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獻州之功,麒麟不予!

姜維站在定襄郡的城頭,寒風雖已不再刺骨,但冬日的餘韻依舊在空氣中徘徊,帶着幾分不易察覺的凜冽。

他身穿一襲厚重的鎧甲,鎧甲上的銅片在陽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澤,肩上披着一件深藍色的披風,隨風輕輕搖曳,彷彿是他心中波瀾不驚的外在表現。

遠處,聯綿的山峰在薄霧中若隱若現,宛如沉睡的巨人,靜靜地守望着這片即將迎來變局的土地。

消息如春風一般,悄無聲息地拂過姜維的心田——田豫投降,太原郡已盡數落入漢軍之手,更令他振奮的是,關平正率領着大軍,如猛虎下山般趕來支援。

這消息如同一劑強心針,讓姜維原本因長期征戰而略顯疲憊的臉龐上,重新煥發出了堅毅與自信。

他的目光穿過層層雲霧,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姜維轉過身,目光掃過身後的將士們,他們中多是鮮卑人,這些草原上的兒女,身形魁梧,面容粗獷,眼神中透露着野性與不羈。

然而,當他們望向姜維時,那目光中卻滿是敬畏與崇拜。

在他們心中,姜維不僅是那個帶領他們南征北戰、屢建奇功的將領,更是那個能在絕境中尋得生機,將不可能變爲可能的傳奇人物。

“大將軍,我們何時進軍雲中?”一位身形高大的鮮卑將領上前一步,聲音洪亮地問道。他的臉上有着幾道疤痕,那是戰鬥留下的痕跡,也是他榮耀的象徵。

姜維微微一笑,說道:“不急,雲中之敵,雖看似強大,實則外強中乾。我們要做的是,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說着,他緩步走下城樓,踏入了善無城的府衙。

府衙內,爐火正旺,溫暖的氣息驅散了周身的寒意。

姜維坐在主位上,環視四周,這裡的官員與侍從多是鮮卑人,但他們對待姜維的態度,卻比對待自己的族人還要恭敬。

這是因爲,自姜維將他們從草原帶入幷州以來,一路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他們不僅獲得了豐富的財貨,更重要的是,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與榮耀。

“大汗雖逝,但我們的路並未因此斷絕。”

姜維的聲音不高,卻字字鏗鏘有力,他的話語彷彿有一種魔力,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屏息凝神。

“我們現在是漢軍的一部分,是大漢的子民,只要我們繼續跟隨大漢,跟隨我,未來的日子,只會比現在更加美好。”

鮮卑人們交換着眼神,從彼此的目光中讀出了堅定與信任。

他們知道,姜維的話絕非空談,這一路走來,他們親眼見證了漢軍的強大,也親身體驗到了跟隨姜維所帶來的好處。

即便是得知原來的鮮卑大汗禿髮壽闐已被漢軍所殺,他們心中雖有波動,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憧憬和對姜維的信任。

草原人的心,是跟着好處走的,既然在這裡能夠得到更多,他們又何必去懷念那個已經逝去的時代?

姜維見狀,心中暗自點頭。

要征服一片土地,首先要征服人心。

而這些鮮卑人,正是他手中最鋒利的劍,只要運用得當,必能無往不勝。

接下來的日子裡,姜維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進軍雲中的計劃。

他派出斥候,偵探敵情;調集糧草,確保後勤無憂;同時,他還親自訓練士兵,提高他們的戰鬥力。

在他的帶領下,整個軍營都瀰漫着一種緊張而又興奮的氣氛,每個人都知道,一場大戰即將來臨,而他們也將在這場大戰中,獲取封妻廕子之功,或是搶掠到足夠的財貨。

數日後。

善無城大堂之內,燭光搖曳,映照在姜維那沉穩而堅毅的面龐上。

他身着一襲深藍色貂裘,腰間佩劍,正埋首於堆積如山的文案之中。

四周,是忙碌的官員與書吏,他們或疾筆書寫,或低聲商議,整個大堂充滿了緊張而有序的氛圍。

窗外,春日的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這片歷經戰火的土地上,爲這繁忙的政務處理帶來一絲溫暖。

姜維的目光在一份份報告間快速穿梭,從雁門郡與定襄郡的治理方案,到當地百姓的安撫措施,再到士族關係的調和,以及那些藏匿於山野之間、由亂兵轉化而成的山匪問題,每一件事都需他細細斟酌,妥善安排。

他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展現出他對局勢的深刻洞察與冷靜判斷。

得益於在講武堂的學習,他能夠迅速將複雜的問題抽絲剝繭,按照既定的流程,將具體事務分配給最擅長處理的人,自己則站在更高的角度,統籌全局,確保每一項決策都能精準到位。

正當姜維沉浸在繁重的政務中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室內的寧靜。

一名身着鐵甲的親衛匆匆而入,步伐穩健,眼神堅定,顯然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精兵。

他行至姜維面前,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聲音洪亮地稟報:“將軍,門外有自稱樑習使者之人求見。”

姜維聞言,手中的筆微微一頓,眼神中閃過一絲意外,隨即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帶他進來。”他輕聲吩咐,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

不久,一名身着華麗服飾的使者被引領進來,他面容清癯,舉止文雅,眼中閃爍着幾分不安與期待。

見到姜維,他連忙行禮,聲音中帶着一絲顫抖:“我家大人心繫幷州百姓,不願再見烽火連天,故願意投降,但有幾個條件……

我家大人心繫幷州百姓,不願意在幷州再起征伐,願意投降,但是有條件,各郡兵馬,仍舊由各個頭人掌控,各郡縣上交人口表冊,按時繳稅,官員任命,由當地人做主。”

姜維聞言,眉頭微蹙,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他冷冷一笑,那笑聲中帶着幾分不屑與嘲諷:“既然要投降,便應無條件歸順,何來諸多條件?你且回去告訴樑習,我大軍不日即至,他若真心爲幷州百姓着想,就該明白,獻州之功,非他所能討價還價。若他不識時務,吾自取之,勿謂言之不預也!”

使者聞言,臉色煞白,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顯然是被姜維的氣勢所震懾。

他強自鎮定,再次行禮,顫聲道:“是,是,小人定將將軍之意轉達我家大人。”

姜維看着使者離去的背影,,這場談判只是開始,真正的較量還在後頭。

終於,時機成熟了。

兵卒休息夠了,佔領的土地爺消化的差不多了。

今日,風和日麗,姜維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向雲中進發。

沿途,他們遇到了小股敵軍的阻擊,但在姜維的巧妙佈局和鮮卑勇士的勇猛衝鋒下,這些阻礙都被一一掃除。

每當戰鬥結束,姜維都會親自慰問傷員,獎勵有功之士,他的這一舉動,極大地鼓舞了士氣,也讓那些原本對漢軍抱有疑慮的鮮卑人,更加堅定了跟隨他的決心。

而在不遠處。

雲中郡郡城。

雲中城府衙深處,樑習獨處於他那略顯擁擠卻充滿書卷氣的書房之中。

窗外,夕陽的餘暉斜灑進來,爲這古樸的空間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卻也映照出室內人臉上的陰霾。

樑習,這位魏國任命的幷州刺史,此刻正揹着手,站在窗前,凝視着遠方模糊的山影,心中五味雜陳。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書房的寧靜,一名使者匆匆而入,他的面容憔悴,黑眼圈深重,顯然是長途跋涉且心事重重。

使者一進門便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封密信,聲音中帶着幾分顫抖:“大人,這是姜維將軍的回信。”

樑習接過密信,手指輕輕摩挲着信封,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緩緩展開信紙,姜維那剛勁有力的字跡映入眼簾,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決絕與不容置疑,讓樑習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他緊緊攥住信紙,指節因憤怒而泛白,片刻之後,一聲沉重的嘆息在書房內迴盪,那是無奈,也是妥協前的掙扎。

樑習深知,自己提出的條件確實過分,但這也是幷州各郡縣代表的共同意願。

作爲幷州刺史,他雖名義上統管一方,實則如履薄冰。

昔日,魏國強盛之時,他尚可憑藉朝廷的威勢震懾那些地方豪強,但如今,魏國連遭敗績,疆土日縮,那份曾經的威嚴已如風中殘燭,難以維繫。

他本想以幷州爲獻禮,換取在漢國的滔天之功,卻未曾料到,手下的這些豪強頭人竟如此難以駕馭。

使者見狀,小心翼翼地開口:“府尊,或許我們可以換個策略。何不假意與漢國作戰,藉此機會召集那些不願投降的豪強部衆,然後在關鍵時刻投誠漢國,如此一來,既保全了大人的名聲,又能助大漢順利拿下幷州,此等功績,豈不更加顯赫?”

樑習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彷彿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他轉過身,目光深邃地審視着使者,心中權衡着這個計策的利弊。

片刻的沉默後,他緩緩開口:“此計雖險,但或可一試。你速去善無,親自拜見姜維將軍,將此計詳細告知於他,務必求得他的信任與合作。”

使者領命,身形一震,眼中閃過決絕之色,他知道,此行關乎幷州的未來,也關乎恩主樑習與自己的命運。

他恭敬地行了一禮,轉身欲走,卻又被樑習叫住。

“記住,此行務必謹慎,切莫泄露風聲,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樑習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敲打在使者的心頭。

使者重重地點了點頭,再次行禮後,便快步離開了書房。

隨着房門的輕輕合上,書房內又恢復了平靜,但這份平靜之下,卻暗流涌動,預示着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夜幕降臨,雲中城內的燈火逐漸亮起,而樑習的書房卻依舊燈火通明。

他獨自坐在案前,手中握着那封回信,反覆思量。

窗外,偶爾傳來巡邏士兵的腳步聲,提醒着他,這座城池,這片土地,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樑習閉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平復內心的波瀾。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照耀在雲中城上時,使者已經整裝待發,他帶着樑習的重託與希望,踏上了前往善無的征途。

而樑習,則留在雲中城,開始了緊張的籌備工作,一場大戲即將拉開序幕,而他,將是這場大戲中最爲關鍵的角色之一。

姜維的大軍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浩浩蕩蕩地抵達了雲中郡的心臟地帶——成樂城。

春日的陽光灑在古老的城牆上,卻似乎無法穿透那沉甸甸的歷史塵埃,給這座即將迎來新主的城池帶來一絲生機。

城中的守將,面對着姜維那如日中天的軍威,未做多少抵抗便選擇了投降。

姜維站在城頭,望着遠方連綿不絕的山川,心中涌動着複雜的情緒。

這場戰爭的勝利,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征服,更是人心的歸附。

正當他準備繼續揮師北上,一舉拿下雲中郡其餘郡城時,一名親衛匆匆而來,打破了這份短暫的寧靜。

“將軍,樑習的使者又來了。”

姜維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裡既有對局勢的洞若觀火,也有對即將到來的“驚喜”的微妙期待。

他轉身步入中軍大帳,那裡,樑習的使者已經等候多時。

使者身着華服,雖略顯狼狽,但依舊保持着一份士人的尊嚴。

他見到姜維,連忙行禮,聲音中帶着幾分誠懇與急切:“我家大人願意無條件投降,但幷州其餘郡縣的豪強並不願意。因此,我家大人計劃假意與將軍作戰,實際上是要在關鍵時刻倒戈,送將軍一場大勝,助將軍奪得幷州!”

姜維聽罷,眼神閃爍,那是一種對未知信息的敏銳捕捉,也是對人性深處複雜情感的深刻洞察。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我安知這不是樑習的計謀?故意詐降賺我大軍?”

使者一聽,神色更爲焦急,他連忙辯解道:“我家大人歸漢之心拳拳,絕對不會是計謀。大人深知,魏國已日薄西山,唯有投靠大漢,方能保全幷州百姓,也保全自己。”

姜維看着使者,心中稍加思索。

這場戰爭背後,是無數人的命運與選擇,每一個決定都可能改變歷史的走向。

他擺了擺手,語氣中帶着不容置疑的堅定:“無須如此。你告訴樑習,他獻雲中一郡,也是大功一件。至於其餘郡縣,漢軍所到之處,民衆必定竭誠歡迎。大漢兵鋒所到之處,無人敢與之爲敵,無須你樑習多此一舉。”

使者聞言,神色複雜,姜維的這番話,既是對樑習的迴應,也是對大漢軍力的自信。

確實。

如今幷州各郡縣,豪強是多,兵力算起來也有幾萬。

但是人心不齊,戰鬥力不強,豈會是大漢的對手?

他恭敬地行了一禮,轉身離去,心中卻不禁爲樑習的未來感到一絲擔憂。

當使者回到雲中城,將姜維的話轉告給樑習時,樑習的神色也顯得有些黯然。

姜維的謹慎,讓他失去了一個可能改寫自己命運的機會。

但轉念一想,獻郡之功,雖不及獻州之功顯赫,卻也能在大漢爲他積累不少存身資本。

投了罷!

與其整日擔憂自己得性命,做一個富家翁,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第218章 三方合盟,生機!勝機!第92章 陸遜:此子日後必爲江東之患!第44章 舉兵謀逆第648章 微服私訪,人心難定!564.第559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508.第503章 什麼?劉備快死了?第708章 天下未定,殺雞儆猴!第772章 御駕親征,勢如破竹!第677章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第908章 太子大婚,鳳闕良緣!第208章 衝冠一怒,盡屠一城!488.第483章 此時曹丕還在騎馬來的路上第13章 莊園集會第347章 太子西征,江東內亂!第886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第145章 平定南陽,欲謀甄宓!第837章 圖謀堅關,天兵天降!第98章 南中事畢,孟獲授首!(二合一大章)第867章 柱國國公,縣鄉亭侯!第22章 曲轅犁與筒車第310章 夜會尚香,整肅吏治!第851章 洛陽之戰:亡國在即!第71章 阿會喃的龍場悟道570.第565章 活下去!第126章 強勢的劉禪:談不攏?那就別談了!第243章 士族士族,不過棋子而已!(150月票第287章 賈詡毒計逆轉乾坤!第882章 冀州度田,利誘威逼!第315章 二爺欲伐魏,東三郡匪患!第807章 死亡衝鋒,一潭死水!589.第584章 敗亡!第35章 山雨欲來(打賞加更!)第23章 漢中博弈第863章 世家壟斷,功德林中!第257章 司馬懿:諸葛亮你中計矣!(250月票第708章 天下未定,殺雞儆猴!第625章 牛渚磯破,吳國投降!第66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370章 美人在懷,劉禪不早朝!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778章 子憑母貴,生擒司馬!第713章 舉兵伐魏,御駕親征!第907章 對衝投資,太子選妃!486.第481章 抉擇!第33章 只誅賊首(求追讀~)第849章 洛陽之戰:甕中之鱉!第315章 二爺欲伐魏,東三郡匪患!484.第479章 萬騎內患,劉禪的決策!507.第502章 難唸的經!第618章 漢帝天降,冢中枯骨!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第784章 積重難返,雪融春來!513.第508章 曹丕被劉禪氣得吐血!第44章 舉兵謀逆499.第494章 改造關中匈奴,羌氐!527.第522章 斂財之術,後宮嬪妃!(6300大第176章 劉禪陽謀,拿捏南陽士族第174章 孟德薨逝,梟雄落幕!第448章 有人要頂不住了!第452章 風流債似乎是有點多了。第373章 好言難救該死鬼,仲達無意幫倒忙!第755章 大漢天兵,冀州歸心!第64章第329章 駕馭英雄者,方是明主,雄主!第653章 取捨抉擇,哭笑不得!第345章 大魏吳王與大漢吳王,孫吳太子孫登600.第595章 天命三年,五路伐魏!第817章 亂軍重圍,中心開花!第742章 漢人皇帝,草原大汗!第101章 劉備歸來:可有王道之術?(6200大第468章 漢帝臨漢京,新的危機!第444章 弊吳,弱吳,用吳!第1章 我和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第169章 三馬食槽,劉禪三氣曹孟德!(已訂第63章 我知美人心第231章 不完美的勝利第795章 自縛手腳,敖倉決勝!第151章 江陵,江陵!585.第580章 三國第一攪屎棍!第49章 提前佈局南中四郡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460章 何不以禮來降,不失有封侯之位!第758章 內憂外患,何來援兵?第473章 正奇相合,圍點打援!第679章 王者嬗變,風起遼東!第388章 戲弄周徹,天選漢人!第730章 天下爲局,爭線生機!第887章 殺雞儆猴,雷霆手段!第841章 洛陽之戰:千年世家!第615章 凜寒變奏,侵略入火!第240章 收心汝南士族的關鍵!第368章 司馬忽悠,廩君出動!第394章 貼身女秘,征服周徹!第289章 諸葛亮vs賈詡!第282章 士族送女,講武大比!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348章 血脈延續,太子被刺!第851章 洛陽之戰:亡國在即!
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第218章 三方合盟,生機!勝機!第92章 陸遜:此子日後必爲江東之患!第44章 舉兵謀逆第648章 微服私訪,人心難定!564.第559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508.第503章 什麼?劉備快死了?第708章 天下未定,殺雞儆猴!第772章 御駕親征,勢如破竹!第677章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第908章 太子大婚,鳳闕良緣!第208章 衝冠一怒,盡屠一城!488.第483章 此時曹丕還在騎馬來的路上第13章 莊園集會第347章 太子西征,江東內亂!第886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第145章 平定南陽,欲謀甄宓!第837章 圖謀堅關,天兵天降!第98章 南中事畢,孟獲授首!(二合一大章)第867章 柱國國公,縣鄉亭侯!第22章 曲轅犁與筒車第310章 夜會尚香,整肅吏治!第851章 洛陽之戰:亡國在即!第71章 阿會喃的龍場悟道570.第565章 活下去!第126章 強勢的劉禪:談不攏?那就別談了!第243章 士族士族,不過棋子而已!(150月票第287章 賈詡毒計逆轉乾坤!第882章 冀州度田,利誘威逼!第315章 二爺欲伐魏,東三郡匪患!第807章 死亡衝鋒,一潭死水!589.第584章 敗亡!第35章 山雨欲來(打賞加更!)第23章 漢中博弈第863章 世家壟斷,功德林中!第257章 司馬懿:諸葛亮你中計矣!(250月票第708章 天下未定,殺雞儆猴!第625章 牛渚磯破,吳國投降!第66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370章 美人在懷,劉禪不早朝!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778章 子憑母貴,生擒司馬!第713章 舉兵伐魏,御駕親征!第907章 對衝投資,太子選妃!486.第481章 抉擇!第33章 只誅賊首(求追讀~)第849章 洛陽之戰:甕中之鱉!第315章 二爺欲伐魏,東三郡匪患!484.第479章 萬騎內患,劉禪的決策!507.第502章 難唸的經!第618章 漢帝天降,冢中枯骨!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第784章 積重難返,雪融春來!513.第508章 曹丕被劉禪氣得吐血!第44章 舉兵謀逆499.第494章 改造關中匈奴,羌氐!527.第522章 斂財之術,後宮嬪妃!(6300大第176章 劉禪陽謀,拿捏南陽士族第174章 孟德薨逝,梟雄落幕!第448章 有人要頂不住了!第452章 風流債似乎是有點多了。第373章 好言難救該死鬼,仲達無意幫倒忙!第755章 大漢天兵,冀州歸心!第64章第329章 駕馭英雄者,方是明主,雄主!第653章 取捨抉擇,哭笑不得!第345章 大魏吳王與大漢吳王,孫吳太子孫登600.第595章 天命三年,五路伐魏!第817章 亂軍重圍,中心開花!第742章 漢人皇帝,草原大汗!第101章 劉備歸來:可有王道之術?(6200大第468章 漢帝臨漢京,新的危機!第444章 弊吳,弱吳,用吳!第1章 我和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第169章 三馬食槽,劉禪三氣曹孟德!(已訂第63章 我知美人心第231章 不完美的勝利第795章 自縛手腳,敖倉決勝!第151章 江陵,江陵!585.第580章 三國第一攪屎棍!第49章 提前佈局南中四郡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460章 何不以禮來降,不失有封侯之位!第758章 內憂外患,何來援兵?第473章 正奇相合,圍點打援!第679章 王者嬗變,風起遼東!第388章 戲弄周徹,天選漢人!第730章 天下爲局,爭線生機!第887章 殺雞儆猴,雷霆手段!第841章 洛陽之戰:千年世家!第615章 凜寒變奏,侵略入火!第240章 收心汝南士族的關鍵!第368章 司馬忽悠,廩君出動!第394章 貼身女秘,征服周徹!第289章 諸葛亮vs賈詡!第282章 士族送女,講武大比!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348章 血脈延續,太子被刺!第851章 洛陽之戰:亡國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