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進步需要體面

從長安出發到河西,大體上可以有三條路可以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隴右河西路”、“吐谷渾路”以及“回紇路”。

回紇路是先到靈州再從大漠去涼州,這條路線基本上不需要考慮,無論是方重勇還是他麾下的幕僚,誰也不想走這樣的“捷徑”。

光是刺激朔方軍的後果,就無法承擔。

吐谷渾路,則是要先經過河湟谷地,再從大斗拔谷去涼州。這條路,雖然也可以走,但一路城池都被吐蕃人控制,在吐蕃斥候的監視之下,達不到戰役的突然性。

隴右河西路則分爲南、北兩道。

南道從長安出發,經蘭州金城至涼州。

北道則是從咸陽縣西北行,渡黃河至涼州。北道比南道路程短,但北道道路險峻,通行不便。南道雖遠,但道路相對平坦,行人商旅多走南道。

這些路線看似選擇很多,實則只有隴右河西路的南線可以走。

當方重勇帶着幕僚團抵達長安後,中軍兵馬已經在此厲兵秣馬多時了,糧秣、箭矢,運糧的騾馬及牲畜,一應俱全。比起上次出兵關中,這次出兵河西,可以說紮紮實實的準備了一年,後勤保障花費了很大氣力。

此時已然是深秋,田間早已不見收割麥子的農夫,只留下光禿禿的土地,田埂邊還有枯黃的雜草無人打理。

近些年關中人口大量逃亡,土地有了極大富餘。不過這些土地大部分還是處於撂荒狀態,有許多佃戶沒有均田,依舊是在給關中天龍人種田,日子過得苦哈哈的。

灞橋東岸,方重勇看着長安郊外荒蕪的景色,心中五味雜陳。

“官家,運糧的輔兵已經組織好了,都是關中本地人。”

張光晟上前稟告道,他也察覺到,方重勇似乎是有心事。

“達扎路恭就算退出了涼州,也會堅守河湟谷地。隨着我們補給線拉長,當年開元時與吐蕃之間的拉鋸,又會復現。

一如既往。”

方重勇看了張光晟一眼,搖頭嘆息道。

地緣政治有其客觀規律,只要青藏高原的溼潤氣候不出現劇烈變化,那麼大唐與吐蕃之間在隴右的對峙,就不會停下來。

哪怕達扎路恭死了,哪怕吐蕃國內又換了贊普,也是一樣的。

同樣,只要新朝廷有邊防需求,不願意放棄河西走廊,那麼開元時期的戰略佈局,也會被繼承下來,繼續和吐蕃人對峙。

“官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河湟谷地以西全是高原,我們上不去,即便上去了也打不過吐蕃人。”

張光晟無奈勸說道。

他明白方重勇的心情,這位方官家就是想建立一個勝過大唐的新朝代。可是,現在又不得不走到過去的老路,依舊要繼承過往的戰略佈局。

這種憋屈與無奈,他亦是感同身受,卻也同樣無計可施。

“這些不提也罷,今年關中如何?”

方重勇轉換了話題詢問道。

如今長安城,已經在行政上被分割了。城內坊舍,也處於無人看管的狀態,早就不復當年盛況。

“回官家,真要說的話,不是太好。如今關中盜匪不少,像是一夜間冒出來的一樣。卑職以爲,或許是……比如說上次延州的那次叛亂,就是李氏宗室所爲。其他的,也不能排除嫌疑。”

張光晟小說稟告道。

如今關中的情況可不太安穩,有能力跑路的已經跑路到汴州了,畢竟那邊機會更多些。李唐宗室裡面不少人暗地裡謀劃着什麼,當然了,這些人也不可能顧頭不顧腚的梭哈,表面上看,他們似乎還挺老實的,背地裡有什麼就不好說了。

畢竟,箭永遠是沒有射出去的時候,威脅最大。

“你有什麼想法麼?”

方重勇雙目平視前方,看着河對岸破敗的春明門詢問道。

“回官家,卑職建議,天子可以下一道聖旨,讓宗室子弟集中於陳留縣居住,遷出關中,住在天子腳下。

如此,便於宗正寺管理,也可以絕了很多人不必要的心思。”

張光晟提出了心中琢磨了很久的想法。

李唐宗室若是分佈於各地,不方便“管理”,有人振臂一呼,很多時候也會帶來不少麻煩。

當年楊廣攻高句麗時,後方楊玄感謀反,可是狠狠擺了他一道。

往事復現也並非不可能,特別是在準備出兵河西,攻打吐蕃的這個節骨眼。

不得不說,張光晟當了幾年金吾衛中郎將,政治頭腦確實長進不少。

“不錯,這個建議很好。”

方重勇微微點頭,表示讚許。他打算馬上就寫信回汴州,讓元載“勸說”天子實施。

過往的時候,汴州朝廷還是有些危險,因此方重勇和李唐宗室的矛盾還不算突出。而今汴州朝廷已經在席捲天下,他和李家人已經處於矛盾衝突的核心位置。

這個時候,即便是韜光養晦,即便是隱忍退讓,也不可能消弭矛盾。

與其這樣,還不如提前佈局!準備辦那“驚天動地”的大事。

方重勇立刻將大聰明叫來,對他吩咐道:“派人回汴州,通知一下元載,讓他依計行事。”

依計?

依的是什麼計?

大聰明不知道,不過這件事似乎也不需要他知道。方重勇如今已經是越來越注重保密了,爲了防止走漏消息,知道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

“請官家放心,卑職這就去辦。”

大聰明對方重勇叉手行了一禮,隨即退下。

“官家……”

張光晟似乎有話想說卻欲言又止,方重勇擡起手,示意他不必說下去。

“你統計一下還在長安及周邊地區的宗室子弟,有多少戶,有多少人,將其裝訂成冊。到時候朝廷會安排這些人在陳留縣落戶。

如果有人不願意搬遷,那麼以謀反罪論處,到時候你就不必留手了。”

方重勇面色平靜吩咐道,伸出手做了一個劈砍的動作。

張光晟心中一緊,已然明白了對方要做的事情是什麼。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爲“那件事”做鋪墊做準備。

終於要來了麼?

“官家,卑職想一同出征河西。卑職熟悉河西地理,應該幫得上官家的忙。”

張光晟一臉激動對方重勇抱拳行禮道。他還是想上戰場,不想幹帶着丘八抓人抄家的活計。

“不必,達扎路恭這次輸定了,關中的事情同樣很要緊。”

方重勇斷然拒絕了張光晟請戰。

既然吐蕃人很可能長期與大唐在西面保持對峙,那麼打敗達扎路恭的軍事意義,也就沒有那麼大了。它更多的,還是爲了給自己的皇冠上鑲嵌一顆明珠。……

大軍出征,汴梁城依舊是如往日那般熱鬧。只不過,“垂簾聽政”的太后武氏,和少年傀儡天子李償,日子卻不如外人想的那般風光無限。

他們即便是什麼也不做,汴州朝廷依舊是運行平穩,有他們沒他們一個樣。

這天一大早,武氏從噩夢中驚醒,她夢見方清帶兵殺進了汴梁城皇宮,裡裡外外都是血,到處都是屍體,宮內的屋舍在烈火中熊熊燃燒,那是怎樣一種恐怖地獄啊!

正當武氏剛剛穩住心神的時候,宦官霍仙鳴來報,京兆尹元載求見!

想起昨夜的夢境,武氏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不過她可沒資格說不見元載,只好草草梳妝過後,在霍仙鳴的帶領下,來到了紫宸殿中的一處偏殿,也是天子跟大臣們單獨會面的地方。

“元府尹一大早求見哀家,不知是有什麼要事相詢呢?”

武氏拿捏着腔調詢問道,雖然已經儘量保持鎮定,但聲音中還是難免有幾分顫抖。

“長安殘破不堪,朝廷遷都回長安,已經是不可能了,可是關中依舊有很多宗室子弟居住。

官家以爲,他們作爲天子的親戚,也應該居住於皇城側畔,不該離得那麼遠。

尋常之家且有經常探親之事,天家豈能對宗室視而不見?

故而官家請求將關中宗室遷徙,定居於先帝之封地陳留縣居住。不知道太后對此有什麼看法沒有?

天子年少,一切都由太后定奪,不知道太后怎麼說?”

元載綿裡藏針詢問道。

將宗室遷徙到汴州?

武氏聽到這個建議,心中一驚,隨即便想到了方清可能的圖謀。

宗室若是分散於全國,一旦有事,方清要平息紛爭還頗有些費周章。但是宗室子弟若是集中於汴州,那麼……就好辦了。

怎麼說呢,武氏感覺方清心思還挺縝密的。只是這個問題,她卻不想答應,至少不想答應得太痛快。

“事關重大,哀家以爲,還是等官家得勝歸來後再行定奪爲好。”

武氏面色爲難說道,明擺着不想就範。

“太后,微臣也不是想威脅你,只是想告訴你一些事情。”

元載先是對武氏叉手行了一禮,隨即雙目瞪着她繼續說道:“這太后你不想當,有的是人想當。李償不想當天子,有的是人能當天子。官家讓下官問問太后的意思,是給太后體面。可是太后推諉拒絕,那就是不給官家體面了。太后若是想體面,那就發詔書,證明天子依舊可以對政務發號施令。太后若是不想體面,那下官也可以幫太后體面。”

元載的話語十分露骨,嚇得武氏面色蒼白。

要知道,中華上下五千年,也不過是出過一個武媚娘。不是說所有姓武的女人,都有武媚孃的政治水平!

聽到元載的話,武氏頓時六神無主,不知所措。

“哀家,哀家只是覺得從關中搬遷到汴州太麻煩了,太麻煩了。”

武氏辯解道。

“那太后不反對咯?”

元載逼問道。

他性格潑辣睚眥必報,根本就不講究什麼溫文爾雅,即便是面對所謂的太后,也依舊不加收斂!

“哀家會下詔書的,請元府尹放心。”

武氏看到元載面色緩和,心有餘悸保證道。

“如此便好,是本官唐突了,請太后見諒。”

元載假惺惺的說道,臉上雖然帶着笑容,實則毫無敬意可言。

武氏心中不由得一陣悲哀,因爲真相纔是快刀,纔是傷人最深的東西。

確實如元載所說,如果自己不想體面,那麼別人就要來替她“體面”了。到時候,丟人的可不是方清啊。

看到武氏似乎服軟了,元載像是於心不忍一般的嘆了口氣。

他忍不住開口勸說道:“太后,如今天下是什麼局面,相信下官不說,你也是知道的。倘若真有那麼一天,太后想過要怎麼辦嗎?”

元載問得很是隱晦,但只要武氏不傻,應該就能明白話語中究竟是什麼意思。

一切,都是爲了“那件事”!

武氏不吭聲,她不敢答應。因爲不管她怎麼想,史書也一定會記錄得明明白白,按照方清的意思記錄。

“這是官家的意思麼?”

武氏實在是無法迴避,開口詢問道,語氣平淡。

元載搖搖頭道:“這不是官家的意思,是下官想問一問太后。天子看似風光,實則如履薄冰。太后真的覺得,那個位子好坐麼?”

武氏依舊不答。

元載繼續勸說道:“有的時候,一個人若是死去,會死得完全沒有價值,甚至死後還會被其他人編一個荒誕的理由,以至於後世嘲笑千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事未必爲真,但他失敗了,編史書之人,就能將這樣的事情堂而皇之的記下來。太后,官家是一個喜歡體面的人,下官已經不止一次在說了。”

“所以,元卿家是想哀家做什麼呢?”

武氏無奈詢問道。

“請太后下一份詔書,直言天子年少無法主持國政。天子之位,應該禪讓於官家。

之後,滿朝文武都會力勸太后收回成命,官家也會嚴詞拒絕。此後,這件事便會不了了之。”

元載不動聲色說道。

武氏一愣,她本人並沒有什麼玩弄權術的經驗,但直覺上認爲,元載所說之事,頗有些意味深長,絕非是無的放矢。

“元卿家所說之事,就不能等官家回汴州再說麼?”

武氏反問道。

“下官說了,官家希望體面,也希望太后和天子體面,這只是下官的一點建議,是爲了天子好。”

元載強調道。

武氏揣摩了一番,微微點頭,算是默認了。

“那請太后現在便手寫詔書吧。”

元載見武氏答應了下來,趁熱打鐵說道。

“這……”

武氏也沒想到元載這麼不要臉!她都答應下來了,肯定會發詔書的,沒想到對方就這樣沉不住氣。

“好,哀家這便寫!”

武氏咬牙切齒的說道,說完找來文房四寶,當即書寫了一份詔書。

元載看到詔書上說天子願意禪讓給方清,以全國家,頓時心花怒放。

他壓住內心的激動,將詔書收好後,對武氏行了一禮,然後腳步輕快的離開了紫宸殿!

第705章 who cares第409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563章 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302.第262章 蘭州密議第72章 王者之風第450章 舉重如輕第315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716章 黃河裡的魚兒都吃飽了第615章 陽謀對陽謀第99章 方衙內的低級趣味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第561章 蠅是真的蠅,狗也是真的狗160.第145章 削髮以明志第753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471章 基哥的腳步靜悄悄254.第221章 狗官雄起270.第236章 都是爲聖人辦事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381章 高仙芝歷險記第412章 你不懂基哥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223.第196章 誰搞我我殺誰第466章 沙場之上用生命上課第424章 敵在香積寺第705章 who cares第430章 歪和尚念正經243.第214章 鬆綁196.第174章 江湖上竟然有我的傳說第515章 愣子遇苟王第784章 一刻不得安閒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158.第144章 永不妥協第331章 勾欄從來扮高雅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568章 扶我起來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覺第563章 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654章 看似贏了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667章 白拿的錢財第671章 進還是退,這是一個問題第656章 披着龍袍的小丑211.第186章 誰說沒槍頭就捅不死人第307章 逐漸崩壞的建制派第311章 套馬的漢子威武雄壯第344章 王對王第12章 暗流涌動第720章 非友即敵的規則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350章 相行漸遠第400章 毫無波瀾第682章 來得不湊巧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第392章 獅子大開口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122.第117章 貓眼三姐妹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218.第191章 “皆大歡喜”第564章 反客爲主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第425章 殺破狼第589章 不詳的預感248.第217章 草根野望第509章 怎麼又打我?第293章 我可是看過一千多集名偵探柯南的節第756章 佛祖有幾個師?202.第179章 送汝上青雲第447章 河北飄來的陰雲第378章 阿喀琉斯之踵第87章 酷愛折騰第641章 風漸起忠孝節義的絕唱:說顏真卿祭侄文稿背後的故第310章 丘!八!之!魂!第93章 官場潛規則第298章 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309.第268章 是時候給大唐人民來一點小小的第707章 天作孽,尤可爲120.第115章 一個個說話都蠻好聽的第487章 跟這羣蟲豸一起怎麼能第624章 殺人不說還要誅心第397章 三選一第510章 節帥來了不納糧第775章 血灑長安(上)248.第217章 草根野望第725章 海納百川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第525章 你便是真龍天子(本卷完)第679章 一秒六刀只是刀的極限第446章 兩面三刀第643章 boss直聘第399章 加冕爲王202.第179章 送汝上青雲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第532章 你怎麼還不去死啊第694章 亂局再起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
第705章 who cares第409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563章 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302.第262章 蘭州密議第72章 王者之風第450章 舉重如輕第315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716章 黃河裡的魚兒都吃飽了第615章 陽謀對陽謀第99章 方衙內的低級趣味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第561章 蠅是真的蠅,狗也是真的狗160.第145章 削髮以明志第753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471章 基哥的腳步靜悄悄254.第221章 狗官雄起270.第236章 都是爲聖人辦事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381章 高仙芝歷險記第412章 你不懂基哥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223.第196章 誰搞我我殺誰第466章 沙場之上用生命上課第424章 敵在香積寺第705章 who cares第430章 歪和尚念正經243.第214章 鬆綁196.第174章 江湖上竟然有我的傳說第515章 愣子遇苟王第784章 一刻不得安閒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158.第144章 永不妥協第331章 勾欄從來扮高雅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568章 扶我起來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覺第563章 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654章 看似贏了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667章 白拿的錢財第671章 進還是退,這是一個問題第656章 披着龍袍的小丑211.第186章 誰說沒槍頭就捅不死人第307章 逐漸崩壞的建制派第311章 套馬的漢子威武雄壯第344章 王對王第12章 暗流涌動第720章 非友即敵的規則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350章 相行漸遠第400章 毫無波瀾第682章 來得不湊巧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第392章 獅子大開口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122.第117章 貓眼三姐妹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218.第191章 “皆大歡喜”第564章 反客爲主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第425章 殺破狼第589章 不詳的預感248.第217章 草根野望第509章 怎麼又打我?第293章 我可是看過一千多集名偵探柯南的節第756章 佛祖有幾個師?202.第179章 送汝上青雲第447章 河北飄來的陰雲第378章 阿喀琉斯之踵第87章 酷愛折騰第641章 風漸起忠孝節義的絕唱:說顏真卿祭侄文稿背後的故第310章 丘!八!之!魂!第93章 官場潛規則第298章 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309.第268章 是時候給大唐人民來一點小小的第707章 天作孽,尤可爲120.第115章 一個個說話都蠻好聽的第487章 跟這羣蟲豸一起怎麼能第624章 殺人不說還要誅心第397章 三選一第510章 節帥來了不納糧第775章 血灑長安(上)248.第217章 草根野望第725章 海納百川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第525章 你便是真龍天子(本卷完)第679章 一秒六刀只是刀的極限第446章 兩面三刀第643章 boss直聘第399章 加冕爲王202.第179章 送汝上青雲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第532章 你怎麼還不去死啊第694章 亂局再起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