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輕言細語如在耳際

東京大內金祥殿,是周朝皇帝接受百官朝賀的大殿。這天柴榮從金祥殿出來時,卻是怒氣衝衝。

他走進金祥殿北面的後殿,忽見皇后符氏帶着宮人在門口迎駕,遂稍稍收住了火氣,與皇后一起走進宮殿中。待皇帝坐下,符氏便親手端着一個金盞走上來,柔聲說道:“天氣越來越熱了,官家還這麼大的火氣。”

皇帝見那金盞顏色鮮亮,裡面的湯晶瑩剔透,便伸手去接。符氏不動聲色,玉白的手指握了金盞大半,卻不料他接的時候很小心,連手指頭都沒碰着自己。一個穿黃色龍袍的漢子坐在榻上,旁邊一個貌若天仙的皇后遞上金盞,宮殿裡的景象卻是非常美麗,不似凡間之景。

皇帝說話客氣,也很尊重符氏,相敬如賓的兩個人,宮人們這麼長時間幾乎沒見他們倆紅過臉。

就算是現在皇帝臉色不虞,也不是衝着符氏來的。他很快就開始說自己爲什麼不高興:“吳越王派的使者今天到東京了,奏報南唐國主一口答應蜀國求救,還派了海船從海路想去契丹北漢,這是要合縱對付我朝……”

符氏好言勸道:“因爲各國除了稱臣的,剩下的幾個也將大周視作大國上邦,所以纔要聯絡那麼多國家纔敢抗衡中國。就像戰國時的秦國,六國都敵視秦國,那是因爲秦國最強大;現在官家的大周朝就是戰國的秦國呢。”

柴榮聽罷似乎好受了許多,口上卻道:“這麼多國家,自古就屬於‘中國’所轄!”

符氏道:“唐末以來分崩離析,列土分疆數十載,正當官家統一諸國,成就不世之功的時候。”

柴榮聽罷神色漸漸從容起來,又道:“那南唐可從來沒把咱們‘中國’放在眼裡,據吳越國在南唐的細作所見所聞,南唐國主李璟常常把北進中原掛在嘴邊,以北伐攻滅中國爲己任。我看他確實懷有此心!前朝李守貞叛亂、本朝慕容彥超反叛,李璟都想聯絡北漢等國趁機起事;去年我率兵親征北漢,亦是蠢蠢欲動……此人就像臥榻之側的惡狼!”

不料符氏“哧”地忍俊不禁,柴榮皺眉道:“皇后何故訕笑?”

符氏輕輕摸了摸耳鬢的髮梢,好像生怕自己的形象有損似的,又輕輕掩住嘴笑道:“臣妾不是敢笑官家,而是笑李璟……春秋時,人家越國想勵精圖治,那是臥薪嚐膽不吭聲,哪有還沒準備好就到處嚷嚷的?還嚷了好多年哩,您看南唐打過來了麼?

要臣妾這點見識看的話,李璟唯一的機會在(後)晉朝被契丹人滅國之時,那時契丹退走,中原無主。李璟要是能率兵北上各地節鎮哪能不投?(北)漢高祖見南唐國北上,還敢不敢在河東稱帝還兩說;就算敢了,

南唐那麼大地方那麼多人,到中原再拉攏各種節鎮,對漢高祖的勝算還是挺大的。

中原無主這樣的良機他都抓不住,後面那些人叛亂哪像成大器的,叫什麼機會?現在大周在官家的治下君明臣賢,南唐不足爲患。”

柴榮聽得頻頻點頭,嘆了一氣,沉聲道:“先父皇駕崩時,先叮囑我,魏仁浦勿使離樞密院……”他說到這裡便閉口不言。

符氏聽得奇怪,這句話明明還有下半句,然後才能接上剛纔的話題……比如誇自己兩句,說有見識之類的。但官家就此打住,她也不好追問,心下也暗自嘆了一口氣,心道:難道後面半句是先皇的遺囑,讓官家立自己爲後,然後輔佐官家?

她小聲說道:“唐末以後,常常開國皇帝一駕崩,後繼者便難以爲繼;先皇是擔憂官家。但官家是一代明君,高平一戰,你已穩如泰山,現在纔過去一年半,便可以告慰先皇之靈了。”

柴榮傷感道:“先父諄諄教誨,如在耳際。”

過得一會兒,他又重新把岔開的話題說回了剛纔,都是些公事。讓符氏微微有些失落,她有種感覺,總覺得和官家之間好像是君臣,而不是夫妻,總是少了點什麼。符氏暗忖:做婦人真不易,既要以見識和臨危不懼的氣度讓先皇賞識,又要花細緻的心思去得到官家的寵愛。

她依然保持着高貴優雅的氣質,並不想學後宮一些卑賤的婦人,撒嬌不講理在男人面前邀寵,實在做不出來……只不過在官家面前,她已經儘量讓自己表現得溫柔可親了。

柴榮說道:“南唐主雖不似成大事之君,但地廣人多、兵多將廣,在我腹背仍舊是一大威脅。必須先除其爪牙!”

符氏聽罷忙問:“官家又要御駕親征嗎?”

柴榮毫不猶豫地點頭。南唐這種國家,調兵到淮南又近,和蜀國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柴榮不認爲可以像取秦鳳成階四州那樣,派個一萬八千兵馬,聯合就近的節鎮就能把戰事擺平。攻南唐,必定要演變成更大規模的戰役,精兵盡出,大兵權必須在自己手裡。

符氏趁機說道:“讓臣妾陪官家一起去罷。”

柴榮道:“我是去打仗,皇后去作甚?”

符氏終於顧不得臉面了,嬌聲幽怨地說:“去年官家去打東漢(北漢),臣妾在宮中每日提心吊膽、度日如年,只能日日吃齋唸佛爲官家祈願,真是太磨人了……”

她倒是沒說假話,當時真的很擔心。正如她之前所言,五代以來,皇二代很不好當;如果高平之戰柴榮不幸沒打贏,那真不知道東京會發生什麼事了。符氏之前嫁過李守貞之子,纔沒多久就被滅門,又嫁柴榮,難道又要在亂兵之

中靠僥倖求活?

她繼續說道:“這次官家出征,臣妾要一起去!臣妾可以照料官家的起居,說不定還能替你出出主意;在官家煩悶的時候,臣妾也能陪着說說話,你就讓臣妾去嘛……”

“到時再說。”柴榮見符氏一心央求,平素都很少拒絕她的要求,一時不忍拒絕。

符氏忙道:“官家何時出征?”

柴榮道:“正在和大臣商議。原本是打算在今年底趁淮河水淺出兵,但沒料到攻蜀如此迅速,眼下看來就可以出征了……朝中還有些不同說法,有人說應該趁水淺好渡河;但也有人說南唐國每年例行‘把淺’,冬天一來就要派重兵駐守淮河,反而不好動手,夏季出兵能出其不意,迅速突破淮河一線。”

“冬天好冷,既然官家已經決定了,趁早更好。蜀軍新敗損失慘重,如今聞風喪膽,必不敢擅動;南唐派出去海船,但北漢契丹這個時候恐怕都沒有心思也沒力氣。”符氏似乎很着急。

……

蜀國上下確實很害怕。孟昶已經幾次調重兵去劍門關等地層層設防了。

孟昶在宮中,顯得有點心神不寧,今天本來是很有意思的一天,但他心不在焉的。正值五月初,是給後宮美女們發錢的日子,以往孟昶這時候都瞪大眼睛,仔細瞧各種美女的好處。但今天他悻悻的沒什麼興趣。

宦官正在念名字,念一個名字,就有一個穿上最漂亮衣裳的美人從孟昶的塌前走過,然後領錢謝恩。每個佳人都有被皇帝欣賞的機會。

從早上就開始念,已經念道了中午,走過了無數的美人。孟昶一個都沒看清。這時宮女叫他去用午膳了,他便叫宦官繼續發錢,再也沒心情瞧。

花蕊夫人見他心情不好,親手調製了清淡的素菜。她背對這孟昶還在精心調製最後一道菜,身上的衣衫輕薄,身材婀娜。

這時便聽得她柔軟的聲音好言勸道:“天下兵禍兇兇,‘中國’連年興兵,我們大蜀雖然有重山疊嶂屏護,終不能獨善……那些女子耗費很多,卻不能替皇上分憂解難。秦、鳳諸州失利,皇上何不趁現在就選賢任能、整頓禁軍,勵精圖治?”

孟昶道:“現在沒有機會,秦、鳳也失了,等待時機,中國混戰時才能進取中原。”

花蕊夫人頭也不回地說:“不能成就霸業,至少要能自保。秦鳳成階四州,一個月都不到就丟完了,若是‘中國’真要強攻,卻不知如何……”

孟昶聽了,心中也愈發害怕,焦頭爛額。片刻後他又生氣道:“周朝上下就是一些賊子亂兵,要朕稱臣絕辦不到,朕這就徵調將士,舉國備戰,看他能把朕怎樣!”

(本章完)

第七十九章 跑得飛快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2)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可阻擋第三百零八章 晉州之役(3)第七章 高平(1)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六百三十七章 細枝末節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結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帽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九百零七章 妒賢嫉能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六百八十一章 國號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四百五十九章 京口之役(2)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五十八章 有多慘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薪嚐膽第七百五十章 就是說說話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二百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六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三百零三章 老奸巨猾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2)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爭車輪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爭車輪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鐵匠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三百六十章 蜜蜂蟄人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一百五十三章 兇獸猛禽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間滄海桑田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櫻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五百八十四章 歸期第七百八十章 初春的寒意第七十六章 威武城(2)第八百二十五章 茶水代酒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可阻擋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他如何帶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五百零六章 毫無邪念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六百三十章 食不甘味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八百八十二章 願賭服輸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萬精兵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六百一十五章 涼意(1)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六百九十二章 仿若經脈第七百五十章 就是說說話第七百三十六章 本源第二百六十三章 餘香第七百二十六章 風起草原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二百六十六章 霸道的婦人(1)第五百一十六章 絲綢纏老樹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說好商量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一百零四章 當哥哥一樣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之罪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一百八十章 較勁
第七十九章 跑得飛快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2)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可阻擋第三百零八章 晉州之役(3)第七章 高平(1)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六百三十七章 細枝末節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結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帽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九百零七章 妒賢嫉能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六百八十一章 國號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四百五十九章 京口之役(2)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五十八章 有多慘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薪嚐膽第七百五十章 就是說說話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二百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六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三百零三章 老奸巨猾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2)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爭車輪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爭車輪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鐵匠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三百六十章 蜜蜂蟄人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一百五十三章 兇獸猛禽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間滄海桑田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櫻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五百八十四章 歸期第七百八十章 初春的寒意第七十六章 威武城(2)第八百二十五章 茶水代酒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可阻擋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他如何帶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五百零六章 毫無邪念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六百三十章 食不甘味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八百八十二章 願賭服輸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萬精兵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六百一十五章 涼意(1)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六百九十二章 仿若經脈第七百五十章 就是說說話第七百三十六章 本源第二百六十三章 餘香第七百二十六章 風起草原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二百六十六章 霸道的婦人(1)第五百一十六章 絲綢纏老樹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說好商量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一百零四章 當哥哥一樣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之罪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一百八十章 較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