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郭橋兵變(上)

方重勇跟赤松德贊簽了一份所謂的“盟約”,約定大唐是舅舅,吐蕃是外甥,並以此相稱。算是爲彼此間的戰爭畫上了休止符。

大唐保留了河西五州,維持着跟西域之間的聯繫,但吐蕃佔據了河湟谷地,可以在河西走廊的咽喉處種田放牧,將來兩國擦槍走火的概率極大!

因此,所有參與會盟的人,哪怕是拿着刀在一旁放哨的丘八都知道:這不是盟約,而是一份存續時間不知道多久的停戰協議。

一旦大唐與吐蕃中的某一方恢復元氣,就必定會撕毀盟約開戰。再次大打出手是必然的,不確定的僅僅是戰爭爆發的時間,以及戰爭的規模,還有戰爭的結果。

處理完這件最重要的外交大事之後,方重勇帶兵返回關中。

等大軍抵達長安的時候,已經到了冬天,河流早已結冰,不過還未下雪。田裡的莊稼早已收割完畢,只剩下光禿禿一片,看起來有些荒涼而蕭索。

稍稍觀察一番就看得出來,關中遠未從蕭條中走出來。

方重勇找到“關中府”的府尹元結,讓元結下了一道政令:願意去汴州安家的人,可以蹭汴州軍馱運輜重的騾馬車,替他們免費搬家。

反正大軍回程的時候,糧秣都留在河西與蘭州了,大量牲畜拖着空車回來,閒着也是閒着。

這道命令不下還好,命令一下整個關中地區沸騰了。好多沒有分到田宅,或者無力打理土地,或者沒有本錢成家立業的人,都踊躍報名。

當年,大唐建國之初就有削弱關東與河北之策,將大量人口從關外遷徙到關中。如今,方重勇也是有意識的給關中“減負”,將其戶口遷出關中。

畢竟,大唐立國百餘年,在關中根基深厚,又有山河之險。一旦鬧起來,後果不堪設想。

人沒了,那麼什麼都沒了,無論是建設城池也好,造反也罷,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人口,特別是青壯勞力。

這一招釜底抽薪,影響極爲深遠,卻又不傷天和,不取人命,更無巧取豪奪,可謂是文火慢燉,徐徐圖之的經典手腕。

這次來長安,方重勇再也看不到當年的那些繁華往事了。長安被一分爲三,街道也因爲改建而變得面目全非。

有的地方在擴建,有的地方在拆遷;有的道路被堵塞,有的道路卻又被開闢出來;有的地方門可羅雀,有的地方卻隱隱煥發出新的生機。

真可謂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邊拆一邊建,亂中有序。

方重勇對元結耳提面命,叮囑他施政的時候,要“與民休息”。交不起賦稅,家中土地少於一百畝的農戶,可以緩一緩,先交一部分,等有錢了以後再交。

他還特別要求,對於大面積撂荒的大戶,要嚴懲重罰。只要撂荒的土地超過一百畝,多餘的部分撂荒第一年罰錢,撂荒第二年直接充公,沒收地契。

與民休息好理解,但元結實在是沒懂方重勇所說的“嚴打撂荒”是什麼意思。

所謂大戶,並不是單純指世家豪強,也可以是村裡家大業大,丁口衆多的人家。

這樣的人,雖然已經脫產,但是依舊與族人,佃戶生活在一起。有種共同的地方記憶,在地方上也比較有號召力,絕非是腐朽得不能動彈的那些關中天龍人。

可以粗淺的認爲,世家是官僚化的豪強,而豪強則是武裝化的大戶。

大戶家的土地大面積撂荒,小面積耕種,並且集中大量佃戶精耕細作,乃是多少年以來的“優良”傳統。這其中對當事人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三言兩語難以盡述。

因爲土地這種東西,本身是不產出任何東西的,所有的產出,都可以看作是人類的勞動結晶。佔有大量土地,卻只使用小部分,不僅是要給土地留足肥力,更是爲了保全和佔有更多的生產資料。

換言之,就是在看似合理的情況下,讓土地集中在自己手裡。

方重勇此舉,勢必會催生土地交易,把大戶家中多餘的土地泡沫擠出來。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朝廷要打擊土地兼併,那麼地方上必然會有人陽奉陰違,跟朝廷的政令鬥智鬥勇。

新一輪的折騰開始了。

元結心中感慨人無百日好,卻是毫不猶豫接過了政令。他自己就是出自河南的大戶之家,先祖在北魏時期是元氏宗室,也是家大業大。

但家中如何,都比不上自己的前程重要。畢竟,朝廷並未下令將他家滅族,這些防止土地撂荒的政策,也並非專門針對他的。

而且只是在關中推行,並未在河南普及,更別提汴州了。既然看不出方重勇的真實用意,他自然也不會多說什麼。

在這個無傷大雅的小插曲之後,方重勇便領着汴州軍一路向東,過潼關,抵達洛陽。

洛陽府的府尹是薛家的人,名叫薛金童,也是開元年間的老牌刺史了。

這一家人同輩爲官者,包括薛奇童、薛黃童、薛金童、薛榮童、薛顏童、薛襄童、薛鳳童、薛雲童等等十多人!

乃是地地道道的官宦世家,出自河東薛氏,原本勢力極大。

不過當年就已經被基哥拆得七零八落。這一支薛氏的祖宅雖然定在洛陽,但家中子弟卻分散在各地爲官,且都是文官,多爲刺史。

方重勇跟薛雲童有點交情,也知道薛奇童當初給汴州軍攻洛陽時帶過路。

但這個薛金童,還是第一次見。讓他擔任洛陽府的府尹,不過是和薛氏之間的利益交換罷了。別人帶了路,當了狗,就算不能進核心決策圈,丟根骨頭也是應有之義。

只不過將來這位還能不能坐得穩位置,則難說得很。

所以方重勇對薛金童十分客氣,好言好語沒有提任何要求。對於一個將來他會認真考覈,不忌憚打壓的家族,自然是不必把醜話說前面。

到時候按規章辦事即可。

任何人,任何時候,都擺脫不了“遠近親疏”四個字的束縛。信任自己人,排斥外人,是人類爲求自保而形成的天性。

方重勇雖然是任人唯賢,但在唯賢的基礎上,會優先考慮關係更近的人。那些有能力的親信,會很容易就能上位,升遷速度是一般人不能比的。

聽說很多關中來的流民,希望在洛陽定居。方重勇大手一揮,將其交給薛金童處置。洛陽與汴州之間並無天險,相隔很近,幾乎可以看做是雙子城。因此這些流民在二者之中任意一處落戶,都是無傷大雅的事情。

唯獨在關中這個四塞之地不可以。

然而,正當所有人都認爲禁軍會很快返回郭橋駐地的時候,方重勇卻帶着人來到鄭州休整,暫時不走了。

……

大軍凱旋的消息,早已傳到汴州。從涼州到汴州,快馬不過六七日就能到,但行軍的話,即便是馬不停蹄,起碼也得二十多天。

按理說,打通河西走廊,收復河西五州,朔方軍也名義上歸順朝廷,這怎麼看都是一件大好事。然而,在汴梁城坐鎮的嚴莊卻開心不起來。

因爲最重要的一件事,方重勇沒有辦成,那就是重創吐蕃軍,生擒或斬首吐蕃大論,這個潑天大功,他們沒有拿到。

沒有在河西成建制的消滅吐蕃軍,這軍功就始終差點意思。在長安確實是大勝了,可是長安畢竟是關中,漢人的核心基本盤,還是名義上的帝國都城。

在這裡把吐蕃人揍一頓,實屬理所當然,就算大勝,也不值得大吹特吹。然而,方重勇要辦的那件事,卻是絲毫不能妥協的!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地步了!

這天一大早,張光晟就匆匆來訪,直接進入議政堂找嚴莊,還帶來了方重勇的親筆信。

看張光晟一臉緊張的樣子,又看了看信封上沒有被人動過的火漆,嚴莊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越是局面大好,越是有極強的心理預期,臨門一腳的那一刻也就越發緊張。如果破罐子破摔,反倒是可以放開手腳去辦,不必想其他的,死馬當活馬醫嘛。

拆開信,嚴莊面色數變,最終還是長嘆一聲,沒有再多說什麼。

“嚴相公,官家怎麼說?”

張光晟疑惑問道。

“你自己看吧,反正很快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嚴莊將信遞給張光晟,後者一看,瞬間瞭然。果然,該發生的事情,還是會發生。意外之所以被稱爲意外,就是因爲它不會經常發生。

“張將軍去準備一下吧,三日之後,便是慶功大典,到時候一切皆有分曉。”

嚴莊微微點頭說道。

其實,方重勇在信中也沒有說什麼特別的,只是說三日後大軍便會從郭橋大營前往汴梁城獻俘,包括天子在內,滿朝文武皆要參加朝會。

而朝會的地點,便是在汴梁城皇宮。他讓嚴莊安排好獻俘的相關事宜,城內城外的治安,以及獻俘該有的流程,都要事先準備好。

乍一看,這封信似乎並無不妥的,也沒有說什麼特別的。但在信紙最後一頁的左下角,有一個事先約定好的標記。

但凡是出現了這個標記,那便意味着某件“不可說之事”,已經到臨門一腳之時,即將發動了!

有鑑於此,嚴莊和張光晟二人都很緊張且激動。

這個“獻俘”大概率不是假的,也就是說,確實俘虜要獻給天子,精銳部曲也要在汴梁城皇宮前,接受天子的“檢閱”。

在外人看,是這樣的。

但實際上除了這些事情以外,還會發生什麼別的事情,那就不好說了。這封信即便是落到外人手裡,也不知道方重勇到底想幹什麼,頂多隱約猜出來而已。

這位方官家,平日裡辦事就是異常縝密。即便是嚴莊,也只是知道計劃的一部分。至於到時候具體要做什麼,那就按方重勇信中明示的來就行。

比如說,把非嫡系的部曲全部換防到汴梁城外,甚至汴州之外!

比如說,當日汴梁城各街道戒嚴,任何人都不得外出。

比如說,要提前控制武太后和天子,而且汴梁城皇宮的禁衛,也要提前換一批生面孔。

諸如此類,有很多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小事要辦。

一時間張光晟也感覺事關重大,連呼吸都變得不那麼順暢,只覺得心臟在砰砰砰的狂跳。

“嗯,下官這便去準備。”

張光晟對嚴莊抱拳行了一禮,領命而去。出門之後,屋外的寒風一吹,他那發熱的腦袋瞬間冷靜了不少。

在汴州做那件事,如果是其他人,簡直跟找死沒什麼區別,哪怕那個人是李家的天子也一樣。李偒的例子殷鑑在前,足以讓後來人警醒。

然而,如果那個人是方清的話……就沒有任何難度了。

此時此刻,張光晟想的並不是事情能不能辦成,而是他在這件事當中,會起一個什麼樣的作用。

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就別再說什麼好面子不方便了。這個時候,就要赤裸裸的表忠心!

一句話,絕對忠誠還不夠,得讓官家知道自己絕對忠誠!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呢?

張光晟一邊走一邊想,他忽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

會盟之後,赤松德贊送了一支很細很短,但裝潢得極爲精美的“長矛”給了方重勇。

該矛的矛頭上開了血槽,還在根部鑲嵌着各種色彩不同的寶石。整根矛頭都是用黃金打造,看起來金晃晃的很刺眼。

關鍵是矛頭上刻着一個很讓方重勇破防的名字,那就是“婆羅門”。

方重勇還特意找漢地的吐蕃僧人詢問了一下,所謂婆羅門,在他們那裡是說:某種祈禱的語言具有咒力,咒力增大可以使善人得福,惡人受罰,因此執行祈禱的祭官被就稱爲“婆羅門”。

簡單來說,用在這裡就是法力無邊的具象化。

赤松德贊送這麼一根細矛,顯然是很有講究的。

這天,方重勇正在郭橋大營的軍帳內把玩這根,只有普通長矛四分之一不到的“婆羅門”,恍然之間,好像徹底理解了天龍人的奧義。

你是貴族,我也是貴族,我們都掌控着權力。

我們之間打打鬧鬧的,玩樂而已。大家都是高貴之人,彼此之間惺惺相惜,講究點到即止不能失了體面。

所以,我送一根婆羅門的長矛給你,表示對你身份的認可。將來兩國交兵,如同我們在棋盤上下棋一樣,只是這輩子人生的一個遊戲而已。

而其他人,都是賤民,不是可以跟我們相提並論的存在,實乃兩腳牲畜也。

對他們的命毫不在意,並非因爲我喜好殺戮,而是他們並非我們的同類,殺之無所謂善惡。

理解了這個思路,方重勇霍然開朗,想通了過往很多無法理解的事情。

“果然是頭上的辮子好剪,心中的辮子難剪啊。”

方重勇長嘆一聲,心中那點改朝換代期待,立刻就變得沉重起來。

如赤松德贊一般想法的人,不知凡幾,他們覺得理所當然,天經地義。在他們是權貴的時候,拼了命的講貴命天授,直到黃巢黃老爺橫空出世教他們做人。

這些人才知道,不能在你是權貴的時候,才認爲自己高人一等理所當然。

懷揣着這種劣根性,方重勇感覺將來多少得給他們上一課。

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231.第203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38章 過把癮就死?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第434章 小節與大義第655章 又菜又愛玩第652章 差距有億點點大第320章 北斗七星高第578章 樑子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第46章 河西故事第753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699章 驚魂上源驛第587章 空手套白狼第406章 不坐敞篷車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第71章 驚變!第688章 璀璨流星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205.第181章 影子選手第797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第451章 長安連環滅門案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691章 人死鳥朝天148.第135章 帝王之怒,心證即可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406章 不坐敞篷車第776章 血灑長安(中)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第468章 還有高手!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第100章 君臣佐使(上)279.第243章 大難起於微末第544章 強者從不抱怨環境第426章 白露之變第534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上)208.第184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下)207.第183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上)第359章 弓月古道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第569章 優勢在我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第454章 都是熟練工第673章 聞到血腥味的狼第719章 走不完的套路第93章 官場潛規則覆盤兼求票第460章 後知而後覺第407章 秦王繞柱走190.第170章 大唐科舉資格審查第33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132.第124章 圖窮匕首見第100章 君臣佐使(上)第533章 基哥回到了忠於他的長安207.第183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上)第734章 你要那麼多錢做什麼?第70章 用力過猛第728章 這裡的夜晚靜悄悄第589章 不詳的預感第547章 哥奴忌憚之人第700章 我是弓箭手309.第268章 是時候給大唐人民來一點小小的覆盤兼求票第609章 何爲忠奸第49章 神童VS神童第364章 聖女賣身救國記第632章 凡事皆有例外第426章 白露之變166.第150章 被“遺忘”的軍隊第686章 我都還沒出招呢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第479章 得運河者得天下157.第143章 沒那麼簡單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第655章 又菜又愛玩175.第158章 驚天弊案(1)第55章 盛唐小學生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169.第153章 狗衙內第782章 取而代之?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第637章 MTGA(本卷完)第587章 空手套白狼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第476章 不得不做的事情272.第238章 run away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613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第344章 王對王第456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637章 MTGA(本卷完)
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231.第203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38章 過把癮就死?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第434章 小節與大義第655章 又菜又愛玩第652章 差距有億點點大第320章 北斗七星高第578章 樑子156.第142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吐蕃第46章 河西故事第753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699章 驚魂上源驛第587章 空手套白狼第406章 不坐敞篷車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第71章 驚變!第688章 璀璨流星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205.第181章 影子選手第797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第451章 長安連環滅門案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691章 人死鳥朝天148.第135章 帝王之怒,心證即可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406章 不坐敞篷車第776章 血灑長安(中)第524章 專打銀槍孝節第468章 還有高手!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第100章 君臣佐使(上)279.第243章 大難起於微末第544章 強者從不抱怨環境第426章 白露之變第534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上)208.第184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下)207.第183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上)第359章 弓月古道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第569章 優勢在我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第454章 都是熟練工第673章 聞到血腥味的狼第719章 走不完的套路第93章 官場潛規則覆盤兼求票第460章 後知而後覺第407章 秦王繞柱走190.第170章 大唐科舉資格審查第33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132.第124章 圖窮匕首見第100章 君臣佐使(上)第533章 基哥回到了忠於他的長安207.第183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上)第734章 你要那麼多錢做什麼?第70章 用力過猛第728章 這裡的夜晚靜悄悄第589章 不詳的預感第547章 哥奴忌憚之人第700章 我是弓箭手309.第268章 是時候給大唐人民來一點小小的覆盤兼求票第609章 何爲忠奸第49章 神童VS神童第364章 聖女賣身救國記第632章 凡事皆有例外第426章 白露之變166.第150章 被“遺忘”的軍隊第686章 我都還沒出招呢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第479章 得運河者得天下157.第143章 沒那麼簡單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第655章 又菜又愛玩175.第158章 驚天弊案(1)第55章 盛唐小學生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169.第153章 狗衙內第782章 取而代之?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第637章 MTGA(本卷完)第587章 空手套白狼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第476章 不得不做的事情272.第238章 run away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613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第301章 祿山之死(本卷完)第344章 王對王第456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637章 MTGA(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