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

宋憬罷相至今,整整十二年,相比罷相之後就迅速耗盡了光和熱,不數年就撒手人寰的姚崇張說張嘉貞等人相比,他可謂是得天獨厚。然而,並不是說宋憬心裡就沒有遺憾,並沒有惱恨——他固然風骨硬挺,人品卓著,可終究不是聖人,就連孔聖人都不是沒有七情六慾的人,更何況他?十二年來,他當過京兆尹西京留守,當過吏部尚書,當過尚書右丞相,若不是力不從心病痛在身,再加上眼看着朝堂上長江後浪推前浪,他也不會最終不顧兒子們的勸阻上書致仕。

緊挨着定鼎門大街東邊的明教坊深處,就是宋憬的私宅。這是他在武后稱帝年間官居鳳閣舍人的時候,那位君臨天下的女皇御賜給他的。他至今還記得,在這位前所未有的女帝之下爲官的情景。儘管武后偏愛男寵,軍略不足,但卻蓋不住她那高明的帝王心術,那巧妙的政治手腕,以及最重要的……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魄力縱觀開元這些名臣,姚崇也好,張說也好,他也好,張嘉貞也好……一個個人能夠嶄露頭角,都是武后親自拔擢重用的。

“天后陛下……”

躺在軟榻上的宋憬有些悵惘地念叨了一聲,隨即苦笑了起來。就在這時候,門外傳來了一個侍婢畢恭畢敬的聲音:“家翁,杜中書求見。”

杜中書這個奇怪的稱呼讓宋憬爲之愣了片刻,等到醒悟過來杜士儀剛剛調回朝升任中書舍人,他立時一骨碌支撐着坐起身吩咐道:“快請”

一個請字過後,他便連聲吩咐人取見客的衣服換來。然而,兩個伺候的侍婢都是已經三十出頭,宋夫人挑了又選的人,此刻對視一眼,其中年長的那個便爲難地說道:“夫人嚴詞吩咐過,家翁就算會客,也不能時間太長,二郎君也特地囑咐過……”

“杜君禮豈是尋常客人”宋憬厲聲一喝,見兩個侍婢都嚇着了,慌忙手忙腳亂地找了衣服給主人換上。等到不多時,外間人領着一個身穿大紅官袍的年輕人進來,兩人全都不由自主盯着人看了許久,最後方纔醒悟到失禮,慌忙垂下頭再不敢窺視。

“廣平郡公。”杜士儀長揖爲禮後,便看了一眼身上這官袍,無可奈何地解釋道,“因剛剛前往尚書省吏部關領上任,又去了中書省拜見蕭相國,也沒來得及回家更換衣物就匆匆前來,還請廣平郡公見諒。”

“剛剛回京,有的是事情要做,有的是人去見,何必先來見我這致仕之人?”話雖如此說,宋憬的臉上卻是笑着的,精神也一反這些日子的萎靡。吩咐了侍婢烹茶待客後,他就令她們暫且退下,等到招手示意杜士儀在身邊坐下,他也不寒暄,徑直問起了其在代州的所見所聞,以及這次幽州出兵的經過,如此一問一答,幾乎持續了兩刻鐘猶如公事奏對似的對話之後,他才一下子回過神來,一時自嘲地笑了笑。

“真是多年來的習慣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都已經是致仕的人了,竟然還改不掉這個老毛病。”

“廣平郡公身在家中,心憂天下,士儀每每想及就覺得欽佩。”杜士儀見宋憬比兩年多前相見時清瘦了許多,而源乾曜業已在去歲年末去世,他不禁開口說道,“不過,既然已經致仕了,廣平郡公還是多多安心頤養,外頭那些紛亂的事由,讓應該管的人去管就好。”

“你說的我也知道,否則,我也不會上書請致仕。”宋憬微微閉上眼睛,輕嘆一聲道,“年紀大了,很多事情已經都記得模模糊糊了,陛下雖恩准我免朝,可是,我不想別人問我一件事,我卻張口結舌答不上來;更不想自己說出口的話,一轉眼卻忘得於於淨淨;又或者一個不留神,舉薦什麼才能平庸的人,抑或是君前提出了什麼昏庸的建議。我曾經要強了一輩子,不想日後卻被人記住那丟臉的樣子。趁着我還沒有完全糊塗,我唯有請求致仕,更何況……”

說着自己這些年來力不從心的感受,宋憬在更何況之後,微微頓了一頓,隨即用幾乎只有杜士儀能夠聽到的聲音說道:“朝中風氣,已經不如當年了。陛下雖然還能聽得進一些諫言,可是,那些只會拍馬逢迎的人在御前越來越多,我不希望自己一朝老糊塗了,成爲這些人當中的一個。杜君禮,不要忘了當年你以梅花諫勸時的風骨無雙,不要忘了你爲姜皎封還制書時的鐵骨錚錚,也不要忘了……”

杜士儀見宋憬說着說着,突然面色一陣潮紅,彷彿是一口氣沒接上來,他登時大吃一驚,連忙又是推拿,又是揉按,好一會兒,終於讓宋憬恢復了過來。他本待想請這位老人好好休息,自己改日再來拜訪,卻不想宋憬竟是緊緊抓着他的手不放。

“不要忘了,源翁也好,我也好,對你都寄予厚望君禮,外間流言甚多,只要立身持正,邪氣不能傷”

杜士儀沒想到宋憬也察覺到那股暗流了,連忙正坐長揖答應。而這時候,外間送茶的婢女也已經來了。然而,她纔剛剛給杜士儀送了一盅茶,就只聽宋憬開口說道:“喝了這杯送客茶,你就走吧。記住,從今往後我只是一個閉門謝客養病的尋常老人,你不要再來看我了。你有你自己的路要走”

這話不但讓那婢女爲之一驚,杜士儀也一下子怔住了。然而,面對宋憬那雖則已經無神,卻依舊堅定的目光,他終於知道,宋憬已經決意退出朝堂,當下,他一口一口慢慢喝完了那一盅滾燙的茶,放下茶盅後就站起身道:“廣平郡公放心,我一定不負所望”

見杜士儀起身施禮後大步離去,宋憬的臉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雖有幾個兒子,但無一繼承他那硬挺的性子,本待致仕之後含飴弄孫,可孫兒們已經大了,他也力不從心了。倘若他能有杜士儀這樣的兒孫,也許就不用擔心死後令名了吧?

離開宋宅,杜士儀不由得心頭沉甸甸的。生老病死原本乃是人生常事,可見慣並不等於能夠習慣。今日他剛剛回到洛陽,從公務到私事一圈轉下來,已經有些身心俱疲,而家中妻兒不在,他不禁不太想回到那空空如也的地方,而岳父王元寶在此前的消息中並未到洛陽來,而是仍在長安,玉真公主金仙公主雖在洛陽,傍晚去訪也不妥當,他想了想後,回到觀德坊私宅門口,叫了張興出來會合,便對赤畢吩咐道:“去永豐坊。”

這三個字一出口,張興便有些吃驚地問道:“使君前去拜客,我隨行是否有些不妥?”

“剛剛去拜會廣平郡公,帶着你也許不妥,但眼下是去拜訪一位長輩,帶你去也無妨。”杜士儀見張興仍然有些心中惴惴,待其上馬之後追上了他,僅僅落後半步,他就笑着說道,“想當初我家道中落,雖求學於嵩山盧師,可家中書卷因爲大火散失殆盡,所以一度寄居於妹婿崔十一郎家中。永豐裡清河崔氏藏書樓所藏珍籍不下萬卷,我幾乎日日浸淫其中抄錄瀏覽,至今那段日子都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經歷之一。” шшш ▪ttkan ▪c o

“我以前就聽說杜使君抄過書,那會兒還有些不信,沒想到竟然是真的”張興自己就經歷過這種艱苦卻痛並快樂着的日子,一時更加覺得驚異。大唐建國以來,出自五姓七望的名臣不計其數,崔泰之崔諤之兄弟原本並不起眼。然而,當他聽杜士儀說起崔諤之竟是接連參與了誅除張昌宗張易之兄弟,而後又誅除韋后,這才得以爵封趙國公的那段經歷,他不禁肅然起敬。 щшш★ тт kǎn★ ¢ Ο

要知道,身爲世家子弟卻敢從任所潛回,參與這種最要命勾當的,足可見膽色謀略無一不出衆

“只可惜,趙國公去世實在是太早了”

杜士儀如此嘆息了一句,張興深有同感,而一旁本是出自崔氏的赤畢,想到當初崔諤之率領他們殺進皇宮時的情景,竟覺得恍若隔世。一晃,他跟着杜士儀已經十幾年了,而崔諤之辭世也已經十幾年了,儘管崔家兄弟們並不算出類拔萃,可相比某些人家長輩故去便立時門第傾頹,崔氏門風猶在,杜氏這門姻親暫且不提,就連女婿王縉,入仕之後步子也走得很穩,足以爲崔家兄弟們的臂助。

永豐裡崔宅門前列戟的景象,因爲崔諤之的辭世,已經不再得見,但烏頭門內朱漆門的顯赫之姿猶存。杜士儀帶着張興騎馬進了烏頭門,到正門前頭下馬之際,正值裡頭有人出來,和自己面對面撞了個正着,卻是王縉。

王縉也沒料到杜士儀今日回洛陽,打了個照面一愣之後,他便立時上前一把抓住杜士儀的袖子,連聲說道:“我正想你幾時回來,打算找你說話,沒想到你就自己送上門來了來得正好,今天先陪我喝個大醉再說”

這是王縉?不是李白王翰王之渙那些酒鬼附體?

杜士儀只來得及對張興吩咐了一聲跟上,就被王縉給拽了進去。總算等到進了崔宅走了一箭之地,王縉方纔終於鬆開了他的手,隨即面帶苦澀地說道:“都說御史臺大理寺刑部盡皆法吏,公正嚴明,如今看來,簡直狗屁眼看着兩個無辜孩子求到我門上,我卻只能狠心把人拒之門外,暗地裡給了些錢,只當成沒這麼一回事,公理不能伸,律法不能明,這法吏當得着實沒有半點滋味

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490章 家務事第1098章 威逼和憤懣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第827章 節堂舞劍第1034章 軒然大波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1259章 喪子之痛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1242章 高風亮節?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284章 迎難而上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13章 謁縣令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第605章 虛位以待俊傑才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797章 黃金年代第1194章 譁衆取寵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315章 妾薄命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1056章 萬馬齊喑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472章 兵不厭詐第506章 了卻前事,調令回京第476章 傷別離第185章 都堂唱第,狀頭登科第604章 口蜜腹劍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378章 舅舅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1069章 聯姻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110章 雷厲風行殺心動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12章 薦師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788章 安西來客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1246章 目標長安!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第767章 傳訊火箭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第915章 整肅軍紀第1090章 廢物利用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1212章 英靈在上第963章 定子媳第1039章 將星雲集第1069章 聯姻第67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490章 家務事第130章 萬年縣試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第376章 貴主親做媒第1081章 雙殺第381章 鷹擊長空,一箭雙鵰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
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490章 家務事第1098章 威逼和憤懣第361章 欲撼張嘉貞,捶死王胖子第827章 節堂舞劍第1034章 軒然大波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第1221章 范陽請降第1259章 喪子之痛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1242章 高風亮節?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284章 迎難而上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13章 謁縣令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第1000章 名師高徒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第605章 虛位以待俊傑才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797章 黃金年代第1194章 譁衆取寵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第358章 得見天日第315章 妾薄命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1056章 萬馬齊喑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953章 三方博弈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472章 兵不厭詐第506章 了卻前事,調令回京第476章 傷別離第185章 都堂唱第,狀頭登科第604章 口蜜腹劍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378章 舅舅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1069章 聯姻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110章 雷厲風行殺心動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12章 薦師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788章 安西來客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1246章 目標長安!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1006章 夫人政治,赤膽忠心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第767章 傳訊火箭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第915章 整肅軍紀第1090章 廢物利用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1212章 英靈在上第963章 定子媳第1039章 將星雲集第1069章 聯姻第67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490章 家務事第130章 萬年縣試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第376章 貴主親做媒第1081章 雙殺第381章 鷹擊長空,一箭雙鵰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