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第346章 抗爭

這麼一句沒頭沒腦的話,縱使誰看了都會陷入糾結。而當杜士儀問過之後,得知聽到動靜的人追出去卻沒發現人影的時候,登時更覺得納悶。回房仔細研究過這張皺巴巴的字紙,確定紙張上頭並未做過文章,他便點起蠟燭,將其湊上去燒了個乾淨,心裡仔仔細細斟酌着這九個字的含義。當他思量過了有可能會給他傳遞訊息的人,然後用排除法將大多數的人一一排除在外之後,他的腦海中便一躍跳出了那個最可能的答案。

如果是王容,用的這種手段,證明事情來得快,別人尚不知情。既如此,這隱語所指,應該是如今最熱門的人和事。月落……月落……

杜士儀陡然之間想到了姜皎的名字,一時不禁生出了一絲明悟,繼而便流露出了惘然的表情。殿庭行杖,果然九死無生,更不要說姜皎以五十出頭的年紀受杖,又是整整六十,撐不住死在路上也在料想之中,卻沒有想到竟然這麼快。

既然最重要的字眼想通了,他快步來到書齋找出了地理圖冊,當即便明白了剩下的意思。如果他所料不差,就是在這幾日的拂曉時分,姜皎死在了汝州。須知汝州距離東都洛陽不到二百里,按照流配的行程絕不會超過七日,也就是說,姜皎在其子姜度護送於東都啓程之後,最多隻撐過了短短的七天!而王家畢竟行商,各地消息渠道最快,因而他得到消息應該比河南尹王怡早!

在屋子裡來來回回踱了兩步,再結合昨晚楚沉的話,杜士儀屈指算了算日子,最終不得不苦笑了一聲。就看王怡的信使和姜皎報喪的信使誰到京城更快,按照距離和時間來說,應該是姜家佔優,怕就怕姜度事到臨頭報喪的時候反而猶豫。不過,他身在長安,此前該做的也已經都做了,不必白操心。現在的他,要緊的不是上書告狀,而是隻需要按照之前和裴寧商量的主意,對王翰崔顥韋禮交待的進度,先把自己這兢兢業業的副欽差當好!

值此長安城中上上下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際,杜士儀既然被王怡派去巡查全城安撫官民,那位河南尹又不許流言蜚語再行散佈,他便切切實實親自上陣。次日一大清早,他就先去了盧國公權家,卻發現外頭兵員看得嚴嚴實實,縱使他亦攔在門外。他卻也不氣餒,依次按照名單去了其餘各家,結果無一例外全都是門外兵卒林立。

於是,他去京兆府廨見了孟溫禮之後,得到了這位京兆尹首肯,便大筆一揮寫下了一篇榜文,然後立時刻印出來,一時間張貼得滿城都是。榜文上的內容很簡單,但凡有親友牽涉到此次的大逆案子,求訴無門的,全都可以在榜文下投書,他將親自與見安撫。

這下可好,相比那些在王怡的榜文下,懷着各式各樣的打算投書首告的人,到杜士儀這榜文下求訴的何止多出一倍!接下來整整三四天,杜士儀除了在京兆府廨闢出的廳堂之中見了不計其數的人,還親自走訪那些被捕拿的屯營兵家中,親切聆聽那些長輩同輩的哭訴哀求,同時剩餘惶惶不安的屯營兵之中,他亦是安撫調停,又請京兆府廨和長安萬年兩大縣廨調撥糧米,如此忙了個連軸轉。而王怡雖彷彿忘記了他,他卻依舊日日抽出空去大理寺,即便換了人看守的大理寺官署他再也沒能踏進一步,可他卻再不曾像第一次那般大發雷霆,不見就走,彷彿氣性全都消了一般。

只不過杜士儀再拼命,也不至於和王怡似的沒日沒夜審案,每天晚上都有夜禁,他什麼事情都幹不了,自然早早上牀就寢養精蓄銳,預備來日再不厭其煩地對人說律例講人情耐心聽取各種訴求……幾日下來,當他喉嚨幾近於嘶啞,面上也充滿了疲憊,長安城中本來躁動不安的人心,在王怡的不懈抓人,他的不懈安撫下,勉強終於摁下去了幾分時,他精心炮製的奏疏,以及寫給朝中幾位要緊高官和玉真公主金仙公主的私信,也從長安啓程送去了洛陽。

這一日一大早,閉門審理不見任何官員的王怡,終於第一次打開了大理寺的門,卻是主動命人把長安城內留守的各大官員全都請了來。其中京兆尹孟溫禮和萬年令韋拯,長安令以及留守的尚書省各部郎中員外郎等郎官,也全都一一請了來。自然,這其中少不了作爲他隨員從洛陽趕到長安,卻幾乎沒見過他兩面,沒說過幾句話的杜士儀。

儘管消瘦了一大圈,眼睛裡密佈血絲,但王怡的精神卻顯得很好。等人全都來齊了。他便指着書案上那一大摞高高的案卷,痛心疾首地說道:“長安神州重地,京畿之重,卻有宵小謀逆,所涉之廣令人觸目驚心!聖人踐祚以來,寬仁馭下,官民上下無不得益,可此番卻有那許多人附逆,不但辜負聖恩,而且更是喪心病狂!本府自從到了長安之後,旦夕審理,殫精竭慮,如今終於把一應人等的罪狀供詞全都整理了出來,整整一百八十三人!除了在長安的這些人,尚且牽連到東都洛陽的一些人,本府已經具折稟告陛下。”

今日雲集於此的官員全都知道王怡左一個右一個一直在抓人,那些收監的屯營兵就沒有一個放出來不說,接下來還一直在陸陸續續往裡頭抓人,據傳言說,這大理寺的監牢都已經被填滿了——畢竟大理寺複覈天下刑案,縱使偶爾也有案子需要押解犯人進京來重審,但那是極個別情況,哪裡像這一次那般數目龐大?

因而,聽到這個數字,京兆尹孟溫禮立時又驚又怒:“王大尹莫非打算把這一百餘人全都當成謀逆罪論處?”

“事情原本如此,有何不可?”

“有何不可?莫非王大尹是不曾讀過永徽律疏不成?一個謀逆之罪,要牽連家中多少親族,你這是想長安城中十室九空不成?”

“孟大尹何必危言聳聽!謀逆大罪,倘若不能殺一儆百,今天固然死了個權楚璧,今後還會有張楚璧,王楚璧!”

眼見得孟溫禮和王怡這一對京兆尹和河南尹竟是爭了個針尖對麥芒,其他人頗有一種插不進嘴的感覺。可當王怡振振有詞地將殺一儆百掛在了嘴邊時,杜士儀終於瞅準了空子,突如其來地出言說道:“王大尹既然說是殺一儆百,那便顯而易見,這謀逆之罪,有一和百的分別。倘若首惡和脅從全都是一個處置,那正如孟公之前所言,長安城中十室九空!謀逆者,除卻父子皆斬之外,妻女祖孫兄弟姊妹全數沒官,伯叔父以及兄弟之子流三千里,照此辦理,長安城中要少多少戶人家,王大尹應該算得出來,而這些人家的姻親友人,又是多少家?”

見王怡面色陰沉不說話,杜士儀便又提高了聲音:“聖人令王大尹從洛陽疾趕到長安,是爲了安撫官民,案子已經出了,不過善後而已。倘若由此被人誤解聖人之意是整肅長安城上下官民,莫非王大尹就承擔得起這個職責?”

“你……”王怡之前就領教過杜士儀那犀利如刀的言辭,那時候便是用官高數級壓死人的一招,現如今堂下滿是各位官員,他更不能就此示弱,當即聲色俱厲地說道,“你莫非是生怕本府深究此案,查出了與你有涉的實情?”

此話一出,王怡清清楚楚地看到,下頭衆官一時盡皆色變,他知道自己這一招殺手鐗終於是生效了,當即似笑非笑地說道,“你和姜皎之子姜度本有交情,此前封還制書自詡爲公心,但你真的敢說沒有絲毫私誼在其中?此番長安城中權楚璧等人謀逆造反,內中有人供述,楚國公姜皎曾經與權楚璧見過數次,權楚璧更與姜家有金錢往來,此事本府已經詳細陳情稟報了聖人!”

儘管之前就有傳言說,權楚璧權梁山之亂和姜皎有涉,可這種事情和泄露御言又有所不同,因而衆官即便聽過也不敢輕易相信。此刻王怡親口說出,四面頓時一片譁然,繼而立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然而,在這種僵硬的氣氛中,早已知情的杜士儀絲毫不懼地冷笑道:“王大尹這說法簡直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須知權家和李家都是一時官宦名門,姻親之外,來往的親友自然不少!彼此都是公卿,禮尚往來,若是單單因爲這些就入人爲罪,那有幾家能夠置身事外?我還是那句話,聖人派我等來長安,是安撫,而不是折騰!”

杜士儀這折騰二字可謂是深得人心。之前那一場大亂就已經夠折騰了,誰知道奉旨而來的王怡竟是沒有最折騰,只有更折騰,這些可憐留守官員的心本來就七上八下,哪裡經得起這位拔出蘿蔔帶出泥不說,還要狠狠在蘿蔔坑裡仔細挖一挖,看看可還有沒有遺漏的根鬚,沒有遺漏也要把旁邊的蘿蔔給捎帶上!於是,萬年令韋拯不論是出於杜士儀舊日上司的立場,還是身爲萬年縣長官的立場,當即第一個附和。

“不錯,王大尹到達長安之前,這京城上下本來已經漸漸安定,可你不顧孟公和我等一片苦心維持安定,卻是興大獄羅織罪名,以至於人心惶惶動盪不安,這不是折騰是什麼!”

這麼一句沒頭沒腦的話,縱使誰看了都會陷入糾結。而當杜士儀問過之後,得知聽到動靜的人追出去卻沒發現人影的時候,登時更覺得納悶。回房仔細研究過這張皺巴巴的字紙,確定紙張上頭並未做過文章,他便點起蠟燭,將其湊上去燒了個乾淨,心裡仔仔細細斟酌着這九個字的含義。當他思量過了有可能會給他傳遞訊息的人,然後用排除法將大多數的人一一排除在外之後,他的腦海中便一躍跳出了那個最可能的答案。

如果是王容,用的這種手段,證明事情來得快,別人尚不知情。既如此,這隱語所指,應該是如今最熱門的人和事。月落……月落……

杜士儀陡然之間想到了姜皎的名字,一時不禁生出了一絲明悟,繼而便流露出了惘然的表情。殿庭行杖,果然九死無生,更不要說姜皎以五十出頭的年紀受杖,又是整整六十,撐不住死在路上也在料想之中,卻沒有想到竟然這麼快。

既然最重要的字眼想通了,他快步來到書齋找出了地理圖冊,當即便明白了剩下的意思。如果他所料不差,就是在這幾日的拂曉時分,姜皎死在了汝州。須知汝州距離東都洛陽不到二百里,按照流配的行程絕不會超過七日,也就是說,姜皎在其子姜度護送於東都啓程之後,最多隻撐過了短短的七天!而王家畢竟行商,各地消息渠道最快,因而他得到消息應該比河南尹王怡早!

在屋子裡來來回回踱了兩步,再結合昨晚楚沉的話,杜士儀屈指算了算日子,最終不得不苦笑了一聲。就看王怡的信使和姜皎報喪的信使誰到京城更快,按照距離和時間來說,應該是姜家佔優,怕就怕姜度事到臨頭報喪的時候反而猶豫。不過,他身在長安,此前該做的也已經都做了,不必白操心。現在的他,要緊的不是上書告狀,而是隻需要按照之前和裴寧商量的主意,對王翰崔顥韋禮交待的進度,先把自己這兢兢業業的副欽差當好!

值此長安城中上上下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際,杜士儀既然被王怡派去巡查全城安撫官民,那位河南尹又不許流言蜚語再行散佈,他便切切實實親自上陣。次日一大清早,他就先去了盧國公權家,卻發現外頭兵員看得嚴嚴實實,縱使他亦攔在門外。他卻也不氣餒,依次按照名單去了其餘各家,結果無一例外全都是門外兵卒林立。

於是,他去京兆府廨見了孟溫禮之後,得到了這位京兆尹首肯,便大筆一揮寫下了一篇榜文,然後立時刻印出來,一時間張貼得滿城都是。榜文上的內容很簡單,但凡有親友牽涉到此次的大逆案子,求訴無門的,全都可以在榜文下投書,他將親自與見安撫。

這下可好,相比那些在王怡的榜文下,懷着各式各樣的打算投書首告的人,到杜士儀這榜文下求訴的何止多出一倍!接下來整整三四天,杜士儀除了在京兆府廨闢出的廳堂之中見了不計其數的人,還親自走訪那些被捕拿的屯營兵家中,親切聆聽那些長輩同輩的哭訴哀求,同時剩餘惶惶不安的屯營兵之中,他亦是安撫調停,又請京兆府廨和長安萬年兩大縣廨調撥糧米,如此忙了個連軸轉。而王怡雖彷彿忘記了他,他卻依舊日日抽出空去大理寺,即便換了人看守的大理寺官署他再也沒能踏進一步,可他卻再不曾像第一次那般大發雷霆,不見就走,彷彿氣性全都消了一般。

只不過杜士儀再拼命,也不至於和王怡似的沒日沒夜審案,每天晚上都有夜禁,他什麼事情都幹不了,自然早早上牀就寢養精蓄銳,預備來日再不厭其煩地對人說律例講人情耐心聽取各種訴求……幾日下來,當他喉嚨幾近於嘶啞,面上也充滿了疲憊,長安城中本來躁動不安的人心,在王怡的不懈抓人,他的不懈安撫下,勉強終於摁下去了幾分時,他精心炮製的奏疏,以及寫給朝中幾位要緊高官和玉真公主金仙公主的私信,也從長安啓程送去了洛陽。

這一日一大早,閉門審理不見任何官員的王怡,終於第一次打開了大理寺的門,卻是主動命人把長安城內留守的各大官員全都請了來。其中京兆尹孟溫禮和萬年令韋拯,長安令以及留守的尚書省各部郎中員外郎等郎官,也全都一一請了來。自然,這其中少不了作爲他隨員從洛陽趕到長安,卻幾乎沒見過他兩面,沒說過幾句話的杜士儀。

儘管消瘦了一大圈,眼睛裡密佈血絲,但王怡的精神卻顯得很好。等人全都來齊了。他便指着書案上那一大摞高高的案卷,痛心疾首地說道:“長安神州重地,京畿之重,卻有宵小謀逆,所涉之廣令人觸目驚心!聖人踐祚以來,寬仁馭下,官民上下無不得益,可此番卻有那許多人附逆,不但辜負聖恩,而且更是喪心病狂!本府自從到了長安之後,旦夕審理,殫精竭慮,如今終於把一應人等的罪狀供詞全都整理了出來,整整一百八十三人!除了在長安的這些人,尚且牽連到東都洛陽的一些人,本府已經具折稟告陛下。”

今日雲集於此的官員全都知道王怡左一個右一個一直在抓人,那些收監的屯營兵就沒有一個放出來不說,接下來還一直在陸陸續續往裡頭抓人,據傳言說,這大理寺的監牢都已經被填滿了——畢竟大理寺複覈天下刑案,縱使偶爾也有案子需要押解犯人進京來重審,但那是極個別情況,哪裡像這一次那般數目龐大?

因而,聽到這個數字,京兆尹孟溫禮立時又驚又怒:“王大尹莫非打算把這一百餘人全都當成謀逆罪論處?”

“事情原本如此,有何不可?”

“有何不可?莫非王大尹是不曾讀過永徽律疏不成?一個謀逆之罪,要牽連家中多少親族,你這是想長安城中十室九空不成?”

“孟大尹何必危言聳聽!謀逆大罪,倘若不能殺一儆百,今天固然死了個權楚璧,今後還會有張楚璧,王楚璧!”

眼見得孟溫禮和王怡這一對京兆尹和河南尹竟是爭了個針尖對麥芒,其他人頗有一種插不進嘴的感覺。可當王怡振振有詞地將殺一儆百掛在了嘴邊時,杜士儀終於瞅準了空子,突如其來地出言說道:“王大尹既然說是殺一儆百,那便顯而易見,這謀逆之罪,有一和百的分別。倘若首惡和脅從全都是一個處置,那正如孟公之前所言,長安城中十室九空!謀逆者,除卻父子皆斬之外,妻女祖孫兄弟姊妹全數沒官,伯叔父以及兄弟之子流三千里,照此辦理,長安城中要少多少戶人家,王大尹應該算得出來,而這些人家的姻親友人,又是多少家?”

見王怡面色陰沉不說話,杜士儀便又提高了聲音:“聖人令王大尹從洛陽疾趕到長安,是爲了安撫官民,案子已經出了,不過善後而已。倘若由此被人誤解聖人之意是整肅長安城上下官民,莫非王大尹就承擔得起這個職責?”

“你……”王怡之前就領教過杜士儀那犀利如刀的言辭,那時候便是用官高數級壓死人的一招,現如今堂下滿是各位官員,他更不能就此示弱,當即聲色俱厲地說道,“你莫非是生怕本府深究此案,查出了與你有涉的實情?”

此話一出,王怡清清楚楚地看到,下頭衆官一時盡皆色變,他知道自己這一招殺手鐗終於是生效了,當即似笑非笑地說道,“你和姜皎之子姜度本有交情,此前封還制書自詡爲公心,但你真的敢說沒有絲毫私誼在其中?此番長安城中權楚璧等人謀逆造反,內中有人供述,楚國公姜皎曾經與權楚璧見過數次,權楚璧更與姜家有金錢往來,此事本府已經詳細陳情稟報了聖人!”

儘管之前就有傳言說,權楚璧權梁山之亂和姜皎有涉,可這種事情和泄露御言又有所不同,因而衆官即便聽過也不敢輕易相信。此刻王怡親口說出,四面頓時一片譁然,繼而立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然而,在這種僵硬的氣氛中,早已知情的杜士儀絲毫不懼地冷笑道:“王大尹這說法簡直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須知權家和李家都是一時官宦名門,姻親之外,來往的親友自然不少!彼此都是公卿,禮尚往來,若是單單因爲這些就入人爲罪,那有幾家能夠置身事外?我還是那句話,聖人派我等來長安,是安撫,而不是折騰!”

杜士儀這折騰二字可謂是深得人心。之前那一場大亂就已經夠折騰了,誰知道奉旨而來的王怡竟是沒有最折騰,只有更折騰,這些可憐留守官員的心本來就七上八下,哪裡經得起這位拔出蘿蔔帶出泥不說,還要狠狠在蘿蔔坑裡仔細挖一挖,看看可還有沒有遺漏的根鬚,沒有遺漏也要把旁邊的蘿蔔給捎帶上!於是,萬年令韋拯不論是出於杜士儀舊日上司的立場,還是身爲萬年縣長官的立場,當即第一個附和。

“不錯,王大尹到達長安之前,這京城上下本來已經漸漸安定,可你不顧孟公和我等一片苦心維持安定,卻是興大獄羅織罪名,以至於人心惶惶動盪不安,這不是折騰是什麼!”

696.第696章 血緣難斷1124.第1124章 擁戴太子324.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1026.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5.第5章 診治470.第470章 葉鬼主646.第646章 名士雲集430.第430章 失道義者需教化389.第389章 勝敗之間1193.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585.第585章 雲州宣撫使854.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914.第914章 分崩離析345.第345章 夤夜來客835.第835章 磨刀霍霍412.第412章 胡蘿蔔+大棒1007.第1007章 無敵無雙30.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552.第552章 造勢1259.第1259章 喪子之痛990.第990章 異域團圓1040.第1040章 人心思變1052.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357.第357章 狗急跳牆867.第867章 從天而降744.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1088.第1088章 喋血1156.第1156章 偷襲和反偷襲223.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567.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486.第486章 籌謀江左1275.第1275章 真忠臣也!383.第383章 愛之深,恨之切209.第209章 變生肘腋600.第600章 弄璋之喜552.第552章 造勢576.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558.第558章 應對之策365.第365章 報應不爽1267.第1267章 趕緊去死!1103.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634.第634章 殺伐果斷270.第270章 請君入甕673.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714.第714章 死不放手393.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494.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565.第565章 敲山震虎838.第838章 備戰防胡841.第841章 等價交換529.第529章 負荊請罪1254.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226.第226章 尊卑長幼339.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599.第599章 走馬上任836.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623.第623章 奚人降戶733.第733章 威壓1160.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1251.第1251章 立東宮999.第999章 決然899.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640.第640章 請君遊代州651.第651章 以下凌上706.第706章 交鋒前夜486.第486章 籌謀江左262.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936.第936章 貴戚將相692.第692章 蛇之七寸993.第993章 四方雲涌,副大都護1078.第1078章 權相末路17.第17章 驅鴨吞蝗699.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931.第931章 遊說北歸1081.第1081章 雙殺769.第769章 你輸定了!1030.第1030章 羣起待攻876.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604.第604章 口蜜腹劍215.第215章 塵埃落定418.第418章 誘之以利250.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1112.第1112章 凱旋922.第922章 心灰若死247.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1258.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397.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836.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1230.第1230章 玉石俱焚397.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546.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決斷247.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721.第721章 捷足先登730.第730章 鬥毆濺血840.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420.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144.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如流111.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風雪136.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648.第648章 拔解,軍陣
696.第696章 血緣難斷1124.第1124章 擁戴太子324.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1026.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5.第5章 診治470.第470章 葉鬼主646.第646章 名士雲集430.第430章 失道義者需教化389.第389章 勝敗之間1193.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585.第585章 雲州宣撫使854.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914.第914章 分崩離析345.第345章 夤夜來客835.第835章 磨刀霍霍412.第412章 胡蘿蔔+大棒1007.第1007章 無敵無雙30.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552.第552章 造勢1259.第1259章 喪子之痛990.第990章 異域團圓1040.第1040章 人心思變1052.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357.第357章 狗急跳牆867.第867章 從天而降744.第744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1088.第1088章 喋血1156.第1156章 偷襲和反偷襲223.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567.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486.第486章 籌謀江左1275.第1275章 真忠臣也!383.第383章 愛之深,恨之切209.第209章 變生肘腋600.第600章 弄璋之喜552.第552章 造勢576.第576章 死戰之動員558.第558章 應對之策365.第365章 報應不爽1267.第1267章 趕緊去死!1103.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634.第634章 殺伐果斷270.第270章 請君入甕673.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714.第714章 死不放手393.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494.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565.第565章 敲山震虎838.第838章 備戰防胡841.第841章 等價交換529.第529章 負荊請罪1254.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226.第226章 尊卑長幼339.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599.第599章 走馬上任836.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623.第623章 奚人降戶733.第733章 威壓1160.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1251.第1251章 立東宮999.第999章 決然899.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640.第640章 請君遊代州651.第651章 以下凌上706.第706章 交鋒前夜486.第486章 籌謀江左262.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936.第936章 貴戚將相692.第692章 蛇之七寸993.第993章 四方雲涌,副大都護1078.第1078章 權相末路17.第17章 驅鴨吞蝗699.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931.第931章 遊說北歸1081.第1081章 雙殺769.第769章 你輸定了!1030.第1030章 羣起待攻876.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604.第604章 口蜜腹劍215.第215章 塵埃落定418.第418章 誘之以利250.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1112.第1112章 凱旋922.第922章 心灰若死247.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1258.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397.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836.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1230.第1230章 玉石俱焚397.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546.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決斷247.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721.第721章 捷足先登730.第730章 鬥毆濺血840.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420.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144.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如流111.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風雪136.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648.第648章 拔解,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