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以退爲進,分化瓦解!

太極殿內,燭光搖曳,映照着曹叡那張年輕而沉凝的臉龐。

他身着龍袍,端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目光如炬,掃視着下方的一干元從之臣——鄭稱、何曾、高堂隆、吉茂、畢軌,以及新加入的夏侯玄。

與登基之時相比,少了兩人,多了一人,缺席的是毌丘儉與李豐,李豐尚遠在青州,而毌丘儉,已化作黃土一抔。

“壽春一役,我軍敗績,朝堂之上,對毌丘儉口誅筆伐,聲聲指責。”

曹叡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響,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然而,他們真正針對的,難道是毌丘儉一人嗎?不,他們的矛頭,分明是指向朕,指向朕的江山!”

說到這裡,他猛地一頓,目光如劍,直射下方羣臣,似乎在尋找着每一個人心中的答案。

“更有甚者,他們提議任命張遼爲徵南大將軍,若朕一旦應允,這魏國,這朕親手守護的魏國,又將何去何從?”

曹叡的話語落下,如同巨石投入深潭,激起層層漣漪。

大殿之內,一時之間,寂靜無聲,只餘燭火噼啪作響,彷彿連空氣都凝固了。

鄭稱這位老臣,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抹憂慮。

他深知,這不僅僅是關於毌丘儉的問題,更是關乎皇權與朝臣之間的微妙平衡。

他心中暗自思量:“陛下此言,意在試探我等忠心,亦或是真有憂慮?我該如何作答,方能既表忠心,又不至捲入無謂的紛爭?”

何曾則是一臉凝重,手指不自覺地敲打着袖中的玉板。他心中五味雜陳:“張遼爲徵南大將軍?此議若成,確實將動搖陛下根基。但直接反對,恐有悖於同僚之情,該如何是好?”

高堂隆目光堅定,心中已有計較:“陛下之憂,實乃社稷之憂。我輩身爲臣子,自當以維護皇權、穩定朝局爲己任,豈能因私廢公?”

吉茂心中卻翻涌着複雜的情緒:“陛下之言,字字泣血,可見其心中之苦。然,朝堂風雲變幻,一步錯,步步錯,我該如何引導這風向,使之歸於平穩?”

夏侯玄,作爲新加入的一員,更是感受到了這份沉重。

他心中暗想:“我雖初來乍到,但也知此刻之重要。我的一言一行,都將影響我在朝中的地位,乃至未來的命運。我該如何表態,才能既表明立場,又不顯突兀?”

終於,還是作爲皇帝老師的鄭稱,緩緩站了出來。

他身穿一襲深色的朝服,衣襟上繡着繁複的雲水圖案,顯得沉穩而莊重。

他先是對着曹叡行了一禮,動作規範而恭敬,然後纔開口說道:“毌丘儉畢竟是陛下親自任命的將領,此番因爲他而丟失了壽春,這確實是有罪。陛下若是頂着不放,只會讓朝臣們以此爲由,再向陛下發難,到時候,陛下的處境將會更加艱難,得不償失啊。”

曹叡聞言,眉頭緊皺,已經擠出了一個川字了。

他用手輕輕敲打着龍椅的扶手,發出沉悶的聲響,顯得內心極爲煩躁。

他沉聲說道:“難道朕就要向他們低頭嗎?這豈不是讓朕的顏面掃地?”

鄭稱搖了搖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睿智和深邃,彷彿能洞察人心。

他緩緩說道:“不是低頭,而是以退爲進。陛下以爲,南邊的形勢如何?”

曹叡想了一下,眉頭依然緊鎖,他沉聲說道:“十萬火急,糜爛不堪。若是再不加緊處理,恐怕整個南方都會陷入動盪之中。”

鄭稱輕輕一笑,他的笑容中帶着一種從容和自信,彷彿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說道:“那便是了。南面的局勢,可能還會繼續敗壞。若是陛下任命的人去了,再吃敗仗,到時候陛下的處境就真的不利了。而若是陛下答應朝臣的要求,任命張文遠爲徵南大將軍,那麼即使南面敗績,陛下也有藉口整肅朝堂,將那些對陛下不忠的臣子一一清除。”

曹叡聞言,眼睛一亮,彷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妙妙妙!”

他連說了三個“妙”字,聲音中帶着一種由衷的讚歎和欣喜。

他站起身來,走到鄭稱身邊,緊緊握住鄭稱的手,激動地說道:“老師此言,真是妙極!朕這就下旨,任命張文遠爲徵南大將軍,讓他去處理南方的局勢。”

其餘的大臣們紛紛上前附和,他們的臉上都帶着一種敬畏和欽佩的神色。他們知道,鄭稱的計策不僅解決了眼前的危機,還爲曹叡提供了一個整肅朝堂的絕佳機會。

高堂隆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他一直以來都擔心曹叡會因爲年輕氣盛而做出錯誤的決定,但是現在看來,他的擔心是多餘的。

翌日,晨光初破曉,洛陽皇城的琉璃瓦上閃爍着金色的光輝。

曹叡身着龍袍,頭戴皇冠,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目光如炬,掃視着下方跪拜的羣臣。

大殿之內,氣氛凝重,每一個人都屏息以待,等待着皇帝即將宣佈的重大決定。

“諸位愛卿,朕已經決定了。”曹叡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的話語彷彿冬日裡的一縷寒風,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到一陣寒意。

“朕要任命張文遠爲徵南大將軍,都督豫州、徐州軍事,抵禦漢軍北伐。”

此言一出,大殿之內頓時響起了一片低語聲,衆臣面面相覷,顯然對這一決定感到意外。

曹叡的目光落在了一臉錯愕的陳羣身上,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這一步棋,他走得既險又妙。

自登基以來,他對這些權臣一直保持着警惕,深知他們各自心懷鬼胎,試圖在朝堂之上構建自己的權力網絡。

而今,他以一種看似退讓實則進取的方式,不僅迴應了朝臣的要求,更將了他們一軍。

“毌丘儉。”曹叡的聲音突然變得冷冽,如同冬日裡的冰凌。

“辜負了朕的信重,以軍國大事爲兒戲。廢黜其一切爵位封賞,府中男丁盡數斬首,女眷充入教坊司世代爲妓。”

此言一出,大殿之內一片譁然。

衆臣的臉上皆露出了驚詫之色,他們萬萬沒想到,曹叡會如此嚴厲地處置毌丘儉,更沒想到他會如此果斷地答應他們的要求,任命張文遠。

陳羣的心中更是五味雜陳。

心中更是在顫抖

他本以爲,皇帝會拒絕他們的要求,畢竟自登基以來,曹叡對他們的戒心一直很重。他們還想着以此來試探皇帝的態度,確定自己在朝堂之中的地位與權力結構。

然而,皇帝的這一決定,卻將他們架在了火上烤。

他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位年輕帝王的智謀與決心。

而且,心太狠了。

陛下對待自己的臣子,尚能如此心黑,簡直就像是大漢的景帝對待老師晁錯一般。

而景帝,是一般人嗎?

大殿之中,一位身着華麗朝服的老者,正是太尉華歆,他的眉頭緊鎖,眼神中閃爍着複雜的神色。

與此同時,另一位大臣,司徒王朗,也是一臉凝重。

他注視着龍椅上的曹叡,心中暗自讚歎。

陛下看似年輕氣盛,實則心機深沉,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處。

他意識到,今後的朝堂之上,恐怕將更加風雲變幻。

曹叡環視着下方的羣臣,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這一步棋,雖然冒險,但卻是他鞏固皇權、整頓朝綱的必經之路。

他要讓這些權臣明白,無論他們如何盤算,最終的決策權,始終掌握在他的手中。

“朕意已決,爾等可有異議?”曹叡的聲音在大殿中迴響,帶着不容抗拒的威嚴。

衆臣聞言,皆低頭不語,無人敢在這個時候觸怒龍顏。

就在這時,劉曄緩緩起身,向曹叡行了一禮,道:“陛下聖明,臣等無異議。只是,南方局勢複雜,張文遠雖有才略,但恐獨木難支,是否需再遣一得力助手,以助其平定南方?”

曹叡聞言,目光一閃,對劉曄的提議頗爲讚賞。

他點了點頭,道:“劉侍中之言有理。朕便再遣一員大將,與張文遠一同前往南方,共同平定叛亂。”

曹叡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目光如炬,掃視着朝堂之下的羣臣,最終定格在吳質身上。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彷彿春日裡溫暖的陽光,卻又藏着不爲人知的深意。

“朕命你爲豫州刺史,襄助徵南大將軍!”

吳質聞言,身形微微一震。

他本想要低調,方纔在朝堂上更是刻意隱身,不願過多引人注目。

此時突然被點名,他愣住了,眼神中閃過一絲驚訝和不解。

然而,他畢竟是歷經風雨的老臣,很快便恢復了鎮定,緩緩點頭,恭敬地接旨:“臣領旨謝恩!”

他的聲音雖平穩,卻難掩內心的波瀾。

見此情形,陳羣的心中不禁一涼。

他暗暗觀察着曹叡的每一個細微動作,試圖從中揣摩出皇帝的真正意圖。

曹叡的眼神深邃而銳利,彷彿能洞察人心,他的嘴角始終掛着一抹淡淡的笑容,卻讓人感受不到絲毫的溫暖。

陳羣意識到,這位皇帝絕非易於應付之輩。

前番他們以退爲進,本想試探皇帝的底線,卻沒想到皇帝反手就是一招分化瓦解。

陳羣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無力感。

與這位皇帝鬥智鬥勇,將是一場漫長而艱難的較量。

而且

臣與君鬥,臣如何鬥得過?

青州。

樂安郡。

博昌城。

近一個月來,魏軍如同勤勞的蟻羣,不辭辛勞地堆土,漸漸的,經歷數次野戰,終於是擊退了城中漢軍,讓土推得快比博昌城牆還高了。

曹真此刻立於高坡之上,目光如炬,嘴角掛着一抹冷峻的笑意。

他身穿鐵甲,肩披戰袍,手中的長劍在陽光下閃耀着寒光,宛如他心中的決心一般堅定不移。

他的眼神中既有對勝利的渴望,也有對這場殘酷戰爭的無奈。

“進攻!”

隨着一聲令下,魏軍如潮水般涌動,鐵蹄踏破了清晨的寧靜,戰鼓聲、號角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

魏軍精銳朝着博昌涌去。

相比之下,博昌城內的漢軍則顯得孤立無援。

儘管他們拼死抵抗,但面對如潮水般洶涌而來的魏軍,心中的恐懼與絕望難以掩飾。

城牆上,一位年邁的將領,鬚髮皆白,手握長槍,屹立不倒,他的眼神中既有對敵人的憤怒,也有對家國的不捨。

他深知,此戰凶多吉少,但仍不願放棄一絲希望,他的身影在夕陽下拉長,顯得格外悲壯。

城內的百姓更是驚慌失措,他們紛紛收拾家當,試圖在最後的時刻逃離這座即將成爲戰場的城市。

孩子們的哭泣聲,婦女的哀嘆聲,與遠處的戰鼓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令人心碎的畫面。

然而,在這絕望之中,也不乏英勇與智慧之光。

一羣年輕才被徵用的兵卒,他們或許沒有豐富的戰鬥經驗,但心中卻燃燒着不滅的火焰。

他們利用城內的地形,巧妙設伏,給魏軍制造了不少麻煩。

其中一位青年,面容清秀,眼神中閃爍着機智,他不斷地調整戰術,用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儘管他知道,這一切可能只是徒勞。

黃昏,戰鬥依舊沒有停歇。火光沖天,照亮了整個博昌城,也映照出了每個人心中的複雜情感。曹真站在城外,凝視着這座即將屬於他的城市,心中卻無半點喜悅。

真正精銳的漢軍已經提前撤走了,剩下的,不過是棄子而已。

沒什麼好高興的。

在一邊,監軍李豐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拉長,他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了一些,見到魏軍歷經艱辛終於是攻下了博昌城,心中那塊沉甸甸的石頭也稍稍落地。

但他沒有放鬆太久,隨即整理了一下衣襟,對着大將軍曹真恭敬地行了一禮,語氣中帶着幾分急切:“大將軍,我軍耗時一個月才攻破博昌,這進度實在令人擔憂。北海、東萊兩地尚待收復,還望將軍能加快速度。畢竟,壽春已經落入漢軍之手,局勢刻不容緩啊!”

曹真聞言,點了點頭,眉宇間卻難掩一絲愁緒,他重重地嘆了一口氣,那聲音似乎包含了無數的無奈與沉重。

“我豈能不知局勢緊迫,但戰爭之事,豈是急功近利所能解決?強攻只會徒增將士們的傷亡,我不能拿他們的性命去冒險,更不能做那等無視生命之重的決策。”

說到這裡,他目光深邃,望向遠方,眼中閃爍着複雜的情緒。

“至於加快速度。”曹真的話語中帶着幾分堅定,“拿下博昌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必須穩住陣腳,步步爲營。臨淄,是我們下一個目標,只有先拿下它,才能爲直驅北海、收復東萊鋪平道路。一年時間,或許足夠我們收復整個青州。”

李豐聽後,神色複雜。

他沉默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飯一口一口的吃。

勝利雖小,雖慢,但總比慘敗來得好?

他可不想家人被殺被充作妓女!

此時,戰場上的硝煙還未散去,魏軍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將士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與堅韌。

他們或坐或臥,簡單地處理着傷口,儘管身心俱疲,但眼中依然閃爍着不滅的鬥志。

曹真看着手上的寶劍,眼神銳利。

戰爭不是請客吃飯。

魏國不能再敗了。

他曹真,也不能再敗了。

第343章 定巴策!奴隸缺口不容樂觀!第110章 上架感言495.第490章 分化瓦解,大漢鐵拳!第774章 漢帝將死,大魏當興!第879章 唆使儲君,奪嫡風起600.第595章 天命三年,五路伐魏!第64章第912章 國本之爭,秦王大婚!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554.第549章 天下英雄真如過江之鯽!第836章 敲骨吸髓,聖君昏君!558.第553章 加強皇權的嘗試,由隴西始!第457章 娘希匹!夏侯楙無能,喪權辱國!第340章 曹丕:我殺了山陽公?曹丕麻了!第717章 幷州五部,匈奴中郎!第767章 朝歌角力,漢魏交鋒!第26章 一號技師關銀屏第155章 孫權倉皇東竄,劉禪夜會步練師!第160章 洛神被擒,神醫華佗,關羽中計第94章 無當飛軍,劉禪收心!(二合一大章)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第755章 大漢天兵,冀州歸心!582.第577章 太子 王后 棋子!第134章 水淹七軍,劉禪將擒(求訂閱!)第818章 獻計定策,亡命一戰!第798章 關門打狗,洛陽糧斷!第30章 關於本書二三事第31章 公子真神人!(求追讀~)582.第577章 太子 王后 棋子!第305章 進退維谷,劉禪的危機!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第780章 安撫美人,絕道惑心!第259章 美人柔情第733章 爭分奪秒,風起涿郡!486.第481章 抉擇!539.第53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國版!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525.第520章 衝破武關道,桃園三兄弟再聚首第748章 冀北防區,整飭四郡!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432章 拿我練兵?陸遜準備火燒連營!第715章 鹽湖之利,中條之險!590.第585章 戰術成功,戰略失敗!第236章 臧家已經沒有回頭路了!(月票100加第777章 世家末路,腹黑心冷!第458章 拼國力,漢國的危機!569.第564章 帝后相惜,王師已成!第725章 魏失幽州,拓跋力微!第864章 存生保族,稚虎獠牙!576.第571章 人妻之樂,隴西歸附!第717章 幷州五部,匈奴中郎!第707章 張飛出山,大漢變革!第675章 孤城死守,思危思退!第150章 空城計第832章 收服美人,氏族初稿!第275章 搶我女人,還要搶我江山?555.第550章 大勢人心,窮途末路!第667章 縱橫北海,龍定山東!第768章 流民爲矛,四州軍來!第702章 狡詐惡徒,魏略幽原!第353章 大喬小喬皆幽嘆,亂世女子如浮萍!第411章 步練師:妾身寧死不從!第251章 億手準備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第903章 虛以爲蛇,致命一擊!第597章 龍山麗人,父慈子孝!第200章 武陵盡在掌握,荊南震怖!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323章 劉備的政治考驗,劉禪的破局之道!第824章 神將瀕死,遠襲孟津!第85章 漢中酣戰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225章 兵戈擾攘,明主難當!第896章 知己知彼,放其猖獗!第416章 爲胡氏祛毒,太子下江陵!528.第523章 太后吳氏,血脈子嗣!第120章 關羽:還沒出嫁呢?胳膊肘就往外拐第2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385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第367章 夷王之爭,請君入甕!第214章 孫權不要叫我江東鼠輩了,我很勇的第446章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請假條494.第489章 我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790章 陝縣城破,函谷危急!第347章 太子西征,江東內亂!第830章 守城神將,有來無回!第673章 人當十萬,舌定幽州!490.第485章 張遼夜奔!第243章 士族士族,不過棋子而已!(150月票第856章 戰後處置,懷柔之策!第39章 好男兒建功立業,便在今日!第390章 罪婦,官匪!第81章 南中無間道(爆更萬字求追讀!)第177章 ,魏國生亂,黃鬚兒欲爭魏王位?590.第585章 戰術成功,戰略失敗!第317章 魏延頭生反骨?將謀長安!第445章 磨刀霍霍向北行,興復漢室就在前,第159章 提起褲子不認人,請君入甕!
第343章 定巴策!奴隸缺口不容樂觀!第110章 上架感言495.第490章 分化瓦解,大漢鐵拳!第774章 漢帝將死,大魏當興!第879章 唆使儲君,奪嫡風起600.第595章 天命三年,五路伐魏!第64章第912章 國本之爭,秦王大婚!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554.第549章 天下英雄真如過江之鯽!第836章 敲骨吸髓,聖君昏君!558.第553章 加強皇權的嘗試,由隴西始!第457章 娘希匹!夏侯楙無能,喪權辱國!第340章 曹丕:我殺了山陽公?曹丕麻了!第717章 幷州五部,匈奴中郎!第767章 朝歌角力,漢魏交鋒!第26章 一號技師關銀屏第155章 孫權倉皇東竄,劉禪夜會步練師!第160章 洛神被擒,神醫華佗,關羽中計第94章 無當飛軍,劉禪收心!(二合一大章)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第755章 大漢天兵,冀州歸心!582.第577章 太子 王后 棋子!第134章 水淹七軍,劉禪將擒(求訂閱!)第818章 獻計定策,亡命一戰!第798章 關門打狗,洛陽糧斷!第30章 關於本書二三事第31章 公子真神人!(求追讀~)582.第577章 太子 王后 棋子!第305章 進退維谷,劉禪的危機!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第780章 安撫美人,絕道惑心!第259章 美人柔情第733章 爭分奪秒,風起涿郡!486.第481章 抉擇!539.第53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國版!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525.第520章 衝破武關道,桃園三兄弟再聚首第748章 冀北防區,整飭四郡!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432章 拿我練兵?陸遜準備火燒連營!第715章 鹽湖之利,中條之險!590.第585章 戰術成功,戰略失敗!第236章 臧家已經沒有回頭路了!(月票100加第777章 世家末路,腹黑心冷!第458章 拼國力,漢國的危機!569.第564章 帝后相惜,王師已成!第725章 魏失幽州,拓跋力微!第864章 存生保族,稚虎獠牙!576.第571章 人妻之樂,隴西歸附!第717章 幷州五部,匈奴中郎!第707章 張飛出山,大漢變革!第675章 孤城死守,思危思退!第150章 空城計第832章 收服美人,氏族初稿!第275章 搶我女人,還要搶我江山?555.第550章 大勢人心,窮途末路!第667章 縱橫北海,龍定山東!第768章 流民爲矛,四州軍來!第702章 狡詐惡徒,魏略幽原!第353章 大喬小喬皆幽嘆,亂世女子如浮萍!第411章 步練師:妾身寧死不從!第251章 億手準備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第903章 虛以爲蛇,致命一擊!第597章 龍山麗人,父慈子孝!第200章 武陵盡在掌握,荊南震怖!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323章 劉備的政治考驗,劉禪的破局之道!第824章 神將瀕死,遠襲孟津!第85章 漢中酣戰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225章 兵戈擾攘,明主難當!第896章 知己知彼,放其猖獗!第416章 爲胡氏祛毒,太子下江陵!528.第523章 太后吳氏,血脈子嗣!第120章 關羽:還沒出嫁呢?胳膊肘就往外拐第2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385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第367章 夷王之爭,請君入甕!第214章 孫權不要叫我江東鼠輩了,我很勇的第446章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請假條494.第489章 我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790章 陝縣城破,函谷危急!第347章 太子西征,江東內亂!第830章 守城神將,有來無回!第673章 人當十萬,舌定幽州!490.第485章 張遼夜奔!第243章 士族士族,不過棋子而已!(150月票第856章 戰後處置,懷柔之策!第39章 好男兒建功立業,便在今日!第390章 罪婦,官匪!第81章 南中無間道(爆更萬字求追讀!)第177章 ,魏國生亂,黃鬚兒欲爭魏王位?590.第585章 戰術成功,戰略失敗!第317章 魏延頭生反骨?將謀長安!第445章 磨刀霍霍向北行,興復漢室就在前,第159章 提起褲子不認人,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