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落子長安,曹彰降漢!

見劉禪親自過問此事,魏延整個人也激動起來了。

他一個人人微言輕,難以讓大王應允他的計策。

但若是殿下同意了,以他之能,怕我魏延就要建立不世之功了!

“殿下難道也是認可了末將之計?”

劉禪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這幅模樣,倒是讓魏延迷糊起來了。

“殿下這是何意?”

劉禪微微一笑,說道:“子午道險峻,難以大量用兵,況且,無金牛道、褒斜道等吸引魏國軍力,子午奇襲如何能成?”

魏延連忙說道:“子午道中雖是崇山峻嶺,然而末將已經讓人去探清道路,並且在沿途中安放給養,在末將看來,出三千兵丁,再加三千背糧人,便可通過子午道,奇襲長安,那長安守將見我軍前來,勢必喪膽,棄城而逃。”

三千人就能棄城而逃?

當真以爲守長安的是劉禪啊?

咦?

怎麼感覺像是在罵自己一樣。

“此計過於弄險,得要正面大軍配合,或許纔有成功的可能。”

見劉禪並不像諸葛亮那般一棒子打死,魏延心中還有些希冀。

“殿下正面攻之,末將奇襲長安,必能建不世功業!”

魏延這是立功心切啊!

劉禪微微搖頭,說道:“漢中剛有起色,不宜大戰,我已命東三郡守將修繕東三郡道路,待道路一成,便可從荊州轉運糧草、兵員過來,到了那個時候,纔是攻伐關中的良機。”

“可是殿下.”

魏延面有不甘。

他實在是太想進步了。

“如今魏國內亂,聽聞曹彰逃入長安,關中勢必動亂,此誠發兵取之的良機,錯過了這個機會,下一次便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劉禪又是搖頭,說道:“將軍看差了,那黃鬚兒曹彰已如喪家之犬一般,逃入關中,不過是求活而已,難以掀起動亂,其人心,早已散盡,我等貿然去攻,不過是徒費將士性命,以及來之不易的糧草輜重,絕無半點可能拿下長安。”

要想鯨吞長安,靠幾千人,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至少出動十萬人,還要整個益州作爲後盾,源源不斷的輸送錢糧,才能得成。

這是比拼國力的戰爭,不是靠一個奇襲就能完成的。

而現在的漢中國,差的就是國力。

跟此時的魏國比起來,就像是一個營養不良的孩童一般。

劉禪看出了魏延面有不甘之色,他突然看向魏延,問道:“將軍可知我會看相?”

看相?

魏延愣住了。

他知曉自家殿下會打仗,沒想到還會看相的?

“張裕有讖緯之術,周羣有佔侯之術,此二人爲我府中幕僚,其亦是將看家本領教授與我了。”

聞此言,魏延不復他疑。

自家殿下莫說是會看相,就算他說明日漢中地龍翻滾,他都信!

再者說,就算是他不信,爲了奉承殿下,他也要說信。

殿下高興了,殿下開心了,對他魏延的感官,這不才會變得更好?

他日後的富貴,可都寄託在殿下身上了。

是故,魏延一臉鄭重的看向劉禪,行禮道:

“敢請殿下賜教。”

劉禪仔細端詳着魏延的面色,片刻之後,緩緩說道:“將軍面黑身白,腳短手長,龍來吞虎,面短眼長、不臭而香,肉角少頂,皆貴相也。若人有此相,求功名者官高職顯,求財利者錢穀鉅富之相也。”

貴相?

魏延面色一喜。

“不過這貴相之中,卻有隱患。”

隱患?

在這個時代的人,對這讖緯之術,相面之術是非常相信的。

尤其是這個給他相面的人還是自家殿下,這背後是否蘊含着其他的意思,讓魏延一時間面露焦急之色。

“敢請殿下賜教。”

見魏延上套,劉禪不緩不急的說道:“以鼻觀人品正邪,鼻形端正有形,挺拔有力,鼻翼飽滿,鼻孔大而不外露,這是做人有志氣,做事有原則,人品端正;如鼻子明顯歪斜,人中亦偏斜,其心不正,行爲不端之人,因其行徑多惡,故必然有災禍頻至。

而將軍鼻子明顯歪斜,人中亦偏斜.”

殿下是欲言我乃是心術不正之人?

撲通~

魏延被劉禪此語嚇的直接跪伏下去。

“末將忠心,世人皆知,此心天地可鑑,此情日月可昭!還望殿下明鑑啊!”

見魏延委屈的都要哭出來了,劉禪上前將魏延攙扶起來,笑着說道:“將軍之忠心,禪自知矣,如今只是相面知將軍禍福,尚非品行,但我要問將軍,你平素可是狂妄自大,自視甚高?”

狂妄自大,自視甚高?

魏延愣住了。

“末將未有之啊!”

“未有之?”

劉禪不置可否。

“那爲何與你相知相熟之人,對你都頗有微詞?”

劉禪此言一出,魏延憋得滿臉通紅,卻又不好反駁。

在軍中,在朝中,他的人脈,確實不好。

狂妄自大,自視甚高,不經意間,便將人得罪了。

劉禪看着魏延這幅模樣,心中早有答案了。

他現在借相面之事敲打魏延,便是希望他不要重蹈後世的覆轍。

另一個時空。

作爲一名戰功卓諸的將軍,魏延不懂得謙虛謹慎,反而狂妄自大,在諸葛亮活着的時候就不斷有怨言,諸葛亮一死他更加居功自傲,目中無人,而且劉禪年齡又小,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怎麼敢把大權交給他?

諸葛亮去世後,秘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前往揣摩魏延意圖。

魏延回答道:

“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佈,做斷後的將領呢?”

他不但不知諸葛亮的良苦用心,反而不服從朝廷命令,這就必然被當成叛亂對待。

魏延性格太過跋扈,以至於把滿朝文武都得罪了一個遍,甚至惡名都傳播到了吳國孫權那裡。

孫權曾說:魏延豎牧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爲禍亂矣。

想他的名聲之差。

古往今來,武將戰功卓著而又惡名遠揚的下場一般都不好,魏延當然也不例外。

魏延不聽從楊儀斷後的命令還可以理解爲賭氣,但是他千不該萬不該在大軍都隨楊儀徐徐退卻後,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趕在楊儀大軍前面,所走過的地方都燒絕閣道,並率軍出擊楊儀大軍,這就釀成大錯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楊儀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劉禪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董蔣二人都擔保楊儀懷疑魏延,所以魏延就非死不可了。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魏延以勇略任,並鹹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所以魏延的下場和諸葛亮沒有關係,是自己咎由自取!

而且他應該感謝諸葛亮一直對他的照顧和寬容,人人都說魏延壞話討厭他的時候,是諸葛亮一直重用他,讓他實現了人生的價值,賜爵封侯,走上了人生巔峰!

然而可惜的是諸葛亮對他的寬容,沒有讓他變得謙虛謹慎,反而更加居功自傲、狂妄不堪!自作孽不可活!

劉禪便希望他的這一番話,對魏延有效果。

“殿下之意,末將知曉了。”

魏延面色灰敗,雖是站起身來,但腳步顫顫巍巍的,看起來有些失意。

“末將自今日起,不再提由子午道偷襲之事。”

劉禪搖頭,說道:“我看將軍還是沒懂,由子午道可偷襲長安,難道其他人都不知道?唯獨將軍知道?還是將軍以爲,其他人都是傻子,唯獨將軍是聰明人?”

一連串的問題,又把魏延給問住了。

“爲官者,爲將者,切莫有傲慢之心。漢壽亭侯功勳卓著,且還敬重有才學之人,將軍功勳,比之漢壽亭侯如何?”

魏延有小關公的稱號,平素裡面,也一直以關羽爲目標。

此番被劉禪一問,他哪裡敢跟自己的偶像比擬,連忙說道:“末將比之漢壽亭侯,猶如螢火之光比之皓月,不值一提。”

“漢壽亭侯尚且有謙卑之時,汝便更需要自省了,回去多讀讀書,修身養性,莫要衝動,無形之中便得罪了人,日後我欲重用伱,然你與軍中士卒、朝中大臣皆不和,我焉敢用你?”

魏延知曉此乃自家殿下的諄諄教導,一時間心中感佩非常。

“末將這便去溫書,那江東呂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末將不比那呂蒙差,自然也可以讓殿下刮目相看!”

“好!”

劉禪重重拍了拍魏延的肩膀,笑着說道:“那到時,我便看看將軍的變化了。”

魏延重重點頭,說道:“既然不攻子午道,那還請殿下暫且休息,明日啓程前往南鄭,檢閱漢中諸事宜。”

劉禪搖頭,說道:“此時天色尚未晚,不妨入子午道,看看具體情況。”

入子午道看看具體情況?

魏延愣住了。

“殿下不是說不由子午道攻長安了嗎?”

劉禪似笑非笑的看向魏延,說道:“我何時說過不攻?只是現在還未到時候而已。”

聞言,魏延面露激動之色。

“我這便帶殿下前去看看。”

說着,他便領着劉禪入了龍亭小寨,在營寨後門騎上戰馬,朝子午道而去。

一行人往裡十里地,便徹底進入子午道了。

子午谷內山路險峻崎嶇,崇山峻嶺如牆般橫亙在前,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自然屏障。曲折蜿蜒的山路,岩石峭壁挺拔,往裡的每一步都似乎是對生命的考驗。

路途中的坡道陡峭,鵝卵石鋪滿地面,腳下的石子不時滑動,令人不禁提心吊膽。山路兩側則是深不見底的峽谷,恍若萬丈深淵,一觸即發。

山風呼嘯而過,讓人感到陣陣凜冽的寒意。

巨大的岩石,有的光潔如鏡,有的卻充滿了尖銳的棱角,擋住前行的路途。

便是劉禪看了,都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此地險阻,怕是魏軍見了,都難相信漢軍會從此地出兵,攻伐長安。”

就如同漢軍不知道鄧艾會走陰平小道入蜀一般。 “便是此地山路難走,末將才覺得偷襲長安是有可能的。”

魏軍覺得的不可能,恰恰就是他漢軍最大的機會。

“殿下請。”

魏延還要再往裡面去。

劉禪擡頭看了看天色,搖頭說道:

“天色已晚,不必往裡走了。”

山路彎曲多變,時而陡峭,時而平緩,一路上充滿了未知的挑戰。突然出現的山崖或是滑坡,讓人措手不及,需要在危機中迅速應對。

未有嚮導,怕是行軍過程中,便有不少士卒損耗其中了。

一行人回到龍亭營寨,天色便徹底陰沉下去了,月牙高懸,只播撒了些許月光,天地間都被純粹的黑給籠罩住了,只剩營寨的燈火,在黑暗中搖曳,閃爍着。

“殿下看了子午道,可覺得能功成?”

“或有可能,但絕不是在今日。”

不在今日?

那在何時?

魏延趕忙問道:“不知殿下要準備幾年,才準備發兵攻魏?”

“至少三年。”

甚至不止三年。

三年?

魏延在心中盤算着。

好像時間也不是特別久。

“那這三年時間,末將便好好治理漢中,爲殿下北伐逆魏積蓄糧草,訓練兵將!”

“將軍有此志,值得誇讚,但眼下有一件事倒是需要將軍派人去接應一番。”

接應?

“殿下有事情,直接吩咐便是了。”

“子午道險阻,將軍不妨派三百人前去探探路,看三百人要走幾日,順便,在關中,將一個人接到漢中來。”

接一個人?

是何人,讓殿下如此上心?

“不知殿下要接應的人,是何方神聖?”

劉禪微微一笑,說道:“此人方纔你我提到過。”

提到過?

魏延愣了一下,說道:“難道是那鄢陵侯曹彰?”

劉禪點頭。

“正是黃鬚兒曹彰!”

沒錯。

爭魏王失敗,如喪家之犬般逃到關中,又躥在深山之中,在魏國,曹彰已經沒有任何活路了。

而到漢中來,換一個老闆,雖然不能當魏王,但起碼能保住一條性命。

劉禪則是要借曹彰的勢,借曹彰在長安的威望、人脈,狠狠的操作一波。

誰說曹彰不是漢之忠臣?

只要他殺魏人殺得夠狠,他就是忠臣!

藍田城外。

山林之中。

正有一支數百人的殘軍苟延殘喘。

其中坐在小溪旁石頭上發呆的,正是之前意氣風發的鄢陵侯曹彰。

在洛陽外大戰失利後,曹彰被迫潰散至深山之中,穿越了數百里的崎嶇山路,期間經歷背叛、刺殺、圍剿,說多了都是淚。

當然

也有舊部的幫助,不然怕是在路上便成一具屍體了。

蹉跎月餘,總算是到藍田城外了。

現如今,曹彰的外貌與往昔的威嚴和風采相比,已經大不相同。

身着的鐵甲已然破碎,甲片凌亂,散發出刺鼻的汗臭味。頭盔丟失,黑髮凌亂,額前的汗水與泥土凝結成污垢,形成難以辨認的污跡。

頹廢的臉龐顯出深深的疲憊,雙頰因連日的風吹日曬而泛紅,嘴脣乾裂,飽經疲勞的痕跡刻在他的額頭。

“那藍田守將,可肯送上糧草補給?”

“君侯,入城的人就沒有出來過,我看那廝已經忘了君侯的提攜之恩了。”

駐守藍田的守將,本是他親衛出身,這也是他長途奔襲到此地的原因。

但現如今看來

呵呵。

已是人走茶涼了。

曹彰的雙眸曾經是堅毅而明亮的,如今充滿了疲憊和絕望。深深的眼袋顯露着他長時間未曾閤眼的辛苦。眼神中似乎還隱隱透出對戰敗的自責和苦痛。

“現如今,我等該去何處?”

天下之大,現在好像沒有一處是他的容身之地。

曹彰的身體被一件破舊的戰袍所覆蓋,布料已經破碎不堪,暴露出那原本堅硬的鐵甲。滿是灰塵和泥漿的衣物,如同近一個月來的折磨的見證。

他的雙臂有着創傷的痕跡,紅腫和淤血構成了深色的斑點。一隻手的指關節扭曲,顯然受過傷,而另一隻手則緊緊抓住一柄已經磨損的長刀,刀刃上沾滿泥土和幹血。

其餘人見到曹彰如此,一個個都是面如死灰。

他們是曹彰的親信,元從。

便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仍然跟從曹彰。

“天不幸我,爲之奈何啊!”

步履蹣跚,曹彰帶着沉重的步伐,每一步都伴隨着疼痛和疲勞。他的靴子已然磨損,泥漿粘附在靴底,沉重的腳步留下深深的印跡。

身上的傷口已經發炎化膿,但他仍然堅韌地前行,雖然不再是昔日的英勇將領,卻仍然懷有前進的決心。

在絕望之中,他仍然堅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君侯不妨入漢中。”

入漢中?

曹彰瞥了一眼同樣狼狽的我東里袞,嗤笑道:“我入漢中,難道要去做那漢中王太子的階下之囚?悔不該聽你之言!”

鏘!

曹彰越說越氣,直接將環首刀拔了出來,便要上來拼命。

“我家殿下招賢若渴,君侯若是入漢中,可爲我家殿下征伐關中,以君侯的名望,我家殿下必會重用之!”

“我乃曹家血脈,焉會做損害魏國之事?要我同室操戈,手足相殘,他劉公嗣做夢,我呸!”

“哈哈哈~”

不想東里袞卻是哈哈大笑一聲,眼淚都快笑出來了。

“君侯在魏國興兵事,早已同室操戈,手足相殘,如今成喪家之犬了,小命都難保了,反倒想起魏國來了?”

“東里袞,小人!”

曹彰雙目充滿血絲,惡狠狠的朝着東里袞咆哮道。

“我是小人,但現如今,也只有我這個小人,能給君侯一條活路,明路。”

見曹彰未有反駁,東里袞繼續說道:“君侯想一想於文則,想一想龐德,想一想文聘,其皆在殿下手下得以重用,君侯入漢中,只要能立功,富貴榮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還能建功立業。”

緩了一口氣,東里袞繼續誘惑道:“我聽聞君侯有效仿漢武時霍去病、衛青故事,封狼居胥,揮斥方遒,然而要想征伐異族,必要有明主,君侯試想一下,那曹丕是明主?還是我家殿下是明主?”

“敗軍之將,敵國血脈,焉能被任以重用?”

說實話,曹彰有些心動了。

他起兵造反,原本就是不想要窩囊度日,想要去學那霍去病衛青建不世功業。

當不當魏王,其實不重要。

“君侯如此想,便是小看了我家殿下了,此乃我家殿下手書,在數月之前寫下的。”

數月之前?

曹彰震驚。

那漢中王太子劉公嗣,難道有未卜先知之能?

他匆匆從東里袞手上接過信件,仔仔細細的看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長嘆一口氣,說道:“漢中王太子如此誠意,我豈能不從之?”

其實

他現在,除了入漢中,哪裡還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除了死之外。

不管這信件是不是那漢中王太子劉公嗣寫的,最起碼,給了他一個往下走的臺階。

“還請閣下前去知會漢中王太子,言在下欲入漢中避難,爲其效命。”

說完這句話,曹彰臉上具是苦笑之色。

太操蛋了。

原本一個個好好的魏國鄢陵侯。

兜兜轉轉半年。

轉眼

便成漢中國臣子了。

可惜!

可笑!

可嘆!

可悲啊!

第338章 曹丕篡漢,漢已傾頹!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第373章 好言難救該死鬼,仲達無意幫倒忙!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454章 天命在漢!第796章 城破殉國,大河冰封!第778章 子憑母貴,生擒司馬!第834章 天朝巨宦,賣官鬻爵!第16章 輿論宣傳第58章 公主絕色,幽怨銀屏!(求追讀!第五第861章 文舉武舉,箭在弦上!第764章 美人有毒,刺殺小道!第26章 一號技師關銀屏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第773章 賊計突顯,斬首戰術!第272章 無雙猛將趙子龍!第279章 籌糧小問題,坑人更是我劉禪的專業第205章 漢中國與江東友好通商條約第241章 徐元直釜底抽薪,諸葛亮成及時雨!第160章 洛神被擒,神醫華佗,關羽中計第710章 狂不可縱,疫病蠅苟!第851章 洛陽之戰:亡國在即!第69章 試點雲南郡第353章 大喬小喬皆幽嘆,亂世女子如浮萍!第360章 水淹蠻寨,二喬終至!第845章 洛陽之戰:宗室社稷!第249章 魏有死臣,漢有猛將!第336章 科學院,火藥研製!第346章 劉禪:小小江東,還敢不給我當狗?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505.第500章 破局之法!557.第552章 你們也配跟朕談條件?第622章 一潰千里,主力盡喪!第713章 舉兵伐魏,御駕親征!第307章 喪家之犬,後續安排!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第11章 講武武選第677章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第720章 鮮卑南下,公孫反骨!第633章 吳王太弟,刺聖王駕!第73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673章 人當十萬,舌定幽州!第607章 率先破局,烽煙四起!第173章 曹家傳承,新老魏王交接!第300章 劉公嗣你不講武德,司馬懿他繃不住第53章 孟獲遁逃,大理城危!501.第496章 無妄之災與魏軍決策!第218章 三方合盟,生機!勝機!540.第535章 死不瞑目!第444章 弊吳,弱吳,用吳!第641章 江東講武,軍號天雄!第310章 夜會尚香,整肅吏治!第225章 兵戈擾攘,明主難當!第888章 陰結蠻夷,以抗天命!540.第535章 死不瞑目!第869章 青徐土崩,暗流明起!第414章 我輩猛士,何懼一戰?485.第480章 大人,時代變了!501.第496章 無妄之災與魏軍決策!593.第588章 幼麟方行,紫髯自艾!第873章 城破國亡,灰燃驟滅!第416章 爲胡氏祛毒,太子下江陵!第689章 漢人卑鄙,誓報此仇!第420章 龍山春色深,魏國來使!593.第588章 幼麟方行,紫髯自艾!第9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01章 八月未央,御駕親征!第717章 幷州五部,匈奴中郎!第224章 緩兵之計?我直接將計就計!第141章 宛城風雲,于禁末路!第778章 子憑母貴,生擒司馬!第92章 陸遜:此子日後必爲江東之患!第59章 捨身成仁劉公嗣第703章 宗室制衡,侵略入火!(中秋節快樂!)第812章 魏有錚骨,龍戰於野!526.第521章 天命元年,昭武烈祖!第180章 玄德思歸,士族臣服!第200章 武陵盡在掌握,荊南震怖!第744章 冠冕黨爭,外戚甄氏!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88章 公子威名揚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550.第545章 危如累卵,戰略主動!第204章 流乾長沙蠻最後一滴血,江東使者已第111章 歷史變動,孫權提前出手!(求首訂第27章 拜見公子第400章 傀儡有好處,備胎沒人權!第842章 洛陽之戰:百年王朝!(元宵快樂!)第697章 土地衝突,君爭民退?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576.第571章 人妻之樂,隴西歸附!請假條第741章 司馬良策,天子御族!第797章 天子守國,魏不願亡!第321章 太子回成都,絡腮鬍黑張飛!第38章 擒王斬首
第338章 曹丕篡漢,漢已傾頹!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第373章 好言難救該死鬼,仲達無意幫倒忙!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454章 天命在漢!第796章 城破殉國,大河冰封!第778章 子憑母貴,生擒司馬!第834章 天朝巨宦,賣官鬻爵!第16章 輿論宣傳第58章 公主絕色,幽怨銀屏!(求追讀!第五第861章 文舉武舉,箭在弦上!第764章 美人有毒,刺殺小道!第26章 一號技師關銀屏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第773章 賊計突顯,斬首戰術!第272章 無雙猛將趙子龍!第279章 籌糧小問題,坑人更是我劉禪的專業第205章 漢中國與江東友好通商條約第241章 徐元直釜底抽薪,諸葛亮成及時雨!第160章 洛神被擒,神醫華佗,關羽中計第710章 狂不可縱,疫病蠅苟!第851章 洛陽之戰:亡國在即!第69章 試點雲南郡第353章 大喬小喬皆幽嘆,亂世女子如浮萍!第360章 水淹蠻寨,二喬終至!第845章 洛陽之戰:宗室社稷!第249章 魏有死臣,漢有猛將!第336章 科學院,火藥研製!第346章 劉禪:小小江東,還敢不給我當狗?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505.第500章 破局之法!557.第552章 你們也配跟朕談條件?第622章 一潰千里,主力盡喪!第713章 舉兵伐魏,御駕親征!第307章 喪家之犬,後續安排!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第11章 講武武選第677章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第720章 鮮卑南下,公孫反骨!第633章 吳王太弟,刺聖王駕!第73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673章 人當十萬,舌定幽州!第607章 率先破局,烽煙四起!第173章 曹家傳承,新老魏王交接!第300章 劉公嗣你不講武德,司馬懿他繃不住第53章 孟獲遁逃,大理城危!501.第496章 無妄之災與魏軍決策!第218章 三方合盟,生機!勝機!540.第535章 死不瞑目!第444章 弊吳,弱吳,用吳!第641章 江東講武,軍號天雄!第310章 夜會尚香,整肅吏治!第225章 兵戈擾攘,明主難當!第888章 陰結蠻夷,以抗天命!540.第535章 死不瞑目!第869章 青徐土崩,暗流明起!第414章 我輩猛士,何懼一戰?485.第480章 大人,時代變了!501.第496章 無妄之災與魏軍決策!593.第588章 幼麟方行,紫髯自艾!第873章 城破國亡,灰燃驟滅!第416章 爲胡氏祛毒,太子下江陵!第689章 漢人卑鄙,誓報此仇!第420章 龍山春色深,魏國來使!593.第588章 幼麟方行,紫髯自艾!第9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01章 八月未央,御駕親征!第717章 幷州五部,匈奴中郎!第224章 緩兵之計?我直接將計就計!第141章 宛城風雲,于禁末路!第778章 子憑母貴,生擒司馬!第92章 陸遜:此子日後必爲江東之患!第59章 捨身成仁劉公嗣第703章 宗室制衡,侵略入火!(中秋節快樂!)第812章 魏有錚骨,龍戰於野!526.第521章 天命元年,昭武烈祖!第180章 玄德思歸,士族臣服!第200章 武陵盡在掌握,荊南震怖!第744章 冠冕黨爭,外戚甄氏!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88章 公子威名揚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550.第545章 危如累卵,戰略主動!第204章 流乾長沙蠻最後一滴血,江東使者已第111章 歷史變動,孫權提前出手!(求首訂第27章 拜見公子第400章 傀儡有好處,備胎沒人權!第842章 洛陽之戰:百年王朝!(元宵快樂!)第697章 土地衝突,君爭民退?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576.第571章 人妻之樂,隴西歸附!請假條第741章 司馬良策,天子御族!第797章 天子守國,魏不願亡!第321章 太子回成都,絡腮鬍黑張飛!第38章 擒王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