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父子同心,後繼有人!

炎興三年初春,料峭的寒意仍在洛陽城的街巷間徘徊。

晨曦微露,薄霧如輕紗般籠罩着巍峨的城樓,厚重的城門在吱呀聲中緩緩開啓,沉睡一夜的城池漸漸甦醒。

遠處,一隊風塵僕僕的車馬沿着蜿蜒的官道緩緩駛來,車輪碾過坑窪不平的石板路,發出沉悶的聲響,揚起陣陣細碎的塵土,在熹微的晨光中翻滾、飄散,彷彿訴說着這一路的艱辛與漫長。

車隊最前方的馬車,車簾上沾滿了班駁的泥點,布料因長途跋涉而顯得皺巴巴的,邊角處還微微卷起。

太子劉嗣伸手掀開簾子,探出半個身子。

數月未見,洛陽城的輪廓依舊熟悉,朱雀大街上的喧鬧聲隱隱傳來,街邊店鋪的幌子在風中搖晃。

他的衣袍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華貴,暗紋錦緞上滿是旅途的風霜,褶皺間還夾雜着幾片枯黃的草葉;頭髮也略顯凌亂,幾縷髮絲被風吹得貼在臉頰上,遮住了他那雙明亮的眼睛。

但此刻他的眼神卻熠熠生輝,透着難以掩飾的興奮與自豪,彷彿歷經一場大戰的勇士,滿載榮耀歸來。

回想起幽州的日日夜夜,那些與豪強的明爭暗鬥,與異族的驚險周旋,每一次困境中的抉擇,每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都化作了心中澎湃的成就感。

他終於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證明了自己有能力挑起治國安邦的重擔。

想到此處,他的嘴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眼神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

太極殿內,檀香嫋嫋,青煙在盤龍柱間縈繞升騰,宛如雲霧繚繞的仙境。

燭火明明滅滅,將殿內的金磚映得忽亮忽暗,光影交錯間,更顯莊重與肅穆。

大漢天子劉禪正在偏殿處理朝政,案頭堆積如山的竹簡和文書幾乎遮住了他的半張臉。

他身着一襲明黃色龍袍,金線繡就的祥龍在燭光下泛着微光,本該盡顯尊貴威嚴,卻難掩他面容上的疲憊。

自登基以來,他每日卯時即起,直至深夜才歇,親力親爲處理國事。

批閱奏章時,他總是逐字逐句斟酌,生怕遺漏任何一個細節;召見大臣時,他認真傾聽各方意見,反覆權衡利弊;謀劃軍政時,他常常廢寢忘食,在地圖前一站就是幾個時辰。

只爲守護好這來之不易的大漢江山,不辜負先帝的重託和百姓的期望。

太子劉嗣在殿外整理了一下略顯凌亂的衣衫,深吸一口氣,邁步走進偏殿。

他的腳步沉穩有力,卻又不自覺地放輕,每一步都帶着對父皇的敬重與忐忑。

在距離龍椅數步之遙時,他雙膝重重跪地,行了一個標準的大禮,聲音洪亮而恭敬:“兒臣劉嗣,拜見父皇!”

聲音在空曠的殿內迴盪,驚起了樑上棲息的幾隻燕雀,撲棱棱地飛向殿外。

劉禪手中正在批閱奏章的竹簡微微一頓,緩緩擡起頭來。

看到太子的那一刻,他疲憊的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

他放下手中的竹簡,揉了揉發酸的眉心,聲音略顯疲憊卻帶着關切:“起來吧。”

劉嗣緩緩站起身,挺直腰板,目光堅定地望向父皇。

劉禪的目光如同一把尺子,從上到下打量着他,看到他消瘦的臉龐、凹陷的臉頰和憔悴的神色,心中微微一痛,像是被一根細針紮了一下。

那曾經圓潤的面龐如今輪廓分明,原本白皙的皮膚也被曬得黝黑,可見這數月來吃了多少苦。

但更多的,是看到兒子成長後的欣慰,他的身姿比從前更加挺拔,眼神也多了幾分成熟與堅毅。

“此次幽州度田,你做得不錯。”劉禪的聲音平靜,卻讓劉嗣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彷彿冬日裡的暖陽灑在身上。

“分化豪強、巧用謀略,手段果決,有朕當年的風範。”

劉嗣心中大喜,嘴角不自覺地上揚,但臉上依然保持着恭敬的神色,連忙說道:“兒臣能有今日,全賴父皇平日的教導。此次幽州度田,兒臣不過是依循父皇的教誨,盡力而爲罷了。”

然而,劉禪的臉色突然變得嚴肅起來,眉頭緊緊皺成一個“川”字,眼中的欣慰瞬間被憂慮取代,語氣也變得凝重:“但你引入鮮卑、匈奴人相助一事,卻太過冒險。異族人向來反覆無常,野心勃勃,如同喂不飽的狼。

此次雖然成功了,但萬一他們趁機作亂,在我大漢的土地上燒殺搶掠,後果將不堪設想。異族人可以用,但必須慎之又慎,一次成功是僥倖,若屢次弄險,必將釀成大禍,動搖我大漢根基。”

劉嗣心中一緊,心臟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攥住。

他再次重重跪下,膝蓋撞在金磚上發出悶響,眼神中滿是懊悔與自責,低着頭不敢與父皇對視:“父皇教訓得是,兒臣當時也是迫於無奈,幽州豪強勢力盤根錯節,相互勾結,若不借助外力,度田之事難以推進。兒臣思慮不周,險些釀成大錯,還望父皇責罰。”

劉禪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子,沉默了片刻,嘆了口氣,聲音中帶着一絲恨鐵不成鋼的意味:“責罰就免了,你能認識到錯誤就好。此次也算是一次教訓,日後行事,務必謹慎。你先回去休息一個月,一個月後,朕命你前往涼州,繼續推行度田之事。涼州局勢複雜,羌人、氐人等部族衆多,各自爲政,利益糾葛複雜,比幽州更難治理,你要好生準備。”

劉嗣心中猛地一震,像是被一道驚雷劈中。

涼州的複雜局勢他早有耳聞,那裡山川險峻,部族林立,矛盾衝突不斷,是個十足的“燙手山芋”。

沒想到父皇竟這麼快就將如此重任交予他。

他的心中既感到無比沉重,像是壓了一塊巨石,又有一絲隱隱的期待,如同黑暗中看到了一縷曙光。

沉重的是,他深知涼州度田的難度之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部族衝突,戰火一旦燃起,不僅度田之事功虧一簣,還可能危及大漢邊疆。

期待的是,這又是一次證明自己的絕佳機會,若能成功,他在朝中的威望將更上一層樓,離那個皇位也將更近一步。他擡起頭,目光堅定,眼神中燃燒着鬥志:“兒臣遵旨!兒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父皇所託!”

從太極殿出來後,劉嗣迫不及待地前往皇后寢宮。

一路上,他的步伐輕快得像是要飛起來,心中滿是對母后的思念。

皇后寢宮位於皇宮深處,周圍種滿了松柏,一條蜿蜒的石子路通向宮門。

庭院中,幾株早開的玉蘭樹含苞待放,潔白的花苞在枝頭輕輕搖曳,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清香,彷彿能撫平人心中的焦慮。

劉嗣走進寢宮,看到皇后張氏正坐在窗前的繡墩上,手中拿着針線,似乎在縫製着什麼。

她身着一襲淡紫色長裙,衣袂上繡着精緻的纏枝蓮紋,氣質溫婉優雅。

雖然歲月在她眼角留下了細紋,但依然美麗動人,眼神中透着慈愛與溫柔。

聽到腳步聲,張氏擡起頭來,當看到是太子劉嗣時,手中的繡品“啪嗒”一聲掉在地上,眼中瞬間充滿了驚喜和心疼。

“嗣兒!”張氏快步迎了上來,雙手顫抖着捧起劉嗣的臉,上下打量着他,眼眶漸漸溼潤,“你怎麼瘦成這樣了?在幽州是不是吃了很多苦?是不是有人欺負你?”

她的聲音溫柔而關切,手指輕輕撫摸着他臉頰上的胡茬,像是在撫摸一件失而復得的珍貴寶物。

劉嗣心中一暖,鼻子微微發酸,露出一個燦爛的微笑,聲音帶着撒嬌的意味:“母后,兒臣沒事。幽州度田雖然辛苦,但兒臣都挺過來了。能爲父皇分憂,爲大漢百姓謀福祉,再苦再累也值得。”

張氏看着兒子堅定的眼神,心中既欣慰又驕傲,淚水順着臉頰滑落:“母后聽說了,你在幽州做得很好,爲咱們大漢解決了一個大難題。母后真爲你感到驕傲。”

她伸手輕輕擦拭着兒子臉上的灰塵,動作輕柔得像是在擦拭一件易碎的瓷器。

劉嗣握住母后的手,感受着那熟悉的溫度,說道:“這都是兒臣應該做的。不過,父皇剛剛又給了兒臣一個重任,命兒臣一個月後前往涼州度田。兒臣深知涼州局勢複雜,心中有些擔憂。”

張氏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嗣兒,不要驕傲,也不要氣餒。遇到問題,要多向身邊的人詢問,尤其是像費禕、董允這樣有經驗的大臣。他們跟隨你父皇多年,見多識廣,一定能給你很多有用的建議。還有關興,他武勇過人,也能護你周全。母后相信你,只要你虛心求教,謹慎行事,一定能完成任務。”

劉嗣認真地點了點頭,將母后的話一字一句記在心中:“兒臣記住了,多謝母后教誨。兒臣一定會牢記母后的話,在涼州小心謹慎,不辜負父皇和母后的期望。”

在皇后寢宮待了許久,直到天色漸暗,宮燈初上,劉嗣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走出寢宮,他望着皇宮中巍峨的宮殿,飛檐在暮色中勾勒出冷峻的輪廓。

遠處,洛陽城的燈火漸漸亮起,宛如繁星點綴在大地上。

幽州度田的成功,只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個起點,前方還有更多的挑戰等着他。而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帶着父皇的教誨和母后的期望,向着新的征程出發。

夜幕深沉,東宮燈火通明,絲竹之聲與歡笑聲交織在一起。太子劉嗣在東宮設宴,慶功宴上,珍饈佳餚擺滿了長桌,美酒在琉璃杯中泛着誘人的光澤。

費禕、司馬懿等一衆東宮屬官圍坐四周,臉上洋溢着喜悅與自豪。

劉嗣身着一襲華麗的錦袍,頭戴玉冠,雖仍有旅途的疲憊,但難掩眼中的興奮與得意。

他端起酒杯,站起身來,聲音洪亮地說道:“諸位,此次幽州度田能順利完成,離不開大家的齊心協力。今日,本宮特設此宴,與諸位同慶這來之不易的成功!”

衆人紛紛起身,舉杯迴應,高呼:“願爲太子殿下效犬馬之勞!”

聲音響徹整個東宮,氣氛熱烈非凡。

酒過三巡,劉嗣放下酒杯,神色逐漸變得嚴肅起來。

他環視衆人,緩緩說道:“諸位,幽州度田雖已成功,但前方還有更大的挑戰。父皇命本宮一個月後前往涼州,繼續推行度田之事。涼州局勢複雜,羌人、氐人等部族衆多,利益糾葛盤根錯節,比幽州更難對付。”

宴會上的氣氛瞬間凝固,衆人的臉上露出凝重之色。

費禕眉頭緊皺,沉思片刻後說道:“殿下,涼州部族勢力錯綜複雜,且與朝廷時有摩擦。若要度田,需先摸清各部族的情況,找到利益平衡點,方能徐徐圖之。”

司馬懿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撫着鬍鬚說道:“費公所言極是。不過,涼州地勢險要,控制交通要道至關重要。臣以爲,可先在關鍵城池佈下兵力,既能震懾心懷不軌之人,又能爲度田之事提供保障。”

劉嗣認真傾聽着二人的建議,微微點頭。

這時,一位年輕的屬官有些擔憂地問道:“殿下,幽州度田時,我們藉助了鮮卑、匈奴之力。但涼州情況不同,若再用異族,恐生變故。這該如何是好?”

劉嗣目光堅定,說道:“此次在涼州,異族之力不可輕易動用。父皇也已告誡過本宮,異族反覆無常,風險太大。我們需另尋他法,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妥善解決度田難題。”

宴會上,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對涼州度田之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劉嗣時而皺眉思索,時而點頭認可,心中也在不斷謀劃着未來的策略。

慶功宴結束後,衆人散去。

劉嗣站在東宮的庭院中,望着夜空中的明月,思緒萬千。

涼州度田的重任即將落在他的肩上,前方困難重重,但他心中的鬥志卻愈發昂揚。

度田,又何嘗不是皇帝與他的配合呢?

第14章 讖緯解黃龍第281章 腹黑女婿可惡,孫權被氣得吐血!485.第48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611章 父子夜談,殺機自生!第315章 二爺欲伐魏,東三郡匪患!第818章 獻計定策,亡命一戰!第370章 美人在懷,劉禪不早朝!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152章 求和 後院諸女 約戰!第772章 御駕親征,勢如破竹!第649章 戰雲漸密,天下矚目!第391章 犁庭掃穴,滅族者苞!第800章 鐵桶之陣,常山之蛇!第60章 兩美相爭第608章 潁川戰起,提前出招!594.第589章 漢國見聞,兩宮之爭!第169章 三馬食槽,劉禪三氣曹孟德!(已訂第399章 劉琰,胡氏,情調!第268章 劉禪後手,生死危機!第295章 最後一計!(中秋節快樂!)第775章 世家本性,冷血權術!500.第495章 大魏欲與世家共天下!第409章 百里加急,玄德決斷!519.第514章 靈前登基,帝國新的掌舵手!第302章 來了就別走了,我劉禪出了名的好客第744章 冠冕黨爭,外戚甄氏!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269章 劉禪:這一次,讓我來保護趙子龍!第834章 天朝巨宦,賣官鬻爵!第72章 苦肉計與殺雞儆猴!第874章 青徐既定,血腥屠殺!第362章 樸胡獻二喬,劉禪激動了!第16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第43章 白衣陸遜582.第577章 太子 王后 棋子!第53章 孟獲遁逃,大理城危!第200章 武陵盡在掌握,荊南震怖!第260章 汝水以南,將盡入他手矣!第319章 欲得長安,先下隴西!(月票50加更第438章 間軍司百戶,劉禪想賺個大的!第297章 佈局深遠,神算劉禪!第788章 河內盡破,孟津南渡!第900章 龍生九子,南洋之選!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第155章 孫權倉皇東竄,劉禪夜會步練師!第637章 兔死狗烹,大帝無情!第913章 龍闕暗影,帝位之重!520.第515章 張飛奔喪,託付後事!598.第593章 扶持新勢力,給你們開開眼!第370章 美人在懷,劉禪不早朝!第772章 御駕親征,勢如破竹!551.第546章 以步勝騎,好戲開場!第682章 苦肉用計?將計就計!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第210章 烏合之衆,圍而殲之!第116章 孫權送糧送妹還送女(求訂閱!)第628章 吳宮春色,炎漢如火!第751章 國力之差,聖人難挽!第427章 甩不開的狗皮膏藥!569.第564章 帝后相惜,王師已成!563.第558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752章 冀北歸附,司馬夜奔!第847章 洛陽之戰:剪除羽翼!第274章 曹丕麻了,這仗還怎麼打?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第841章 洛陽之戰:千年世家!第318章 落子長安,曹彰降漢!第151章 江陵,江陵!第75章 平二寨,招賢才!第769章 野戰破敵,退而求次!第602章 阪上走丸,剖決如流!591.第586章 遼東定,公孫遁!第672章 軍心人心,終破八公!第133章 我的志向是星辰大海!第836章 敲骨吸髓,聖君昏君!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第189章 剝皮實草,江陵公審!第344章 論功行賞,東宮屬官!第123章 再見孫尚香,今已非昔比!第892章 宮中走水,危機頓生!第141章 宛城風雲,于禁末路!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732章 大漢飛將,絕命掙扎!第298章 誰是孤島?誰是飛地?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564.第559章 諸葛亮VS司馬懿551.第546章 以步勝騎,好戲開場!第443章 天下震動與御駕親征!(求月票!求第42章 祝融公主(追讀100加更)558.第553章 加強皇權的嘗試,由隴西始!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528.第523章 太后吳氏,血脈子嗣!第611章 父子夜談,殺機自生!第337章 仙人撫我頂,劉禪忽悠人!第271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第136章 宛城鏖戰,劉禪閒棋定南陽!第438章 間軍司百戶,劉禪想賺個大的!第77章 想瞌睡送枕頭(求追讀!)第330章 劉備以病居幕後,太子臺前監國事!
第14章 讖緯解黃龍第281章 腹黑女婿可惡,孫權被氣得吐血!485.第48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611章 父子夜談,殺機自生!第315章 二爺欲伐魏,東三郡匪患!第818章 獻計定策,亡命一戰!第370章 美人在懷,劉禪不早朝!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152章 求和 後院諸女 約戰!第772章 御駕親征,勢如破竹!第649章 戰雲漸密,天下矚目!第391章 犁庭掃穴,滅族者苞!第800章 鐵桶之陣,常山之蛇!第60章 兩美相爭第608章 潁川戰起,提前出招!594.第589章 漢國見聞,兩宮之爭!第169章 三馬食槽,劉禪三氣曹孟德!(已訂第399章 劉琰,胡氏,情調!第268章 劉禪後手,生死危機!第295章 最後一計!(中秋節快樂!)第775章 世家本性,冷血權術!500.第495章 大魏欲與世家共天下!第409章 百里加急,玄德決斷!519.第514章 靈前登基,帝國新的掌舵手!第302章 來了就別走了,我劉禪出了名的好客第744章 冠冕黨爭,外戚甄氏!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269章 劉禪:這一次,讓我來保護趙子龍!第834章 天朝巨宦,賣官鬻爵!第72章 苦肉計與殺雞儆猴!第874章 青徐既定,血腥屠殺!第362章 樸胡獻二喬,劉禪激動了!第16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第43章 白衣陸遜582.第577章 太子 王后 棋子!第53章 孟獲遁逃,大理城危!第200章 武陵盡在掌握,荊南震怖!第260章 汝水以南,將盡入他手矣!第319章 欲得長安,先下隴西!(月票50加更第438章 間軍司百戶,劉禪想賺個大的!第297章 佈局深遠,神算劉禪!第788章 河內盡破,孟津南渡!第900章 龍生九子,南洋之選!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第155章 孫權倉皇東竄,劉禪夜會步練師!第637章 兔死狗烹,大帝無情!第913章 龍闕暗影,帝位之重!520.第515章 張飛奔喪,託付後事!598.第593章 扶持新勢力,給你們開開眼!第370章 美人在懷,劉禪不早朝!第772章 御駕親征,勢如破竹!551.第546章 以步勝騎,好戲開場!第682章 苦肉用計?將計就計!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第210章 烏合之衆,圍而殲之!第116章 孫權送糧送妹還送女(求訂閱!)第628章 吳宮春色,炎漢如火!第751章 國力之差,聖人難挽!第427章 甩不開的狗皮膏藥!569.第564章 帝后相惜,王師已成!563.第558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752章 冀北歸附,司馬夜奔!第847章 洛陽之戰:剪除羽翼!第274章 曹丕麻了,這仗還怎麼打?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第841章 洛陽之戰:千年世家!第318章 落子長安,曹彰降漢!第151章 江陵,江陵!第75章 平二寨,招賢才!第769章 野戰破敵,退而求次!第602章 阪上走丸,剖決如流!591.第586章 遼東定,公孫遁!第672章 軍心人心,終破八公!第133章 我的志向是星辰大海!第836章 敲骨吸髓,聖君昏君!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第189章 剝皮實草,江陵公審!第344章 論功行賞,東宮屬官!第123章 再見孫尚香,今已非昔比!第892章 宮中走水,危機頓生!第141章 宛城風雲,于禁末路!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732章 大漢飛將,絕命掙扎!第298章 誰是孤島?誰是飛地?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564.第559章 諸葛亮VS司馬懿551.第546章 以步勝騎,好戲開場!第443章 天下震動與御駕親征!(求月票!求第42章 祝融公主(追讀100加更)558.第553章 加強皇權的嘗試,由隴西始!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528.第523章 太后吳氏,血脈子嗣!第611章 父子夜談,殺機自生!第337章 仙人撫我頂,劉禪忽悠人!第271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第136章 宛城鏖戰,劉禪閒棋定南陽!第438章 間軍司百戶,劉禪想賺個大的!第77章 想瞌睡送枕頭(求追讀!)第330章 劉備以病居幕後,太子臺前監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