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

成都東城的昌化坊,在成都凡一百二十餘坊中,只能算是極不起眼的一個。坊中只有一座小小的女冠觀,而無半座佛寺,而女冠觀又沒有多少供奉香火,因而善男信女來來往往極少,再加上又沒有集市和那些熱鬧的店鋪,除卻少許住家之外,閒人很少,外鄉人就更不用提了。走在其中,時常可見那些苔痕處處的石牆,黑瓦青磚的小宅院,找不到一座朱白相間的大戶宅邸。

因而,當杜士儀跟着赤畢來到一座不起眼的門頭前,在赤畢的指引下,他纔看到了一旁木牌上那毫不起眼的玉真觀三個字,忍不住輕嘆道:“這竟然是連個牌匾都沒有?”

“這本就是女冠修道的地方,自然是清淨爲主。”

赤畢乾咳了一聲,想起自己送王容來時,恰是和杜士儀同樣光景,便現學現賣,把王容的話又拿出來複述了一遍,“兩京女冠是因爲有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在前,故而高調招搖,貴女競相以入道爲時尚,而其他州縣的女冠入道,卻往往是困於家境,抑或是本就另有所圖,常有名爲女冠,實爲暗娼的。這處道觀中的幾位女冠卻是真真正正的出世者,所以也不指望外間香火,自然低調得很。”

“她還真會選地方!不過,這裡竟然也叫玉真觀……”

杜士儀啞然失笑,暗想王容難不成是遁入道門遁出了偏好來,難得離開了長安,卻也不打算換上俗家裝扮和尋常女郎一樣進出。可等到白姜迎了他進去,他漸行深入之後,方纔發現這看似小小的道觀竟然別有洞天。尤其是當跟着白姜低頭彎腰撥開藤蔓,進了一處幾乎很難發現的小門,他方纔覺得眼前豁然開朗。就在這毫無富貴氣息的小道觀最深處,恰是一座小橋流水飛檐重樓的精巧園林。

“可是被外頭騙過了?赤畢送到外頭就回去了,只知道一重奧妙,必定不曉得裡頭還有這般花巧。據說,這是當年蜀王楊秀私藏的好地方,轉手了好幾位主人之後,大約這些主人都是大富大貴,又都對這園林情有獨鍾,因而竟始終秘而不宣。這是別人送給玉真觀主的,玉真觀主一次都沒來住過,此次便借給了我,倒是我先見識了這般腹中有乾坤的巧妙。”

除下道裝爲君容的王容顯得格外俏麗,櫻桃衫子杏紅裙,再加上因爲天冷,而在外頭披的那件鴨卵青色長身氅襖,猶如新月的眉間敷了金黃色的花鈿,越發襯托得雙眸熠熠閃亮,那張素顏亦是光彩照人。迎上前來的她見杜士儀收回了打量四周景緻建築的目光,徑直看向了自己,那目光中流露出了毫不掩飾的驚豔,特意換上了這一身的她暗歎這一番裝扮沒有白費,繼而便更上前了兩步。

“杜郎覺得這兒如何?”

“看着這種曲徑通幽別有洞天的設計,我最先想到的卻是金屋藏嬌四個字。”杜士儀聳了聳肩,隨即促狹地笑道,“卻不知道當初營造這兒的蜀王楊秀,是不是王妃河東獅吼太過厲害,才讓他特意安排了這樣一處不顯山不露水的別業來!”

王容不禁嗔道:“好好的金屋藏嬌,本是漢武討好姑母館陶公主的動聽之語,結果日久天長,到你們男人口中就成了那等下流意思。不過,金屋藏嬌置外宅婦的男人固然可惡,可總比那種倚靠髮妻岳家時花言巧語,待用不着時,便一腳踹開翻臉不認人的負心薄倖男人強!”

她話一出口,方纔陡然之間意識到,這話不但適用於漢武帝劉徹,同樣適用於當今天子李隆基。儘管她對王皇后和王家人並沒有一分一毫的好感,他們落馬還有杜士儀的推波助瀾之力,但不得不說,若不是李隆基對髮妻以及岳家的厭倦和冷落不信任,廢后這等事原本是難如登天。

而見王容沉默了下來,杜士儀哪裡不知道是剛剛這話題勾起的,立刻岔開話題道:“你之前讓赤畢捎話的那樁案子,如今已經告到了成都縣廨。我仔細看過一應案卷,又命人打探下來,山地應是那些客戶所有,確鑿無疑。李家能做的,無非是買通人證,可他們就以爲我如此容易糊弄?”

王容果然被杜士儀這話轉移了注意力,蹙了蹙眉後便搖了搖頭:“應不止是如此。只有人證沒有物證,總難以一錘定音,這些本地豪強固然自視極高,而且利慾薰心,也不至於真的什麼物證都沒有就敢告這一樁。杜郎當知道,這世上造假二字,對於真正有錢有權又有勢的,並不是難題。”

對於巴蜀,對於成都,杜士儀也就是入蜀這段日子後方才真正開始瞭解,此前從書上看到的,別人那裡打聽到的,都無異於紙上談兵。即便有李白和吳指南帶他轉過一圈,又有楊銛和鮮于仲通聯袂拜見給他講述了主客之爭,再有崔澹帶着長孫送上門來,但他在這片陌生的地方並沒有真正信得過的幫手,這卻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此時此刻,杜士儀不禁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你說得沒錯,我可不能小看了他們。”

“而且,李家在成都四境擁田不下兩萬畝,爲何偏偏要看中這八百畝山地,不但不惜聲名,而且不怕扛上你這個出名的強項令也要打官司?不知杜郎是否知道,那山地種的是茶樹,經過十幾年的精心培育,如今出產不可小覷……”

聽着王容猶如清泉一般的聲音對自己娓娓道來其中始末原委,尤其是茶園之利,臨到末了,杜士儀不禁陷入了沉思。而王容沒有打斷他的思緒,而是打了個手勢,等白姜送了茶具上來,她便捋起袖子專心致志地烹茶。直到那風爐上的茶壺發出了茲茲的響聲,她才聽到對面的杜士儀長長舒了一口氣。

“自從那一夜螢火之中,你親自紅袖烹茶,我可是好久不曾品嚐過你的手藝了。”

“我也唯有一杯清茶待君,只有你不愛那些作料,偏愛這一口澀茶。”王容一邊說一邊低頭撇沫,等到一道道繁複的工序下來,杜士儀面前總算是多了一盞茶湯,她方纔舉杯說道,“不愛這茶湯的人興許很難想象,如今一斤茶已可價值一匹帛,而那些入口清甘回味無窮的好茶,更是束帛難求。所以,這茶園之利,這些年來難以想象,也許李家如此急切便是因爲這個。而且歷來爭地爭產,最是曠日持久,而若要顯出你的本事,最好快刀斬亂麻。”

“我知道。其實,我別的不怕,最怕到時候鬧得不可收拾。當時王怡治權楚璧獄時,你不曾看見滿城人心躁動成了什麼樣子,朱雀門前跪門陳情,公堂之外割耳訴冤。民有冤不能伸,有苦不能訴時,往往會用最激烈的手段。也只有那些不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爲富不仁之輩,方纔會自私自利,毫不動容!”

王容見杜士儀面色很不好看,說的又是當年在長安的經歷,有心想安慰他,卻又知道此刻言語着實無力,只能在他一口喝乾了茶湯之後,又親手給他又斟滿了。等到他又是一杯下肚,面色彷彿平靜了一些,她斟酌了片刻,方纔提醒道:“杜郎,我知道你做事素來謀定而後動,定然不會輕易落人彀中,但此次千萬做好萬全的準備。益州長史範使君固然尚未上任,可安知不會一路微服悄然而來,給你一個措手不及?”

“你這卻提醒了我!”

杜士儀立時點了點頭,可繼而便一拍大腿笑道,“不過被你這麼一說,我卻也想到一個人。別人有幫手,我卻也不是無人可爲助力!”

在王容那裡灌了一肚子茶湯之外,杜士儀自然還得了更大的收穫——除卻這些提醒,卻還有她親手爲自己繪製的成都城坊圖。那一百二十餘坊中所住的要緊人物、佛寺道觀、官廨別業一應俱全,那蠅頭大小的八分書賞心悅目,更讓他欣悅的卻還是這份心意。因而,當他在成都縣廨門前下馬時,竟是沒注意到旁裡斜衝出來的兩騎人。

“杜明府!”

見是吳指南和李白,杜士儀不禁有些意外,而讓他更意外的,卻還是吳指南說的話。

“我和李十二郎就要南下去峨眉山了,到時候會順流而下去渝州,恐怕短時間之內不會再回成都,故而來向你道個別。”

李白也笑着拱了拱手:“行前我聽說李家訴客戶的狀子已經遞到了縣廨,雖說素不相識,可我知道,只憑杜明府剛正,必定會給那些客戶一個公道。能夠在此次啓程周遊天下之前遇上杜明府,實在是人生一大快事。今日啓程,來日有機會再行拜謁!”

杜士儀知道自己也沒什麼好藉口留人,更何況,眼前這個爽朗仗義的青年只有出蜀方纔能名動天下,成就一代詩仙瑰麗無匹冠絕古今的風格,當即點點頭道:“身爲父母官,自當爲民做主,這案子我自會盡力。你們既然要動身周遊天下,我也不說別的,一路珍重,尋常程儀我也不送了!”

側頭對旁邊的赤畢吩咐了一聲,等他呈遞了一份東西過來,杜士儀接了在手便策馬上前,含笑衝兩人又遞了過去:“這是我的帖子,別的人我不敢說,上清司馬宗主,嵩山懸練峰草堂盧師,京師宋開府,東都源相國,還有麗正書院賀學士等等這些於我有師友之誼的,興許會爲二位一開方便之門。”

杜士儀所言,既有名聞天下的文人雅士,也有朝堂上首屈一指的高官,因而李白接過那打磨光滑入手沉甸甸的竹製名帖,出神片刻便爽朗地笑道:“好,如此好意,卻之不恭,我收下了,多謝厚誼!”

成都東城的昌化坊,在成都凡一百二十餘坊中,只能算是極不起眼的一個。坊中只有一座小小的女冠觀,而無半座佛寺,而女冠觀又沒有多少供奉香火,因而善男信女來來往往極少,再加上又沒有集市和那些熱鬧的店鋪,除卻少許住家之外,閒人很少,外鄉人就更不用提了。走在其中,時常可見那些苔痕處處的石牆,黑瓦青磚的小宅院,找不到一座朱白相間的大戶宅邸。

因而,當杜士儀跟着赤畢來到一座不起眼的門頭前,在赤畢的指引下,他纔看到了一旁木牌上那毫不起眼的玉真觀三個字,忍不住輕嘆道:“這竟然是連個牌匾都沒有?”

“這本就是女冠修道的地方,自然是清淨爲主。”

赤畢乾咳了一聲,想起自己送王容來時,恰是和杜士儀同樣光景,便現學現賣,把王容的話又拿出來複述了一遍,“兩京女冠是因爲有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在前,故而高調招搖,貴女競相以入道爲時尚,而其他州縣的女冠入道,卻往往是困於家境,抑或是本就另有所圖,常有名爲女冠,實爲暗娼的。這處道觀中的幾位女冠卻是真真正正的出世者,所以也不指望外間香火,自然低調得很。”

“她還真會選地方!不過,這裡竟然也叫玉真觀……”

杜士儀啞然失笑,暗想王容難不成是遁入道門遁出了偏好來,難得離開了長安,卻也不打算換上俗家裝扮和尋常女郎一樣進出。可等到白姜迎了他進去,他漸行深入之後,方纔發現這看似小小的道觀竟然別有洞天。尤其是當跟着白姜低頭彎腰撥開藤蔓,進了一處幾乎很難發現的小門,他方纔覺得眼前豁然開朗。就在這毫無富貴氣息的小道觀最深處,恰是一座小橋流水飛檐重樓的精巧園林。

“可是被外頭騙過了?赤畢送到外頭就回去了,只知道一重奧妙,必定不曉得裡頭還有這般花巧。據說,這是當年蜀王楊秀私藏的好地方,轉手了好幾位主人之後,大約這些主人都是大富大貴,又都對這園林情有獨鍾,因而竟始終秘而不宣。這是別人送給玉真觀主的,玉真觀主一次都沒來住過,此次便借給了我,倒是我先見識了這般腹中有乾坤的巧妙。”

除下道裝爲君容的王容顯得格外俏麗,櫻桃衫子杏紅裙,再加上因爲天冷,而在外頭披的那件鴨卵青色長身氅襖,猶如新月的眉間敷了金黃色的花鈿,越發襯托得雙眸熠熠閃亮,那張素顏亦是光彩照人。迎上前來的她見杜士儀收回了打量四周景緻建築的目光,徑直看向了自己,那目光中流露出了毫不掩飾的驚豔,特意換上了這一身的她暗歎這一番裝扮沒有白費,繼而便更上前了兩步。

“杜郎覺得這兒如何?”

“看着這種曲徑通幽別有洞天的設計,我最先想到的卻是金屋藏嬌四個字。”杜士儀聳了聳肩,隨即促狹地笑道,“卻不知道當初營造這兒的蜀王楊秀,是不是王妃河東獅吼太過厲害,才讓他特意安排了這樣一處不顯山不露水的別業來!”

王容不禁嗔道:“好好的金屋藏嬌,本是漢武討好姑母館陶公主的動聽之語,結果日久天長,到你們男人口中就成了那等下流意思。不過,金屋藏嬌置外宅婦的男人固然可惡,可總比那種倚靠髮妻岳家時花言巧語,待用不着時,便一腳踹開翻臉不認人的負心薄倖男人強!”

她話一出口,方纔陡然之間意識到,這話不但適用於漢武帝劉徹,同樣適用於當今天子李隆基。儘管她對王皇后和王家人並沒有一分一毫的好感,他們落馬還有杜士儀的推波助瀾之力,但不得不說,若不是李隆基對髮妻以及岳家的厭倦和冷落不信任,廢后這等事原本是難如登天。

而見王容沉默了下來,杜士儀哪裡不知道是剛剛這話題勾起的,立刻岔開話題道:“你之前讓赤畢捎話的那樁案子,如今已經告到了成都縣廨。我仔細看過一應案卷,又命人打探下來,山地應是那些客戶所有,確鑿無疑。李家能做的,無非是買通人證,可他們就以爲我如此容易糊弄?”

王容果然被杜士儀這話轉移了注意力,蹙了蹙眉後便搖了搖頭:“應不止是如此。只有人證沒有物證,總難以一錘定音,這些本地豪強固然自視極高,而且利慾薰心,也不至於真的什麼物證都沒有就敢告這一樁。杜郎當知道,這世上造假二字,對於真正有錢有權又有勢的,並不是難題。”

對於巴蜀,對於成都,杜士儀也就是入蜀這段日子後方才真正開始瞭解,此前從書上看到的,別人那裡打聽到的,都無異於紙上談兵。即便有李白和吳指南帶他轉過一圈,又有楊銛和鮮于仲通聯袂拜見給他講述了主客之爭,再有崔澹帶着長孫送上門來,但他在這片陌生的地方並沒有真正信得過的幫手,這卻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此時此刻,杜士儀不禁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你說得沒錯,我可不能小看了他們。”

“而且,李家在成都四境擁田不下兩萬畝,爲何偏偏要看中這八百畝山地,不但不惜聲名,而且不怕扛上你這個出名的強項令也要打官司?不知杜郎是否知道,那山地種的是茶樹,經過十幾年的精心培育,如今出產不可小覷……”

聽着王容猶如清泉一般的聲音對自己娓娓道來其中始末原委,尤其是茶園之利,臨到末了,杜士儀不禁陷入了沉思。而王容沒有打斷他的思緒,而是打了個手勢,等白姜送了茶具上來,她便捋起袖子專心致志地烹茶。直到那風爐上的茶壺發出了茲茲的響聲,她才聽到對面的杜士儀長長舒了一口氣。

“自從那一夜螢火之中,你親自紅袖烹茶,我可是好久不曾品嚐過你的手藝了。”

“我也唯有一杯清茶待君,只有你不愛那些作料,偏愛這一口澀茶。”王容一邊說一邊低頭撇沫,等到一道道繁複的工序下來,杜士儀面前總算是多了一盞茶湯,她方纔舉杯說道,“不愛這茶湯的人興許很難想象,如今一斤茶已可價值一匹帛,而那些入口清甘回味無窮的好茶,更是束帛難求。所以,這茶園之利,這些年來難以想象,也許李家如此急切便是因爲這個。而且歷來爭地爭產,最是曠日持久,而若要顯出你的本事,最好快刀斬亂麻。”

“我知道。其實,我別的不怕,最怕到時候鬧得不可收拾。當時王怡治權楚璧獄時,你不曾看見滿城人心躁動成了什麼樣子,朱雀門前跪門陳情,公堂之外割耳訴冤。民有冤不能伸,有苦不能訴時,往往會用最激烈的手段。也只有那些不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爲富不仁之輩,方纔會自私自利,毫不動容!”

王容見杜士儀面色很不好看,說的又是當年在長安的經歷,有心想安慰他,卻又知道此刻言語着實無力,只能在他一口喝乾了茶湯之後,又親手給他又斟滿了。等到他又是一杯下肚,面色彷彿平靜了一些,她斟酌了片刻,方纔提醒道:“杜郎,我知道你做事素來謀定而後動,定然不會輕易落人彀中,但此次千萬做好萬全的準備。益州長史範使君固然尚未上任,可安知不會一路微服悄然而來,給你一個措手不及?”

“你這卻提醒了我!”

杜士儀立時點了點頭,可繼而便一拍大腿笑道,“不過被你這麼一說,我卻也想到一個人。別人有幫手,我卻也不是無人可爲助力!”

在王容那裡灌了一肚子茶湯之外,杜士儀自然還得了更大的收穫——除卻這些提醒,卻還有她親手爲自己繪製的成都城坊圖。那一百二十餘坊中所住的要緊人物、佛寺道觀、官廨別業一應俱全,那蠅頭大小的八分書賞心悅目,更讓他欣悅的卻還是這份心意。因而,當他在成都縣廨門前下馬時,竟是沒注意到旁裡斜衝出來的兩騎人。

“杜明府!”

見是吳指南和李白,杜士儀不禁有些意外,而讓他更意外的,卻還是吳指南說的話。

“我和李十二郎就要南下去峨眉山了,到時候會順流而下去渝州,恐怕短時間之內不會再回成都,故而來向你道個別。”

李白也笑着拱了拱手:“行前我聽說李家訴客戶的狀子已經遞到了縣廨,雖說素不相識,可我知道,只憑杜明府剛正,必定會給那些客戶一個公道。能夠在此次啓程周遊天下之前遇上杜明府,實在是人生一大快事。今日啓程,來日有機會再行拜謁!”

杜士儀知道自己也沒什麼好藉口留人,更何況,眼前這個爽朗仗義的青年只有出蜀方纔能名動天下,成就一代詩仙瑰麗無匹冠絕古今的風格,當即點點頭道:“身爲父母官,自當爲民做主,這案子我自會盡力。你們既然要動身周遊天下,我也不說別的,一路珍重,尋常程儀我也不送了!”

側頭對旁邊的赤畢吩咐了一聲,等他呈遞了一份東西過來,杜士儀接了在手便策馬上前,含笑衝兩人又遞了過去:“這是我的帖子,別的人我不敢說,上清司馬宗主,嵩山懸練峰草堂盧師,京師宋開府,東都源相國,還有麗正書院賀學士等等這些於我有師友之誼的,興許會爲二位一開方便之門。”

杜士儀所言,既有名聞天下的文人雅士,也有朝堂上首屈一指的高官,因而李白接過那打磨光滑入手沉甸甸的竹製名帖,出神片刻便爽朗地笑道:“好,如此好意,卻之不恭,我收下了,多謝厚誼!”

495.第495章 吳郡第一家701.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208.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655.第655章 鐵勒拔曳固659.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6.第6章 婉拒480.第480章 傷逝232.第232章 遙望長安不得歸365.第365章 報應不爽118.第118章 行卷1238.第1238章 殺史678.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673.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295.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280.第280章 貪得無厭499.第499章 以直報怨1223.第1223章 一意孤行1083.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1116.第1116章 全軍備戰1182.第1182章 衆叛親離483.第483章 急於求成496.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351.第351章 明察秋毫50.第50章 禮有大倫446.第446章 楊氏姊妹91.第91章 夜半春心動196.第196章 紅粉知己1154.第1154章 孤家寡人584.第584章 雙贏之約416.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899.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627.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942.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912.第912章 雛鷹放飛349.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932.第932章 僕固之主1096.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570.第570章 招兵買馬122.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899.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504.第504章 雷霆642.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180.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424.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470.第470章 葉鬼主364.第364章 宴集揚名,當堂鎖拿905.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685.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752.第752章 飛箭傳書1153.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1039.第1039章 將星雲集1017.第1017章 快刀斬亂麻226.第226章 尊卑長幼248.第248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689.第689章 大考之爭768.第768章 鄯州變天470.第470章 葉鬼主662.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926.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475.第475章 恩威並濟405.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403.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57.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求死204.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950.第950章 漠北烽煙1059.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1215.第1215章 大勝100.第100章 紅袖添香更添亂150.第150章 自留虎穴11.第11章 印書566.第566章 雲州招商1259.第1259章 喪子之痛85.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1123.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515.第515章 賜婚241.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172.第172章 借刀殺人1232.第1232章 死中求活1211.第1211章 生死之間753.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94.第94章 救場如救火886.第886章 第一名將684.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353.第353章 損人不利己970.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712.第712章 十銓注擬973.第973章 窈窕淑女777.第777章 祭天賑災760.第760章 段氏秀實731.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693.第693章 點睛之筆75.第75章 掃席待知己981.第981章 滅國之功1242.第1242章 高風亮節?1024.第1024章 念君舊恩情719.第719章 圖謀後事1144.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395.第395章 李十二郎582.第582章 慶功之喜1046.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
495.第495章 吳郡第一家701.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208.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655.第655章 鐵勒拔曳固659.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6.第6章 婉拒480.第480章 傷逝232.第232章 遙望長安不得歸365.第365章 報應不爽118.第118章 行卷1238.第1238章 殺史678.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673.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295.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280.第280章 貪得無厭499.第499章 以直報怨1223.第1223章 一意孤行1083.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1116.第1116章 全軍備戰1182.第1182章 衆叛親離483.第483章 急於求成496.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351.第351章 明察秋毫50.第50章 禮有大倫446.第446章 楊氏姊妹91.第91章 夜半春心動196.第196章 紅粉知己1154.第1154章 孤家寡人584.第584章 雙贏之約416.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899.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627.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942.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912.第912章 雛鷹放飛349.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932.第932章 僕固之主1096.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570.第570章 招兵買馬122.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899.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504.第504章 雷霆642.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180.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424.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470.第470章 葉鬼主364.第364章 宴集揚名,當堂鎖拿905.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685.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752.第752章 飛箭傳書1153.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1039.第1039章 將星雲集1017.第1017章 快刀斬亂麻226.第226章 尊卑長幼248.第248章 護犢情切,何官最清要689.第689章 大考之爭768.第768章 鄯州變天470.第470章 葉鬼主662.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926.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475.第475章 恩威並濟405.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403.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57.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求死204.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950.第950章 漠北烽煙1059.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1215.第1215章 大勝100.第100章 紅袖添香更添亂150.第150章 自留虎穴11.第11章 印書566.第566章 雲州招商1259.第1259章 喪子之痛85.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1123.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515.第515章 賜婚241.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172.第172章 借刀殺人1232.第1232章 死中求活1211.第1211章 生死之間753.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94.第94章 救場如救火886.第886章 第一名將684.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353.第353章 損人不利己970.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712.第712章 十銓注擬973.第973章 窈窕淑女777.第777章 祭天賑災760.第760章 段氏秀實731.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693.第693章 點睛之筆75.第75章 掃席待知己981.第981章 滅國之功1242.第1242章 高風亮節?1024.第1024章 念君舊恩情719.第719章 圖謀後事1144.第1144章 長安保衛戰395.第395章 李十二郎582.第582章 慶功之喜1046.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