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趙俊臣的佈局(三).

……

……

“不必?”

聽到趙俊臣的決定之後,衆人皆是不可理解。

陝甘邊軍的實際戰力究竟如何,他們大都是心中有數。

簡而言之,尋常的邊軍大都是老弱之輩,本質上只是邊軍武官們的佃農,他們的戰力就連蒙古牧民都有不如,但這部分邊軍佔據了陝甘軍隊的絕大部分,並且數目上還有很大的水分。

與此同時,各地邊軍將領所精心培養的私兵則是戰力不俗,並不遜色於蒙古精銳,但私兵的數量太少,也太過分散,一名尋常的邊軍千戶最多也只能養得起三四十名私兵,很難形成大規模戰力。

至於趙俊臣所組建的戰兵新軍,卻無疑是陝甘三邊數一數二的強軍,戰士們全都是性格悍勇、身強體壯的私兵出身,規模又要比任何一支私兵隊伍都要龐大的多,領兵武將全都是陝甘境內數一數二的勇將,兵甲也算得上是齊備精良,並且這支隊伍的將士們在趙俊臣的思想動員之下,全都是士氣高漲、戰意強烈。

依照在場衆人的想法,別說是尋常的蒙古精銳了,就算是傳說中滅國無數的準噶爾大軍,也未必就會比戰兵新軍強多少。

所以,眼看着準噶爾大軍即將要大舉進攻陝甘隴南,陝甘隴南的邊軍僅是依靠少數的私兵必然是難以抵抗,總督府的當務之急就應該是緊急召回戰兵新軍,派遣他們前去隴南支援,也唯有出動戰兵新軍纔可以抗衡傳說中更強於蒙古精銳的準噶爾大軍!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趙俊臣竟是心中毫無迫切之意,依然打算讓戰兵新軍前去攻討那些不服從軍令的邊軍武官!

這樣一來,若是耽擱了戰局,又該如何是好?

想到這裡,不論是李如安、關武元、牛輔德這些趙俊臣的心腹,還是鄭家棟、吳啓凡、周勃這些陝甘本地官員,皆是心中急切,打算開口勸趙俊臣改變主意。

然而,不等他們開口,趙俊臣已是先一步開口解釋道:“我自然也知道戰局緊迫,但我的這般決定也經過了深思熟慮!”

經過這段時間的種種,吳啓凡已是不敢小覷趙俊臣的心機智慧,聽到趙俊臣的說法之後,連忙說道:“還請欽差大人賜教!“

趙俊臣緩緩解釋道:“首先,戰兵新軍確實是數一數二的強軍,若是用以守城,未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他們應該與蒙古人野外對陣,唯有如此纔可以最大程度的殺傷蒙古人的有生力量,把蒙古人徹底打疼!所以,戰兵新軍在這次戰事之中的作用,乃是包圍、堵後路、上陣衝殺,所以也不需要他們太早前往隴南支援,否則就會提前暴露我們的作戰意圖。”

頓了頓後,趙俊臣繼續說道:“其次,戰兵新軍確實是戰力不俗,絲毫不遜於蒙古精銳,若是讓他們太早與蒙古人交手的話,說不定就會讓蒙古人心生怯意、知難而退,這樣一來,咱們就很難造成蒙古人太大的傷亡!”

見衆人皆是若有所思,趙俊臣又說道:“最後,戰兵新軍前去攻討那些不服從總督府軍令的邊軍武官,也是很有必要的行動!唯有如此我們纔可以殺一儆百、徹底統一陝甘的軍政力量,與此同時,這次行動也可以促使戰兵新軍加快磨合、加強戰力,到了真正的決戰之際,也可以發揮更大的力量!

除此之外,我的計策看似是成功了,但也要考慮到蒙古人會不會留有後手,比如他們會不會在進攻隴南的同時,又分兵進攻西安府、以此來分散咱們的兵力與精力?所以,戰兵新軍暫且不可輕動,咱們必須要保留一定的應急力量!”

說到這裡,趙俊臣表情嚴肅的總結道:“依照我的想法,戰兵新軍最好是在戰事中期加入戰場,趁着準噶爾的大軍專注於攻城之際,斷掉他們的後路,將他們重重包圍,然後再裡應外合,徹底擊潰準噶爾大軍!”

聽完了趙俊臣的解釋,衆人皆是沉思不語。

良久之後,衆人終於是紛紛點頭贊成了趙俊臣的觀點。

但吳啓凡沉吟了片刻之後,依然提出了異議,說道:“不過,若是蒙古人下定決心強攻的話,僅憑隴南的邊軍實力,恐怕是很難抵抗。若是咱們毫無支援的話,說不定等不到戰兵新軍包抄後路,隴南的幾處衛城就已然被蒙古人攻破了……還有,依照欽差大人的計劃,戰兵新軍加入戰場的時機至關緊要,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必須要找準最恰當的時機纔可以。”

趙俊臣點頭表示同意,說道:“吳知府的顧慮很有道理,若是沒有及時支援隴南的話,就是明擺着咱們是以隴南爲誘餌,也同樣會讓蒙古人看出破綻……事實上,在此之前,我已經陸續向隴南調去了三千援兵,也趁機調去了一批守城器械,但僅憑這麼一點兵力顯然不足以支撐太長時間,所以……”

說到這裡,趙俊臣的目光轉向了關武元。

見到趙俊臣的目光,關武元的表情頓時一變,隱隱有些慌亂,再也見不到平日裡的威嚴孤傲之態,看向趙俊臣的眼神甚至還帶着一絲哀求。

很顯然,趙俊臣打算讓關武元領兵前去隴南支援。

除了戰兵新軍之外,關武元麾下的禁軍精銳也是總督府目前唯一可以調動的可戰兵力了。

但關武元顯然不希望自己接手這樣的危險差事。

只可惜,趙俊臣並沒有放過關武元,依然是說道:“關將軍,這般情況下,就是你們禁軍精銳出動的時候了!我命你親自領兵兩萬人,前往隴南支援!我的要求是,在四十天以內,你要堅守隴南的各城與各衛所,不論你用任何辦法,都絕不能讓蒙古人破城!”

見到關武元的面色蒼白,良久沒有領命,趙俊臣的眉頭不由一皺。

說實話,若非自己手下實在是沒有可用的人才,趙俊臣絕不會願意重用關武元這個色厲內荏之輩。

不過,關武元雖然是無能怯弱,但他的麾下大軍確實是集中了禁軍的大部分精銳,其中也頗有幾位將領擁有真才實學,否則趙俊臣還真不敢把這個重任交給關武元。

注視了關武元片刻之後,看着關武元的赤棗臉漸漸變得蒼白,趙俊臣的心中輕輕一嘆,又說道:“放心吧,我已是提前在隴南準備了足夠多的守城器械,陝甘督撫們前段時間所抓捕的逃荒災民也大都留在那裡,我也沒有白養活他們,他們這些日子以來頗是修建了許多防備工事,如今的隴南雖然還算不上是固若金湯,但也絕對是易守難攻了……再加上蒙古人向來不善於攻城,只要是你下定決心堅守,就一定可以拖到足夠長的時間,等到蒙古人稍現疲態之際,我也會親自領兵前去支援!”

說到這裡,趙俊臣略略加重了語氣,問道:“怎麼,關將軍難道也要違抗軍令不成?”

聽到趙俊臣的質問,關武元身體不由一顫。

相較於遠在千里之外的蒙古大軍,他還是更加害怕近在眼前的趙俊臣。

最終,關武元還是出列領命道:“卑職……遵令!”

關武元的聲音充滿了苦澀,但趙俊臣好似完全沒有聽出來,只是再次安撫道:“事成之後,我必然會向朝廷爲關將軍請功!”

然後,趙俊臣不再看向關武元,繼續說道:“寧夏中路距離甘肅隴南不遠,爲了節省時間、避免將士們來回奔波消耗體力,前去攻討寧夏中路的戰兵新軍就不必趕回花馬池營了,派出信使向他們傳令,讓他們事成之後前往甘肅與寧夏的交界處附近駐紮,整軍備戰、隨時聽候軍令……

還有,派人向甘肅軍鎮傳令,甘肅軍鎮加入戰兵新軍的私兵隊伍也不必再趕來花馬池營,如今也沒時間操練他們了,甘肅即將要成爲戰場,他們也未必能夠趕到,就讓他們前往蘭州府集合,暫且由蘭州守備官負責操練,同樣是整軍備戰、隨時聽候軍令……

再向甘肅隴南地區的所有州縣傳令,讓他們堅壁清野、收攏百姓進城,防止蒙古人的劫掠……甘肅的河西七衛也要密切關注隴南戰事,隨時準備出擊支援……”

*

就這樣,趙俊臣發佈了一項又一項的命令。

確定了大致的佈局之後,趙俊臣又與衆人商議了許多事情。

應急備案、細節安排、行軍路線……

整整商議了一天時間,集思廣益之下,大致的戰略計劃總算是有了着落。

然後,整個花馬池營都開始忙碌了起來。

當天下午,近百位的信使離開了花馬池營,帶着趙俊臣的命令快馬加鞭向着陝甘各地奔去!

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與此同時,在巴根的大帳內,蒙古聯軍的衆位首領則是陷入了無盡的扯皮與爭吵之中!

一切爭吵,皆是源於利益!

……

ps:蟲子剛剛檢查了一下,發現這本書又有許多章節被屏蔽了,很無語……只好是慢慢修改、再申請解禁吧!

……

第六百一十四章.整治(中).第三十章.廟堂爭鋒(下)三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互印象.第1384章.催命金山.第七百七十八章.整合(三).第四百三十章.野心勃勃的計劃.第一百五十三章.攻訐(下).第七百章.內廷疑雲.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第1085.最好的破壞手段.第1208章.猜與決.第八百八十三章.奏疏的後續.第五百一十三章.成立(上).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八百二十八章.智者千慮.第三百九十七章.推動(上).第1267章.遼東劇變(十七).第二百四十章.真相與嫌疑.第三百一十五章.德慶皇帝的愧疚與補償.第八百零七章.狼煙起(五).第1029章.此子必爲大患.第九百二十四章.解散戰兵新軍(完).第三百四十九章.只需要一個態度罷了(上).第七百八十五章.戰兵新軍(五),第八百零三章.狼煙起(一).第七百五十一章.收服(一).第一百七十一章.五百年前是一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應出現的工藝第四十七章.各方聚談(中).第一百零六章 .滅門慘案(上).第七百五十九章.夜談(完).第六百八十五章.伏筆.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打算(下).第1184章.風雲際會(一).第1287章.手腕(十四).第九百三十九章.飛上天的豬.第1036章.除夕夜(二).第二百二十八章.這是一門學問(下).第1292章.在握(一).第二百一十六章.患得患失的陳東祥.第三百六十五章.儀式(下).第七百九十四章.戰前(五).第1369章.轉守爲攻.第一章 轉世貪官上第1160章.事端開啓(四).第六百八十九章.將門之後.第二十二章回京之前上第1395章.好人壞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約見第四百一十一章 .周尚景的底牌(下).第四百九十二章.風波(三).第1253章.遼東劇變(三).第三百八十一章.考覈(下).第1429章.反客爲主.第七百五十一章.收服(一).第七百二十四章.真相(四).第1149章.逼迫(完).第1441章.大亂鬥(一).第四百二十九章.趙俊臣的構想(下).第1285章.手腕(十二).第1154章.老驥伏櫪王保仁.第七百一十九章.皆是雙面人.第1312章.以退爲進.第六百八十七章.我現在就要見他.第五百八十五章.熱鬧的朝議(八).第八百六十七章.勢(五).第1145章.逼迫(五).第1179章.趙俊臣總是食言而肥.第六百九十八章.計劃進行中(八).第五百四十九章.廟堂大亂(上).第1430章.態度反轉.第八十三章.君與臣.第一百七十一章.五百年前是一家.第1127章.誰是漁翁?.第十二章蝗蟲與貪官下第九百七十二章.差距與安撫.第六十七章.心思.第七百章.內廷疑雲.第1192章.兩軍衝突.第1414章.荷蘭總督.第三百四十九章.只需要一個態度罷了(上).第二百七十四章.趙俊臣的緊迫感.第1127章.朱和堉返京.第九十七章.左右爲難.第1193章.趙俊臣的好運.第六百六十章.無可奈何.第八十九章.閒看風起雲涌.第五百八十四章.熱鬧的朝議(七).第八百九十章.決戰.第1382章.興州東部.第二百九十五章.趙俊臣出招.第1382章.興州東部.第九百零四章.捷報傳天下(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黨爭(七)二更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六百五十二章.陰影.第一百六十八章 .越奸邪、越赤忱(下).第1389章.諄諄教誨.第1117章. 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四).第八十八章.德慶私訪(下).
第六百一十四章.整治(中).第三十章.廟堂爭鋒(下)三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互印象.第1384章.催命金山.第七百七十八章.整合(三).第四百三十章.野心勃勃的計劃.第一百五十三章.攻訐(下).第七百章.內廷疑雲.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第1085.最好的破壞手段.第1208章.猜與決.第八百八十三章.奏疏的後續.第五百一十三章.成立(上).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八百二十八章.智者千慮.第三百九十七章.推動(上).第1267章.遼東劇變(十七).第二百四十章.真相與嫌疑.第三百一十五章.德慶皇帝的愧疚與補償.第八百零七章.狼煙起(五).第1029章.此子必爲大患.第九百二十四章.解散戰兵新軍(完).第三百四十九章.只需要一個態度罷了(上).第七百八十五章.戰兵新軍(五),第八百零三章.狼煙起(一).第七百五十一章.收服(一).第一百七十一章.五百年前是一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應出現的工藝第四十七章.各方聚談(中).第一百零六章 .滅門慘案(上).第七百五十九章.夜談(完).第六百八十五章.伏筆.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打算(下).第1184章.風雲際會(一).第1287章.手腕(十四).第九百三十九章.飛上天的豬.第1036章.除夕夜(二).第二百二十八章.這是一門學問(下).第1292章.在握(一).第二百一十六章.患得患失的陳東祥.第三百六十五章.儀式(下).第七百九十四章.戰前(五).第1369章.轉守爲攻.第一章 轉世貪官上第1160章.事端開啓(四).第六百八十九章.將門之後.第二十二章回京之前上第1395章.好人壞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約見第四百一十一章 .周尚景的底牌(下).第四百九十二章.風波(三).第1253章.遼東劇變(三).第三百八十一章.考覈(下).第1429章.反客爲主.第七百五十一章.收服(一).第七百二十四章.真相(四).第1149章.逼迫(完).第1441章.大亂鬥(一).第四百二十九章.趙俊臣的構想(下).第1285章.手腕(十二).第1154章.老驥伏櫪王保仁.第七百一十九章.皆是雙面人.第1312章.以退爲進.第六百八十七章.我現在就要見他.第五百八十五章.熱鬧的朝議(八).第八百六十七章.勢(五).第1145章.逼迫(五).第1179章.趙俊臣總是食言而肥.第六百九十八章.計劃進行中(八).第五百四十九章.廟堂大亂(上).第1430章.態度反轉.第八十三章.君與臣.第一百七十一章.五百年前是一家.第1127章.誰是漁翁?.第十二章蝗蟲與貪官下第九百七十二章.差距與安撫.第六十七章.心思.第七百章.內廷疑雲.第1192章.兩軍衝突.第1414章.荷蘭總督.第三百四十九章.只需要一個態度罷了(上).第二百七十四章.趙俊臣的緊迫感.第1127章.朱和堉返京.第九十七章.左右爲難.第1193章.趙俊臣的好運.第六百六十章.無可奈何.第八十九章.閒看風起雲涌.第五百八十四章.熱鬧的朝議(七).第八百九十章.決戰.第1382章.興州東部.第二百九十五章.趙俊臣出招.第1382章.興州東部.第九百零四章.捷報傳天下(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黨爭(七)二更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六百五十二章.陰影.第一百六十八章 .越奸邪、越赤忱(下).第1389章.諄諄教誨.第1117章. 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四).第八十八章.德慶私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