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

固鎮,附近蜿蜒的古道河牀在山谷中,好似巨蟒爬行過的痕跡。這裡同樣層巒疊嶂,視線很不開闊;但相比秦嶺中大山,山勢比較緩和低矮,茫茫的坡上還有不少梯田。

據點的周圍和梯田坡上,零星有幾個騎馬的人在附近遊蕩。據點土牆內則是成隊列的步兵時不時走過。此時的固鎮還算寧靜。

天氣晴朗,但是南面天邊常常有黑雲,讓人們覺得隨時可能下雨,但一連好多天從來沒有下過雨。據當地的百姓說,南邊青泥嶺下雨,但固鎮不下雨。這天氣當真奇怪。

就在這時,一個揹着兜裡頭上包着布的中年婦人從梯田中間的坡道急衝衝地步行而來。不遠處的斥候提着弓,眯着眼睛瞧着她,但見只有一個婦人,暫時便未理會,只是盯着。那婦人在路上跌跌撞撞走到土牆外面,竟要進軍事據點,一會兒就吵起來。

“你們不是虎捷軍麼,主將叫郭紹,還有個排陣使叫羅彥環。讓我進去,見他們誰都行。”婦人振振有詞。

守門的小將對另一個將校小聲說道:“郭都使身邊有個高個女的,專門派細作探子出去,這婦人可能真是咱們的人。排陣使就在裡邊,不如找人去問問排陣使羅彥環。”

過了一會兒,羅彥環出來了,正好他去年底留守陳倉時見過這婦人,就是京娘身邊的一個女道士。當下就叫人放進來。

但是婦人不理會羅彥環,問“聖姑”在哪裡,徑直要去見京娘。土城牆深處,又有一圈木頭藩籬,中間還有一道掉漆的牌坊。羅彥環指着正北面右邊的一處黃土牆青瓦頂的舊房屋,讓婦人過去。木門緊閉,外面有兩個披甲執銳的軍士在那裡踱着,似乎走來走去比干站着要舒坦。

軍士看見是羅彥環帶進來的人,也沒理會婦人。她走到門口敲了敲門,裡面京孃的聲音道:“是誰?”

婦人出聲了。過了好一會兒裡面纔打開門閂,只開了一道縫,京娘探出頭來,頭髮溼漉漉的,說道:“門關上。”

只見裡面物什簡陋,放着一個裝着熱水的木盆,京娘好像正在洗頭髮。人道是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步難,在固鎮還算好,若是風餐露宿在野外搭營更加不舒坦;好在京娘在江湖上跑過多次,倒也懂得如何照顧自己。最困難的是清洗,一有機會定要抓住,否則可能十天半月都沒法洗一回澡;她不是男人,否則可以直接到江邊去洗。

中年婦人說道:“我知道虎捷軍到固鎮了,聖姑應該在軍中;便沒有去陳倉找白仙姑,來回太遠了,徑直尋着固鎮過來。”

“嗯。”京娘應了一聲。她穿着一件寬鬆的棉布袍服,赤腳穿雙木屐,舒舒服服地靠坐在一把梨木椅上,拿乾淨的毛巾仔細擦拭散開的溼頭髮。

就在這時,忽然又有人敲門,郭紹

的聲音道:“聽說回來人了,我能進來嗎?”

中年婦人不等京娘迴應,便道:“聖姑衣衫不整,郭都使只能一個人進來。”遂開了門閂。一個披着環鎖鎧的年輕武將便走了進來,頭盔抱在腰間,正是郭紹。

他進來就想瞧京娘如何“衣衫不整”,不料她穿得嚴嚴實實的坐在椅子上……還好,胸脯把寬鬆的棉布袍服頂得老高,棉布很容易吸水,溼潤的長頭髮把衣服也印得有點溼……又是仰靠着,柔軟的布料下垂貼在她身上,姣好的輪廓線條清晰可見。

京娘坐着沒動,雖然也沒什麼客氣的好話,卻任由郭紹的目光在她身上。

郭紹問道:“她跑到軍營門口喊人,有什麼要緊的消息?”

婦人道:“我不知道要緊不要緊,青泥嶺南邊來了很多蜀軍。”

“有多少?”郭紹收住心緒,問道。

婦人:“……”

京娘見狀,開口道:“還是要派人把陳倉的白仙姑叫過來,讓她去青泥嶺庵。”

郭紹沉吟道:“倒不要緊。青泥嶺難行,蜀軍派再多援軍過來也晚了,咱們已經佔了固鎮。如果蜀軍敢翻山過來進攻……秦鳳已成定局,我覺得不太可能;就算真過來了,咱們從固鎮發兵,一日路程,可擊其‘半渡’。”

婦人又道:“青泥嶺庵住了一個小娘子,都住一個多月了。一個多月前她和一個老道士過青泥嶺,那裡堵着很多蜀軍,老道士就把她留在青泥嶺庵暫住,說要去峨眉山;不料沒過多久鳳州就打起仗來,興州那邊也很不太平。她走不了就在庵中住着……”

郭紹忙問:“什麼來頭,別是蜀軍細作……那條小路蜀軍不知道最好。”

青泥嶺庵西面有一條小路叫白水路,之前郭紹就從尼姑那裡得知了,說是逃犯和走私的販夫走卒走出來的。京娘派到青泥嶺的細作,就是走那條小路回來的。

婦人道:“她說自己號清虛。她的師父叫陳摶,號扶搖子……”

“扶搖子?”郭紹大爲驚訝……當年他在河中府就是被自稱扶搖子的道士救的;當時郭紹對這個時代幾乎一無所知,當然沒把扶搖子什麼的掛在心上,不過後來知道他是很有名的人。

“她叫清虛?”京娘也很詫異。

郭紹皺眉道:“扶搖子不好女色,唐末時皇帝送他美貌宮女,他那時還年輕都不要;現在年歲已高,怎麼會收女弟子?那自稱清虛的小娘多半是胡說的吧?”

“她說小時候被扶搖子撿的,本來只是個女童,扶搖子每天老是睡覺,她‘不小心’就長大了。”婦人道,“我覺得她沒說謊,小小年紀就很厲害,定有高人指點。”

這時京娘道:“我在峨眉山見過清虛,確實是扶搖子的弟子。當初我能結識

蜀國貴妃花蕊夫人,就靠清虛幫忙。”

京娘又叫屬下描述清虛的容貌長相,更加相信那小娘是清虛,“之前先走的老道士,可能就是扶搖子。此人很難找,你們居然在尼姑庵見着了……我想去一趟青泥嶺庵,把清虛接過來先照顧着,等有機會了送她回峨眉山去。”

“你去太冒險了,那邊怎麼也是蜀軍控制的地盤。你只要寫一封信……”郭紹轉頭看向剛來的女道士,“我派幾個親兵過去,讓她帶路,然後把陳摶的徒弟接過來。這等神仙人物,賣個人情不是壞事。”

京娘尋思了一番,道:“也好。不過要找信得過的人,別讓那清虛受委屈了,她有恩於我。”

郭紹道:“當然會找信得過的人。軍中有十七個老部下,是我出征高平的時候就收的親兵,家都在東京,知根知底的人,從裡面挑選二三人,應該不會有問題。”

他說罷便離開京孃的屋裡,馬上出去安排人手。

這邊的事辦完,郭紹便又無所事事了。戰事已經消停,斥候也沒有發現任何異動,他尋思了一番,還是判斷蜀軍增兵青泥嶺也不會進攻……可能只是怕周軍趁勝繼續深入蜀國縱深,過來防守的。

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大夥兒都沒多少安全感,卻反而很閒,閒得連消遣都沒有。郭紹少不得胡思亂想,這幾天不知怎地,心裡總是覺得哪裡不對勁。

在記憶深處搜尋了一番,他漸漸把一些很模糊的印象發掘出來了。而且很快抓住了那飄忽在混沌中的關鍵點:大符後會早死?

究竟是怎麼死的,郭紹實在記不太清楚了,反正隱約記得柴榮是娶過兩姐妹……不過也不確定。趙匡胤這個人物郭紹最熟悉,但柴榮就只是知道名字;連南唐後主李煜、大小周後都比柴榮相關的印象深。

到底是哪裡看到過柴榮當皇帝娶過兩姐妹,也許是某本雜誌裡恍惚看過一眼,也許……反正郭紹只有點模糊的印象;在現代時,他根本不知道柴榮的皇后姓符,也沒聽說過符彥卿這個人。他沒有仔細研究過歷史知識,偏偏五代十國這個時期普通人本來就很少涉獵。

關鍵是,這個問題太重要!

符後要是死掉,自己怎麼辦?郭紹感到事情很嚴重,如果沒有符後在背後支持他,他不覺得自己現在能做到廂都指揮使……如果以後沒了,郭紹這點根基,還玩個蛋?最好老老實實做武將,然後隨波逐流,關鍵時刻從龍算了。

他越想越心慌。以前每天都顧着別的事,特別是眼前最切身的事,實在沒有專門冥思苦想過符皇后。突然之間,那個模糊的印象就被自己發現。

符後要是不在人世,最直接的影響,郭紹不能再惦記人家符二妹。這種事太叫郭紹感到失望了。

(本章完)

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桑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六百零五章 簡單的情意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一百五十三章 兇獸猛禽第八十八章 輕言細語如在耳際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鮮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六十四章 一團糟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說好商量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波府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五百八十四章 歸期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三百四十八章 號子第八十九章 淮南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二百零七章 燕燕的爹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六百二十三章 卜個兇吉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九百一十章 回溯之門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三百四十四章 巫山白姥第九十六章 深謀遠慮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五百四十六章 撥霧雲開第五十四章 不嫌難受麼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四百一十一章 拍馬腳第八百七十三章 會獵於雁門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六百零一章 沿路走下去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法制衡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二百八十章 聲色第六百四十六章 頭緒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沙第七百四十六章 視野盡頭是魏王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五百八十八章 舞臺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戶兩命第七百三十三章 頭陣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上來的消息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四百一十二章 甲板上的魚腥味第四百三十三章 采石之役(2)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五十七章 非等閒之輩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感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八百七十三章 會獵於雁門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七百三十八章 薄涼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2)第四十章 忠貞不渝的執念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四百七十七章 事無兩樣第六十七章 唐倉
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桑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六百零五章 簡單的情意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一百五十三章 兇獸猛禽第八十八章 輕言細語如在耳際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鮮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六十四章 一團糟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說好商量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波府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五百八十四章 歸期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三百四十八章 號子第八十九章 淮南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二百零七章 燕燕的爹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六百二十三章 卜個兇吉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九百一十章 回溯之門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三百四十四章 巫山白姥第九十六章 深謀遠慮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五百四十六章 撥霧雲開第五十四章 不嫌難受麼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四百一十一章 拍馬腳第八百七十三章 會獵於雁門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六百零一章 沿路走下去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法制衡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二百八十章 聲色第六百四十六章 頭緒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沙第七百四十六章 視野盡頭是魏王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五百八十八章 舞臺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戶兩命第七百三十三章 頭陣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上來的消息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四百一十二章 甲板上的魚腥味第四百三十三章 采石之役(2)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五十七章 非等閒之輩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感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八百七十三章 會獵於雁門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七百三十八章 薄涼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2)第四十章 忠貞不渝的執念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四百七十七章 事無兩樣第六十七章 唐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