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柱國國公,縣鄉亭侯!

翌日清晨,天邊初露曙光,淡藍色的天幕上鑲嵌着幾縷薄雲,宛如輕紗般飄逸。

宮城之內,一派寧靜祥和,只有偶爾傳來的鳥鳴聲打破了這片刻的沉寂。

御花園中的花朵在晨露的滋潤下更顯嬌豔,微風拂過,帶來陣陣清香,似乎也在爲這新的一天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費禕身着華美的朝服,步伐穩健地穿過宮廊,手中緊握着一份沉甸甸的名單。

這份名單,是由丞相府與尚書令共同編寫,承載着無數將士與功臣的期盼與榮耀。

他的面容嚴肅而莊重,眼神中透露出對這份名單的敬畏之情,每一步都走得異常堅定,彷彿每一步都踏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來到劉禪的寢宮前,費禕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儀態,然後輕輕推開門扉。

殿內,劉禪正坐在龍椅之上,身着金黃色的龍袍,頭戴珠冠,顯得威嚴而尊貴。

他的面容略顯年輕,但眉宇間已流露出幾分帝王的沉穩與睿智。

此時,他正低頭批閱着案上的奏章,眉頭微蹙,似乎正沉浸在政務的思索中。

費禕緩步上前,行了一禮,恭聲道:“陛下,臣費禕奉丞相府與尚書令之命,特來呈上因功封賞的名單。”

說着,他雙手將名單呈上,動作恭敬而謹慎。

劉禪聞言,擡起頭,目光落在費禕手中的名單上,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他接過名單,雙手輕輕展開,細細端詳起來。

名單上,字跡工整有力,一筆一劃都透露出編寫者的用心與慎重。

五大柱國的名字赫然在目:張飛、諸葛亮、法正、趙雲、關興。

張飛,那是一位勇猛無比的戰將,身經百戰,功勳卓著。

他的名字出現在這裡,無疑是實至名歸。

劉禪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張飛那魁梧的身材、濃眉大眼的模樣,以及他在戰場上揮舞丈八蛇矛、所向披靡的英勇身姿。

當然。

現在張飛年老了,已經沒有當年之勇了。

諸葛亮,他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般閃耀在大漢的天空。

劉禪想起諸葛亮那羽扇綸巾、風度翩翩的形象,以及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智慧與謀略。

這份封賞,對於諸葛亮來說,既是對他過去功績的肯定,也是對他未來繼續爲大漢效力的期許。

趙雲,那位常勝將軍,他的英勇與忠誠早已深入人心。

劉禪彷彿又看到了趙雲在戰場上馳騁的身影,他手持長槍,身披銀甲,猶如一道閃電般劃破敵陣,所向無敵。

法正的資歷,亦是不必多說。

然而,當劉禪的目光落在關興的名字上時,卻不禁微微皺眉。

關興,他代表着已死的關羽、關平,以及講武堂。

關羽的英勇與忠誠,關平的年輕有爲,都曾是大漢的驕傲。

而講武堂,更是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將領與士兵。

將關興列爲四大柱國之一,無疑是對關羽一脈的尊重與緬懷,但這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劉禪深知這一點,但他的心中卻有着自己的考量。

接着,劉禪的目光下移,看到了六國公的名字:費禕、董允、蔣琬、陸遜、于禁、魏延。

他們的名字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地方與勢力。

費禕、董允、蔣琬等人是大漢的文臣楷模,他們才華橫溢、忠誠耿耿,爲大漢的繁榮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禪看着他們的名字,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敬意。

陸遜,這個名字讓劉禪想起了東吳的舊臣。

他雖非大漢老人,但其在東吳的威望與功績卻是不容忽視的。

將陸遜列爲六國公之一,既是對他個人能力的認可,也是大漢接納東吳舊臣的表示。

于禁,這位曾經的魏國舊臣,他的名字出現在這裡顯得有些突兀。

但劉禪知道,于禁在投降大漢後,一直表現得忠心耿耿,爲大漢的邊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將他列爲六國公之一,也是對他忠誠與功績的肯定。

魏延,他是荊州一系的代表。

荊州作爲大漢的重要根據地之一,其地位舉足輕重。

魏延在荊州有着極高的威望與影響力,他的加入無疑爲大漢的穩定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至於二十縣侯、二十鄉侯、二十亭侯的名單,劉禪也是一一細看。

廖化、王平、阿會喃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

廖化,那位身經百戰的將領,他的英勇與忠誠早已爲人所知。

王平,他雖出身卑微,但憑藉着自己的努力與才華,逐漸在大漢軍中嶄露頭角。

阿會喃,這位來自南蠻的將領,他的加入爲大漢的軍隊帶來了新的戰術與戰略。

劉禪看着這份封賞的名單,心中充滿了滿意與欣慰。

他知道,這份名單不僅僅是對功臣們的獎賞與肯定,更是對大漢未來的一種期許與寄託。

然而,作爲一位明智的帝王,他也深知這份名單並非完美無缺。

劉禪輕輕放下名單,擡頭看向費禕,緩緩開口道:“費卿,這份名單編得甚好,朕很是滿意。不過……”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猶豫與思索。

“具體還需要做些修改。朕覺得,有些細節之處還需斟酌。”

費禕聞言,心中微微一驚。

他原本以爲這份名單已經經過精心編寫與審覈,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聽到劉禪的話後,他立刻意識到自己的疏忽之處。

他連忙躬身行禮道:“陛下英明,臣等定會仔細斟酌,對名單進行必要的修改。”

劉禪點了點頭,目光中透露出幾分堅定與果決。

他知道自己作爲一位帝王,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與敏銳的洞察力。

這份名單雖然重要,但更不能忽視其中的細節與隱患。

他沉聲道:“朕想,還是讓丞相諸葛亮前來一同商議吧。他足智多謀,定能爲我們提供更好的建議。”

費禕聞言,心中一凜。

他知道諸葛亮在大漢的地位與影響力,也明白劉禪對諸葛亮的信任與倚重。

他連忙應聲道:“陛下所言極是,臣這就去請丞相前來。”

說着,他轉身退出寢宮,步履匆匆地朝丞相府趕去。

不多時,諸葛亮便來到了劉禪的寢宮。

他身着素雅的儒服,手持羽扇,步履從容地走進殿內。

他的面容略顯滄桑,但眼神中卻透露出無盡的智慧與深邃。

他向劉禪行了一禮,恭聲道:“陛下召臣前來,有何要事商議?”

劉禪看到諸葛亮到來,心中一喜。他連忙將手中的名單遞給諸葛亮,說道:“丞相,這是由丞相府與尚書令共同編寫的因功封賞的名單。朕已經看過一遍,覺得大體上甚是滿意。不過,還是有些細節之處需要斟酌。丞相乃我大漢之棟樑,定能爲朕提供更好的建議。”

諸葛亮接過名單,仔細端詳起來。

他的眼神中閃爍着睿智的光芒,似乎在瞬間就將名單上的每一個名字都銘記在心。

他輕輕撫摸着鬍鬚,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道:“陛下所言極是。這份名單雖然編得甚好,但確實有些細節之處還需修改。陛下以爲呢?譬如……”

宮庭之內,燭光搖曳,映照在劉禪那略顯稚嫩卻已初具威嚴的臉龐上。

他坐在龍椅之上,一身金黃色的龍袍,上面繡着五爪金龍,彰顯着皇家的尊貴與威嚴。

劉禪輕輕抿了一口案上的茶水,目光卻投向了一旁的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譬如鍾會的封賞。”劉禪緩緩開口,聲音雖輕,卻帶着不容置疑的決絕。

“便要從縣侯改到亭侯。”

諸葛亮聞言,手中的羽扇微微一頓,眉頭輕皺,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他身着一襲素色長袍,衣袂飄飄,宛如仙人下凡,面容雖已略顯蒼老,但那雙眸子卻依舊銳利如鷹。

“爲何?”諸葛亮放下羽扇,輕聲問道,語氣中透露出一絲不解和探尋。

劉禪輕輕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少年的頑皮,又有君王的沉穩。

他站起身來,緩緩踱步至諸葛亮身旁,低聲說道:“世家近來的動向,難道丞相不知道?”

諸葛亮聞言,神色微凜,他當然知道世家大族的動向,那些暗中勾結、圖謀不軌的世家,早已成爲他心中的一根刺。

然而,他沒想到劉禪會如此直接地提及此事,心中不禁有些詫異。

“我確實有些耳聞。”諸葛亮沉吟片刻,擡眸看向劉禪,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陛下要如何處置他們?”

劉禪笑着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那笑容中充滿了自信和決絕:“從嚴處罰,朕要一次性大削世家!讓他們知道,這漢國的天下,是朕的天下,不是他們世家的天下!”

諸葛亮聞言,心中凜然。

他深知劉禪此舉的膽大和果斷,也明白這將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權力鬥爭。

然而,他更清楚,作爲丞相,他必須站在劉禪這一邊,共同面對這場風暴。

“削鍾會的恩賞,便是讓他名正言順的逆反朕!”

說着,劉禪看向諸葛亮,說道:“具體封賞內容,你可以先透露些許風聲出去。”

諸葛亮當即領命。

很快,封賞的風聲便傳了出去。

宮廷之內,朝堂之上,議論紛紛。

那些被封賞到心怡位置的人,心中非常開懷高興,他們面帶微笑,眼中閃爍着興奮的光芒,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未來的榮華富貴。

然而,那些被封賞到不滿意位置的人,卻難免有些怨氣。

他們或面色陰沉,或咬牙切齒,心中充滿了不甘和憤怒。

鍾會便是其中之一。

他原本以爲自己憑藉滅魏之功,至少能被封爲縣侯,卻沒想到最後只得到了一個亭侯的封號。

此刻,他正與陳泰在密室中商議擾亂科舉之事。

密室之內,燭光昏暗,只有一張破舊的木桌和幾把椅子。

牆上掛着幾幅地圖,上面標註着各地的兵力部署和戰略要地。

鍾會身着一襲黑色長袍,面容冷峻,眼中閃爍着陰鷙的光芒。

他雙手緊握成拳,拳頭上青筋暴起,顯示出他內心的憤怒和不甘。

陳泰則坐在一旁,面色凝重,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他深知鍾會的野心和手段,也明白這件事對鍾會的打擊有多大。

“鍾會兄,此事……”陳泰欲言又止,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鍾會。

鍾會冷哼一聲,打斷了陳泰的話:“漢國欺我太甚!無有我,漢國要滅魏不知道要多死多少人。如今看來,必是要反漢了!”

說罷,鍾會猛地站起身來,在密室中來回踱步。

他的步伐沉重而有力,每一步都彷彿踏在了陳泰的心上。

陳泰看着鍾會那憤怒的背影,心中不禁有些害怕。

他知道,一旦鍾會決定反漢,那將是一場腥風血雨。

他只是想要讓那個漢國皇帝知道世家的實力。

非是反漢。

鍾會停下腳步,轉過身來看向陳泰,眼中閃過一絲決絕:“陳泰兄,你可知我爲何要擾亂科舉?”

陳泰搖了搖頭,表示不知。

鍾會冷笑一聲,繼續說道:“科舉乃是國家選拔人才之根本,世家大族卻通過權勢和金錢操控科舉,讓那些有才華卻無背景的人無法出人頭地。我鍾會就是要打破這種不公,讓真正有才華的人能夠脫穎而出!”

陳泰聞言,心中不禁有些動容。

他深知鍾會的野心和抱負,也明白他爲何會如此憤怒和不甘。

然而,他更清楚,一旦鍾會走上反漢的道路,那將是一條不歸路。

“鍾會兄,此事還需從長計議,”陳泰沉吟片刻,勸說道,“陛下此舉或許有他的用意,我們不妨先靜觀其變。”

鍾會聞言,冷哼一聲:“用意?他劉禪能有什麼用意?無非就是想削弱世家的勢力,鞏固自己的皇位!我鍾會爲他漢國立下赫赫戰功,他卻如此對我,我豈能嚥下這口氣!”

說罷,鍾會猛地一揮衣袖,轉身走出了密室。

他的背影顯得孤獨而堅定,彷彿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走上反漢的道路。

“皇帝的行蹤我們知曉,不若.”

鍾會眼中閃着危險的光芒。

而此刻的宮廷之內,劉禪和諸葛亮卻正在密謀着如何應對世家的反撲。

他們坐在御書房內,案上堆滿了奏摺和地圖。

劉禪面色凝重,眼中閃爍着決絕的光芒;諸葛亮則手持羽扇,面容沉穩,眼中透露出一絲睿智。

“丞相,世家大族此次定會反撲。”劉禪沉聲說道:“我們該如何應對?”

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輕揮:“陛下放心,臣早有準備。世家大族雖強,但並非鐵板一塊。我們只需離間其內部,便可讓他們自相殘殺。”

劉禪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哦?丞相有何妙計?”

諸葛亮湊近劉禪,低聲耳語了幾句。

劉禪聽後,大喜過望,拍案叫絕:“妙!妙!丞相此計真是妙不可言!”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的是,鍾會此刻已經走出了密室,正朝着自己的府邸走去。

他的心中充滿了憤怒和不甘,也充滿了對未來的迷茫和不確定。

他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承受住這場風暴的洗禮。

鍾會回到府邸後,獨自坐在書房內。

書房內燭光搖曳,映照在他那冷峻的臉龐上。

他手中緊握着一把長劍,眼中閃爍着決絕的光芒。

他知道,自己已經走上了反世家的道路,無法回頭。

他也知道,這將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權力鬥爭,他必須全力以赴。

富貴,從來都是踏着別人的屍骨上面得到的。

第28章 未雨綢繆第144章 張遼:果然是江東鼠輩!第9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47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9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61章 試探底細,夜襲八公!543.第538章 追亡逐北,血色之夜!488.第483章 此時曹丕還在騎馬來的路上第876章 東西二都,皇后歸位!第659章 輿情洶洶,上書乞骸!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第49章 提前佈局南中四郡第744章 冠冕黨爭,外戚甄氏!第473章 正奇相合,圍點打援!第267章 司馬毒計殺劉禪!601.第596章 大爭之世,太子承乾!第15章 公子有龍氣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371章 流言漫天,劉禪真成昏君了?577.第572章 攻略涼州,隴西講武!第398章 吳國之弱,弊在賄漢!第412章 步練師與張春華!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293章 最後一戰588.第583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361章 定巴策:如印第安人頭皮故事!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第88章 公子威名揚第889章 四方夷亂,山崩地裂!第407章 內情與處理!(求保底月票!)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第449章 你可真是我的好女婿!第453章 不對勁,十分有九分不對勁!552.第547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487.第482章 謀武關,徐州破!518.第513章 長安託孤,顧命大臣!第115章 陸遜:又是他孃的劉公嗣!(求訂閱第622章 一潰千里,主力盡喪!第843章 洛陽之戰:假援真攻!第791章 險道難走,陳兵廣成!第901章 政治考量,太子度幽!第468章 漢帝臨漢京,新的危機!第208章 衝冠一怒,盡屠一城!第835章 佞臣奸邪,東市斬首!第45章 各方雲動第436章 給岳母治病,長子已經出現?第847章 洛陽之戰:剪除羽翼!第328章 劉禪手腕,馬超震怖!(月票150加更第127章 雙贏:指我贏兩次!第351章 七姓夷王,訓巴之術!第51章 賊軍勢崩第774章 漢帝將死,大魏當興!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727章 攻其必救,撥亂反正!第42章 祝融公主(追讀100加更)第102章 父子夜話:論天下大勢!第794章 三代底蘊,難攻強守!第47章 殺兄弒父,挑撥離間!(追讀200加更第795章 自縛手腳,敖倉決勝!第683章 牛金歸漢,反常有妖!第839章 洛陽之戰:諜影重重!第848章 洛陽之戰:無力迴天!第189章 剝皮實草,江陵公審!533.第528章 御下之道,帝王心術!第326章 放出大漢這頭猛獸!第357章 賨人殺賨人,流盡巴人血!第625章 牛渚磯破,吳國投降!第880章 皇子徵外,佈局西域!第661章 試探底細,夜襲八公!第837章 圖謀堅關,天兵天降!第411章 步練師:妾身寧死不從!第289章 諸葛亮vs賈詡!第913章 龍闕暗影,帝位之重!第794章 三代底蘊,難攻強守!第795章 自縛手腳,敖倉決勝!第121章 劉禪獻計,關羽服了!第401章 吳國的強盛之道!第401章 吳國的強盛之道!第679章 王者嬗變,風起遼東!第668章 世家臣服,魏庭震怖!第476章 重泉落,英雄鬥!第905章 幽州風定,太子顯威!490.第485章 張遼夜奔!第464章 不擇手段!第161章 論功行賞,宛城急報!第691章 蜀地沐恩,天子回朝!第178章 子午奇謀,曹丕困局!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713章 舉兵伐魏,御駕親征!第415章 薄裳難動情郎,斷臂方有轉機!第387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276章 爆士族金幣,挖魏國牆角!(一百月563.第558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830章 守城神將,有來無回!第774章 漢帝將死,大魏當興!第856章 戰後處置,懷柔之策!
第28章 未雨綢繆第144章 張遼:果然是江東鼠輩!第9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47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9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61章 試探底細,夜襲八公!543.第538章 追亡逐北,血色之夜!488.第483章 此時曹丕還在騎馬來的路上第876章 東西二都,皇后歸位!第659章 輿情洶洶,上書乞骸!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第49章 提前佈局南中四郡第744章 冠冕黨爭,外戚甄氏!第473章 正奇相合,圍點打援!第267章 司馬毒計殺劉禪!601.第596章 大爭之世,太子承乾!第15章 公子有龍氣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371章 流言漫天,劉禪真成昏君了?577.第572章 攻略涼州,隴西講武!第398章 吳國之弱,弊在賄漢!第412章 步練師與張春華!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293章 最後一戰588.第583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361章 定巴策:如印第安人頭皮故事!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第88章 公子威名揚第889章 四方夷亂,山崩地裂!第407章 內情與處理!(求保底月票!)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第449章 你可真是我的好女婿!第453章 不對勁,十分有九分不對勁!552.第547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487.第482章 謀武關,徐州破!518.第513章 長安託孤,顧命大臣!第115章 陸遜:又是他孃的劉公嗣!(求訂閱第622章 一潰千里,主力盡喪!第843章 洛陽之戰:假援真攻!第791章 險道難走,陳兵廣成!第901章 政治考量,太子度幽!第468章 漢帝臨漢京,新的危機!第208章 衝冠一怒,盡屠一城!第835章 佞臣奸邪,東市斬首!第45章 各方雲動第436章 給岳母治病,長子已經出現?第847章 洛陽之戰:剪除羽翼!第328章 劉禪手腕,馬超震怖!(月票150加更第127章 雙贏:指我贏兩次!第351章 七姓夷王,訓巴之術!第51章 賊軍勢崩第774章 漢帝將死,大魏當興!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727章 攻其必救,撥亂反正!第42章 祝融公主(追讀100加更)第102章 父子夜話:論天下大勢!第794章 三代底蘊,難攻強守!第47章 殺兄弒父,挑撥離間!(追讀200加更第795章 自縛手腳,敖倉決勝!第683章 牛金歸漢,反常有妖!第839章 洛陽之戰:諜影重重!第848章 洛陽之戰:無力迴天!第189章 剝皮實草,江陵公審!533.第528章 御下之道,帝王心術!第326章 放出大漢這頭猛獸!第357章 賨人殺賨人,流盡巴人血!第625章 牛渚磯破,吳國投降!第880章 皇子徵外,佈局西域!第661章 試探底細,夜襲八公!第837章 圖謀堅關,天兵天降!第411章 步練師:妾身寧死不從!第289章 諸葛亮vs賈詡!第913章 龍闕暗影,帝位之重!第794章 三代底蘊,難攻強守!第795章 自縛手腳,敖倉決勝!第121章 劉禪獻計,關羽服了!第401章 吳國的強盛之道!第401章 吳國的強盛之道!第679章 王者嬗變,風起遼東!第668章 世家臣服,魏庭震怖!第476章 重泉落,英雄鬥!第905章 幽州風定,太子顯威!490.第485章 張遼夜奔!第464章 不擇手段!第161章 論功行賞,宛城急報!第691章 蜀地沐恩,天子回朝!第178章 子午奇謀,曹丕困局!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713章 舉兵伐魏,御駕親征!第415章 薄裳難動情郎,斷臂方有轉機!第387章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第276章 爆士族金幣,挖魏國牆角!(一百月563.第558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830章 守城神將,有來無回!第774章 漢帝將死,大魏當興!第856章 戰後處置,懷柔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