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謀略

“沒用的東西!白養你們這羣廢物了!”

趙言德憤怒的聲音在皇宮中響起。前來報告的士兵嚇得兩腿一軟,險些連跪都跪不穩,就要倒在地上了。

伴君如伴虎,連朝廷重臣在皇帝面前都是膽戰心驚的,何況他還只是一個小兵而已。

桓齊揮了揮手,讓那士兵退了下去。

宮中的太監和宮女早就被遣到了門外面,桓齊低聲道:“皇上請息怒。今次殺不了庸王,也不全是董大海之失,說起來微臣也是罪責難逃那,況且董大海已死,就讓人好生安葬吧,再給他家眷多發放點撫卹金,以顯皇上仁慈之心。不過——誰曾想到楊戕竟然會‘起死回生’,而且還變得如此了得,連我派去的幾個高手都喪命在他手下了。”

趙言德也曾經在沂城見識過楊戕的厲害,擔憂道:“桓卿家,那人果真就是楊戕,他不是早已經死在了國師的手中麼,怎麼會……?”

桓齊嘆道:“我也只是奇怪。此人明明已經被師叔擊落東海之中,怎麼還有可能還魂呢?而且,根據禁軍回來的人報告,那個楊戕,跟他們三人前見到的楊戕容貌完全不同。雖然今此救庸王的人也叫楊戕,只怕未必是同樣一個人吧。”

趙言德嘆道:“是啊,朕也希望如今這人不會真是楊戕。這人武功還是其次,關鍵是他那神出鬼沒的身法,和戰場上視死如歸的打法,讓人想想就覺得頭腦發麻。桓卿家,如今事已至此,你看我們究竟該如何籌劃呢?”

桓齊忽然陰笑道:“皇上,雖然庸王如今是逃過了一劫,但是他這謀反的罪,無論如何卻是逃不了的。如今他逃回了北疆,那麼就是抗旨不遵,皇上仍然可以給他安上一個罪名的。到時候,他庸王謀反,名不正,言不順的,看他如何取信於天下呢!”

“不錯,不錯,聽桓卿家如此說,朕可真是茅塞頓開啊。”

趙言德頓時笑逐言開,道:“庸王這傢伙,說到底不過是一羣流寇罷了,他名正言不順的,終究是成不了大氣候,何況我們有雄兵百萬,何懼他區區的幾萬人馬呢。”

桓齊點頭道:“皇上聖明。庸王的事情,我們可以先緩上一緩,但是先可以給他一個抗旨不遵的罪名,讓他即日前來京城領罪。當然,他肯定是不會來的,那時候就可以再想辦法將他的名聲弄得更臭,讓他徹底淪爲一個賊寇。不過眼下當務之急,還是想辦法將朝廷中的軍權拿穩,如今皇上你剛剛即位,其餘都還是其次,首先要重權在手才行。”

趙言德點頭道:“桓卿家果真是國之棟樑那。有你爲朕出謀劃策,朕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放心,日後朕定然不會虧待你們桓家的。”

桓齊連忙謝恩,道:“能爲皇上效勞,那是桓齊的福氣。皇上,軍權的事情就交由微臣去處理吧,我定然會讓那些將軍及時交出兵符的。”

趙言德點頭道:“恩,有國師和你爲朕打理朝政之事,何愁這天下不盛世太平呢。”

※ ※ ※

楊戕跟庸王達成協議後,一刻也不敢停留,狼狽之極地逃回了北疆。

爲防止趙言德再派人截擊,楊戕等一行人連官道也放棄了,只是抄山路小路迂迴前行,花了大半月纔回到大同府。

在這期間,庸王還曾想以兄弟之情打動楊戕,奈何楊戕心如磐石,對這些全然不予理會,害得庸王徒碰了一鼻子灰。

而軍中之人,卻也更對楊戕敬畏有加,沒人敢在在楊戕面前放肆。

只是,也無人見楊戕露出過半點笑意,他的人似乎就如同他手中的玄鐵槍一般,冰冷而潛伏着巨大的危險。

楊戕剛到大同府的第二日,趙言德的聖旨就到了庸王府上。

庸王此際已經鐵了心謀反,也不將這傳聖旨的老太監放在眼中,隨便收了聖旨後,就將這老太監打發走了。然後,庸王招集了手下衆將和楊戕,打算一同商議應付今後之事。

“這就是趙言德今日傳下的聖旨。”

庸王不屑地將那道聖旨扔在議事廳衆人面前,說道:“衆位將軍都知道,前日裡本王與程、羅二位將軍前去京城參加趙言德的即位大典,結果他們竟然在太原府伏擊了本王,想致本王等人於死地,若非有楊兄仗義出手,今日我玄甲軍,只怕早已經被煙消雲散。嘿,結果這趙言德居然如此無恥,竟然還敢降聖旨追究本王的抗旨之罪。今日我召集各位前來,就是想聽聽各位的高見。”

“末將以爲,眼前趙言德既然已經即位,又有重兵在手,我們若要與之抗衡的話,就必須立即招兵買馬,憑藉我們在北疆的優勢,與之對抗,然後再逐漸蠶食其餘各地。以末將淺見,趙言德只怕會立即派兵對付我們的,所以應該早做防備再是。”

說話之人名爲盧遠,三十年許,匪盜出身,所以看起來仍然有幾分狂妄自大的匪氣,也是庸王手下的一個副將。此次程均、羅青身死,他自認爲在庸王眼中的地位有所提高,所以心中反而有點高興,並且迫不及待地要在衆人面前表現。

庸王輕輕地點了點頭,卻並不做出評價,然後又對其他人道:“你們呢,可還有什麼異議?”

諸將議論了一陣後,有一人起身道:“末將以爲。興兵打仗,往往都是先謀而後動,趙言德若是如此就急於攻打庸王的話,那就太不智了。一來他即位不久,急需在天下百姓面前建立起‘仁君’的威望,若是他一即位,就對庸王這些親兄弟進兵的話,只怕天下人都會指責他不仁的。所以,末將以爲,我們應該先鞏固我們所佔的城池,然後再謀其它。”

此人名爲段瑞,乃是庸王軍中的中書,所以有幾分書生的模樣。

“恩,有幾分道理。”

庸王仍是輕輕地點了點頭,然後轉向楊戕,道:“楊兄以爲如何呢?”

“什麼兄弟情誼,什麼名聲聲望,都不外乎虛名而已,說到底,那是一文不值。”

楊戕道,“若是能天下盡在手中,殺幾個親兄弟又如何?趙言德既然能做得了皇帝,就不會被這些所謂的兄弟情誼所牽制,更不會去計較什麼狗屁‘仁君’的稱謂。眼下他之所以還沒有大的動靜,無非是他陣腳未穩,或者說還沒有徹底收復軍方的勢力。我敢肯定,桓齊等人必定已經先行動起來了,許多還在中立或者偏向其他勢力的將軍,他們的形勢必定堪憂。”

庸王忽地冷然道:“不錯。成大事者,誰會在乎這區區小節,趙言德做皇帝以前就不會對人心慈手軟,難道這會反而真成了仁君不成?若是他真還有所顧及的話,那就是陣腳未穩,擔心軍心有變。楊兄,以你之見,我們應該如何準備呢?”

楊戕道:“他們要奪取各地將軍兵權,我們總不能太讓他們稱心如意。無論如何,這北疆一帶,勢必要處於我們的控制之下,完全不能有絲毫的差池,然後修築工事,精練士兵,準備割地稱王。對了,既然趙言德即位了,庸王你怎麼也就該有塊封地了吧?”

庸王道:“不錯。既然反正都要封地稱王,那我訓練自己的封地上的駐軍,那也是合乎情理之事了。趙言德若是敢派兵前來,我定要他有去無回!”

說罷,庸王開始下令帳下的十多名大將分頭行動,壘築工事,訓練將士,隨時作好交戰準備。

下令完畢之後,庸王讓其餘將領都退了去,單獨留下了楊戕,道:“楊兄,事到如今,多說也是無益。既然你我已經是合作對敵,各取所需,你需要本王爲你提供什麼,但說無妨就是。對了,如今你尚且無甚人馬,可要我爲你撥點人手給你?”

“庸王好意我心領了。”

楊戕道,“玄甲軍雖然訓練精良,卻終究是人性之師,我所想要的,是一羣虎狼之師,攻無不破,戰無不勝的軍隊。這樣的軍隊,庸王能給得了我麼?”

庸王以爲楊戕此乃是戲謔之言,便道:“楊兄,既然你另有打算,本王也就不勉強了。若你真能建立起一羣虎狼之師,本王倒是想見識見識呢。”

“日後庸王你自然會見識到的。”

楊戕想了想,道:“庸王你可有辦法知道桓齊等人的動靜麼?我要再南下一趟,總不能這麼順利地就讓他們把兵權全部奪到手中吧。”

庸王喜道:“楊兄你有辦法破壞他們的好事?若是他們無法掌握大部分的軍力的話,就不能輕易地對我們發動進攻,那對我們可說是極爲有利。好,既然如此,我會讓人儘快收集情報過來的。”

楊戕起身道:“我這就準備南下之事,有消息儘快通知我吧。看來沒有幾年功夫,這天下是平定不下來的。不過也好,亂世多良機,這亂起來對大家都有好處,是吧?”

第二十八章 突破(三)第三十一章 回京(上)第三十五章 牛刀小試(下)第二十七章 攻心(下)第三十三章 醫治(上)第五章 再回雪山第十四章 魔界的挑釁第九章 九幽黃泉(一)第二十八章 妄動第三章 人獸鬥(下)第八章 養官之道第三十八章 異變(下)第十一章 鬧劇第二章 漏網之魚第四章 血洗天山第十八章 崑崙之劍第二十七章 魘眼第六章 謀略第三十九章 追殺(上)第四十章 逃殺(下)第二章 洞蠻人(下)第三十三章 醫治(上)第七章 出手(上)第八章 鳥語第七章 屠城(二)第四十二章 隕落第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二十三章 京城危機第三十六章 開山斧第十七章 甄善公主第一章 邪火滋生第二章 漏網之魚第五章 峨眉示警第四章 狂風疾浪第二十二章 南下陰謀第十一章 放手一戰第三十八章 異變(上)第三十五章 牛刀小試(下)第三十四章 後宮(上)第二十二章 奇謀(一)第三章 恨之力(下)第一章 徵兵第十九章 迷失第十九章 擾敵第八章 養官之道第三十四章 後宮(下)第二十五章 雨戰(上)第十五章 出關第四章 得遇仇人(中)第十三章 天外天世界第四十章 逃殺(上)第三十九章 勾結第十五章 用計第十四章 得報大仇第十六章 借屍還魂第五章 伊人如水第二十三章 迷心(上)第三十八章 異變(中)第四章 意料之外第九章 誤打誤撞第七章 出手(下)第三十五章 牛刀小試(上)第十四章 死攻(上)第二十三章 迷心(上)第二十章 初戰(一)第六章 禍亂終起第十八章 寂滅之地第三十八章 異變(中)第二章 洞蠻人(上)第一章 石剛第十三章 天外天世界第六章 刺殺第七章 峨嵋人棍第四章 血洗天山第二章 洞蠻人(上)第四章 戰神轉世第四十章 逃殺(下)第四章 得遇仇人(下)第一章 虎女第十二章 正氣長存第一章 殺敵百里第八章 暗擊(上)第四章 得遇仇人(上)第三章 人獸鬥(下)第一章 虎女第三十六章 開山斧第十四章 飛絮第四十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三章 迷心(上)第三十一章 回京(下)第三章 人獸鬥(下)第二十六章 探軍(下)第二十章 初戰(二)第二十七章 攻心(下)第一章 石剛第十八章 寂滅之地第三章 不戰第三章 恨之力(上)第十二章 計賺屍妖
第二十八章 突破(三)第三十一章 回京(上)第三十五章 牛刀小試(下)第二十七章 攻心(下)第三十三章 醫治(上)第五章 再回雪山第十四章 魔界的挑釁第九章 九幽黃泉(一)第二十八章 妄動第三章 人獸鬥(下)第八章 養官之道第三十八章 異變(下)第十一章 鬧劇第二章 漏網之魚第四章 血洗天山第十八章 崑崙之劍第二十七章 魘眼第六章 謀略第三十九章 追殺(上)第四十章 逃殺(下)第二章 洞蠻人(下)第三十三章 醫治(上)第七章 出手(上)第八章 鳥語第七章 屠城(二)第四十二章 隕落第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二十三章 京城危機第三十六章 開山斧第十七章 甄善公主第一章 邪火滋生第二章 漏網之魚第五章 峨眉示警第四章 狂風疾浪第二十二章 南下陰謀第十一章 放手一戰第三十八章 異變(上)第三十五章 牛刀小試(下)第三十四章 後宮(上)第二十二章 奇謀(一)第三章 恨之力(下)第一章 徵兵第十九章 迷失第十九章 擾敵第八章 養官之道第三十四章 後宮(下)第二十五章 雨戰(上)第十五章 出關第四章 得遇仇人(中)第十三章 天外天世界第四十章 逃殺(上)第三十九章 勾結第十五章 用計第十四章 得報大仇第十六章 借屍還魂第五章 伊人如水第二十三章 迷心(上)第三十八章 異變(中)第四章 意料之外第九章 誤打誤撞第七章 出手(下)第三十五章 牛刀小試(上)第十四章 死攻(上)第二十三章 迷心(上)第二十章 初戰(一)第六章 禍亂終起第十八章 寂滅之地第三十八章 異變(中)第二章 洞蠻人(上)第一章 石剛第十三章 天外天世界第六章 刺殺第七章 峨嵋人棍第四章 血洗天山第二章 洞蠻人(上)第四章 戰神轉世第四十章 逃殺(下)第四章 得遇仇人(下)第一章 虎女第十二章 正氣長存第一章 殺敵百里第八章 暗擊(上)第四章 得遇仇人(上)第三章 人獸鬥(下)第一章 虎女第三十六章 開山斧第十四章 飛絮第四十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三章 迷心(上)第三十一章 回京(下)第三章 人獸鬥(下)第二十六章 探軍(下)第二十章 初戰(二)第二十七章 攻心(下)第一章 石剛第十八章 寂滅之地第三章 不戰第三章 恨之力(上)第十二章 計賺屍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