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

長安深處隱藏着一處令人聞風喪膽的地方——詔獄。

這裡,是權力鬥爭的陰暗角落,是冤魂徘徊的無光深淵。

詔獄之內,空氣凝重得彷彿能滴出水來,四周的石壁被歲月和溼氣侵蝕,長滿了青苔,偶爾有幾滴不知從何處滲出的水珠,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發出“啪嗒”的聲響,在這寂靜得只能聽見自己呼吸的環境中顯得格外刺耳。

空氣中瀰漫着一種難以言喻的黴味、屎尿的惡臭,以及長久未見陽光所特有的那種沉悶氣息,這些味道交織在一起,幾乎能讓人窒息。

伊仇此刻卻身着一件破舊的囚服,那衣物上沾滿了污漬,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顏色。

他的頭髮雜亂無章,如同野草一般瘋長,幾縷髮絲粘連在臉頰上,汗水與淚水混雜,鉤勒出他臉上的幾道污痕。

他的雙眼圓瞪,佈滿了血絲,那是恐懼、絕望與不屈交織的結果。嘴脣乾裂,喉嚨沙啞,那是他一夜未停呼喊“我要見陛下,我是冤枉的”所留下的痕跡。

“我要見陛下,我是冤枉的!”伊仇的聲音雖然已經微弱,但那份渴望與不甘卻依舊強烈。

他的聲音在詔獄的石壁間迴盪,卻如同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迴應。

四周的囚犯或冷漠,或同情,但更多的是麻木,因爲他們知道,在這個地方,喊冤是沒有用的。

就在這時,一陣令人牙酸的“吱吖”聲打破了詔獄的沉寂,那是鐵門被緩緩打開的聲音。

隨着鐵門的開啓,一縷強烈的陽光如同利劍般穿透黑暗,照亮了詔獄的一角。

在這光芒中,緩緩步入一人,他身着少府冠服,衣袂飄飄,面容冷酷而威嚴,正是當朝重臣董允。

董允的目光如炬,直射向伊仇,那眼神中既有審視,也有不屑。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聲音冷冽如寒冰:“別喊了,若你真是無辜的,我豈會抓拿你?”

言罷,他轉身從身後屬官手中接過一卷文書,緩緩展開,那文書上密密麻麻地記錄着伊仇的“罪行”。

“伊氏本霸陵微族,光武帝時遷徙洛陽,知我大漢籠絡魏國士族,在校事府、魏國士族的攛掇之下,作爲馬前卒前來,意圖作亂,是也不是?”董允的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彷彿每一句話都敲打在伊仇的心上。

伊仇聞言,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牙齒上下打顫,發出“咯咯”的聲響。

他連忙辯解道:“冤枉,冤枉啊!我伊家世代忠良,怎會與那些叛逆爲伍?大人明察,大人明察啊!”

董允聽後,冷哼一聲,那聲音中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到了這個時候還心存僥倖,那便等死罷!”

說完,他作勢欲走,衣襬隨風輕輕搖曳,彷彿是在對伊仇進行最後的審判。

伊仇見狀,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求生欲,他顧不得許多,連忙喊道:“且慢,大人且慢!”

他的眼神閃爍不定,心中五味雜陳,既有恐懼,又有不甘,但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渴望。

他知道,此刻若不能說服董允,自己恐怕真的就要命喪於此了。

董允停下腳步,轉頭看向伊仇,眼神中閃過一絲玩味:“你還有何話說?”

伊仇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他說道:“大人,我伊家雖非顯赫,但一向遵紀守法,從未有過不軌之心。此番被誣陷,實屬冤枉。我請求大人能給我一次辯解的機會,讓我證明自己的清白。”

董允聞言,眉頭微皺,似乎對伊仇的話產生了些許興趣。

他沉吟片刻,說道:“好,我就給你一次機會。但你要記住,機會只有一次,若你不能證明自己的清白,那就休怪我無情了。”

伊仇聞言,心中稍感寬慰,至少自己還有一線生機。

他連忙點頭,表示願意配合。

董允見狀,便示意屬官將伊仇帶出詔獄,前往一個相對明亮的房間進行審問。

在審問的過程中,伊仇竭盡所能地爲自己辯解,他講述了自己的身世、家族的歷史,以及自己是如何被捲入這場風波的。

他的言辭懇切,情真意切,彷彿每一個字都蘊含着他對生命的渴望和對清白的執着。

董允的眉頭微微蹙起,彷彿能捕捉到空氣中最細微的波動。

他站在昏暗的書房內,燭光搖曳,將他的身影拉得長長的,與四周沉靜的書籍形成鮮明對比。

伊仇的聲音,雖輕卻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如同夜空中最微弱的星光,試圖穿透重重迷霧,傳遞出關鍵的信息。

“與你交通的長安中的大人物,是何人?”董允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玉器,擲地有聲。

他的眼神銳利,彷彿能洞察人心最深處的秘密,直視着伊仇,等待着答案。

伊仇在這一刻,彷彿被無形的壓力所包圍,呼吸都變得有些困難。

他愣了愣,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那是一種混合了恐懼與無奈的複雜情緒。

他知道,一旦說出那個名字,就意味着將自己徹底捲入了一場無法預知的風暴之中。

然而,面對董允那不容置疑的目光,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

“關中士族領袖杜尤。”伊仇的聲音低沉,幾乎是在耳語,但在此時,每一個字都清晰可聞。

說出這個名字後,他似乎鬆了一口氣,但緊接着,一股更深的憂慮又爬上了心頭。

董允聞言,眼眸中閃過一絲光亮,那是一種洞察先機、運籌帷幄的光芒。

他記得清楚,當年昭烈帝入主關中時,對杜尤的器重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千金買馬骨,只爲求得關中士族的效忠。

然而,杜尤雖有才名,卻缺乏實際的治國之能,更因屢次觸犯龍顏,最終被剝奪了侍中之位,只剩下個虛名,遠離了朝堂的中心。

“哼,杜尤。”董允冷笑一聲,聲音中帶着幾分不屑與憤怒。

“想不到,到了這個時候,這個杜尤還敢在背後興風作浪!他以爲遠離了朝堂,就能逃脫陛下的眼睛嗎?真是癡心妄想!”

董允的目光如炬,灼灼地看向伊仇。

“你若是想要活命,想要真正的在漢國立足,便要知曉,在大漢,陛下才是唯一的太陽。任何試圖遮蔽這光芒的人,都必將被烈焰所吞噬。”

他的語氣中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讓伊仇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陣寒意。

伊仇嚥了一口唾沫,那聲音在寂靜的空氣中顯得格外響亮。

他深知,自己此刻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若真做了大漢天子的刀,得罪了所有的關中士族,那後果不堪設想。

但轉念一想,自己現在還有別的選擇嗎?

家族的壓力、個人的命運,似乎都已經將他推向了這條不歸路。

他面露苦笑,那是一種混合了無奈與決絕的表情。

他緩緩擡起手,對着董允行了一禮,姿態卑微卻堅定。

“大人要我如何做,我便如何做便是了。”

這句話,雖然簡單,卻飽含了他對未來的無盡期許與對現實的深深無奈。

董允看着伊仇,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的光芒。

這個人雖然被逼無奈,但骨子裡卻有着一股不屈的韌性,這正是他所需要的。

“好,很好。”董允點了點頭,聲音中透露出一絲讚許。

“從今往後,你便是陛下的耳目,是我在長安的利劍。記住,忠誠與智慧,是你唯一的武器。”

伊仇聞言,心中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激動。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條路,雖然充滿了荊棘與挑戰,但也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平復內心的波瀾,然後再次對董允行了一禮,這一次,他的動作更加堅定,眼神中閃爍着決絕的光芒。

“大人放心,伊仇定不負所托,誓死效忠陛下,效忠大漢。”

宣室殿內,燭火輝煌,映照着金碧輝煌的裝飾,顯得格外莊嚴。

劉禪端坐在高高的主位上,身着龍袍,頭戴皇冠,渾身散發着不怒自威的氣勢。

他的面容平靜如水,眼神深邃,彷彿能洞察一切。

下方,董允身穿官服,模樣謙卑,雙手捧着整理好的奏報,小心翼翼地呈遞給劉禪。

劉禪接過奏報,緩緩展開,目光在字裡行間遊走,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這奏報中隱藏的,不僅僅是文字那麼簡單,更是朝堂內外暗流涌動的縮影。

“看來,想要藉此生事的人不少。”

劉禪的聲音平靜而深沉,彷彿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對董允說話。

董允聞言,心中一凜,他小心翼翼地揣摩着聖意,試圖從劉禪的表情中捕捉到一絲線索。

然而,劉禪的臉上無喜無悲,看不出是什麼情緒。

董允只好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所言極是,那……可要逮捕杜尤?”

劉禪聞言,沉吟片刻,他的目光在董允身上停留了片刻,彷彿在權衡着什麼。

最終,他緩緩說道:“僅憑一封信,要處置杜尤,太過於牽強了。況且,要對付關中士族,靠伊仇這個外來之人,是沒用的。朕給杜尤一個機會,若是他抓住了,不僅可免一死,反而可以戴罪立功。若是這個機會抓不住,哼……”

劉禪的話音未落,但其中的威脅之意已經不言而喻。

董允聞言,心中一緊,他馬上便明白了皇帝的心意。

陛下這是要借杜尤之手,來攪動關中士族的渾水,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於是,他連忙說道:“那臣即刻派人告知杜尤?”

然而,劉禪卻搖了搖頭,他的目光變得深邃而狡黠。

“不必直接告知他,將伊仇勾結長安大人物的消息放出去,杜尤自然清楚。”

董允聞言,心中暗自佩服劉禪的計謀。

如果杜尤聰明的話,不僅會感激劉禪的“寬宏大量”,還會更加賣力地爲劉禪效力。

他當即應諾,緩緩退出宣室殿。

走出宣室殿後,董允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他回想起剛纔與劉禪的對話,心中不禁有些膽戰心驚。

陛下的威勢日盛,自己面對他的時候,已經越來越感到壓力山大。

他暗暗提醒自己,日後一定要謹言慎行,切不可有絲毫的疏忽大意。

夜色漸深,董允獨自走在宮中的石板路上,腳步沉重而堅定。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憂慮和期待。

自己身處在這個波譎雲詭的朝堂之中,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

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中立足。

回到家中後,董允立刻召集了手下心腹,將劉禪的意圖傳達給他們。

他們聞言後,紛紛表示贊同,並立刻開始行動。

一時間,整個長安城都籠罩在了一股緊張而神秘的氣氛之中。

翌日。

京兆杜氏府邸,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深深隱藏在繁華的都市之中,彷彿是一處與世隔絕的桃源。

庭院花園花香四溢,綠樹成蔭,流水潺潺,爲這寧靜的府邸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杜尤此刻正悠閒地在院落花園中修剪着花枝。

他身穿一襲淡雅的儒衫,手持一把鋒利的剪刀,動作嫺熟而優雅,彷彿是在雕琢一件藝術品。

他的臉上洋溢着滿足與愜意,彷彿這片刻的寧靜便是他生命中最珍貴的時光。

周圍,青衣小廝與綠衣侍女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他們或捧茶遞水,或輕搖扇風,生怕打擾了杜尤的雅興。

然而,這份寧靜並未持續太久,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打破了花園的寧靜。

來人是一個少年,身着華麗的錦衣,臉上卻寫滿了焦急與不安。

他是杜尤的兒子,杜峰。

杜峰一路小跑,穿過曲折的花園小徑,直奔杜尤而來。

他揮手示意伺候的人退下,然後焦急地對杜尤說道:“父親,外面有流言傳出,那伊仇作亂,竟是與長安的大人物勾連了!會不會……陛下已經知道背後是我們了?”

杜尤聞言,手中的剪刀頓時落地,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

他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六神無主地愣在那裡。

許久之後,他纔回過神來,顫聲說道:“不!絕對不是!若是陛下知曉是我在背後勾連,他哪裡會放過我們?陛下對我們關中士族的雷霆手段,你難道不知道嗎?”

杜尤的聲音中帶着幾分恐懼與無奈,他的眼神閃爍不定,彷彿在尋找着一絲希望。

他開始在花園中來回踱步,腳步沉重而急促,彷彿每一步都踏在他的心絃上。

周圍的青衣小廝與綠衣侍女見狀,紛紛投來關切的目光,但他們卻不敢上前打擾。

然而,杜尤很快便鎮定了下來。

他的眼睛突然一亮,彷彿找到了一線生機。

“伊仇必定沒有說出我們來。如今,我們只需要穩住陣腳,讓大傢伙上書給陛下施壓,讓他放了伊仇,方纔能夠平息事端。而且,這也是我們士族在大漢中站穩腳跟的好機會。”

杜尤的聲音雖然低沉,但卻透露出一種堅定與果決。

這場危機對於他們杜家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只要他們能夠成功度過這場危機,那麼他們在關中的地位將更加穩固。

杜峰聞言,臉上露出了一絲釋然的神色。

他連忙點頭應和道:“父親說得對!我們這就去聯絡各族,共同上書給陛下施壓。”

杜尤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閃爍着智慧與狡黠。

法不責衆。

他倒是不信了。

陛下還能將士族全殺完了不成?

588.第583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463章 馬超vs曹真495.第490章 分化瓦解,大漢鐵拳!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306章 國祚之重,太子的職責!(上月月票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第301章 司馬懿被劉禪搞出PTSD了!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500.第495章 大魏欲與世家共天下!514.第509章 兵敗如山倒,大勢已去!561.第556章 憲英獻計,曹真夜奔!第386章 巴地的百年大計!第445章 磨刀霍霍向北行,興復漢室就在前,第703章 宗室制衡,侵略入火!(中秋節快樂!)第739章 龍盤虎踞,調動魏國!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第140章 勸進稱帝,孫曹聯盟第710章 狂不可縱,疫病蠅苟!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34章 太原會戰,非戰之罪!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第330章 劉備以病居幕後,太子臺前監國事!第711章 大疫大災,戰機已至!第70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579.第574章 惠陵定,關公薨!第58章 公主絕色,幽怨銀屏!(求追讀!第五第212章 祝融公主,交州來使!第62章 亂局用重典第826章 敗不必餒,夏侯請戰!第600章 代天伐魏,國本之爭!第443章 天下震動與御駕親征!(求月票!求第54章 夜襲(求追讀!)第281章 腹黑女婿可惡,孫權被氣得吐血!第262章 謀臣對決,長安異動!第386章 巴地的百年大計!594.第589章 漢國見聞,兩宮之爭!565.第560章 諸葛顯威,禿髮壽闐!第630章 利益相關,江東隱患!第872章 士族三窟,流血漂櫓!526.第521章 天命元年,昭武烈祖!第422章 鄧艾覆命,劉禪的考驗!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88章 公子威名揚第274章 曹丕麻了,這仗還怎麼打?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433章 火燒連營?我直接將計就計!第678章 新朝班底,君威滔滔!第147章 一日下三城,江陵危矣!第753章 中山帝戚,世家震怖!第471章 病入膏肓,總攝國政!(加更月票投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72章 苦肉計與殺雞儆猴!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391章 犁庭掃穴,滅族者苞!第345章 大魏吳王與大漢吳王,孫吳太子孫登第887章 殺雞儆猴,雷霆手段!第858章 強幸魏後,生存之道!第361章 定巴策:如印第安人頭皮故事!第811章 關破將亡,進攻號角!第670章 鮮卑犯邊,吳質醻對!第14章 讖緯解黃龍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231章 不完美的勝利第233章 我曹丕不做袁本初!第737章 天子北巡,大勢所趨!第347章 太子西征,江東內亂!第333章 太子大婚,一次娶四個老婆是什麼體第612章 防微杜漸,以身爲局!第620章 祖業三代,沒於孤手?第60章 兩美相爭第21章 步入正軌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670章 鮮卑犯邊,吳質醻對!第18章 武科文科第686章 功過之爭,權位攻殺!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589.第584章 敗亡!第894章 天象有異,陰陽失衡!586.第581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571.第566章 王師所到之處,民衆竭誠歡迎!第714章 天兵十萬,何懼一戰!第896章 知己知彼,放其猖獗!第37章 美人恩重(求追讀!)第598章 大漢吳國,英雄氣短!第225章 兵戈擾攘,明主難當!第239章 是做曹魏的狗,還是做大漢的臣?第24章 我兒劉禪有大帝之資?585.第580章 三國第一攪屎棍!第63章 我知美人心第714章 天兵十萬,何懼一戰!第70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475章 我太想進步了!546.第541章 星奔川騖,司馬爲帥!第354章 掌控閬中兵卒,太子駕到!517.第512章 委以重任,皇帝大行!第149章 殿下駕到!第202章 收服蠻酋,長沙蠻遁逃!第213章 青徐不附,合肥城破!第351章 七姓夷王,訓巴之術!
588.第583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463章 馬超vs曹真495.第490章 分化瓦解,大漢鐵拳!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306章 國祚之重,太子的職責!(上月月票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第301章 司馬懿被劉禪搞出PTSD了!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500.第495章 大魏欲與世家共天下!514.第509章 兵敗如山倒,大勢已去!561.第556章 憲英獻計,曹真夜奔!第386章 巴地的百年大計!第445章 磨刀霍霍向北行,興復漢室就在前,第703章 宗室制衡,侵略入火!(中秋節快樂!)第739章 龍盤虎踞,調動魏國!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第140章 勸進稱帝,孫曹聯盟第710章 狂不可縱,疫病蠅苟!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34章 太原會戰,非戰之罪!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第330章 劉備以病居幕後,太子臺前監國事!第711章 大疫大災,戰機已至!第70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579.第574章 惠陵定,關公薨!第58章 公主絕色,幽怨銀屏!(求追讀!第五第212章 祝融公主,交州來使!第62章 亂局用重典第826章 敗不必餒,夏侯請戰!第600章 代天伐魏,國本之爭!第443章 天下震動與御駕親征!(求月票!求第54章 夜襲(求追讀!)第281章 腹黑女婿可惡,孫權被氣得吐血!第262章 謀臣對決,長安異動!第386章 巴地的百年大計!594.第589章 漢國見聞,兩宮之爭!565.第560章 諸葛顯威,禿髮壽闐!第630章 利益相關,江東隱患!第872章 士族三窟,流血漂櫓!526.第521章 天命元年,昭武烈祖!第422章 鄧艾覆命,劉禪的考驗!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88章 公子威名揚第274章 曹丕麻了,這仗還怎麼打?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433章 火燒連營?我直接將計就計!第678章 新朝班底,君威滔滔!第147章 一日下三城,江陵危矣!第753章 中山帝戚,世家震怖!第471章 病入膏肓,總攝國政!(加更月票投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第72章 苦肉計與殺雞儆猴!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391章 犁庭掃穴,滅族者苞!第345章 大魏吳王與大漢吳王,孫吳太子孫登第887章 殺雞儆猴,雷霆手段!第858章 強幸魏後,生存之道!第361章 定巴策:如印第安人頭皮故事!第811章 關破將亡,進攻號角!第670章 鮮卑犯邊,吳質醻對!第14章 讖緯解黃龍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231章 不完美的勝利第233章 我曹丕不做袁本初!第737章 天子北巡,大勢所趨!第347章 太子西征,江東內亂!第333章 太子大婚,一次娶四個老婆是什麼體第612章 防微杜漸,以身爲局!第620章 祖業三代,沒於孤手?第60章 兩美相爭第21章 步入正軌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670章 鮮卑犯邊,吳質醻對!第18章 武科文科第686章 功過之爭,權位攻殺!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589.第584章 敗亡!第894章 天象有異,陰陽失衡!586.第581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571.第566章 王師所到之處,民衆竭誠歡迎!第714章 天兵十萬,何懼一戰!第896章 知己知彼,放其猖獗!第37章 美人恩重(求追讀!)第598章 大漢吳國,英雄氣短!第225章 兵戈擾攘,明主難當!第239章 是做曹魏的狗,還是做大漢的臣?第24章 我兒劉禪有大帝之資?585.第580章 三國第一攪屎棍!第63章 我知美人心第714章 天兵十萬,何懼一戰!第70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475章 我太想進步了!546.第541章 星奔川騖,司馬爲帥!第354章 掌控閬中兵卒,太子駕到!517.第512章 委以重任,皇帝大行!第149章 殿下駕到!第202章 收服蠻酋,長沙蠻遁逃!第213章 青徐不附,合肥城破!第351章 七姓夷王,訓巴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