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第109章 大唐秋防令

第109章 大唐秋防令

張守珪從前並未在中樞跟李林甫打過交道,但他也聽說了這位大唐右相的一些事情。

比如說作風強勢,比如說陰柔詭譎,比如說笑裡藏刀。

但不管怎麼樣,李林甫的名聲在外,世人多半都是說這個人還算是做實事的宰相。

他做成的事情,在開元時代的歷任宰相里面,也算是比較多甚至是最多的,稱呼一句“能臣”,不算過分。

可是今日一見,張守珪覺得外界的傳聞當真有些不盡不實!

河西兵募三萬是什麼概念,這位右相心裡有譜麼?那是三萬人,不是三萬頭豬啊!

張守珪心中已經開罵,礙於李隆基的顏面才憋着沒有吭氣。

“聖人,河西地區,負擔遠超京畿。特別是涼州,不但承擔着大量兵役,還有很多中樞賬冊上不予記錄的勞役。

在河西新徵發五千人就已經是極限了,若是徵發三萬人,那勢必會影響各地農耕及政務啊!”

張守珪懇切說道。

張守珪當年在甘州的建康軍擔任過軍使,對河西走廊的軍務很瞭解。這也是基哥爲什麼要讓他兼職兵部尚書的原因之一。

河西,特別是涼州,諸多事務繁雜,那可是三言兩語說不完,絕不是耍耍嘴皮子就萬事大吉的。

“涼州百萬之衆,難道連三萬健兒也徵發不了麼?”

李隆基聽到張守珪所說,一時間感覺有些莫名其妙。

那可是涼州啊!

有戶口的固定人口,包括歸化了胡人在內,都已經超過百萬。若是把流動人口也算上,那就不止百萬了!

光涼州城內,就有數十萬人。

只是基哥不知道的是,在涼州,有一種戶籍種類爲“行客”身份的人。

他們並不是固定居住在涼州,在這裡也沒有土地,但卻又是涼州長行坊的常客,往來於長安與涼州城之間。

這些人的來源,可能是破產的西域小商人,退役又失去田產的老兵,從關中來河西討生活的良家子。他們最後都變成了兼職打零工與駕車運貨,順便販賣點小商品的“特色人羣”。

兵募的對象,首當其衝的便是這些人!

因爲他們沒有土地,亦是不影響地方上的農耕,所以成爲了兵募的首要對象。

沒錯,兵募是一種義務兵,帶有強制性,尤其是在河西邊鎮,官府一紙文書下來,連阿娜耶的養父李醫官這種失去雙腿的人都要義務從軍,將醫館當做診治傷兵的戰地醫院,就更別說那些失去土地孑然一身的“行客”了。

然而,行客們看上去遊手好閒,但實際上卻是關中到涼州之間負責轉運貨物的關鍵人羣!

他們駕車趕車,餵養牲畜,搬運貨物,維持着整條運輸線的正常運轉。

武周時期,邊鎮與長安之間的官方貨物運輸,是由國家的驛站系統來承擔。那時候,西域的兵馬還不像現在這樣有十多萬唐軍邊軍常駐。輜重需求沒有像現在這般恐怖。

然而饒是如此自開元中期以來,大唐中央財政就已然無力承擔這樣的巨大開銷了。這個窟窿還隨着與吐蕃爭雄的白熱化,而迅速擴大!

因此,地方所需財物,便採用分層轉運的辦法,逐級下發,長安這邊不會再派出一輛車承擔貨運任務。

而涼州,便是西域跟長安之間唯一的一箇中轉站。畜牧業極爲發達的涼州,每天都要派出車隊前往長安運貨。而來自西域那邊的車隊,則將涼州這邊囤積的貨物,運到最終目的地。

各地負責自己的輜重補給運輸。

簡單的說,整體的貨運消耗並沒有實質性減少,但它確實將轉運的費用從中央轉嫁到了地方,使得大唐的財政運轉,賬面上更好看了!

而在這個體系當中,行客們的作用至關重要。因爲他們都是免費駕車,一路上連補貼都沒有!

唯一的好處便是,在貨運的時候,可以按比例“夾帶私貨”,如果沒錢進貨,還可以找官府低息借貸。最後通過把長安那邊的貨物販賣到河西走廊,來補貼這一路的消耗。

如果涼州徵兵,那麼可以確定的是,整個西域的物流系統都會大亂!

這些事情,如果沒有在河西走廊本地當過官,那麼絕對不可能知道這麼多細節。也不會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聖人,涼州乃西域之根基,不可輕動啊。”

張守珪懇切哀求道。

基哥似乎也從暴怒中冷靜了下來,小小突厥而已,涼州不是還有王牌赤水軍麼?短時間內也不至於說亂到場面不能收拾。

“除涼州外,河西其他四州,徵發健兒兩萬。開啓秋防令,從朔方調兵到涼州!”

李隆基沉聲對李林甫說道。

秋防令!

這下不止是張守珪不淡定了,就連李林甫也感覺相當意外,臉上驚訝的表情都沒控制住。

秋防令這玩意正是爲強勢的吐蕃人量身定製的,自武週末年大唐邊軍屢屢慘敗給吐蕃後,就被搬了出來,並非是基哥的發明。

它也並不是一道簡單的政令,而是一系列針對性極強的臨時邊防政策……的統稱。

Www¤ ттκan¤ ¢Ο

其中涉及到募兵、軍屯、團結兵訓練與調度、不同防區的邊軍大範圍轉移等複雜事項。不動則已,一旦動起來,對邊鎮的民生影響極大。

自開元以來,動用秋防令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

從名字就可以聽出來,秋防令,那肯定得大唐是相對弱勢了纔要“防”啊!要是大唐在邊鎮強勢的話,怎麼可能要動用秋防令呢?

方重勇前世歷史上,安史之亂後吐蕃對於大唐處於絕對攻勢的狀態,以至於大唐頻繁使用秋防令,甚至連河朔三鎮的軍隊都參與過秋防。自己防不住,就把結盟的回紇人也拉進來一起防守。

最後把原本富庶的隴右與朔方打得一片焦土,積貧積弱。

足以見得秋防令對於邊鎮經濟的傷害極大!

“聖人,突厥已然四分五裂,內部矛盾重重,倒也不急於使用秋防令。”

李林甫叉手行禮建議道。

他想順帶着坑人,但把事情做好,纔是第一位的。

聽到這話,李隆基搖搖頭,輕輕擺了擺手道:“去辦吧,無須多言。哥奴不通軍務,以後軍務方面的事情想清楚再說。”

張守珪與李林甫只得無奈退下,準備頒佈詔令,對河西用兵。

“緊急軍情!緊急軍情!緊急軍情!”

正在這時,遠處傳來聲嘶力竭的叫嚷聲。

一個傳令兵急急忙忙的衝進紫宸殿,他背後插了三支旗,每一支上面都寫了個“急”字。

這是唐代特色,緊急軍情可直接通報給皇帝,無須繁文縟節。

高力士上前將戰報交給李隆基,基哥看也不看,走上前將那傳令兵扶起來問道:“有何緊急軍情?”

“拔野古部受突厥人侵攻,幽州節度使方有德領兵五千北上屯兵磧口,並招契丹、奚人兵馬三萬以爲策應。是朔方節度使韋光乘傳遞這份奏報,並彈劾幽州節度使方有德跨防區調度兵馬。

軍情緊急,請聖人定奪。”

傻眼了!

不止是李隆基,就連李林甫,張守珪,都沒料到所謂緊急軍情居然是這個,他們還以爲是河西出事了!

突厥拔野古部,毗鄰被大唐羈縻的契丹、室韋,立場一直都是搖擺不定。

其作風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極品的渣女。

突厥強勢的時候,他們就以“突厥諸部”的身份攻打大唐,成爲突厥王庭的第一道防火牆和進犯大唐時的第一個踹門馬仔。

突厥弱勢的時候,他們又會反跳到大唐這邊,成爲突厥人來犯時的預警繩,與突厥人劃清界限。

拔野古部毗鄰大唐,東面是室韋、南面是契丹和大唐幽州節度府。

開元四年的時候,大唐把這個“綠茶婊”拉到自己這邊,一直到今天對方也並未再次反叛。而現在拔野古部被突厥人侵攻……恰逢突厥兵馬入侵河西,這時機是不是太巧合了點?

突厥人是嫌河西那邊的力量太飽和,所以要分散用兵?

似乎分進合擊,也不是這麼玩的吧。

而且,磧口的位置在方重勇前世二連浩特市西南不遠處,河套地區以北不遠。那裡是朔方節度使的防區,明明白白寫在兵部文書上的!

就算方有德出兵拔野古部是正常的邊軍應對,那也不該屯兵磧口啊!這地方,是奔着突襲突厥牙帳而去的!而不是去解圍的!

幽州邊軍的行爲,不是一點奇怪!

“方有德這是要造反嗎!誰給他的膽子!”

基哥憤怒的將軍情文書摔到地上,結果他那隻手還未收回,卻又像是想到什麼一樣,凝固在半空中動也不動。

他的怒氣來得快,去得也快。

“都退下吧。”

基哥擺了擺手說道,低着頭陷入沉思。

回想起自開元以來大唐邊鎮的歷次戰鬥,基哥終於想明白了這些地方究竟在什麼位置,以及這些勢力的立場是怎麼樣的。韋光乘的奏報之中,不盡不實之處甚多,不能聽信他的一面之詞。

基哥忽然覺得,這次出問題的人,應該是“惡人先告狀”,當看門狗卻只知道睡覺的朔方節度使韋光乘,而不是叼飛盤稍微跑遠了一點的幽州節度使方有德。

活躍一點的看門狗,比那種只知道睡懶覺的死狗,要強太多了。方有德的問題,只在於把朔方節度使應該辦的事情給辦了。

……

夜幕降臨,在白亭堡城樓上裝模作樣巡視的方重勇,心情差到了極點。現在的感覺,跟當初剛剛到河西的時候,在山坡上吹一晚上冷風的感覺別無二致。

辛雲京已經帶兵埋伏在糧倉附近,等着打突厥人的埋伏。

方重勇名義上是副軍使,其實這裡的兵馬,他一個人也調動不了,或者說沒人會真把他當成指揮官。

現在離子時還差一點點,可是方重勇卻連突厥人的影子都沒看到!

“知道麼,涼州城內有個叫綠珠的胡姬,才十三歲,就賣給了一箇中年婦人,價格不過十五匹布而已。

你要是被突厥人抓了,我三十匹布把你贖回來。”

爲了活躍氣氛,方重勇勉強一笑,對阿娜耶說道。

他就是想聽對方懟他一句。

“沒事的,赤水軍近在咫尺,郎君不用擔心的。”

阿娜耶難得溫柔了一回,握住方重勇的手,只覺得那隻手冰涼得嚇人,掌心全是冷汗。

感情這位都是在裝啊!

阿娜耶心中暗暗好笑。

其實河西本地人,對於邊境的戰爭已經是司空見慣,河西五州的瓜州還被吐蕃人攻破過一次!時間距離現在並不遙遠。

出征,受傷,還家,勞作,再出徵……這些都是他們這些邊鎮子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

今夜阿娜耶根本就不怕,害怕的人,只有方重勇這個從長安來的,沒見過什麼“世面”的衙內罷了。

“郎君,這裡又冷風又大,我們回去睡覺好不好?”

一旁的方來鵲打了個哈欠詢問道。

這一次,身披皮甲的方大福沒有呵斥他,而是面色輕鬆的對方重勇說道:“小郎君可以回去睡,今夜應當無事。”

“無事?”

方重勇一愣,他和辛雲京都以爲突厥人要夜襲呢!方大福居然說無事?

“大戰之前,不是這樣的氣氛。”

方大福感慨的說道,似乎想起了從前的事情。

正在說話的時候,他們就看到離這裡最近的岸邊,沖天的火光閃耀,隔着好遠都能看得到!

方重勇一臉駭然看着遠處的變化,心中五味雜陳。

兵法書上說得頭頭是道的,遇到什麼情況該如何,也描述得一清二楚。但真正事到臨頭,感覺卻又完全不一樣了。就像是那種……手足無措又手忙腳亂,最後還什麼都沒做成!

“應該是赤水軍來解圍了。”

方大福嘆息道。

方重勇微微點頭沒有多問,因爲只要一開口就會暴露自己低劣的智商。

離白亭海這裡最近,兵力充足到可怕的邊軍,便是赤水軍。在冊戰兵三萬三,在冊戰馬一萬三。哪怕不爲白亭軍解圍,只爲奪回白亭海馬場,赤水軍也要盡全力將突厥人驅趕到白亭海以北。

想明白這些事情,並不需要什麼技巧,以及高深的學問。

白亭堡距離被包圍已經是第四天,王忠嗣如果要第一時間來解圍,似乎並不需要這麼久。那麼可以確認一件事,那就是赤水軍的突襲,並非倉促上陣,而是準備充分的戰略反擊。

唐軍在涼州的“機動防禦”體系,此時開始體現出價值來。這套體系是嚴密配合着沙洲地形,以點控面的經典防禦手段。看似不起眼,實則有着強大的戰略縱深。

能應付吐蕃的體系,應付勢衰的突厥人,不在話下。

果不其然,就在思索之間,方重勇看到白亭海的另外一處岸邊也燃起熊熊大火!

“突厥人要跑路了。”

方大福不動聲色的指着北方說道。

“這……如何得知?”

方重勇疑惑問道。

“見得多就知道了,沒什麼奇怪的。這些事情,郎君以後便會明白的。”

聽方大福這麼說,方重勇微微點頭,長嘆了一口氣。

來河西學了很多東西,但又好像沒學一樣,始終處於吃了五個餅,還差半個飽的狀態。

這讓他覺得自己是個小廢物,只會出些歪點子。

(本章完)

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第692章 弔民伐罪第568章 扶我起來第684章 也不是不行第765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536章 打完這一仗就能回老家第462章 攻心爲上290.第251章 聖人讓我給你帶個話第699章 驚魂上源驛第581章 建國大業之遠交近攻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第481章 新造的人第338章 刁民輩出第344章 王對王第776章 血灑長安(中)第613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第291章 沒那麼簡單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第566章 貌似完美的聯手第456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654章 看似贏了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第579章 建國大業之捉襟見肘第505章 猛虎潛行262.第229章 深藏功與名第476章 不得不做的事情第696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628章 一腳踏兩船,一女欲二嫁263.第230章 再別長安(本卷完)第534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上)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第631章 人與人不一樣第737章 雨雪將至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162.我爲什麼不開車了第529章 以卵擊石?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第397章 三選一第296章 投石問路之計第535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下)第555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665章 潘金蓮與西門慶第413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第471章 基哥的腳步靜悄悄第284章 正面天使背面魔鬼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613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第788章 送一場風光大葬第697章 老腰一閃第408章 難繃的雙標第596章 寶臣大帥的末日?第495章 風起第418章 焦慮成災161.第146章 中軍主將的待遇第422章 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第570章 人性經不起考驗第395章 一碼歸一碼第543章 皇甫大帥野望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第792章 贊普少不更事,吾輩當勉之199.第176章 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第719章 走不完的套路第637章 MTGA(本卷完)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第677章 失去的一定要拿回來171.第155章 重拳出擊(上)第59章 國事如兒戲第587章 空手套白狼第91章 以點破面第312章 以攻代守244.多選題第1章 我還是個孩子啊!第356章 敵在興慶宮第796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655章 又菜又愛玩第663章 且看官家屠龍第586章 貞潔烈女第773章 你猜呀第592章 霸總的憂患第720章 非友即敵的規則248.第217章 草根野望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覆盤兼求票134.第125章 被吐蕃人瘋狂打臉的基哥第586章 貞潔烈女第407章 秦王繞柱走第554章 諸神的黃昏(中)第398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424章 敵在香積寺第690章 援兵馬上就到!251.1號羣已經滿員了第676章 一石二鳥第589章 不詳的預感都把月票準備好第726章 汴州的商人們很有錢的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
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第692章 弔民伐罪第568章 扶我起來第684章 也不是不行第765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536章 打完這一仗就能回老家第462章 攻心爲上290.第251章 聖人讓我給你帶個話第699章 驚魂上源驛第581章 建國大業之遠交近攻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第481章 新造的人第338章 刁民輩出第344章 王對王第776章 血灑長安(中)第613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第291章 沒那麼簡單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第566章 貌似完美的聯手第456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654章 看似贏了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第579章 建國大業之捉襟見肘第505章 猛虎潛行262.第229章 深藏功與名第476章 不得不做的事情第696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628章 一腳踏兩船,一女欲二嫁263.第230章 再別長安(本卷完)第534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上)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第631章 人與人不一樣第737章 雨雪將至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162.我爲什麼不開車了第529章 以卵擊石?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第397章 三選一第296章 投石問路之計第535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下)第555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665章 潘金蓮與西門慶第413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第471章 基哥的腳步靜悄悄第284章 正面天使背面魔鬼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613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第788章 送一場風光大葬第697章 老腰一閃第408章 難繃的雙標第596章 寶臣大帥的末日?第495章 風起第418章 焦慮成災161.第146章 中軍主將的待遇第422章 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第570章 人性經不起考驗第395章 一碼歸一碼第543章 皇甫大帥野望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第792章 贊普少不更事,吾輩當勉之199.第176章 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第719章 走不完的套路第637章 MTGA(本卷完)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第677章 失去的一定要拿回來171.第155章 重拳出擊(上)第59章 國事如兒戲第587章 空手套白狼第91章 以點破面第312章 以攻代守244.多選題第1章 我還是個孩子啊!第356章 敵在興慶宮第796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655章 又菜又愛玩第663章 且看官家屠龍第586章 貞潔烈女第773章 你猜呀第592章 霸總的憂患第720章 非友即敵的規則248.第217章 草根野望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覆盤兼求票134.第125章 被吐蕃人瘋狂打臉的基哥第586章 貞潔烈女第407章 秦王繞柱走第554章 諸神的黃昏(中)第398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424章 敵在香積寺第690章 援兵馬上就到!251.1號羣已經滿員了第676章 一石二鳥第589章 不詳的預感都把月票準備好第726章 汴州的商人們很有錢的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