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流民爲矛,四州軍來!

在趙雲的英勇指揮下,漢軍於朝歌的戰場上猶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戰鼓雷動,箭矢如雨,每一聲戰吼都震顫着敵人的心魄。

陽光透過濃厚的硝煙,班駁地灑在趙雲的盔甲上,他那堅毅的面容在光影交錯中更顯不屈,眼中閃爍着必勝的光芒。

漢軍士兵們緊隨其後,他們的步伐堅定,士氣高昂,彷彿連腳下的土地都在爲他們的勝利之路讓行。

而在遠離戰場的兗州,另一場風暴正悄然醞釀。

魏延正率領大軍自東武城浩蕩南下,沿途塵土飛揚,馬蹄聲震天,宛如一條鋼鐵洪流,勢要席捲一切阻擋。

大軍過甘陵,未做過多停留,直指兗州東郡。

此時的東郡,民變頻生,烽火連天,百姓苦不堪言,而魏軍則被迫困守於幾座孤城之中,與外界的聯繫幾乎被完全切斷。

魏延的大軍一踏入東郡地界,便感受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四處是破敗的村莊,荒蕪的田地,偶爾可見幾縷炊煙,卻也是戰戰兢兢,生怕引來災禍。

就在這時,一支看似雜亂無章的隊伍出現在了魏延的視線中,他們衣衫襤褸,手中卻握着各式各樣的武器,領頭之人身穿一件略顯陳舊但依然完好的甲冑,身形挺拔,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氣質,與周圍的流民截然不同。

“來者何人?”魏延策馬上前,聲音洪亮,目光如炬,審視着這位不同尋常的“流民”。

那人上前幾步,拱手行禮,聲音沉穩有力:“在下大晟,乃此地樂平百姓推舉之首領,原爲一方豪強,今逢亂世,不得已而率衆起義。聞將軍天兵降臨,特來相投,願爲前驅。”

魏延仔細打量着眼前的大晟,見其雖身處亂世,但眼神中仍有堅定與智慧之光,心中不禁暗自讚許。

然而,當他問及義軍人數時,眉頭不禁微皺:“我聽聞東郡義士有十萬之衆,怎麼纔來了千人?”

大晟苦笑,臉上閃過一絲無奈與苦澀:“將軍有所不知,人心難測。雖然百姓心有不滿,但真正願意隨我冒險投誠者,不過千人。其餘人等,或是觀望,或是懼於官府威壓,不敢輕舉妄動。若將軍能許以些許好處,或許能打動更多人。”

魏延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烏合之衆,犯上作亂,本已是大罪,還妄想討要好處?我魏延行軍打仗,靠的是鐵血紀律,而非收買人心。你等若真心歸順,自當以功贖罪;若不然,便只能作爲攻城之炮灰,以儆效尤。”

大晟聞言,神色微變,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

在這亂世之中,生存之道在於審時度勢。

於是,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將軍言之有理,但請將軍念在我等也是被逼無奈,給一條活路。我等雖非精銳,卻也是血性男兒,願爲將軍效犬馬之勞,只求能在這亂世中尋得一片安身立命之所。”

魏延凝視着大晟,從他堅定的眼神中看到了誠意與決心。

片刻沉默後,魏延緩緩點頭:“好,我便給你這個機會。但你要記住,從今往後,你等便是漢軍的一部分,需遵守軍紀,聽從調遣。若有違抗,軍法無情。”

大晟聞言,心中一鬆,連忙拜謝:“多謝將軍寬宏大量,我等必當誓死效忠,不負將軍厚望。”

隨着大晟的歸順,魏延開始着手整合這支千人隊伍,雖然人數不多,但在他的簡單訓練下,很快便展現出了不一樣的戰鬥力。

與此同時,魏延也派出斥候,深入民間,宣傳漢軍的仁政與正義,試圖瓦解那些仍在觀望的百姓心中的疑慮,吸引更多人加入。

東郡的天空下,戰爭的陰雲依舊密佈,但在這片混亂與苦難之中,一絲希望的曙光正悄然升起。

在間軍司不遺餘力的宣傳與號召之下,十日的光景恍若白駒過隙,期間,確有零星流民軍被這股風潮所吸引,緩緩匯聚至魏延的麾下。

然而,人數之衆仍顯單薄,攏共不過三千餘人,與預期的規模相去甚遠。

這三千人,面帶菜色,衣衫襤褸,眼中閃爍着對安定生活的渴望與對未來的不確定。

魏延站在臨時搭建的指揮台上,目光如炬,掃視着這羣新投誠的士兵,心中暗自盤算。

這些流民軍雖名爲軍,實則不過是一羣被戰爭與貧困逼至絕境的百姓,他們的組織鬆散,紀律渙散,幾乎可以稱之爲“烏合之衆”。

原本,他們只是魏國大地上那些被沉重賦稅和無盡勞役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普通民衆,但當生活的重壓讓他們無法再忍受時,便紛紛揭竿而起,佔據了幾座小城以求自保。

然而,好景不長,那些自封爲領袖的人,很快便露出了貪婪的本性,他們不僅未能帶領百姓走出困境,反而變本加厲,對治下的百姓進行更加殘酷的剝削,姦淫擄掠,無惡不作。

魏延通過細緻的詢問與觀察,逐漸摸清了流民軍內部的真實情況。

要真正收服這些流民軍,首先要做的就是整頓軍紀,恢復秩序。

他當即立下嚴令,命麾下的清河營與幽州軍分別攻打陽平與岡成城,同時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快速前往河牧,佈下天羅地網,務必堵住流民軍南逃的所有去路。

是日,天空陰沉沉的,烏雲低垂,彷彿預示着即將到來的風暴。

魏延身着鐵甲,手持長劍,站在隊伍的最前方,他的眼神堅定而深邃,彷彿能穿透層層迷霧,直視未來的勝利。

他高聲宣佈:“諸位將士,我魏延在此立誓,定要將這十萬流民軍一網打盡,不讓一個漏網之魚逃脫!我們要讓他們知道,真正的軍隊,應當是保護百姓,而非欺壓百姓!”

隨着魏延的話音落下,士兵們齊聲響應,聲音震天動地,彷彿連天空中的烏雲都爲之一震。

清河營的將士們,個個身形矯健,眼神中閃爍着堅毅的光芒,他們迅速集結,準備向陽平進發。

而幽州軍,則以沉穩著稱,他們列隊整齊,步伐堅定,宛如一堵不可逾越的城牆,向着岡成城緩緩推進。

魏延特別挑選了一支由精兵強將組成的快速反應部隊,由他自己親自率領,他們輕裝簡行,馬不停蹄地奔向河牧。

抵達河牧後,魏延迅速佈置防線,他親自督戰,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萬無一失。

夜色漸濃,寒風凜冽,但魏延卻彷彿感受不到絲毫寒意,他的心中燃燒着熊熊的鬥志。

次日清晨,天邊初露曙光,一抹金色的陽光穿透厚重的雲層,如同破曉的利劍,劃破了夜的沉寂,照亮了廣袤無垠的大地。

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露水氣息,與即將到來的硝煙味交織在一起,預示着這一天將不同尋常。

戰鬥的號角在這一刻正式吹響,響徹雲霄,清河營與幽州軍,宛如兩把經過千錘百煉的鋒利寶劍,分別指向了陽平與岡成城,誓要將敵人斬於劍下。

清河營的將士們,身着鐵甲,手持長槍,步伐堅定,眼神中閃爍着不屈的光芒。

他們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所到之處,敵人無不望風而逃,連抵抗的勇氣都喪失殆盡。

領頭的將領,身材魁梧,面如冠玉,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他高舉長劍,指向前方,一聲令下:“衝啊!”士兵們如同脫繮的野馬,瞬間衝破了敵人的防線,刀光劍影中,敵人的哀嚎聲此起彼伏。

而另一邊,幽州軍則以沉穩著稱,他們列陣前行,步伐整齊劃一,彷彿是一臺精密的戰爭機器,無懈可擊。

他們的將領,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將,面容堅毅,眼神深邃,彷彿能洞察戰場上的每一個細微變化。

他低聲對身旁的副將說:“此戰,我們不僅要勝,更要贏得漂亮,讓百姓看到我們的力量。”

言罷,他大手一揮,幽州軍便如潮水般涌向岡成城,所到之處,敵人紛紛繳械投降,根本無力抵抗。

與此同時,魏延率領的快速反應部隊,在河牧佈下了天羅地網。

魏延身着銀色鎧甲,頭戴鐵盔,眼神銳利如鷹,彷彿能洞察一切。

他站在河岸的高地上,俯瞰着河面,心中默默盤算着敵人的動向。

他的部隊,個個身手矯健,反應靈敏,他們隱藏在河岸的草叢中,只待敵人一出現,便如同獵豹般迅猛出擊。

隨着戰鬥的號角響起,流民軍開始四處逃竄,企圖南逃以躲避魏延的圍剿。

然而,他們很快便發現,無論他們選擇哪條路線,都逃不過魏延部隊的追捕。

魏延親自指揮,他手持長劍,身形如同鬼魅,穿梭在戰場之上,每一次揮劍,都伴隨着敵人的哀嚎。

他高聲喊道:“投降者免死,抵抗者格殺勿論!”

他的聲音穿透硝煙,迴盪在戰場之上,讓敵人聞風喪膽。

戰鬥持續了數日,最終,十萬流民軍被徹底圍殲,大部分被俘虜。

戰場上,硝煙瀰漫,火光沖天,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血流成河。

然而,在這場殘酷的戰鬥背後,魏延的心中卻始終保持着一份清醒與冷靜。

他知道,戰鬥的勝利只是開始,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整編這些流民軍,讓他們成爲真正的戰士,而非繼續爲禍鄉里的亂民。

戰後,魏延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

他開始着手整編流民軍,首先便是嚴明軍紀。

他站在俘虜們面前,目光如炬,聲音洪亮:“從今往後,你們將不再是流民,而是我大漢的戰士!我要求你們,遵守軍紀,服從命令,保護百姓,而非欺壓百姓!”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重重地敲擊在俘虜們的心上。

爲了整編這些流民軍,魏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親自挑選將領,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同時,他還派出了專門的教官,教授士兵們識字、讀書,讓他們明白何爲忠誠,何爲勇敢,何爲正義。

在他的努力下,原本混亂不堪的流民軍,逐漸有了軍紀。

休整半個月後。

對東郡的攻城旋即開始。

隨着魏延一聲令下,蓄勢待發的流民軍如同潮水般涌動,向着東武陽城發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進攻。

這些曾經的流民,如今被整編成軍,雖然衣衫襤褸,面容憔悴,但眼中卻閃爍着對生存的渴望和對勝利的執着。

他們前仆後繼,不畏生死,彷彿要將所有的苦難與不公,都化作這一刻的力量,傾瀉在這座固若金湯的城池之上。

魏延站在高處,目光如炬,緊盯着前方的戰場。

他身穿鐵甲,肩披戰袍,手持長劍,威風凜凜,宛如一尊戰神。

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動搖,只有堅定與冷靜,彷彿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魏延深知,這場戰鬥不僅關乎軍事上的勝負,更是對民心的一次考驗,他要讓這些流民軍看到,跟隨他,就有希望,就有未來。

東武陽城下,火藥味瀰漫,硝煙四起。

魏延特意調來的火藥部隊,正有條不紊地將一包包火藥放置在城門附近,準備進行最後的爆破。

這些火藥,是魏延精心籌備的殺手鐗,它們不僅威力巨大,而且能夠製造混亂,爲後續的攻城提供絕佳的機會。

“點火!”隨着魏延一聲令下,火光瞬間照亮了整個城門,伴隨着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城門被炸得四分五裂,碎石飛濺,塵土飛揚。

原本堅固的城門,在這一刻變得支離破碎,彷彿一座搖搖欲墜的房子,在狂風中搖搖欲墜。

流民軍們見狀,紛紛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他們彷彿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更加奮力地向前衝去。

他們有的手持長矛,有的揮舞着大刀,還有的揹着弓箭,準備在城牆上尋找突破口。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堅毅與勇敢,彷彿要將所有的憤怒與不滿,都化作這一刻的衝鋒。

城中的魏軍,早已被連日來的流民軍襲擾得疲於奔命,士氣低落。

他們原本以爲,憑藉着堅固的城牆和充足的糧草,可以堅守到援軍的到來。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漢軍竟然會如此迅速地攻破城門,而且帶着如此強大的火藥和攻城器具。

當漢軍如潮水般涌入城中時,魏軍徹底崩潰了。

他們四處逃竄,有的被殺死在街頭巷尾,有的則被俘虜。

整個東武陽城,瞬間陷入了混亂與恐慌之中。

而魏延則帶領着精銳部隊,一路高歌猛進,直搗黃龍,很快便佔據了整個城池。

戰鬥結束後,魏延站在城牆上,俯瞰着這座歷經戰火洗禮的城市。

他轉身看向身邊的將士們,他們的臉上也寫滿了疲憊與滄桑,但更多的是勝利的驕傲與對未來的憧憬。

魏延深吸一口氣,高聲說道:“諸位將士,我們雖然取得了勝利,但真正的挑戰纔剛剛開始。我們要將這些流民軍整編成真正的軍隊,讓他們成爲保護百姓、維護和平的力量。同時,我們也要儘快恢復東武陽的秩序,讓百姓們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將士們聞言,紛紛振臂高呼,聲音響徹雲霄。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魏延開始着手整編流民軍,他親自挑選將領,制定軍紀,訓練士兵。

同時,他還派出了專門的官員,負責恢復東武陽的秩序,安撫百姓,重建家園。

在他的努力下,原本混亂不堪的流民軍,逐漸變成了一支紀律嚴明、戰鬥力強悍的軍隊。

而東武陽,也從一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廢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

然而,東郡拿下,卻不是魏延的終點,他已經得悉消息,青、徐、豫三州軍隊,已經朝着兗州集結而來了,他們是要先擊敗魏延,再去支援洛陽。

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第197章 太祖兵法,掌控全局!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122章 孫權選嫁女,江東小蘿莉!512.第507章 夜奔河北城,火光沖天起!第95章 斬使來投,班超故事!(二合一大章)第415章 薄裳難動情郎,斷臂方有轉機!第799章 困守尤鬥,美人侍奉!第386章 巴地的百年大計!第88章 公子威名揚第107章 大王守成都,太子領軍徵!588.第583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783章 浚儀攻守,先戰而勝!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第888章 陰結蠻夷,以抗天命!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403章 魏國內政,爭寵!(月票加更!)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518.第513章 長安託孤,顧命大臣!第226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誰人敢與我爭鋒?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第636章 哄騙少女,情聖劉禪!第20章 御下之道第679章 王者嬗變,風起遼東!第126章 強勢的劉禪:談不攏?那就別談了!第450章 趙雲先鋒,勢如破竹!第211章 鎮壓蠻夷,荊南靖清!第902章 東宮羣英,死灰復燃!第142章 劉禪一紙降於禁第433章 火燒連營?我直接將計就計!第704章 天工開物,春秋代序!第857章 徐娘半老,魏宮諸女!第902章 東宮羣英,死灰復燃!第631章 太想進步,投名之狀!第364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女兒(月票100加更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437章 火燒連營!561.第556章 憲英獻計,曹真夜奔!第10章 劉禪的野望497.第492章 關中震怖!563.第558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5章 釣魚執法第835章 佞臣奸邪,東市斬首!第285章 三個月後又三月,子龍夜襲又破城!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第245章 倒反天罡第367章 夷王之爭,請君入甕!第422章 鄧艾覆命,劉禪的考驗!第682章 苦肉用計?將計就計!第175章 曹賊之樂,殺雞儆猴!第796章 城破殉國,大河冰封!511.第506章 銀槍穿敵陣,魏國已入甕!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578.第573章第321章 太子回成都,絡腮鬍黑張飛!第389章 做漢人最光榮,孫仲謀無能狂怒!(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888章 陰結蠻夷,以抗天命!第271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第272章 無雙猛將趙子龍!第308章 論功行賞,行萬里路!第217章 劉禪暗手,曹丕苦不堪言!第41章 叟王臣服,越巂郡定第440章 兄弟就是拿來賣的!第369章 小喬相邀,醉生夢死劉公嗣!第247章 臨機而動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604章 強敵環伺,漢帝消息!第289章 諸葛亮vs賈詡!第673章 人當十萬,舌定幽州!第358章 宕渠震動,魏國設局!第221章 諸葛孔明與趙子龍!566.第561章 公若不棄第615章 凜寒變奏,侵略入火!第685章 止戰之殤,後方之憂!第268章 劉禪後手,生死危機!第610章 權柄天賜,難假與人!第107章 大王守成都,太子領軍徵!第897章 西域佈局,大有可爲!第720章 鮮卑南下,公孫反骨!第855章 洛陽之戰:帝國餘輝!第803章 太和宮變,人心向背!第659章 輿情洶洶,上書乞骸!第651章 潛龍在淵,生死險關第91章 孟獲消息 白眉馬良第814章 務實才俊,投名之狀!第462章 不負君,燒冷竈!第453章 不對勁,十分有九分不對勁!第227章 我只想做汝南郡守,誰是王我不在乎第22章 曲轅犁與筒車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第186章 山呼萬歲,龍山行臺!512.第507章 夜奔河北城,火光沖天起!第313章 謀劃篡漢(九月三百月票加更!)第102章 父子夜話:論天下大勢!第221章 諸葛孔明與趙子龍!第382章 單騎殺破萬軍,一槍殺蠻王!第643章 壽春鐵壁,大漢海軍!549.第544章 聲東擊西,直搗黃龍!
第197章 太祖兵法,掌控全局!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122章 孫權選嫁女,江東小蘿莉!512.第507章 夜奔河北城,火光沖天起!第95章 斬使來投,班超故事!(二合一大章)第415章 薄裳難動情郎,斷臂方有轉機!第799章 困守尤鬥,美人侍奉!第386章 巴地的百年大計!第88章 公子威名揚第107章 大王守成都,太子領軍徵!588.第583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783章 浚儀攻守,先戰而勝!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第888章 陰結蠻夷,以抗天命!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403章 魏國內政,爭寵!(月票加更!)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518.第513章 長安託孤,顧命大臣!第226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誰人敢與我爭鋒?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第636章 哄騙少女,情聖劉禪!第20章 御下之道第679章 王者嬗變,風起遼東!第126章 強勢的劉禪:談不攏?那就別談了!第450章 趙雲先鋒,勢如破竹!第211章 鎮壓蠻夷,荊南靖清!第902章 東宮羣英,死灰復燃!第142章 劉禪一紙降於禁第433章 火燒連營?我直接將計就計!第704章 天工開物,春秋代序!第857章 徐娘半老,魏宮諸女!第902章 東宮羣英,死灰復燃!第631章 太想進步,投名之狀!第364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女兒(月票100加更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437章 火燒連營!561.第556章 憲英獻計,曹真夜奔!第10章 劉禪的野望497.第492章 關中震怖!563.第558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5章 釣魚執法第835章 佞臣奸邪,東市斬首!第285章 三個月後又三月,子龍夜襲又破城!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第245章 倒反天罡第367章 夷王之爭,請君入甕!第422章 鄧艾覆命,劉禪的考驗!第682章 苦肉用計?將計就計!第175章 曹賊之樂,殺雞儆猴!第796章 城破殉國,大河冰封!511.第506章 銀槍穿敵陣,魏國已入甕!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578.第573章第321章 太子回成都,絡腮鬍黑張飛!第389章 做漢人最光榮,孫仲謀無能狂怒!(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888章 陰結蠻夷,以抗天命!第271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第272章 無雙猛將趙子龍!第308章 論功行賞,行萬里路!第217章 劉禪暗手,曹丕苦不堪言!第41章 叟王臣服,越巂郡定第440章 兄弟就是拿來賣的!第369章 小喬相邀,醉生夢死劉公嗣!第247章 臨機而動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604章 強敵環伺,漢帝消息!第289章 諸葛亮vs賈詡!第673章 人當十萬,舌定幽州!第358章 宕渠震動,魏國設局!第221章 諸葛孔明與趙子龍!566.第561章 公若不棄第615章 凜寒變奏,侵略入火!第685章 止戰之殤,後方之憂!第268章 劉禪後手,生死危機!第610章 權柄天賜,難假與人!第107章 大王守成都,太子領軍徵!第897章 西域佈局,大有可爲!第720章 鮮卑南下,公孫反骨!第855章 洛陽之戰:帝國餘輝!第803章 太和宮變,人心向背!第659章 輿情洶洶,上書乞骸!第651章 潛龍在淵,生死險關第91章 孟獲消息 白眉馬良第814章 務實才俊,投名之狀!第462章 不負君,燒冷竈!第453章 不對勁,十分有九分不對勁!第227章 我只想做汝南郡守,誰是王我不在乎第22章 曲轅犁與筒車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第186章 山呼萬歲,龍山行臺!512.第507章 夜奔河北城,火光沖天起!第313章 謀劃篡漢(九月三百月票加更!)第102章 父子夜話:論天下大勢!第221章 諸葛孔明與趙子龍!第382章 單騎殺破萬軍,一槍殺蠻王!第643章 壽春鐵壁,大漢海軍!549.第544章 聲東擊西,直搗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