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兵臨建業,世家歸附!

皖縣戰場的空氣中瀰漫着濃濃的血腥味,戰場上狼籍一片,殘肢斷臂散落一地,鮮血染紅了大地,彷彿一條小河般流淌。

那血腥的場景,引得無數蒼蠅、禿鷲在低空盤旋,它們發出刺耳的鳴叫聲,爲這慘烈的戰場增添了幾分淒涼。

遠處,塵土飛揚,大漢天子劉禪在禁衛的嚴密護送下,緩緩來至城外大營。

大漢天子原本是臉上有些喜色的,畢竟漢軍打了勝仗,但是見到了皖縣城外的修羅地獄一般的景象,這臉上的喜色很快就消失了,反而是面容沉重,眼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當你征服不了吳國的時候,你恨不得要吳國的百姓死絕。

但是現在你可以征服吳國了,這戰場上死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你的子民。

這是朕的損失啊!

我還要依靠這些人去北伐呢!

他們可不能死絕了!

劉禪雖然年輕,但此刻他深知身爲一國之君的重任,他的每一個決策都關乎着萬千將士的生死和大漢江山的存續。

營帳前,一衆軍將已經齊聚,他們剛剛經歷了一場慘烈的戰鬥,追亡逐北一日一夜,此刻雖然疲憊,但眼神中仍然閃爍着堅定的光芒。

于禁、阿會喃、魏延、沙摩柯、文聘等人,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將,他們對着劉禪恭敬地行禮,儘管滿身疲憊,但禮數不失。

“末將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末將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末將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劉禪環視衆將,沉聲問道:“諸位無須多禮,此戰的傷亡情況如何?”

他的聲音雖然平靜,但難以掩飾內心的關切。

傷亡若是太多了,對於接下來的北伐,恐怕就會有些影響了。

于禁當即上前一步,聲音洪亮地稟告:“陛下,此戰我軍大勝,殺吳軍戰兵一萬三千餘人,俘虜吳軍戰兵三萬四千五百一十一人,民夫鄉勇無算,還擒住了吳國戰將百人,吳王屬官三十一人。”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其中,有江東士族出身的吳國由拳侯張昭,尚書令顧雍,皆被我軍俘虜。

我軍戰兵傷亡五千七百餘人,民夫鄉勇傷亡在一萬之數。至於繳獲的物資輜重,糧草不多,只有十萬石而已,但其餘器械數目不少。”

吳國畢竟糧草缺乏,就算是舉全國之力,蒐集來的糧草,也不多。

這糧草是變不出來的,你種多少,便有多少,沒有種出來,那便是沒有。

看來

若是要自吳地北伐魏國,還需要從江陵轉運糧草過來。

“如此看來,此戰是我軍大勝了,可惜我數千大漢好兒郎,死在此處了,一應撫卹,交由各州縣落實下去,丞相府、尚書檯負責此事宜,間軍司負責監督。”

這場勝利來之不易,每一個傷亡的將士都是他心中的痛。

但戰爭本就是殘酷的,他能做的,只能是儘量減少傷亡,取得勝利。

並且給陣亡的士卒給予撫卹,讓活着的漢軍,能夠悍不畏死,拼死作戰。

此時,營帳外又傳來一陣喧鬧聲,原來是漢軍正在處理戰俘和戰死的吳軍將士。

劉禪的眼中閃過一絲不忍,但很快被堅定所取代。

他知道,作爲天子,他不能只有婦人之仁,更要爲大漢的江山和百姓負責。

衆將也看出了劉禪的複雜情緒,但他們沒有多言,只是靜靜地等待着劉禪的下一步指示。

戰場上,無論是天子還是將士,都需要有堅剛不可奪志,萬念不能亂心的素養。

“對於俘虜,傷重難治的,一律給他們個痛快,輕傷的,願意投降,便爲他醫治,不願意投降的,便就地處決。願意投降的吳軍,交由訓誡司管理,直到能夠熟記三書,成爲我大漢兵卒,方纔能夠整編出師。”

吳軍降卒有三萬多人,訓練篩選之後,估計能有個一萬五千人,劉禪就滿足了,關鍵還是要將他們訓練出來。

大帳之內,燈火通明。

皇帝劉禪端坐於龍椅之上,金色的龍袍在燈光下熠熠生輝,他的眼神中閃爍着雄心壯志的光芒。

環視一週,大漢天子緩緩開口:“諸卿,如今吳軍大敗,我們該如何乘勝追擊,一舉拿下東吳?”

話音剛落,阿會喃挺身而出,他身披鎧甲,臉上帶着戰後的亢奮,聲音洪亮地說:“陛下,如今吳軍主力已盡沒,我們只需率兵直取建業,定能一舉滅吳!”

阿會喃說話的時候,拳頭緊握,眼中戰意昂然。

吳國的主力被滅,吳國就像是衣服被脫乾淨的美人一般,可以由漢國這個彪形大漢隨意施爲。

還需要用計?

直接帶兵到建業,難道那吳國還能抵擋不成?

劉禪聞言,微微點頭,卻並未立刻表態。

吳國彈指可滅不假,但怎麼滅,這就是一個技術活了。

此時,于禁站了出來,他的臉上帶着沉穩與深思熟慮,與阿會喃的熱血激昂形成鮮明對比。

“陛下,破建業固然容易,但收服整個吳國卻非易事。

末將以爲,最好的辦法是讓吳國投降,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讓江東的士族歸附。”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更爲長遠的考慮,不僅着眼於軍事勝利,更看重政治上的穩定與整合。

“若是能夠讓張昭與顧雍歸正,以此二人在吳國的影響,必能助陛下整合吳國,以最小的代價,收復吳國!”

霍弋在一旁沉吟片刻,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臣以爲可以讓吳國暫且存在,不滅其國。我們可以扶植太子孫登爲吳王,實際上成爲我大漢的傀儡,再命其出兵北伐。”

他的建議更爲巧妙,意圖通過操控吳國內部來達到控制整個吳國的目的。

吳國是要滅,但什麼時候滅,這是劉禪可以決定的。

現在滅.

恐怕吳國之中,還有抵抗的力量。

這個時候,漢國就需要派兵前去鎮壓。

閃電戰打成了治安戰,後世老美都要陷進去。

劉禪雖然不怕閃電戰變成治安戰,但他現在首要的,並非是滅吳,而是滅魏。

而且

說實話,到了這個時候,吳國雖然沒滅,但和被滅了相比,還有什麼不同嗎?

劉禪聽完三位重臣的建議,心中已有定奪。

他微微頷首,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諸卿所言極是,朕心中已有計較。”

說罷,他站起身來,傳令召見此次戰役中俘獲的吳國重臣張昭、顧雍等人。

不久,張昭、顧雍等人被帶入大帳。

他們雖然被俘,容裝不整,滿面帶灰,但因爲是有價值的俘虜,並未受到漢軍的粗魯對待,神態依然保持着一份士大夫的尊嚴。

劉禪仔細打量他們,試圖從他們的表情中讀出些什麼。

張昭面帶憂色,顯然對吳國的未來深感擔憂;而顧雍則神情坦然,似乎已有應對之策。

劉禪微微一笑,緩緩開口:“二位,如今吳國已敗,不知二位對這未來的天下有何看法?”

他的語氣雖然平和,但話語中卻透露出一種不可抗拒的威嚴。

于禁在一邊冷哼一聲,說道:“哼!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阿會喃更是在一邊秀肌肉,惡狠狠的模樣,就像是要吃人一般。

張昭深吸一口氣,躬身行禮道:“陛下,吳國此次雖然戰敗,但百姓無辜,望陛下能體恤民情,莫要遷怒吳國百姓。”

劉禪聞言點頭,道:“萬方之民,皆漢之臣民,皆朕之臣民。朕難道會不善待自己的臣民?”

接着,他轉向顧雍:“顧卿家,你以爲呢?”

顧雍神態從容,不卑不亢地回答:“陛下,吳國雖敗,底蘊雖失,但氣節猶在,陛下若是要奴役吳國臣民,恐怕吳國百姓不會答應,我等也不會答應!”

“哈哈哈~”

劉禪大笑一聲,說道:“顧公此言何意?朕豈有奴役吳國臣民之意?”

大漢天子從龍椅上站起身來,環視衆人:“朕欲一統天下,但也願意給吳國臣民機會,給吳國時間,孫權兇懈,不服王化,已經不適合做大漢吳王了,朕欲令太子孫登爲大漢吳王,讓其作爲大漢之諸侯,若諸位順服,朕未嘗不能保存吳國社稷。若是諸位不順服,發兵討滅,對朕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狠話放出去了,也要適當的說一些好話。

劉禪語氣緩和了一些,說道:“當然,朕也會聽取二位的意見,確保吳國百姓的安定。”

大漢皇帝給他們的條件,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好。

甚至不急於滅國。

“諸位皆江東簪纓世家出身,便是入我大漢,未嘗不可大興本家,朕在朝堂之上,也會對江東人士大開方面之門,當然.”

劉禪眼神閃爍,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我可以給你們江東世家方便之門,可以保全你們江東世家的富貴。

那你們江東世家,要給我什麼,方纔能交換如此大的利益呢?

在場的衆人,都是聰明人。

張昭顧雍半身都埋在黃土裡面的,更是人精中人精。

他們馬上明白了劉禪的意思。

“若陛下信守諾言,則我江東張氏,將會全力支持陛下!”張昭看向劉禪,眼神灼灼。

無非是利益交換而已。

孫權不可靠,便怪不得他們反水了。

這與忠誠無關,這隻與利益有關。

在這個情況下忠誠下去,不過是愚忠罷了。

“陛下一言九鼎,以爲是你江東鼠輩,屢次背盟?”

張昭顧雍兩人被沙摩柯一噎,面頰羞紅,卻不能做絲毫的反駁。

“我江東顧氏,願全力支持陛下,願陛下信守諾言!”

“好!”

劉禪重重拍了身前案牘。

有顧雍張昭這些江東士族的支持,他入主建業,慢慢滲透吳國的阻礙便會小上許多。

便讓孫登當幾年傀儡。

待他將吳國上下徹底掌控之後,便是在名義上與事實上同時消滅吳國的時機!

現在的主要任務,還是伐魏!

“有二位襄助,朕何愁吳國不定?

擬詔:

自古江東多才俊,今朕得聞,江東士族有張昭、顧雍二人,德才兼備,賢名遠播。朕自即位以來,求賢若渴,遍尋江東之英才,以期共謀國家大計,穩固社稷。今得此二人,實乃國家之幸,社稷之福。

張昭顧雍,品性高潔,學識淵博,且深諳治國安邦之道。朕思之再三,決定擢升二人加侍中銜。願其以忠誠之心,勤於王事,直言進諫,面刺朕之過失,共商國家大事。

此外,爲表彰其德才,特賜張昭、顧雍各加封地三百戶,以資鼓勵。並分別任命張昭爲吳國太傅,顧雍爲太師,望其以高尚之品德,深厚之學問,教化萬民,安定吳地。

欽此!”

顧雍張昭聞言,臉上的喜色是難以掩飾的,當即對着劉禪行了大禮,道:“臣下謝主隆恩!”

這滅吳的障礙,基本上被他掃清了。

那麼接下來,便是兵臨建業了!

他當即發號施令:

“大軍原地休整三日,三日後,水陸並進,兵臨建業!”

建業城,這座吳國的都城,往昔的繁華已被近日的緊張氣氛所掩蓋。

前軍潰敗的消息如同一塊巨石,在原本平靜的湖面上掀起了驚濤駭浪。

城池之中,百姓們憂心忡忡,議論聲此起彼伏,人心惶惶。

吳王宮內,氣氛更是凝重。

孫權坐在御座上,雙眼佈滿血絲,眼眶深陷,顯然已是疲憊不堪,很久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與不安,手中緊握的王璽彷彿承載着他此刻沉重的心情。

“主力盡數被滅,吳國已經守不住了。”孫權喃喃自語,聲音中透露出無盡的苦澀。

投降,還是撤退?

這兩個選擇如同兩把利劍,懸在他的心頭。

投降,意味着放棄吳國的獨立,將國家和百姓的命運交給別人來主宰。

這是孫權無法接受的結果,他身爲吳王,怎能輕易將祖先基業拱手讓人?

然而,撤退到最南面,也並非易事。

路途遙遠,且不說途中可能遭遇的種種困難,即便成功抵達,又能如何?

難道要眼睜睜地看着祖先辛苦打下的江山就這樣淪陷?

而且,誰會跟他撤到南蠻之地?

孫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的眼神在宮燈映照下閃爍着堅定的光芒,彷彿在黑暗中尋找着一絲光明。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宮殿的寂靜。

一位侍衛急匆匆地闖入殿內,跪倒在孫權面前:“報!大王,城外敵軍已至,請求大王定奪!”

孫權猛地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他深吸了一口氣,沉聲說道:“傳令下去,全軍備戰!孤誓與建業共存亡!”

大不了就是一死罷了!

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385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第31章 公子真神人!(求追讀~)第670章 鮮卑犯邊,吳質醻對!第796章 城破殉國,大河冰封!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92章 陸遜:此子日後必爲江東之患!第186章 山呼萬歲,龍山行臺!第204章 流乾長沙蠻最後一滴血,江東使者已515.第510章 三氣曹子桓,連吐三口老血!第671章 人心帝術,天下格局!第901章 政治考量,太子度幽!第649章 戰雲漸密,天下矚目!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112章 荊州危局:太子劉禪計定荊襄!(求第748章 冀北防區,整飭四郡!第625章 牛渚磯破,吳國投降!第219章 堂中大戲,王侯基業須命賭!564.第559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809章 時局之變,劍破金湯!第228章 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708章 天下未定,殺雞儆猴!第279章 籌糧小問題,坑人更是我劉禪的專業第3章 人心不附第884章 狗急跳牆,毀於一旦!第780章 安撫美人,絕道惑心!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271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562.第557章 羌氐爪牙,圖謀隴右!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第378章 各方動作,車騎城破!578.第573章第33章 只誅賊首(求追讀~)第838章 漢帝親臨,兩皇相見!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706章 氏族志姓,籠絡打壓!第804章 弒君重罪,不可饒恕!第746章 羈縻掌控,草原自亂!第881章 改元炎興,帝巡洛陽!第248章 變故橫生486.第481章 抉擇!第460章 何不以禮來降,不失有封侯之位!第342章 皇太子禪,謀劃巴西!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373章 好言難救該死鬼,仲達無意幫倒忙!第453章 不對勁,十分有九分不對勁!第827章 拉鋸攻防,毒蛇窺伺!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205章 漢中國與江東友好通商條約第335章 早晨做運動第626章 初定吳國,夜宿王宮!第305章 進退維谷,劉禪的危機!第628章 吳宮春色,炎漢如火!第286章 我本忠臣,何欲我做賊?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527.第522章 斂財之術,後宮嬪妃!(6300大第453章 不對勁,十分有九分不對勁!第725章 魏失幽州,拓跋力微!第63章 我知美人心第326章 放出大漢這頭猛獸!483.第478章 下潼關,魏軍的末日!第752章 冀北歸附,司馬夜奔!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399章 劉琰,胡氏,情調!第32章 南中四郡(求追讀!)第123章 再見孫尚香,今已非昔比!第908章 太子大婚,鳳闕良緣!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510.第505章 機不可失,準備戰鬥!第659章 輿情洶洶,上書乞骸!第122章 孫權選嫁女,江東小蘿莉!第645章 仲達難眠,人心向漢!第465章 玄德遲暮,勝利曙光!第852章 洛陽之戰:城破國亡!第233章 我曹丕不做袁本初!第800章 鐵桶之陣,常山之蛇!第151章 江陵,江陵!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第418章 江陵百姓竭誠歡迎,汝南的困境!第886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第240章 收心汝南士族的關鍵!第306章 國祚之重,太子的職責!(上月月票483.第478章 下潼關,魏軍的末日!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823章 退而爲進,兵不厭詐!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28章 未雨綢繆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555.第550章 大勢人心,窮途末路!第687章 以退爲進,分化瓦解!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448章 有人要頂不住了!第419章 龍山再見尚香!第725章 魏失幽州,拓跋力微!第160章 洛神被擒,神醫華佗,關羽中計496.第491章 茂陵秦氏!第786章 鉅艦破船,魏東遂平!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
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385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第31章 公子真神人!(求追讀~)第670章 鮮卑犯邊,吳質醻對!第796章 城破殉國,大河冰封!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92章 陸遜:此子日後必爲江東之患!第186章 山呼萬歲,龍山行臺!第204章 流乾長沙蠻最後一滴血,江東使者已515.第510章 三氣曹子桓,連吐三口老血!第671章 人心帝術,天下格局!第901章 政治考量,太子度幽!第649章 戰雲漸密,天下矚目!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112章 荊州危局:太子劉禪計定荊襄!(求第748章 冀北防區,整飭四郡!第625章 牛渚磯破,吳國投降!第219章 堂中大戲,王侯基業須命賭!564.第559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809章 時局之變,劍破金湯!第228章 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708章 天下未定,殺雞儆猴!第279章 籌糧小問題,坑人更是我劉禪的專業第3章 人心不附第884章 狗急跳牆,毀於一旦!第780章 安撫美人,絕道惑心!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271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562.第557章 羌氐爪牙,圖謀隴右!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第378章 各方動作,車騎城破!578.第573章第33章 只誅賊首(求追讀~)第838章 漢帝親臨,兩皇相見!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706章 氏族志姓,籠絡打壓!第804章 弒君重罪,不可饒恕!第746章 羈縻掌控,草原自亂!第881章 改元炎興,帝巡洛陽!第248章 變故橫生486.第481章 抉擇!第460章 何不以禮來降,不失有封侯之位!第342章 皇太子禪,謀劃巴西!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373章 好言難救該死鬼,仲達無意幫倒忙!第453章 不對勁,十分有九分不對勁!第827章 拉鋸攻防,毒蛇窺伺!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205章 漢中國與江東友好通商條約第335章 早晨做運動第626章 初定吳國,夜宿王宮!第305章 進退維谷,劉禪的危機!第628章 吳宮春色,炎漢如火!第286章 我本忠臣,何欲我做賊?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527.第522章 斂財之術,後宮嬪妃!(6300大第453章 不對勁,十分有九分不對勁!第725章 魏失幽州,拓跋力微!第63章 我知美人心第326章 放出大漢這頭猛獸!483.第478章 下潼關,魏軍的末日!第752章 冀北歸附,司馬夜奔!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399章 劉琰,胡氏,情調!第32章 南中四郡(求追讀!)第123章 再見孫尚香,今已非昔比!第908章 太子大婚,鳳闕良緣!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510.第505章 機不可失,準備戰鬥!第659章 輿情洶洶,上書乞骸!第122章 孫權選嫁女,江東小蘿莉!第645章 仲達難眠,人心向漢!第465章 玄德遲暮,勝利曙光!第852章 洛陽之戰:城破國亡!第233章 我曹丕不做袁本初!第800章 鐵桶之陣,常山之蛇!第151章 江陵,江陵!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第418章 江陵百姓竭誠歡迎,汝南的困境!第886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第240章 收心汝南士族的關鍵!第306章 國祚之重,太子的職責!(上月月票483.第478章 下潼關,魏軍的末日!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823章 退而爲進,兵不厭詐!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28章 未雨綢繆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555.第550章 大勢人心,窮途末路!第687章 以退爲進,分化瓦解!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448章 有人要頂不住了!第419章 龍山再見尚香!第725章 魏失幽州,拓跋力微!第160章 洛神被擒,神醫華佗,關羽中計496.第491章 茂陵秦氏!第786章 鉅艦破船,魏東遂平!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