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

成都城北十八里,在大唐建國之初,本是一個有二三十戶人家羣居的張家村。可蜀中太平富庶,久而久之二三十戶就變成了一百多戶,兼且又有客戶隨遷而入,雖則附近並沒有富餘的平地,可幾座山丘上卻是可以種茶的,漸漸便有十餘客戶在這裡種起了茶樹,規模最初也不算最大,但隨着飲茶的習慣在成都諸佛寺之中蔚爲盛行,漸漸竟傳到了長安洛陽這樣的兩京之地,近幾年茶葉越來越好賣,讓他們大爲振奮。

於是,爲首的周、孫、彭三家,不但把各自的親族姻親都接了過來一同侍弄茶園,而且把沒有土地的浮戶也招攬了不少作爲傭工,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因爲三家人都頗會做人,對於鄰近的張家村村民也都頗爲慷慨。除卻農忙時幫手之外,助錢買耕牛,借錢延醫求藥,乃至於爲村中請人教習識字,兩邊一直相安無事。於是,李家出面爭地之初,張家村受惠的村民也說過公道話。奈何李家根深蒂固手眼通天,家奴卻又如狼似虎,他們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誰都沒想到,李家不但強佔了茶園,隨後竟又是把這些客戶告上了官府!可當李家人挨家挨戶送來了兩三貫四五貫不等的錢,又往村正那兒直接威逼利誘,又是對衆人一再鼓吹朝廷新政對居人不利,對客戶偏袒,他們不知不覺就動了心。

案子開審這一天恰是寒風凜冽,但草亭前頭早就擠滿了一二百人圍觀。看到一行二三十人簇擁着當中七八騎人從小道緩行過來,人羣立時微微騷動了起來。好在縣廨早就派出了皁隸差役彈壓,現場只是亂了一小會兒就恢復了秩序。當發現爲首的年輕人身穿綠色官袍,風儀翩翩時,立刻就有人彼此竊竊私語了起來。

“少府們都是青色官袍,這必然是杜明府了!”

“這位明公真真好年輕!”

“我家孫兒也才這般大……真是比不得喲!”

杜士儀當初在萬年縣就曾經準人旁聽,可那會兒進來的人有限,又是在縣廨之中,容易彈壓,這會兒卻是在露天,差役皁隸們一個個壓力山大。好在杜士儀特意把赤畢等幾個從者撥來引導,他們只要聽人分派行事,眼見得杜士儀在草亭上居中的位子上盤膝趺坐,看上去閒適自如,他們不知不覺也微微鬆了一口氣,旋即竟如同尋常百姓一般,伸長脖子想看看今日究竟是何等戲碼。

“請李天絡。”

李天絡早就來了,向心腹家奴確定過張家村村正以及自己重金買通的人都來了,而其他村民也都撈了自家好處,他便怡然不懼地應聲上前。儘管未有官身,但李家是衣冠戶,即便他父親入仕之後,也不過是當過一任商丘縣尉,一任江南西道小縣的縣令,全都不是那些要緊地方,總共加在一塊就當了八年的官,其餘三十年都在候選,如今也已經過世,可總不能等同於尋常庶民,所以他在杜士儀面前只是深深一揖便直起腰來。

相形之下,那彭海、孫年、周甲等十三家客戶的當家男人就沒有那般幸運了。他們都是尋常庶民,背井離鄉到成都安居,多則十幾年,少則只有兩三年。多年的勞作在他們臉上留下了猶如刀刻一般的深深皺紋,當見到李天絡時,儘管大多數人都露出了刻骨銘心的仇恨,甚至有人把拳頭捏得咔咔作響,但在爲首的年紀已經足有五十餘歲的彭海帶領下,衆人還是硬生生忍住了,參差不齊地雙膝跪下向杜士儀磕了個頭。

“明公,李家告的實屬無稽,這山地是我們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種上茶樹的,實屬冤枉……”

“住口!”不等彭海陳情,李天絡便倏然轉身怒喝道,“你們還敢抵賴?想當初這地就是李家所有,借給爾等只不過是憐惜你們背井離鄉,又老的老小的小沒法給人當傭工,故而連收租都只是象徵性的,以求讓你們有個安身之地,誰知道你們竟然忘恩負義!眼看茶園出產漸增,竟然想要把我李家的田地霸佔成自己的產業!”

說到這裡,李天絡便向四周圍拱了拱手,沉聲說道:“我所言是真是假,這張家村村正可以作證,上上下下的村民亦可以做個見證!”

杜士儀順着李天絡的目光,看向了那個中年村正。似乎是發現自己成了目光焦點,那村正橫移兩步出了人羣,這才低下頭說道:“稟報明公,李翁所言……句句屬實,這山地早年並非無主,其實是……其實是李家的。”

幾乎是一瞬間,跪在彭海身後的一個年輕後生終於陡然跳了起來:“你……你胡說八道!張大疤,你拍拍你的良心,當初是誰對我們說這山地無主,兼且拋荒無用,隨便我們開墾自用的?是誰拿着我們湊出來的份子錢去買了耕牛,這纔算是周顧了村裡上下那麼多地的?又是誰媳婦待產的時候來找我們求救,我家阿孃親自去把孩子接生下來的?你……你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

這喝罵聲嘶力竭,聽在人耳中竟是彷彿受傷野獸的哀鳴。那被人直呼張大疤的村正在這後生凌厲的目光下一步步後退,只覺喉頭噎得慌,竟是一個字都說不出來。然而,最初嚇了一跳的李天絡卻立刻爲之醒悟。知道這會兒自己要是被人嚇退,那保不準杜士儀會出什麼幺蛾子,他當即厲喝道:“休得放肆,這是公堂,還輪不着你咆哮!各位張家村鄉鄰,他既然想要你們說公道話,你們不妨都站出來說說,這八百畝山地究竟怎麼回事!”

李天絡用陰冷的目光盯着人羣中那些拿錢最多的傢伙。果然,禁不住他的威壓,終於有人畏畏縮縮站了出來,卻是低聲下氣地說:“這山地是李家的……”

有這麼一個人起頭,其他自有三三兩兩的人站出來幫李家陳情作證。儘管那後生已然滿臉悲憤,可終究客戶們都知道這時節不是硬頂能有用的,紛紛去拖了他回來,又對其搖了搖頭。

儘管今天來的張家村村民佔了一多半還多,足有上百人,出來替李家說話的也不過十餘人,可其他的全都保持了緘默,竟沒有一人幫他們說一句好話。因而,當四周再次陷入了一片沉寂時,想到這麼多年的毗鄰相處便換來了這等回報,衆人頓時悲從心來。

“這山地不是李家的,這山地是彭阿伯他們的!”

這個突如其來的清亮聲音打破了這難言的沉寂。衆人循聲望去,卻只見出聲的是一個年方十歲許的垂髫童子。在衆目睽睽之下,他卻半點不怵,昂首說道:“我看到李家人拿了錢來挨家挨戶給人送去,讓大傢伙作證說山地是李家的!”

此言一出,就猶如在熱鍋上澆下了一盆滾油。李天絡固然對人怒目以視,人羣中卻也有人喝罵這垂髫童子胡言亂語,更有人上前來想把人拉拽走。然而就在這時候,草亭中一直都只是默然傾聽原告被告陳情的杜士儀,卻突然出聲說道:“來人,將這童子帶到我面前來!”

那拉拽童子的人聽到這話,一時進退兩難。等看到杜士儀身側侍立的一個魁梧從者大步到了面前,他趕緊鬆開手溜回了人羣。而那垂髫童子跟着赤畢來到了杜士儀面前時,很恭敬地跪下行過禮後,就站起了身,卻還大膽地往杜士儀臉上瞅了兩眼。面對這麼個膽大的小子,杜士儀不禁莞爾,遂和顏悅色地問道:“你說你看到李家人拿了錢送給張家村的人,具體內情如何?”

李天絡此刻簡直被這突然殺出來的程咬金給氣瘋了,想都不想便惱火地喝道:“這小兒纔多大,杜明府怎能聽他胡言亂語!”

“我雖年紀小,卻知道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道理!”垂髫童子朗聲反駁了一句,卻根本沒有回頭去看李天絡被自己氣得紫漲了麪皮,認認真真地舉手對杜士儀一揖。

“杜明府,小子父母都是張家村居人,因當年彭阿伯他們中間一位識字的先生在村中教導,這些年認識了不少字,也草草讀過《論語》。雖然不甚明白那些大道理,可小子卻記得,子曰,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彭阿伯他們和村人毗鄰而居十幾載,幫村裡人的忙不能用錢來衡量,而且受了他們的恩惠,如今卻幫別人詆譭他們,這不是君子所爲!”

這番話聽得杜士儀大爲激賞,當即撫掌大笑。他固然是還做了不少準備,但這些都及不上一個垂髫童子的直言來得讓人心情舒暢。那麼多受人恩惠的村民,竟然還及不上一個孩子來得明白事理!

而彷彿是因爲這童子的言語終於使人有所觸動,人羣中突然有人也站出來說道:“明公明鑑,李家的家奴是讓人拿來了三貫錢,我家婦人不知高低收下了。這山地不是李家的,原本就是無主的地!”

“李家也給我家送了兩貫錢……回頭我就給明公送來,這山地確實是彭大兄他們千辛萬苦開墾養護出來的!”

“我作證!聽說村正張大疤收了李家人二十貫錢!”

面對這衆說紛紜的指摘,李天絡一時面上青筋畢露,最終冷笑一聲,從袖子裡拿出了一卷東西:“我就知道這些客戶必定會買通刁民,因而早就拿來了最關鍵的證物!這是八百畝山地的地契!”

成都城北十八里,在大唐建國之初,本是一個有二三十戶人家羣居的張家村。可蜀中太平富庶,久而久之二三十戶就變成了一百多戶,兼且又有客戶隨遷而入,雖則附近並沒有富餘的平地,可幾座山丘上卻是可以種茶的,漸漸便有十餘客戶在這裡種起了茶樹,規模最初也不算最大,但隨着飲茶的習慣在成都諸佛寺之中蔚爲盛行,漸漸竟傳到了長安洛陽這樣的兩京之地,近幾年茶葉越來越好賣,讓他們大爲振奮。

於是,爲首的周、孫、彭三家,不但把各自的親族姻親都接了過來一同侍弄茶園,而且把沒有土地的浮戶也招攬了不少作爲傭工,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因爲三家人都頗會做人,對於鄰近的張家村村民也都頗爲慷慨。除卻農忙時幫手之外,助錢買耕牛,借錢延醫求藥,乃至於爲村中請人教習識字,兩邊一直相安無事。於是,李家出面爭地之初,張家村受惠的村民也說過公道話。奈何李家根深蒂固手眼通天,家奴卻又如狼似虎,他們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誰都沒想到,李家不但強佔了茶園,隨後竟又是把這些客戶告上了官府!可當李家人挨家挨戶送來了兩三貫四五貫不等的錢,又往村正那兒直接威逼利誘,又是對衆人一再鼓吹朝廷新政對居人不利,對客戶偏袒,他們不知不覺就動了心。

案子開審這一天恰是寒風凜冽,但草亭前頭早就擠滿了一二百人圍觀。看到一行二三十人簇擁着當中七八騎人從小道緩行過來,人羣立時微微騷動了起來。好在縣廨早就派出了皁隸差役彈壓,現場只是亂了一小會兒就恢復了秩序。當發現爲首的年輕人身穿綠色官袍,風儀翩翩時,立刻就有人彼此竊竊私語了起來。

“少府們都是青色官袍,這必然是杜明府了!”

“這位明公真真好年輕!”

“我家孫兒也才這般大……真是比不得喲!”

杜士儀當初在萬年縣就曾經準人旁聽,可那會兒進來的人有限,又是在縣廨之中,容易彈壓,這會兒卻是在露天,差役皁隸們一個個壓力山大。好在杜士儀特意把赤畢等幾個從者撥來引導,他們只要聽人分派行事,眼見得杜士儀在草亭上居中的位子上盤膝趺坐,看上去閒適自如,他們不知不覺也微微鬆了一口氣,旋即竟如同尋常百姓一般,伸長脖子想看看今日究竟是何等戲碼。

“請李天絡。”

李天絡早就來了,向心腹家奴確定過張家村村正以及自己重金買通的人都來了,而其他村民也都撈了自家好處,他便怡然不懼地應聲上前。儘管未有官身,但李家是衣冠戶,即便他父親入仕之後,也不過是當過一任商丘縣尉,一任江南西道小縣的縣令,全都不是那些要緊地方,總共加在一塊就當了八年的官,其餘三十年都在候選,如今也已經過世,可總不能等同於尋常庶民,所以他在杜士儀面前只是深深一揖便直起腰來。

相形之下,那彭海、孫年、周甲等十三家客戶的當家男人就沒有那般幸運了。他們都是尋常庶民,背井離鄉到成都安居,多則十幾年,少則只有兩三年。多年的勞作在他們臉上留下了猶如刀刻一般的深深皺紋,當見到李天絡時,儘管大多數人都露出了刻骨銘心的仇恨,甚至有人把拳頭捏得咔咔作響,但在爲首的年紀已經足有五十餘歲的彭海帶領下,衆人還是硬生生忍住了,參差不齊地雙膝跪下向杜士儀磕了個頭。

“明公,李家告的實屬無稽,這山地是我們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種上茶樹的,實屬冤枉……”

“住口!”不等彭海陳情,李天絡便倏然轉身怒喝道,“你們還敢抵賴?想當初這地就是李家所有,借給爾等只不過是憐惜你們背井離鄉,又老的老小的小沒法給人當傭工,故而連收租都只是象徵性的,以求讓你們有個安身之地,誰知道你們竟然忘恩負義!眼看茶園出產漸增,竟然想要把我李家的田地霸佔成自己的產業!”

說到這裡,李天絡便向四周圍拱了拱手,沉聲說道:“我所言是真是假,這張家村村正可以作證,上上下下的村民亦可以做個見證!”

杜士儀順着李天絡的目光,看向了那個中年村正。似乎是發現自己成了目光焦點,那村正橫移兩步出了人羣,這才低下頭說道:“稟報明公,李翁所言……句句屬實,這山地早年並非無主,其實是……其實是李家的。”

幾乎是一瞬間,跪在彭海身後的一個年輕後生終於陡然跳了起來:“你……你胡說八道!張大疤,你拍拍你的良心,當初是誰對我們說這山地無主,兼且拋荒無用,隨便我們開墾自用的?是誰拿着我們湊出來的份子錢去買了耕牛,這纔算是周顧了村裡上下那麼多地的?又是誰媳婦待產的時候來找我們求救,我家阿孃親自去把孩子接生下來的?你……你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

這喝罵聲嘶力竭,聽在人耳中竟是彷彿受傷野獸的哀鳴。那被人直呼張大疤的村正在這後生凌厲的目光下一步步後退,只覺喉頭噎得慌,竟是一個字都說不出來。然而,最初嚇了一跳的李天絡卻立刻爲之醒悟。知道這會兒自己要是被人嚇退,那保不準杜士儀會出什麼幺蛾子,他當即厲喝道:“休得放肆,這是公堂,還輪不着你咆哮!各位張家村鄉鄰,他既然想要你們說公道話,你們不妨都站出來說說,這八百畝山地究竟怎麼回事!”

李天絡用陰冷的目光盯着人羣中那些拿錢最多的傢伙。果然,禁不住他的威壓,終於有人畏畏縮縮站了出來,卻是低聲下氣地說:“這山地是李家的……”

有這麼一個人起頭,其他自有三三兩兩的人站出來幫李家陳情作證。儘管那後生已然滿臉悲憤,可終究客戶們都知道這時節不是硬頂能有用的,紛紛去拖了他回來,又對其搖了搖頭。

儘管今天來的張家村村民佔了一多半還多,足有上百人,出來替李家說話的也不過十餘人,可其他的全都保持了緘默,竟沒有一人幫他們說一句好話。因而,當四周再次陷入了一片沉寂時,想到這麼多年的毗鄰相處便換來了這等回報,衆人頓時悲從心來。

“這山地不是李家的,這山地是彭阿伯他們的!”

這個突如其來的清亮聲音打破了這難言的沉寂。衆人循聲望去,卻只見出聲的是一個年方十歲許的垂髫童子。在衆目睽睽之下,他卻半點不怵,昂首說道:“我看到李家人拿了錢來挨家挨戶給人送去,讓大傢伙作證說山地是李家的!”

此言一出,就猶如在熱鍋上澆下了一盆滾油。李天絡固然對人怒目以視,人羣中卻也有人喝罵這垂髫童子胡言亂語,更有人上前來想把人拉拽走。然而就在這時候,草亭中一直都只是默然傾聽原告被告陳情的杜士儀,卻突然出聲說道:“來人,將這童子帶到我面前來!”

那拉拽童子的人聽到這話,一時進退兩難。等看到杜士儀身側侍立的一個魁梧從者大步到了面前,他趕緊鬆開手溜回了人羣。而那垂髫童子跟着赤畢來到了杜士儀面前時,很恭敬地跪下行過禮後,就站起了身,卻還大膽地往杜士儀臉上瞅了兩眼。面對這麼個膽大的小子,杜士儀不禁莞爾,遂和顏悅色地問道:“你說你看到李家人拿了錢送給張家村的人,具體內情如何?”

李天絡此刻簡直被這突然殺出來的程咬金給氣瘋了,想都不想便惱火地喝道:“這小兒纔多大,杜明府怎能聽他胡言亂語!”

“我雖年紀小,卻知道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道理!”垂髫童子朗聲反駁了一句,卻根本沒有回頭去看李天絡被自己氣得紫漲了麪皮,認認真真地舉手對杜士儀一揖。

“杜明府,小子父母都是張家村居人,因當年彭阿伯他們中間一位識字的先生在村中教導,這些年認識了不少字,也草草讀過《論語》。雖然不甚明白那些大道理,可小子卻記得,子曰,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彭阿伯他們和村人毗鄰而居十幾載,幫村裡人的忙不能用錢來衡量,而且受了他們的恩惠,如今卻幫別人詆譭他們,這不是君子所爲!”

這番話聽得杜士儀大爲激賞,當即撫掌大笑。他固然是還做了不少準備,但這些都及不上一個垂髫童子的直言來得讓人心情舒暢。那麼多受人恩惠的村民,竟然還及不上一個孩子來得明白事理!

而彷彿是因爲這童子的言語終於使人有所觸動,人羣中突然有人也站出來說道:“明公明鑑,李家的家奴是讓人拿來了三貫錢,我家婦人不知高低收下了。這山地不是李家的,原本就是無主的地!”

“李家也給我家送了兩貫錢……回頭我就給明公送來,這山地確實是彭大兄他們千辛萬苦開墾養護出來的!”

“我作證!聽說村正張大疤收了李家人二十貫錢!”

面對這衆說紛紜的指摘,李天絡一時面上青筋畢露,最終冷笑一聲,從袖子裡拿出了一卷東西:“我就知道這些客戶必定會買通刁民,因而早就拿來了最關鍵的證物!這是八百畝山地的地契!”

257.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761.第761章 文武同心369.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359.第359章 善後518.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1252.第1252章 君臣義絕759.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407.第407章 奪人田產,其罪非小!1029.第1029章 與虎謀皮460.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407.第407章 奪人田產,其罪非小!226.第226章 尊卑長幼889.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549.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613.第613章 冥頑不靈354.第354章 求親1070.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159.第159章 勢在必得1148.第1148章 誅楊828.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91.第91章 夜半春心動891.第891章 天公未棄1056.第1056章 萬馬齊喑931.第931章 遊說北歸864.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591.第591章 當頭一棒127.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779.第779章 郎舅之志1109.第1109章 待風雷乍起195.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1129.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580.第580章 凌厲反擊169.第169章 美人心計357.第357章 狗急跳牆128.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1260.第1260章 火燒太子別院1135.第1135章 烏合之衆102.第102章 知音伯樂1105.第1105章 反擊13.第13章 謁縣令198.第198章 鬱輪袍,情相悅450.第450章 擠走上司的前奏900.第900章 如人父母672.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778.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897.第897章 劍術教習179.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1115.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386.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404.第404章 強項令346.第346章 抗爭249.第249章 鳳求凰422.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317.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1255.第1255章 不是兵諫的兵諫649.第649章 震怒!28.第2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787.第787章 好男兒當如是628.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1211.第1211章 生死之間1166.第1166章 親臨前線882.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173.第173章 誰人得利605.第605章 虛位以待俊傑才818.第818章 殺雞儆猴950.第950章 漠北烽煙424.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688.第688章 雲州降格,舞弊之道1071.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1064.第1064章 炸毛408.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555.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25.第25章 盧門弟子366.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685.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478.第478章 天倫之樂523.第523章 風雲際會282.第282章 一箭雙鵰209.第209章 變生肘腋413.第413章 撬動1048.第1048章 兩樁婚事758.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1144.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316.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1185.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308.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1181.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1116.第1116章 全軍備戰3.第3章 援手1127.第1127章 兵鋒何指939.第939章 霹靂手段595.第595章 另置別縣147.第147章 出場,應變1175.第1175章 格殺勿論1117.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512.第512章 喜事將近420.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351.第351章 明察秋毫304.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956.第956章 梨園見天子
257.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761.第761章 文武同心369.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359.第359章 善後518.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1252.第1252章 君臣義絕759.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407.第407章 奪人田產,其罪非小!1029.第1029章 與虎謀皮460.第460章 運籌於帷幄之中407.第407章 奪人田產,其罪非小!226.第226章 尊卑長幼889.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549.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613.第613章 冥頑不靈354.第354章 求親1070.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159.第159章 勢在必得1148.第1148章 誅楊828.第828章 誰是郭子儀?91.第91章 夜半春心動891.第891章 天公未棄1056.第1056章 萬馬齊喑931.第931章 遊說北歸864.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591.第591章 當頭一棒127.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779.第779章 郎舅之志1109.第1109章 待風雷乍起195.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1129.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580.第580章 凌厲反擊169.第169章 美人心計357.第357章 狗急跳牆128.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1260.第1260章 火燒太子別院1135.第1135章 烏合之衆102.第102章 知音伯樂1105.第1105章 反擊13.第13章 謁縣令198.第198章 鬱輪袍,情相悅450.第450章 擠走上司的前奏900.第900章 如人父母672.第672章 撫卹善後,帝王心術778.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897.第897章 劍術教習179.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1115.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386.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404.第404章 強項令346.第346章 抗爭249.第249章 鳳求凰422.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317.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1255.第1255章 不是兵諫的兵諫649.第649章 震怒!28.第2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787.第787章 好男兒當如是628.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1211.第1211章 生死之間1166.第1166章 親臨前線882.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173.第173章 誰人得利605.第605章 虛位以待俊傑才818.第818章 殺雞儆猴950.第950章 漠北烽煙424.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688.第688章 雲州降格,舞弊之道1071.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1064.第1064章 炸毛408.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555.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25.第25章 盧門弟子366.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685.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478.第478章 天倫之樂523.第523章 風雲際會282.第282章 一箭雙鵰209.第209章 變生肘腋413.第413章 撬動1048.第1048章 兩樁婚事758.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1144.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316.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1185.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308.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1181.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1116.第1116章 全軍備戰3.第3章 援手1127.第1127章 兵鋒何指939.第939章 霹靂手段595.第595章 另置別縣147.第147章 出場,應變1175.第1175章 格殺勿論1117.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512.第512章 喜事將近420.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351.第351章 明察秋毫304.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956.第956章 梨園見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