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逼宮!

“怎麼辦,該怎麼辦?”

天子李璘如同一隻熱鍋螞蟻,在紫宸殿內走來走去。當初建這座皇宮的時候,方重勇就問李璘要不要把日常處理政務(上班打卡)的地方,改個名字。

比如說“幹清宮”啊“養心殿”啊之類的。

但李璘所想的是:要恢復大唐的榮光,以及李氏的權柄,於是斷然拒絕。

祖制怎能輕易變更?

所以紫宸殿雖然換了地方,但還是叫那個名字。然而,紫宸殿也沒有給李璘帶來好運。

今天一大早,本該被“處死”的高尚,居然被朝廷送回來了。

事情起了變化!

這種“脫離掌控”,讓李璘焦躁不安。

不是說高尚不該回來,而是不該在他這個天子還沒出手的時候,就提前回來!

“說!爲什麼你會被送回來!爲什麼?

方清昨日回來的,他是不是跟你說了什麼!”

李璘雙目赤紅,雙手按住高尚的肩膀,不斷搖晃着他的身體。

“方清,想廢天子,立陳留王,故而將奴送回。”

高尚面無表情說道,非常冷靜。

“完了,完了,什麼都完了!這該如何是好啊!”

李璘不斷後退,最後跌坐在龍椅上。

忽然,他想到一件很關鍵的事情。李璘擡起頭來,看着高尚詢問道:“你如何知道方清要廢了朕?”

“韋子春被下獄了,他進大理寺獄的時候,奴正好出來,看到他了。

故而有此判斷。”

高尚輕嘆一聲說道。

“這是爲何?”

李璘的腦子要被幹燒了,完全不明白韋子春下獄,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刺殺的事情,是韋子春告密的。

方清讓韋子春下獄,是因爲他誣告了陛下,這說明他不打算追究刺殺陳留王這件事了。

陛下大可不必爲此擔憂。”

“原來是這樣啊。”

李璘長出一口氣,感受到了劫後餘生的幸運。

“陛下,您真的覺得是躲過一劫?”

高尚露出無奈的表情反問道。

“難道……不是嗎?”

李璘有些不明白,根本不覺得事態是變嚴重了。

“陛下指使刺客刺殺陳留王,方清表面上不追究,但卻可以讓所有人都明白,是陛下所爲。

不發作乃是方清是顧全大局,纔沒有追究。

這是做給天下人看的,並不意味着陛下就安全了。

方清要廢帝,多的是理由,沒必要揪着刺客的事情。”

高尚痛心疾首的說道。

“那,那朕該如何應對呢?”

李璘嚇得面色煞白,心中七上八下的。

“這個奴也不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高尚搖搖頭,沒有接茬。

正當李璘長吁短嘆的時候,一個宦官急急忙忙的走了進來,將一份開封那邊來的公文交給李璘,隨即退到一旁。

“明日,朝臣將在皇宮內參加朝會?”

展開公文的卷軸,李璘一目十行的看完,臉上出現了怪異的表情。

居然是來這裡開會!

不過想想也正常,因爲在長安的時候,朝廷開朝會就是在皇城的太極殿啊!後來改到了紫宸殿。

雖然明日是頭一遭在汴州的皇宮裡開朝會,但這個流程沒有任何問題。

“方清昨日返回了開封城,明日朝會,倒也不足爲奇。”

高尚微微點頭說道。

“會不會,是方清想在朝會上發難,以行刺宗室爲由廢掉朕?”

李璘湊到高尚身邊小聲問道。

這蠢豬真是沒誰了!

高尚在心中暗罵了一句。

“陛下,如果方清要繼續追究此事,就不會將告密的韋子春下獄了。

韋子春被定罪的理由絕不會是告密,但他被定罪,一定是因爲方清不想讓世人認爲,是他在借題發揮。

如果現在就廢掉陛下,他如何堵住天下悠悠衆口?”

高尚耐心解釋道。

這不是明擺着嘛,方清把他送回皇宮,又把告密的人抓了,顯然就是不希望外人認爲是方清自己謀劃了刺殺,嫁禍給李璘。

這麼快就發難,不是明擺着那啥嘛。

“那就好,那就好。”

李璘鬆了口氣,心有餘悸。

刺殺李琦那件事,是他一時衝動了,現在想起來,當真是覺得衝動是魔鬼。

其實吧,越是弱的人,就越是喜歡投機取巧,因爲他們無法通過堂堂正正的競爭,來獲得勝利。

李璘幻想着,我殺李琦,又不是殺你這個大帥,應該沒事的哈。

沒想到因爲韋子春告密而導致刺殺失敗,還讓高尚進了監牢。

李璘的衝動,看似意料之外,實則情理之中。

“陛下,國事艱難,外有強敵,內有權臣,還請陛下不要自暴自棄。”

高尚安慰李璘說道。

“朕知道了。”

李璘點點頭,應付了一句,也不知道有沒有聽進去。

“朕前幾日心情不好,罵了你幾句,你不會怪朕吧?”

李璘看着高尚,若有所思的詢問道。

“回陛下,奴侍奉陛下是天經地義的。”

高尚謹慎小心的答道,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

“嗯,朕知道了。”

李璘用食指敲擊着龍椅上的扶手,裝作一副不經意的模樣問道:“方清這樣持續的收復失地,看起來,一統天下有望。只是,那時候朕如何讓他交出兵權呢?”

這次出兵淮南與浙西的影響非常大,因爲這兩地不但富庶,而且是產糧的沃土,絕對不可小覷。

以前朝不保夕的時候,汴州誰說了算,李璘也不是很在意,他更害怕的,是被人衝進臥房割了腦袋。

但現在被人打敗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小,汴州政權甚至有些崛起的姿態了。

於是能不能掌權,誰說了算,變成了更加要命的問題。

如果不是這樣,方清也不會着急從淮南的揚州趕回來了。

事實上,平叛還有一部分沒有完結,淮西那邊,有賊軍在流竄,並不安穩。

“陛下,到時候,只怕要仿玄武門故事。”

高尚壓低聲音說道。

“真的有機會麼?方清的黨羽,很多啊!這樣會不會太冒險了?”

李璘長嘆一聲,搖了搖頭。類似的事情,他想都不敢想。

“誰知道呢?元子攸亦能殺爾朱榮,誰敢說方清不是下一個爾朱榮呢?”

高尚繼續蠱惑道。

“爾朱榮是誰?”

李璘反問了一句。

他愣是沒想起來這位到底是什麼人,只覺得有點耳熟,好像在哪裡聽過一樣。

高尚一時間竟然語塞,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見李璘是真不知道,而不是故意裝糊塗,他才解釋道:“一個類似董卓的人物。”

李璘頓時恍然大悟。

……

新皇宮,老朝會,換湯不換藥。

李璘有氣無力的坐在紫宸殿的龍椅上,神遊天外,聽着方清在講述浙西剿匪的軍情。

誰誰誰立下戰功。

誰誰誰作戰勇敢。

朝廷要給什麼賞賜,當地空出來的職位,有多少官員要安排,怎麼安排。

誰升官,誰免職,誰要從浙西來汴州吏部“點卯”,接受考覈。

要從汴州運送多少糧秣去揚州,要在各州設立官倉放糧,需要多少錢等等。

明年的春耕要如何佈置,農具和種子準備好了沒有,給農夫的貸款怎麼發放。

似乎有說不完的事情,聊不完的議題。

方重勇說完了以後劉晏接着說,劉晏說完了嚴莊接着說,嚴莊說完了李筌接着說。

李璘看着面前走馬燈一樣出列又入列,入列再出列的臣子們,心中毫無波瀾。

甚至想起身唱歌跳舞。

太踏馬無聊了!

李璘就是個吉祥物,像個傻子一樣坐在龍椅上。大殿的事務,都跟自己無關。

臣子們紛紛出來請示,李璘要說的,也不過是“好”“知道了”“準了”之類的。

一切,都只是個形式,走個過場罷了。

當然了,若是讓李璘來處理這些事情,他又完全沒有辦法去做。

前線如何,他知道麼?

他不知道。

淮南與浙西民情如何?

他也不知道。

李璘連多少錢可以買一個雞蛋都不知道。

他什麼也做不了。

當然了,真正決定該如何不該如何的,是開封府衙,也就是方清的霸府。

與李璘無關。

忽然,皇宮外面的“登聞鼓”被人敲響了!

咚!咚!咚!

敲擊聲十分沉悶,像是敲在衆人心頭一樣。

羣臣們在朝會,爲什麼會有人敲登聞鼓呢?

這項制度,在基哥時代,雖然有,但都只是擺設而已。誰敲登聞鼓,要做好自己被打死的準備。

因爲這項制度,要求鳴冤的事情,不能“不實”,否則按“誣告反坐”處理。

一件事既然蓋棺定論,想扭轉回來,則需要“矯枉過正”,因此要付出的代價,也是極大的。

通常都是敲鼓之人反被打死。

而皇帝必須接待敲登聞鼓之人的鳴冤,這項制度反倒是方清定下來的。當然了,李璘覺得方清是在利用這項制度找他的茬子!一直都是對此深惡痛絕!

“諸位愛卿,這是怎麼回事呀?”

李璘面露驚訝之色,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

“陛下,您是皇宮之主,登聞鼓,也是敲給您聽的。”

方重勇上前一步,對李璘叉手行禮說道。

“陛下,不如讓敲鼓之人進來,看他有什麼冤屈。”

高尚在李璘耳邊小聲建議道。

如此也好。

李璘心中暗想,於是大聲喊道:

“鳴冤之人入殿!”

“鳴冤之人入殿!”

“鳴冤之人入殿!”

聲音一個接一個的傳出去,傳得很遠,帶着不可置疑的威嚴肅穆。

終於有點朝廷的模樣了!

李璘坐直了身體,一臉期待。

很快,一個穿着白色布衣的年輕人,被兩個宦官帶了進來。李璘不認識,也不眼熟,確認是第一次見面。

“你是何人,爲何鳴冤?”

李璘微笑問道。

“草民乃是科舉進士元載。”

元載直接跪下,將一卷紙雙手託舉至頭頂。

然後就不說話了。

“高尚,你念吧。”

李璘指了指元託舉的紙卷說道,這應該就是所謂的罪狀了。

高尚走上前去,將紙卷展開,定睛一看,面色尷尬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

“唸啊,你怎麼不念?”

李璘有些不滿的問道。

“罷了,本帥來念吧。”

方重勇接過高尚手中的狀紙,開口唸道:

“草民元載,及科舉進士一百五十三人,聯名上奏,請天子退位,太子繼位。

當今天子無道,有罪二十七條:

生活奢靡,不恤民生,此罪一;

荒淫奸邪,沉迷女色,此罪二;

不通農桑,不識五穀,此罪三;

不知兵事,文恬武嬉,此罪四;

不能生育,子嗣稀薄,此罪五;

橫徵暴斂,揮霍無度,此罪六;

……

行刺兄弟,手段卑劣,此罪二十七。

草民請天子即刻退位,莫要讓神州陸沉,百姓陷入苦難之中。

冒犯了朝廷,草民願以死報國!”

方重勇唸完,就看到元載忽然起身,朝着紫宸殿內的柱子撞了上去。幸虧被眼疾手快之人拉住,纔沒有被撞死。

但饒是如此,元載也陷入了昏迷,並且頭也被磕破了,流了好多血,不知道能不能救回來。

兩個醫官連忙叫人把元載擡了出去。

此時此刻,坐在龍椅上的李璘,只覺得自己的耳朵嗡嗡作響!

反了!反了!方清這是要做什麼!

他氣得渾身發抖,嘴脣張開又合上,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整個朝堂陷入一片尷尬的沉默之中,方重勇不發話,誰也不敢開口說什麼。

這位方大帥的態度,着實有些曖昧。

他雖然沒有直接說廢帝,但是,他在念“罪狀”的時候,也沒有停下來呀?

科舉進士聯名上書,要天子退位。

你以爲這只是兒戲麼?

不不不,這其實已經是逼宮了!

“陛下身在宮中,民間百姓的聲音,還是要傾聽一下。”

方重勇面色平靜說道,將那份“罪狀”卷好,遞給一旁站着的高尚。

“朕,朕,知道了。”

李璘結結巴巴的說道,連話都說不清楚了。

“不過這份所謂的罪狀,無憑無據,信口開河,不過是一些愚昧之人偏聽偏信,被矇蔽了眼睛而已。

本相建議,將這一百多進士,驅離汴州,讓他們去淮南,去浙西爲官,體驗民間疾苦。

也省得這些人聚集起來,整日在朝廷側畔聒噪,陛下以爲如何?”

方重勇對李璘叉手行禮問道。

進士聯名上書打臉天子,逼迫天子退位讓賢,居然懲罰就只是“趕出京城”,到外地去當官。

確定這真是處罰麼?不禁引人遐想。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李璘有些心虛的點點頭說道。

他原本還想說,要把聯名上奏,逼迫他退位的進士全都下獄呢,沒想到方清已經提前把口子堵住了。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高尚扯着嗓子高呼道。

方重勇領着重臣魚貫而出,等人都走光了,李璘這才癱軟在龍椅上,嚇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那感覺,就像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模樣狼狽到了極點。

“你說得對,越來越危險了,方清是想廢了朕!”

李璘喘着粗氣說道,依舊是驚魂未定。

就在剛纔,就差那麼一點點,或許只是方清的“一念之差”,他這個天子就被廢了。

然後,太子李偒登基,名正言順,不會有任何阻礙,也不會有人站在自己這邊。

爲什麼呢?

因爲,這些進士並沒有鼓譟讓李璘退位,讓方清繼位啊。

太子繼位,名正言順,又有什麼不妥呢?

李璘發現,自己現在就算立刻駕崩,也掀不起一點風浪。

“該怎麼辦?”

李璘看着高尚,沉聲問道。

178.第161章 驚天弊案(完)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300.第260章 太白山祥瑞第658章 逼宮!覆盤兼求票第714章 石頭剪刀布第358章 萬里赴戎機第399章 加冕爲王第627章 幽州霸總的一己之見第665章 潘金蓮與西門慶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第88章 你上你能行第587章 空手套白狼第537章 扶風火牛陣第8章 我就說我是神童吧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683章 柳城悲歌第278章 五年平遼第711章 人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184.第166章 “低調”第718章 兩難自解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第35章 一日殺三子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482章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爹兒第325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第55章 盛唐小學生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559章 登州水,浪打浪第458章 勢如破竹與席捲江山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第292章 計策背後的計策第43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689章 破軍射天狼第736章 錢難賺話難聽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59章 國事如兒戲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第80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全書完)第484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上)第69章 官場規矩多第303章 因吹斯汀科普小知識:反向貨幣操作第358章 萬里赴戎機第320章 北斗七星高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235.第207章 二龍相見第680章 劍指渤海國第482章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爹兒第304章 忠!誠!第317章 釣魚怎能不戴頭盔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第386章 向着勝利衝刺(本卷完)174.第157章 屬於基哥的盛世(本卷完)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第440章 啪第433章 何日風起雲涌第799章 醒於此睡於此第434章 小節與大義第663章 且看官家屠龍第395章 一碼歸一碼250.更新通知第766章 來了約等於沒來晚唐五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暗時代”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596章 寶臣大帥的末日?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第64章 求跟讀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606章 夢裡什麼都有第776章 血灑長安(中)第445章 摻沙子大法第442章 一箭喝退十萬兵第668章 節操值幾分錢?第710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680章 劍指渤海國235.第207章 二龍相見第280章 亂第580章 建國大業之暗流涌動第403章 方節帥見不得流血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第395章 一碼歸一碼第529章 以卵擊石?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242.第213章 多少也貪一點吧第613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284.第247章 節帥饒命啊!第448章 二愣子第26章 上元夜(下)第522章 給幽州藩鎮上點強度136.本書作者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讀文獻124.第119章 目的決定手段184.第166章 “低調”第582章 建國大業之合縱連橫第358章 萬里赴戎機第718章 兩難自解
178.第161章 驚天弊案(完)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300.第260章 太白山祥瑞第658章 逼宮!覆盤兼求票第714章 石頭剪刀布第358章 萬里赴戎機第399章 加冕爲王第627章 幽州霸總的一己之見第665章 潘金蓮與西門慶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第88章 你上你能行第587章 空手套白狼第537章 扶風火牛陣第8章 我就說我是神童吧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683章 柳城悲歌第278章 五年平遼第711章 人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184.第166章 “低調”第718章 兩難自解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第35章 一日殺三子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482章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爹兒第325章 明明可以直接搶第55章 盛唐小學生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559章 登州水,浪打浪第458章 勢如破竹與席捲江山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第292章 計策背後的計策第43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689章 破軍射天狼第736章 錢難賺話難聽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59章 國事如兒戲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第80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全書完)第484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上)第69章 官場規矩多第303章 因吹斯汀科普小知識:反向貨幣操作第358章 萬里赴戎機第320章 北斗七星高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235.第207章 二龍相見第680章 劍指渤海國第482章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爹兒第304章 忠!誠!第317章 釣魚怎能不戴頭盔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第386章 向着勝利衝刺(本卷完)174.第157章 屬於基哥的盛世(本卷完)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第440章 啪第433章 何日風起雲涌第799章 醒於此睡於此第434章 小節與大義第663章 且看官家屠龍第395章 一碼歸一碼250.更新通知第766章 來了約等於沒來晚唐五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暗時代”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596章 寶臣大帥的末日?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第64章 求跟讀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606章 夢裡什麼都有第776章 血灑長安(中)第445章 摻沙子大法第442章 一箭喝退十萬兵第668章 節操值幾分錢?第710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680章 劍指渤海國235.第207章 二龍相見第280章 亂第580章 建國大業之暗流涌動第403章 方節帥見不得流血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第395章 一碼歸一碼第529章 以卵擊石?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242.第213章 多少也貪一點吧第613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284.第247章 節帥饒命啊!第448章 二愣子第26章 上元夜(下)第522章 給幽州藩鎮上點強度136.本書作者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讀文獻124.第119章 目的決定手段184.第166章 “低調”第582章 建國大業之合縱連橫第358章 萬里赴戎機第718章 兩難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