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在官道上疾馳,劉封的思緒卻飄回到了度田的日日夜夜。
那些軍將士族的阻撓、百姓們期待又擔憂的眼神,一一浮現在他的眼前。
他握緊了拳頭,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度田之事順利推行下去。
不知行了多久,遠處出現了洛陽城巍峨的輪廓。
劉封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是大漢天子劉禪,自己的命運以及度田的未來,或許就在這一次的面聖中決定。
洛陽城的城門大開,劉封的馬車緩緩駛入。
城內繁華依舊,車水馬龍,叫賣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
但劉封此刻無心欣賞這一切,他的目光直直地盯着前方皇宮的方向。
皇宮,那座象徵着至高權力的宮殿,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着金色的光芒。
劉封在宮門前下了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深吸一口氣,邁着堅定的步伐朝着宮門走去。
門口的侍衛們身着鮮亮的鎧甲,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地站着,他們的目光落在劉封身上,帶着一絲審視。
劉封通過層層宮門,終於來到了劉禪所在的大殿之外。
他頓了頓,穩定了一下情緒,然後高聲說道:“臣劉封,求見陛下。”
聲音在空曠的宮殿外迴盪。
“宣劉封覲見。”
殿內傳來太監尖細的聲音。
劉封穩步走進大殿,只見劉禪端坐在龍椅之上,身着明黃色龍袍,頭戴冕旒,面容威嚴,眼神中透着睿智與沉穩。
劉封上前幾步,跪地行禮:“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的聲音宏亮而堅定。
劉禪微微擡手,說道:“平身吧。”
劉封站起身來,雙手捧着度田報告,恭敬地遞上前去。
一位太監接過報告,呈給劉禪。
劉禪打開報告,仔細地翻閱着,眉頭漸漸緊鎖。
報告上詳細記錄了度田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阻力,包括軍將士族的抵制、土地丈量的困難以及百姓的疑慮。
劉禪的臉色愈發凝重,他擡起頭,看着劉封,聲音低沉而有力地問道:“劉封,此次度田,阻力如此之大,你可有應對之策?”
劉封再次跪地,他的眼神中透着堅定與誠懇,說道:“陛下,度田乃我大漢振興之關鍵,臣雖面臨諸多困難,但絕不會退縮。臣懇請陛下,給予臣支持,讓臣能夠繼續推行度田。”
他一邊說着,一邊微微擡頭,望向劉禪,眼中滿是期待。
劉禪沉思片刻,他的手指輕輕敲擊着龍椅的扶手,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大殿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屏氣斂息,等待着皇帝的裁決。
許久,劉禪開口說道:“朕明白你的苦心。度田之事,關乎國家興衰,朕自會全力支持你。但你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儘量避免引發更大的衝突。”
劉禪的聲音雖然溫和,但卻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
劉封心中一喜,他激動地叩謝道:“陛下聖明,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託。”
他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中閃爍着光芒。
劉禪看着劉封,微微點頭,說道:“起來吧。你且說說,接下來打算如何推行度田?”
劉封站起身來,清了清嗓子,說道:“陛下,臣打算先從那些帶頭抵制的軍將士族入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明白度田對國家和百姓的重要性。若他們依舊冥頑不靈,臣懇請陛下准許臣採取強硬措施。”
劉禪聽了,沉思片刻,說道:“恩,可行。但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激起民變。你要記住,朕要的是長治久安,度田之事,既要達到目的,又要穩定民心。”
劉封連忙點頭,說道:“陛下教誨,臣銘記於心。”
隨後,劉封又與劉禪詳細討論了一些度田的細節問題,包括如何更好地安撫百姓、如何監督度田官員等。
劉禪不時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劉封認真傾聽,一一記下。
從皇宮出來,劉封感覺自己彷彿重生一般。
陽光灑在他的身上,暖融融的。他擡頭望着天空,心中充滿了希望。
有了陛下的支持,他相信,度田之事雖然艱難,但一定能夠成功。
十日後。
劉封從洛陽面聖歸來,鄴城的天空格外晴朗,湛藍的天幕上沒有一絲雲彩。
他騎着高頭大馬,身披銀色鎧甲,身後是數千精銳兵卒,隊伍浩浩蕩蕩,揚起一路塵土。
兵卒們身着黑色勁裝,手持長槍,眼神堅定,步伐整齊,散發着一股肅殺之氣。
一回到鄴城,劉封便雷厲風行地繼續推行度田與編戶齊民。
在精銳兵卒的協助下,他的命令迅速得到執行。
度田的胥吏們在兵卒的保護下,深入到鄴城的每一個角落,仔細丈量土地,清查人口。
那些原本心存僥倖、試圖隱瞞土地和人口的新晉士族與地主們,在兵卒的威懾下,不得不乖乖配合。
僅僅在鄴城一地,經過一番緊張的工作,便多出了數十萬畝土地,人口也新增數萬。
看着那一本本記錄着度田成果的賬冊,劉封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深知,這些成果來之不易,是無數人辛勤努力的結果,也是大漢走向繁榮的重要基石。
然而,那些遭受利益損失的鄴城新晉士族和地主們,卻在暗中咬牙切齒。
他們聚在一處,在一間佈置奢華的房間裡,圍坐在一張巨大的圓桌旁,臉色陰沉得彷彿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
房間內瀰漫着一股壓抑的氣息,燭火在微風中搖曳,映照着他們扭曲的面容。
“這劉封,簡直是鐵石心腸,全然不念舊情!”一位身材肥胖的士族老爺,用力地拍着桌子,大聲叫嚷着,臉上的肥肉隨着他的動作一顫一顫的。
“是啊,他這般強硬,我們的利益都被他剝奪殆盡了。”旁邊一位身着綢緞的中年男子附和道,他的眼神中透着狡黠與狠毒。
“不能就這麼算了,得想個辦法。”另一個人低聲說道,聲音中帶着一絲寒意。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最終達成了一個狠毒的計劃——刺殺劉封。
他們當即開始物色刺客,很快,找到了一明一暗兩個合適的人選。明面上,他們挑選了一位妖豔的美人。
美人肌膚如雪,雙眸如星,身姿婀娜,彷彿從畫中走出的仙子。
她身着一襲紅色的長裙,裙襬隨着她的步伐輕輕飄動,宛如一朵盛開的玫瑰。
她的臉上帶着迷人的微笑,眼神中卻透着一絲不易察覺的冷酷。
暗地裡,他們找到了一位長相老實,卻武藝高強的刺客。
刺客身材魁梧,面容憨厚,一雙眼睛卻透着銳利的光芒。
他平日裡以賣菜爲生,誰也想不到,在他平凡的外表下,隱藏着如此高強的武藝。
美人被精心打扮一番後,被送至劉封身邊。
她以侍奉爲由,成功進入了劉封的府邸。
劉封見她面容姣好,舉止得體,便沒有過多懷疑,將她留在了身邊。
而那位刺客,則潛伏在暗處,耐心地等待着機會。
日子一天天過去,劉封依舊忙碌於度田與編戶齊民的後續工作,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正在逼近。
終於,在劉封出行的一天,機會來了。
那天,陽光明媚,劉封帶着衛隊,準備前往城外視察度田的情況。
他騎着那匹心愛的白色駿馬,身着輕便的鎧甲,英姿颯爽。
衛隊的士兵們緊緊跟隨在他身後,警惕地觀察着四周。
當隊伍行至一條狹窄的街道時,埋伏在暗處的刺客動了。
只見他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從屋頂上一躍而下,手中握着一把鋒利的匕首,直刺向劉封。
劉封見狀,心中一驚,連忙拔劍抵擋。
與此同時,那位美人也露出了真面目。
她從衣袖中抽出一把短刀,趁劉封不備,刺向他的後背。
劉封躲避不及,被短刀刺中,鮮血瞬間染紅了他的鎧甲。
衛隊的士兵們見狀,紛紛圍了上來,與刺客展開了激烈的搏鬥。
然而,刺客武藝高強,士兵們一時難以將他制服。
劉封忍着劇痛,也加入了戰鬥。就在衆人激戰正酣時,刺客瞅準一個機會,再次衝向劉封,匕首狠狠地刺進了他的胸口。
劉封瞪大了眼睛,看着刺客,眼中滿是憤怒與不甘。
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揮出手中的劍,砍向刺客。
刺客躲避不及,被劉封砍中,倒在了地上。
劉封也支撐不住,緩緩地倒了下去。
一時間,鄴城大震。
百姓們聽聞劉封被刺殺的消息,紛紛感到震驚和悲痛。
那些支持度田的百姓,心中充滿了憤怒,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來,要求嚴懲兇手。
劉封遇刺的消息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在鄴城激起千層浪。
而在這人心惶惶的夜晚,一場更爲可怕的災難悄然降臨。
夜幕如同一塊厚重的黑布,沉甸甸地壓在鄴城的上空。
月光微弱,彷彿也被這壓抑的氣氛所震懾,躲在雲層之後,不肯露面。
位於鄴城中心的府衙,平日裡是威嚴與秩序的象徵,此時卻被一種莫名的恐懼所籠罩。
府衙內,燈火通明,官員們面色凝重,聚在一起商討着應對劉封遇刺後的種種事宜。
他們的聲音低沉而焦慮,在空曠的大堂內迴盪。
“這可如何是好?劉封將軍一死,度田之事怕是要功虧一簣了。”一位年長的官員,眉頭緊鎖,臉上的皺紋更深了,他的聲音帶着一絲顫抖,彷彿在訴說着一個難以接受的事實。
“是啊,那些士族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接下來不知道還會鬧出什麼亂子。”
另一位年輕些的官員附和道,他的眼神中透着不安,不停地在大堂內踱步。
就在這時,一陣刺鼻的煙味飄了進來。
一位衙役匆匆跑進來,神色慌張地喊道:“不好了,着火了!東邊的倉庫好像起火了!”
衆人聞言,皆是一驚,紛紛站起身來,臉上滿是驚恐。
府衙的東邊,正是存放度田民冊的倉庫所在。
那倉庫是一座磚石結構的建築,平日裡存放着珍貴的文書和賬冊。
此刻,火苗如同一條貪婪的毒蛇,從倉庫的一角迅速蔓延開來。
火勢藉着風勢,越燒越旺,眨眼間,整個倉庫便被大火吞噬。
官員們急忙朝着倉庫奔去,想要組織救火。他們一邊跑,一邊大聲呼喊着:“快,快取水來!不能讓大火燒了度田民冊!”
衙役們也紛紛行動起來,有的提着水桶,有的拿着滅火的工具,朝着火場衝去。
然而,火勢實在太大了。火苗躥得老高,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彷彿在向人們示威。
熱浪撲面而來,讓人難以靠近。
府衙內的水井有限,取水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火勢蔓延的速度。
一桶桶水潑上去,如同杯水車薪,絲毫不能阻擋大火的肆虐。
“這火怎麼燒得這麼快?是不是有人故意縱火?”一位官員喘着粗氣,憤怒地說道。
但此刻,沒有人有心思去探究起火的原因,大家都在拼命地想辦法滅火。
шшш .ttκǎ n .CO
倉庫內,度田民冊被大火無情地舔舐着。
那些記錄着無數人辛勤努力和鄴城未來希望的竹簡和紙張,在火焰中逐漸捲曲、變黑,最終化爲灰燼。
官員們眼睜睜地看着這一切發生,卻無能爲力,心中充滿了絕望。
“完了,全完了……”一位官員癱坐在地上,眼神空洞,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他看着眼前的熊熊大火,彷彿看到了度田與編戶齊民事業的崩塌。
大火整整燒了一夜,整個鄴城都被火光映得通紅。
百姓們站在自家門口,望着府衙方向的沖天火光,心中充滿了擔憂和恐懼。
他們知道,這場大火不僅僅是燒燬了一座倉庫,更是燒燬了他們的功勞與前程。
第二天清晨,當大火終於熄滅,人們趕到府衙時,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都驚呆了。
原本威嚴的府衙,如今只剩下一片廢墟。
倉庫已經被燒燬得面目全非,磚石坍塌,焦黑的樑柱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
空氣中瀰漫着刺鼻的焦味,讓人忍不住咳嗽。
官員們站在廢墟前,神色悲痛。他們的臉上滿是疲憊和無奈,有的甚至泣不成聲。
“我們這麼長時間的努力,就這麼沒了……”一位年輕的官員,雙手抱頭,蹲在地上,放聲大哭。
百姓們也紛紛圍了過來,看着眼前的廢墟,議論紛紛。
“這可怎麼辦啊?度田的事沒了,我們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拄着柺杖,滿臉憂愁地說道。
他的眼神中透着迷茫,彷彿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肯定是那些士族乾的好事!他們不甘心利益受損,就想出這種狠毒的辦法。”一個年輕的小夥子,緊握着拳頭,憤怒地說道。
他的眼中燃燒着怒火,恨不得立刻找出那些幕後黑手。
此時,鄴城的天空陰沉沉的,彷彿也在爲這場災難默哀。
度田與編戶齊民之事,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後,居然毀於一旦。
鄴城陷入了一片混亂和絕望之中,未來的路,變得更加艱難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