“衣帶詔”,董承被誅。曹純帶着丞相府主掾華歆闖入皇宮。

當時,皇帝仍強作鎮定,召集荀悅談論歷史。周瑜在院內安排佈防,虎賁軍不受阻攔,帶劍而入,四處搜捕董貴人。

這場叛亂來的很突然,黑燈瞎火中,雲麾軍便吵吵嚷嚷攻打皇宮。青州的箭射程極遠,叛亂的大臣不敢靠近宮牆宣讀“衣帶詔”,雲麾軍你一言我一語,語聲嘈雜,再遭遇到羽林軍暴風驟雨般的打擊,叛亂結束,大家還莫名其妙。

宮苑中的羽林軍滿臉驚詫的看着董貴人躲入房中,看着虎賁軍推倒屋門,看着董貴人赤着腳,被華歆揪着頭髮從屋內拽出,鋃鐺而行。

經過大殿,董貴人哀聲求告:“皇帝救我!”

皇帝勉強回答:“我的性命還不知道在哪裡呢。”

轉過身去,皇帝衝着荀悅,氣憤地說:“歷史上,可曾有此事?”

大歷史學家荀悅默然。

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七節 交鋒第64節 山呼海嘯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八節 七殺第10節 沮授夜奔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七節 交鋒第22節 救援公孫(全)第70節 以牙還牙第59節 不同凡響第22節 消耗關於民族問題的書評6月下第七十四節第16節 痛失愛子第28節 熊的力量第12節 契約第七十節對部分書評的回覆二第7節 單一神教第13節 豪賭殘局第46節 出雲來信第七十一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四節 圍困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節 震虎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節 獻策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二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四節 兇意(上)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一節 算計第10節 沮授夜奔第66節 亂相紛至第19節 偷襲第七十六章第57節 前車之鑑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節 震虎第六十一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二節 虎驚第2節 出征第7節 廣平沮授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一節 算計第3節 誤入三國第10節 急報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四節 雷誓第13節 征服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五節 說服關於宗教的問題6月第2節 新年賀禮第45節 三英聚首第20節 轉戰冀州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二節 突襲第6節 謀奪第67節 任命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五節 說服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二節 攻城對於部分書評的回覆第14節 名揚穎川第9節 圍殺第8節 小戰第19節 青州求援第20節 衝突第25節 踏上歸途第70節 以牙還牙第七十節少言先生書評2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四節 捲入第七十節第三十九節第五十七節第六十六節第五十五節第三十八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八節 慘痛第60節 民心可用第70節 以牙還牙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四節 不恕第6節 整軍行動第3節 狂飈第16節 桃園結義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四節 不恕第9節 以德治國第11節 尖刀第41節 雙雄初會第22節 救援公孫(全)第五十三節第25節 踏上歸途第六十五節第59節 不同凡響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三節 騙子第四十一節第44節 一箭雙鵰第3章 亂世降臨 第七十二節 因果報應第11節 幽州收穫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七節 交鋒第14節 兩大客商外篇1第20節 月到中秋(全)第11節 徹夜暢談第3節 綁架鄭渾第24節 錦囊妙計第4節 我是劉備第27節 一諾千金第4節 奸計第六十二節
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七節 交鋒第64節 山呼海嘯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八節 七殺第10節 沮授夜奔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七節 交鋒第22節 救援公孫(全)第70節 以牙還牙第59節 不同凡響第22節 消耗關於民族問題的書評6月下第七十四節第16節 痛失愛子第28節 熊的力量第12節 契約第七十節對部分書評的回覆二第7節 單一神教第13節 豪賭殘局第46節 出雲來信第七十一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四節 圍困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節 震虎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節 獻策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二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四十四節 兇意(上)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一節 算計第10節 沮授夜奔第66節 亂相紛至第19節 偷襲第七十六章第57節 前車之鑑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節 震虎第六十一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二節 虎驚第2節 出征第7節 廣平沮授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一節 算計第3節 誤入三國第10節 急報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三十四節 雷誓第13節 征服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五節 說服關於宗教的問題6月第2節 新年賀禮第45節 三英聚首第20節 轉戰冀州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六十二節 突襲第6節 謀奪第67節 任命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二十五節 說服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二節 攻城對於部分書評的回覆第14節 名揚穎川第9節 圍殺第8節 小戰第19節 青州求援第20節 衝突第25節 踏上歸途第70節 以牙還牙第七十節少言先生書評2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五十四節 捲入第七十節第三十九節第五十七節第六十六節第五十五節第三十八節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八節 慘痛第60節 民心可用第70節 以牙還牙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四節 不恕第6節 整軍行動第3節 狂飈第16節 桃園結義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四節 不恕第9節 以德治國第11節 尖刀第41節 雙雄初會第22節 救援公孫(全)第五十三節第25節 踏上歸途第六十五節第59節 不同凡響第4章 羣雄割據 第七十三節 騙子第四十一節第44節 一箭雙鵰第3章 亂世降臨 第七十二節 因果報應第11節 幽州收穫第4章 羣雄割據 第十七節 交鋒第14節 兩大客商外篇1第20節 月到中秋(全)第11節 徹夜暢談第3節 綁架鄭渾第24節 錦囊妙計第4節 我是劉備第27節 一諾千金第4節 奸計第六十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