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大地,陽光灑在廣袤的田野上,麥浪隨風起伏,本應是一派祥和的豐收景象。
然而,一則消息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大漢天子劉禪即將前往鄴城。
這消息如一陣狂風,迅速傳遍了冀州的每一個角落,尤其是鄴城,更是陷入了一片慌亂之中。
鄴城,這座繁華的城市,此刻瀰漫着一股緊張而壓抑的氣息。
街頭巷尾,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百姓們的眼中既有對天子到來的期待,又有對未來局勢的擔憂。而那些新進士族們,得知這個消息後,反應各不相同。
在一座豪華的府邸內,幾位士族老爺圍坐在一張巨大的檀木桌旁,桌上擺滿了美酒佳餚,卻無人有心思享用。
爲首的一位身材肥胖的士族,臉色蒼白如紙,額頭上佈滿了細密的汗珠。
“這可如何是好?天子居然親自來了!”他的聲音顫抖着,帶着一絲恐懼。
“是啊,原本以爲刺殺了劉封,燒燬了度田名冊,度田之事就能就此作罷,沒想到……”旁邊一位身着綢緞的中年男子,眉頭緊鎖,臉上滿是焦慮。
“要不,我們還是別抵抗了吧。度田雖說會讓我們少些收入,但要是與天子作對,那可是要誅三族的啊!”一位年紀稍長的士族,聲音微弱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透着絕望。
衆人聽了,紛紛點頭,臉上露出無奈的神色。
他們深知,天子的威嚴不可侵犯,與天子對抗,無疑是以卵擊石。
然而,在另一處陰暗的角落裡,卻有一羣人正謀畫着一場更大的陰謀。
一間昏暗的密室中,燭火搖曳,映照着幾張猙獰的面孔。
“怕什麼!天子又如何?之前我們能刺殺劉封,如今也能刺殺天子!”一個身材魁梧的男子,雙眼通紅,咬牙切齒地說道。
他的臉上帶着一股兇狠之氣,彷彿一頭隨時準備撲食的野獸。
“對,誰敢觸犯我們的利益,我們就殺誰!”旁邊一個尖臉的男子附和道,他的聲音尖銳而刺耳,如同夜梟的叫聲。
“可是,刺殺天子,這風險太大了吧?”一個聲音弱弱地響起,說話的是一個身形瘦小的男子,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
“怕什麼風險!富貴險中求!要是成功了,我們不僅能保住現在的富貴,說不定還能獲得更多!”
魁梧男子用力一拍桌子,桌上的燭火都跟着晃動了幾下。
衆人聽了,相互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他們決定鋌而走險,效仿之前刺殺劉封的手段,對大漢天子劉禪下手。
與此同時,劉禪的車隊正浩浩蕩蕩地朝着鄴城行進。
車隊前方,一面面旗幟迎風飄揚,上面繡着大漢的圖騰與象徵皇權的圖案。
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緩緩前行,車內,劉禪身着龍袍,面容莊重,眼神中透着堅定與自信。
他深知,此去鄴城,必將面臨諸多挑戰,但他毫不退縮,決心要爲度田之事開闢一條道路。
“陛下,鄴城已近在咫尺。”一位侍從輕聲說道。
劉禪微微點頭,目光望向遠方,彷彿能看到鄴城的景象。
“傳令下去,加強戒備,切不可掉以輕心。”劉禪的聲音沉穩而有力。
車隊繼續前行,漸漸靠近鄴城。鄴城的城門緊閉,城牆上站滿了士兵,他們手持長槍,神色警惕地注視着城外的動靜。
“打開城門,迎接陛下!”一聲令下,城門緩緩打開,發出沉重的聲響。
劉禪的車隊緩緩駛入鄴城,街道兩旁站滿了百姓,他們紛紛跪地,高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劉禪坐在馬車中,透過車窗,看着跪地的百姓,心中感慨萬千。
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讓度田之事順利推行下去,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然而,他並不知道,在這看似平靜的鄴城,一場巨大的陰謀正在悄然醞釀。
那些準備刺殺他的士族們,已經開始行動。
他們四處尋找刺客,籌備武器,制定詳細的刺殺計劃。
在鄴城的一處秘密據點,幾個刺客聚集在一起。
他們身着黑色的夜行衣,臉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雙雙冰冷的眼睛。
“記住,此次行動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一個頭目模樣的人,低聲說道。
他的聲音低沉而陰冷,讓人不寒而慄。“是!”
刺客們齊聲應道,聲音中透着一股狠勁。
夜晚,鄴城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月光微弱,彷彿也被這緊張的氣氛所震懾,躲在雲層之後,不肯露面。
劉禪居住的行宮周圍,戒備森嚴,士兵們手持火把,來回巡邏。
然而,刺客們卻如同鬼魅一般,悄然接近。他們身手敏捷地翻過圍牆,朝着劉禪的寢宮摸去。
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發出一點聲響。
就在他們快要接近寢宮時,一名士兵發現了他們的蹤跡。
“什麼人?站住!”士兵大聲喊道,同時吹響了警報。
頓時,行宮內外一片混亂,
士兵們紛紛趕來,將刺客們團團圍住。
刺客們見狀,知道行蹤敗露,索性不再隱藏,拔出武器,與士兵們展開了激烈的搏鬥。
一時間,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天。
劉禪在寢宮內,聽到外面的動靜,心中一驚。
他迅速起身,穿上龍袍,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保護陛下!”一羣侍衛衝進寢宮,將劉禪團團護住。
“陛下,刺客已被發現,士兵們正在奮力抵抗,請陛下放心。”一位將領跪在地上,向劉禪稟報道。
劉禪微微點頭,眼神中透着憤怒與堅定。
“務必將刺客一網打盡,朕倒要看看,是何人如此大膽,竟敢刺殺朕!”劉禪的聲音中帶着一股威嚴,讓人不敢直視。
劉禪大步走出寢宮,只見行宮內一片混亂,侍衛們與刺客正廝殺在一起。
刺客們身着黑色夜行衣,面容被黑布遮擋,只露出一雙雙兇狠的眼睛,他們手持利刃,動作敏捷,如同一羣訓練有素的惡狼。
而侍衛們也不甘示弱,他們緊緊護衛在劉禪周圍,手中長槍閃爍着寒光,與刺客展開殊死搏鬥。
“給朕將刺客一網打盡,一個都不許放過!”劉禪怒聲喝道,聲音中透着威嚴與憤怒。
他站在臺階上,身姿挺拔,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俯瞰着這場驚心動魄的廝殺。
月光灑在他身上,勾勒出他堅毅的輪廓,更增添了幾分天子的氣勢。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刺客們逐漸不敵侍衛,紛紛倒在血泊之中。
然而,劉禪並未因此而放鬆警惕,他深知,這些刺客背後必定有主謀。
“在刺客中仔細搜查,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務必找出幕後指使之人!”劉禪冷冷地說道,眼神中透着一絲寒意。
與此同時,劉禪又命人即刻傳訊間軍司,要求他們在今日之內查清此事的來龍去脈。
間軍司,作爲大漢的情報機構,向來以行動迅速、消息靈通著稱。
接到命令後,間軍司的密探們如同鬼魅一般,迅速分散到鄴城的各個角落,開始了緊張的調查。
一夜未眠的劉禪,坐在行宮的書房內,眉頭緊鎖,眼神中透着沉思。
他心中明白,此次刺殺絕非偶然,背後必定隱藏着一股強大的勢力,而這股勢力,很可能與那些抵制度田政策的新進士族有關。
想到這裡,劉禪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將這些亂臣賊子繩之以法,絕不容許他們破壞大漢的穩定與繁榮。
隨着時間的推移,一條條消息如同雪花般飛進行宮,送到劉禪的面前。
劉禪仔細地閱讀着每一份情報,臉色愈發陰沉。
原來,這些作亂的人,大多曾是漢軍的將士,在大漢打天下的過程中,立下過赫赫戰功。
然而,在打下天下、獲得產業之後,他們迅速墮落,變成了貪婪的地主階級,爲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不惜抵抗朝廷的政策。
“哼,這些人,真是忘恩負義!”劉禪憤怒地將手中的情報摔在桌上。
“朕給予他們榮華富貴,他們卻不思回報,反而妄圖顛覆朝廷,實在可惡至極!”
劉禪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與失望,他怎麼也沒想到,曾經爲大漢浴血奮戰的將士,如今竟會淪爲朝廷的敵人。
“陛下息怒。”
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說道:“既然已經查明真相,還請陛下速速下令,將這些亂臣賊子一網打盡,以絕後患。”
劉禪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傳朕旨意,命禁軍即刻行動,將那些參與叛亂的人,一個個抓捕歸案。若有反抗,格殺勿論!”
劉禪的聲音堅定而決絕,不容置疑。禁軍接到命令後,迅速行動起來。
他們如同猛虎下山一般,衝向那些叛亂分子的府邸。
鄴城的街巷,瀰漫着一股肅殺之氣。平日裡繁華熱鬧的街道,此刻空無一人,店鋪緊閉,門窗都被緊緊閂上,彷彿整個城市都在恐懼中屏住了呼吸。
風,冷冷地刮過,捲起地上的落葉和塵土,更增添了幾分緊張的氛圍。
禁軍們排成整齊的隊列,手持長槍,槍尖在日光下閃爍着寒光。
他們身着厚重的鎧甲,每一片甲葉都擦得鋥亮,走動時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爲首的將領騎在高頭大馬上,身披紅色披風,眼神如鷹隼般銳利,掃視着前方叛亂分子的府邸。
他面容冷峻,緊抿的嘴脣透露出此次任務的堅決。
“弟兄們,此次任務關乎陛下安危,關乎大漢社稷,務必將這些亂臣賊子一網打盡!”
將領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寂靜的街道上回蕩。
禁軍們齊聲應和,聲音整齊而洪亮,充滿了力量。
叛亂分子的府邸,高牆聳立,大門緊閉。
從外面可以看到,牆頭不時有身影晃動,那些家丁們手持刀斧,神色慌張卻又帶着一絲兇狠。
他們知道,即將到來的這場衝突,關乎着主人的命運,也關乎着他們自己的未來。
禁軍們迅速行動起來,一部分人衝向大門,用巨大的撞木撞擊着緊閉的大門。
“咚!咚!咚!”
每一次撞擊,都讓大門發出沉悶的聲響,彷彿也撞擊在叛亂分子和家丁們的心上。
“該死的禁軍,竟然敢來抓我們!”
一名叛亂分子站在牆頭,滿臉通紅,揮舞着手中的長刀,對着下面的禁軍叫罵道。
他身材高大,穿着華麗的綢緞衣衫,此刻卻因憤怒和恐懼而顯得有些失態。
大門終於被撞開,禁軍如潮水般涌了進去。
家丁們衝上前,試圖阻擋禁軍的腳步。
一時間,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天。
禁軍們訓練有素,配合默契,長槍如林,刺向家丁們。
家丁們雖然奮力抵抗,但在禁軍的強大攻勢下,漸漸力不從心。
一名禁軍士兵看準時機,長槍刺向一名家丁。
家丁慌忙用刀抵擋,但還是被長槍劃破了手臂,鮮血頓時涌出。
他慘叫一聲,倒在地上。“你們這些朝廷的走狗,憑什麼抓我們!”
又一名叛亂分子被禁軍按倒在地,他拼命掙扎着,嘴裡不停地叫罵。
他的臉上充滿了憤怒與不甘,眼睛瞪得滾圓,彷彿要噴出火來,眼神中卻又透着一絲絕望。
他知道,自己的反抗在強大的禁軍面前,終究是徒勞。
“哼,你們妄圖刺殺陛下,背叛朝廷,罪該萬死!”
禁軍將領策馬趕到,冷冷地看着被抓住的叛亂分子,眼神中充滿了厭惡。
“將他押走!”
他一揮手,兩名禁軍士兵立刻將叛亂分子拖走。
隨着時間的推移,叛亂分子的抵抗逐漸減弱。
一個個叛亂分子被禁軍制服,押出府邸。
鄴城的街道上,陸續出現了被押送的叛亂分子隊伍,他們垂頭喪氣,失去了之前的囂張氣焰。
隨着叛亂分子被一個個抓捕,鄴城的局勢逐漸得到控制。
禁軍們繼續在城內巡邏,以防還有漏網之魚。
陽光灑在鄴城的大地上,雖然血腥的氣息尚未完全消散,但秩序正在慢慢恢復。
然而,這場平亂行動,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一夜之間,鄴城街頭血流成河,許多人倒在血泊之中,整個城市彷彿被一層血霧所籠罩。
第二天清晨,陽光灑在鄴城的大地上,卻無法驅散瀰漫在空氣中的血腥氣息。
劉禪站在行宮的城樓上,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此次平亂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給鄴城帶來了巨大的創傷。
“傳朕旨意,安撫百姓,妥善處理死者的後事。對於那些被叛亂分子脅迫的人,從輕發落。”
劉禪緩緩地說道,聲音中帶着一絲疲憊。
他明白,只有這樣,才能儘快恢復鄴城的秩序,讓百姓重新過上安寧的生活。
經過此次事件,劉禪更加堅定了推行度田政策的決心。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有些人若是不懂,想不明白,那便去泰山府君那邊好好想想罷!
朕不會等他們。
這個天下,也不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