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亂局再起

關中朝廷,爲了應對這次的軍事行動,有如下部署:

南路軍由李寶臣掛帥,大軍主力也在這裡,原本屯紮潼關,現已攻克洛陽。

北路軍由馬璘統領,屬於偏師,計劃是走軹關,趁機奪取河陽三城,但此刻仍然屯紮蒲州。

北路軍須聽從李寶臣號令,原定兩軍會師於洛陽。

而後勤基地設在華陰縣,距離潼關與蒲州兩地都不算遠,糧道可以保證。

這種安排偏保守,四平八穩。後來的戰況,證明了北路軍的佈置,沒起什麼大用。

既然是按兵不動,北路軍主將馬璘,自然是在蒲州內都要淡出鳥來了。他聽聞李寶臣在新安縣附近慘勝控鶴軍,心中對這位主帥不以爲然。

以多打少,還是打的殘兵,打成這個樣子,用“勝之不武”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但不管怎麼說,贏了就是贏了。馬璘不可能公開質疑李寶臣的功績。

上兵伐謀,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能做漁翁,怎麼說也是本事。

獲勝的消息傳到蒲州,傳到關中,傳到長安,引起的反響很大。

控鶴軍當年屠長安,死在他們手裡的權貴可不少。如今李寶臣收拾了控鶴軍,關中天龍人都是感激涕零。

只是,這不關他馬璘什麼事。

這天,密切關注戰局的馬璘,接到了李寶臣下達的軍令:北路軍即刻開拔,在風陵渡上船,然後順流直下,前往河陽三城,並在此換防。

自有軍隊接管蒲州防務,無須馬璘操心。

目前,管理着河陽三城的,是李寶臣嫡子李惟嶽,麾下都是些傷殘弱兵。換強軍接管要地,倒也是常事。畢竟,李寶臣還要守洛陽呢。

這個命令看起來沒什麼問題,馬璘接了令,立刻就準備開拔。然而副將孫志直,卻是將馬璘拉到一邊,似乎是有話要說。

“馬將軍,這個軍令有問題啊!”

蒲州城城頭簽押房內,孫志直面色凝重說道。

“有問題麼?馬某沒看出來有什麼問題啊。”

馬璘一臉疑惑問道。

馬璘三十多歲,正值壯年。他自幼便在軍中,比較耿直,彎彎繞繞的那些東西懂得不多。

不過孫志直是隴右豪強出身,過往跟西域胡商打交道極多,心思縝密。

他一看就察覺到這份軍令不太尋常。

“問題不在於軍令的真僞,而在於李大帥的心思。

現在這個時候讓馬將軍接替河陽三城,這可不是人之常情啊。”

孫志直不動聲色的說道。

馬璘頓時面色嚴肅起來,不像剛纔那般漫不經心。

他請孫志直坐下,又命親兵屏退周圍閒雜人等,這纔回來,低聲詢問道:“此話怎講?”

“若是之前沒有打敗控鶴軍,攻打河陽三城可謂是最艱險的任務,讓馬將軍執行是應有之意,也符合李寶臣的小心思。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也!

奪得洛陽之後,河陽三城便有了後援。西面軹關,有朝廷的兵馬,西南有潼關,東南有洛陽,都有朝廷的兵馬,可以互相支援。

如今安守忠授首,李懷光殞命,已經沒有什麼大戰惡戰要打了。

李寶臣將這個地方讓他兒子混軍功是正常的,反倒是讓馬將軍跟他兒子換防,很不正常!

有軍功,李寶臣自己拿着便是,他高風亮節送給馬將軍,這有可能麼?”

孫志直言之鑿鑿說道。

有些人說話爲什麼能夠說服別人呢?就是因爲他們常常能說到點子上,直指人心。

馬璘的部曲,來源都是關中人,算是關中天龍人的嫡系。而李寶臣是外來戶,士卒也多半是關中以外的人。

李寶臣不出手收拾馬璘,便是考慮到政治平衡與自己的事業大局。但不收拾已經是極限了,指望李寶臣對馬璘掏心掏肺,十分關照,那是不可能的。

這不符合最基本的政治原則,也違背了人性。

道不同不相爲謀,不是一個圈子的人,利益就不可能一致。

就算李寶臣是個傻子,真這麼做了,馬璘也不敢相信啊!

所以,李寶臣這份軍令,在孫志直看來十分可疑。

要麼,河陽三城將會遭遇重大變故,比如說迎來強敵,爆發惡戰之類的。

李寶臣想送馬璘去當替死鬼!

要麼,則是李寶臣要謀取蒲州,需要把馬璘的部曲調離關中。

二者裡面總有一個是真的,甚至兩個都有可能是真的。

換言之,在李寶臣看來,關中人只要知道他能打就行了。最好馬璘是個草包,什麼也不會,這是最好的。

否則,李寶臣能幹的事情,馬璘若是也能幹。那關中天龍人,爲什麼要指望寶臣大帥的保護呢?

想明白這些細節,馬璘後背瞬間溼透了,全是冷汗!

這份調令,只怕是……不懷好意啊!

馬璘心中陰搓搓的想道。

然而拒絕也不好拒絕,因爲李史魚在華陰,管着糧倉,負責調撥糧秣。一旦馬璘不聽軍令,馬上斷糧,然後以宰相的名義罷免馬璘的官職。

那時候,要不就魚死網破,要不就認栽,馬璘可以選的路子也不多。

這支軍隊,是“朝廷”的軍隊,而非是他的私軍。真要鬧起來,馬璘不佔理。

“孫將軍,你有何良策?”

馬璘面帶愁容問道。

“馬將軍修書一封,就說黃河浪急,時不時還能見到浮冰,乘船有些危險,走水路實非良策。

不如走軹關,陸路安全。

大帥既然已經平定洛陽,末將晚幾天也不打緊。”

孫志直嘿嘿冷笑了一聲,接着說道:“倘若李寶臣杳無音信還好說,他若是再寫信或下令催促,則必定有詐!馬將軍東行走慢點,少帶點人。末將以爲,李寶臣就是想控制蒲州!”

潼關已經在李寶臣的控制之中,若是蒲州也被控制,則關中通往東面的入口已經被堵死。

李寶臣是想做什麼?

馬璘不寒而慄。

之前長安出的那些事情,還沒過去多久呢!

他也不是想爲某些人豁出性命,只是,李寶臣如果要做什麼,馬璘被殃及池魚是難免的。

他如何能當做沒看見?

“如此,會不會不太好?”

馬璘有些不確定的詢問道,老實說,這些都是他和孫志直的推斷而已,而李寶臣只不過是“正常”的下達軍令而已。

如果一切都只是他們兩個的猜測,事後也會授人以柄,搞不好還會掉腦袋!

這件事不好辦了。

“這樣吧,你帶五千兵馬,走軹關。

馬某帶五千人留守蒲州。

看看李寶臣到底搞什麼鬼。”

馬璘點點頭說道。

孫志直無奈,這種搞法兩頭不靠,無論如何都會吃癟,又是何苦呢?

李寶臣擺明了是想血洗長安啊,要不然不可能把馬璘支出關中。

但他不是主將,說了也不算,只能長嘆一聲。

很快,孫志直便領兵五千,前往軹關。他打算等到軹關後,再視情況,決定要不要跟河陽三城的守軍換防。

而馬璘則是跟李寶臣寫了封信,水路送到洛陽,信中把他與孫志直商議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全都說了一遍。

總之就是:我已經派副將,帶了一部分兵馬過來,算是執行了軍令。但蒲州十分重要,不如等你派兵來蒲州後,我再出發。要不然蒲州丟失的責任,我馬某人擔當不起。

……

北中城城頭,李惟嶽看着父親李寶臣給自己派來的一些殘兵弱兵,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內心充實着不滿。

在李寶臣計劃中,此刻戰爭已經結束,關中朝廷也達到了既定目標:即收復洛陽與河陽三城,收拾安守忠,收拾李懷光和控鶴軍。

可以算是全勝收場。

如今這些戰略目標都已經達到,至於收拾鄴城的李歸仁,乃至跟汴州那邊掰掰手腕,那不是這一次出征可以辦到的。

戰爭準備都不夠,也無法長期維持出兵的狀態,浪戰必敗。

此事還要從長計議。

河陽三城,相對於洛陽而言更安全,而且更加狹小,更容易防守。

李寶臣將這次大戰後的傷兵,還有軍中羸弱者,都一股腦的塞到北中城,其實也是有意鍛鍊一下嫡子李惟嶽。

讓他可以找個機會收買人心。

說實話,李寶臣對這個嫡子有些失望。因爲對方的能力與心智,明顯不如庶長子李惟誠,眼高手低辦事浮躁。

此番已然獲勝,接下來的,都是些打掃戰場的活計,收拾殘兵之類的善後事宜。李寶臣覺得可以放開手腳,讓嫡子好好熟悉一下軍務,鍛鍊一下能力了。

繁瑣是繁瑣了點,不過沒有危險,最適合李惟嶽這樣的人。

畢竟,這位嫡子將來是要繼承家業的,怎麼能不學無術呢?

可惜李惟嶽理解不了父親的一片苦心,他只覺得李寶臣是在折騰自己。

“李將軍,大帥軍令,即刻起出兵懷州城,奪取懷州。”

正當李惟嶽在城頭愣神的時候,一個傳令兵走上前來,將李寶臣的軍令遞給他。

理論上說,懷州城現在應該是“無主之地”,但也不能排除,有些李懷光或者安守忠的殘兵在此。

這些散兵遊勇不成氣候,士氣已經被打崩了,軍心渙散。隨便什麼成建制的軍隊都能收拾他們。

這是一個簡單任務,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是真正的簡單任務。

歷代戰爭,通常數百士卒就能幹這樣的事情,甚至有過十多個人接管城池的戰例。比如李寶臣本人,當初只帶十六騎,就接管了一座城池。

五千老弱殘兵接管一座城,綽綽有餘。

在很多人看來,李寶臣爲了培養嫡子,可謂是操碎了心。

從衆多軍務裡面找一個很簡單,聽起來卻又很敞亮的,有時候確實不太容易。

攻克懷州,不明就裡的外人,肯定覺得非常困難,畢竟是攻城拔寨嘛。

但實際上,如果是空城一座,直接去接管就好了,一點也不麻煩。戰報裡面再來一點春秋筆法,給兒子鍍鍍金,人之常情。

“知道了知道了,快滾快滾!”

李惟嶽不耐煩的對傳令兵呵斥了兩句,心情煩躁。

手下這點老弱,去幹接管城池的事情,倒也恰如其分,只是聽起來不那麼威風罷了。

他點齊了兩千五百步卒,五百騎兵,合計三千人,漫不經心的朝着懷州進發。

唐軍編制,有“一騎頂五步”的說法。

也就是步騎混編的時候,騎兵百人爲一隊,與五百人的步兵,也就是“營”級單位同級別。軍官調任,糧秣輜重調撥同例,算是同級調動。

一切爲了管理方便。

一個正規的野戰軍,包括四千騎兵編制,與兩萬步軍編制,合計兩萬四千人。

當然了,開元時代都是邊防軍,編制是根據駐地承載力來的,沒有什麼參考價值,都是因地制宜。馬匹多的地方騎兵編制就大。

這五百騎兵是李寶臣派來保護李惟嶽的精兵,那兩千五百老弱,就是地地道道的魚腩了。

李惟嶽肯定不想搭理這些魚腩,領着騎兵走在前面,步騎很快便拉開了距離。

北中城繼續向北,有一條黃河的支流,春汛還未到來水很淺。李惟嶽沒當回事,領着騎兵淌水過河。

因爲這個區域不太可能會有什麼危險,唯一有威脅的汴州軍,也不可能出現在這裡,因此李惟嶽很放鬆,感覺和春遊差不多。

老爹還是向着自己的。

想着這接管懷州這個“簡單任務”,李惟嶽在心中自我安慰了一番。

懷州城在一連串山脈的北面,山道並不崎嶇,也不是什麼天險,但這裡顯然不適合騎兵在此大規模機動。

站在蜿蜒看不到頭的山道入口,李惟嶽犯了難。

直接穿過山道,距離非常近,今日便可抵達懷州城。

如果繞路,那得先到孟縣,繞過一連串的山脈,估計明天日落前能到就要偷笑了。這一連串的山脈,也是河南府與懷州的行政分界線。

走近路,還是繞遠路?

年輕氣盛的李惟嶽,瞬間便選擇了直接走山道。

這繞遠可不是一般的繞,路線遠了三倍不止,關鍵是傳出去很丟人。

他爹李寶臣披堅執銳,一鼓作氣收拾了安守忠和李懷光,結果他兒子李惟嶽接管懷州城這樣的小事都要選擇繞路,說出去也不太好聽。

李惟嶽哪裡丟得起這個人啊。

五百騎兵變化序列,兩三騎一排,走入了山谷之中,隊伍瞬間拉得很長。

李惟嶽缺乏用兵的經驗,因爲是在“家門口”,連斥候探路的程序都省了。

他沒發現的是,山道兩旁,鬼影攢動。

山坡茂密的樹林裡,風一吹,弓弩與甲冑便若隱若現。

有個新入局的玩家,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第761章 寶臣大帥的倔強第7章 遠方來客第795章 蓄勢待發第648章 洗了睡第661章 人心詭譎猛如鬼第637章 MTGA(本卷完)第60章 退學威龍第484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上)第703章 父死子繼第495章 風起第627章 幽州霸總的一己之見第325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第588章 經典二打一第710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608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422章 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第570章 人性經不起考驗第632章 凡事皆有例外第468章 還有高手!第440章 啪第36章 請叫我方大膽第97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503章 天不會塌下來199.第176章 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第694章 亂局再起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194.第173章 老爹好色兒陰險第11章 李隆基的煩惱第552章 長河落日終有時第67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6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302.第262章 蘭州密議133.爆更通知第729章 那邊風景獨好第536章 打完這一仗就能回老家第395章 一碼歸一碼294.第254章 隴右套路深第2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5章 一隻腳上岸(下)第526章 歸去來兮!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第452章 暴雨急襲第564章 反客爲主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545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558章 金輪法王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485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下)123.第118章 無所不在的結社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283.第246章 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119.新羣開了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630章 臣等正欲死戰313.第271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263.第230章 再別長安(本卷完)第786章 態度是一個大問題第728章 這裡的夜晚靜悄悄第780章 拜錯碼頭第87章 酷愛折騰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第447章 河北飄來的陰雲第519章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第411章 精緻利己主義者265.第232章 江湖規矩第737章 雨雪將至第458章 勢如破竹與席捲江山150.第136章 錢!錢!錢!231.第203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783章 進步之風第560章 人心思變第765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556章 水入江河,沙落灘塗第382章 鬥力鬥巧,鬥智鬥勇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491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NTR第766章 來了約等於沒來133.爆更通知231.第203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455章 血戰黃花堆第352章 不可說之事第485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下)第402章 走基層路線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380章 急轉直下(爲天黑都想睡zzz加更)第575章 話不能亂說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635章 公開處刑第302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124.第119章 目的決定手段第772章 彎了的脊樑不如不要第27章 各自的麻煩第770章 黔之驢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756章 佛祖有幾個師?
第761章 寶臣大帥的倔強第7章 遠方來客第795章 蓄勢待發第648章 洗了睡第661章 人心詭譎猛如鬼第637章 MTGA(本卷完)第60章 退學威龍第484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上)第703章 父死子繼第495章 風起第627章 幽州霸總的一己之見第325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167.第151章 恩蘭達扎路恭第588章 經典二打一第710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608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422章 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第570章 人性經不起考驗第632章 凡事皆有例外第468章 還有高手!第440章 啪第36章 請叫我方大膽第97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503章 天不會塌下來199.第176章 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第694章 亂局再起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194.第173章 老爹好色兒陰險第11章 李隆基的煩惱第552章 長河落日終有時第67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6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302.第262章 蘭州密議133.爆更通知第729章 那邊風景獨好第536章 打完這一仗就能回老家第395章 一碼歸一碼294.第254章 隴右套路深第2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5章 一隻腳上岸(下)第526章 歸去來兮!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第452章 暴雨急襲第564章 反客爲主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545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558章 金輪法王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485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下)123.第118章 無所不在的結社267.第233章 大唐的榮耀283.第246章 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119.新羣開了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630章 臣等正欲死戰313.第271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263.第230章 再別長安(本卷完)第786章 態度是一個大問題第728章 這裡的夜晚靜悄悄第780章 拜錯碼頭第87章 酷愛折騰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第447章 河北飄來的陰雲第519章 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第411章 精緻利己主義者265.第232章 江湖規矩第737章 雨雪將至第458章 勢如破竹與席捲江山150.第136章 錢!錢!錢!231.第203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783章 進步之風第560章 人心思變第765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556章 水入江河,沙落灘塗第382章 鬥力鬥巧,鬥智鬥勇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491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NTR第766章 來了約等於沒來133.爆更通知231.第203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455章 血戰黃花堆第352章 不可說之事第485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下)第402章 走基層路線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380章 急轉直下(爲天黑都想睡zzz加更)第575章 話不能亂說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635章 公開處刑第302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124.第119章 目的決定手段第772章 彎了的脊樑不如不要第27章 各自的麻煩第770章 黔之驢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756章 佛祖有幾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