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戰策轉向

大朝會後,張林將內閣核心大臣們請到了皇武殿的偏殿暖心閣。

如今,內閣大臣的核心成員已是添至九位,分別爲首相吳用、國防大臣陳良、財政大臣林守成、工建大臣沈楚生(柳泉自知能力不足,調到西北主持工業區大開發,田秉、崔榮二人則賜予爵位世襲五代,調任後專管火藥研究所和船舶設計所。三人把位置讓出來給更有能力的沈楚生上位)、農政大臣高光平(柳龍卸任,賜予爵位,調任西北墾殖開發署)、外交大臣胡媛、商務大臣鮮于光、司法大臣李綱、育教大臣趙躍。

此九人爲一級內閣成員,掌握中華國除元武陛下外的至高權利。二級內閣則是海軍大臣、陸軍大臣、銀務大臣、司法大臣、最高法院長、廉政大臣等十八人。

一共二十七位內閣大臣,首相無有擅斷之權,必須由內閣超過16人決議通過才能施政(60%)。雖然限制了首相的施政權,但卻賦予了和天子一樣的三票否決權(一人佔三票)。

這是莫大的尊榮,也就是說,內閣在某些事情上按照司法是擁有制衡天子的權利,歷朝歷代都沒有過--除非是權臣。

也就是張林現在威勢高,高瞻遠矚,才能驚人,能在國家發展的大政策方針上壓得住這幫人,後世子孫就難說了。

暖心閣中。

九位核心內閣大臣一一落座,侍女奉茶後跟着內監一道退了出去,若無秘書召喚,他們是決計不敢接近偷聽的。

坐在主座上的張林輕輕呷了口半燙香茶,笑道:“要朕說,這大朝會其實不開也罷,說的都是些哪兒發水哪兒災難的事情,這些事遞個札子上來就行,若是災情嚴重,朕自會招喚爾等問明。到頭來,還不是要與你們商議,交給你們去辦?”

內閣大臣們無奈地點點頭,皇上越來越懶了,連七天一輪的大朝會居然都想躲--儘管他說的是實話。不過話說回來,皇上總愛往外邊跑去巡視,也較爲辛苦,他不在之時,朝廷也沒出亂子不是麼?

“今兒把你們一齊叫來暖心閣,朕也想把國家以後的發展思路與你們說說,好好理清頭緒。咱們這些人啊,不要親歷親勞,會累垮身子的,只要把握住發展方針,多把事情交代給底下想出頭的年輕人。”

吳用道:“陛下說的是,如今國家穩定,百業待興,咱們這把老骨頭確實忙不了那般多事了。”

張林哈哈一笑,道:“話回正題吧。現下咱中華國在西面滅了西夏,收了高昌回紇,西北吃下了河套和河內行省、北地燕雲也囊入手中,國土面積大了一倍有餘。眼下只剩下金國這個對手,所以啊,有些邦交政策要變變。”

“請陛下指點。”

“朕就把心裡話說說,有何不完善之處,爾等幫着補充罷。”張林輕咳一聲,道:“以往咱們展開軍事行動,一般是打一年半年,休兩年,就如拳頭一放一收的效果,保持財政吃得消,國內經濟發展不至受到影響。從效果上看,比之一味地窮兵黷武要好許多。”

“朕爲何要先發兵西北,從阿爾泰山一帶從西往東進軍到金國鞭長莫及的於巳尼湖,你們應該都能看得出朕的心思。沒錯,朕就是要慢工出細活,設包圍圈,把北面這些遊牧民族一網打盡,革除我漢家永久之禍患。”

張林朗聲道:“這些遊牧族打不過就稱臣和親,強大了就南下侵略,漢人吃了數百年的虧,因此而死的百姓超過千萬人口,實在是罪大惡極。朕就要不遺餘力,徹底剿殺掉北面的危險,光動刀兵不行,還得設置行省,遷徙人口過去,育教漢化他們,駐紮大軍。擊敗他們也許只用三年,但想要徹底剷除他們,就得殘酷一些了。區區百十來萬人口,竟然屢屢對我漢家造下滅國之禍,就算屠殺光他們也不能再放縱。”

殺氣騰騰,暖心閣的溫度都似乎降下來,百十萬的性命猶如螻蟻一般。

張林道:“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道祖也不忍濫殺異族生命。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爾等切記前朝之痛,要大力支持軍部制定的‘天網戰策’,萬勿再以仁德之心對他們。要知道,白眼狼是養不熟的!”

“遵旨,陛下!”

所謂天網戰策,就是不急於決戰,而是收攏大網一步步剿殺進行滅國滅族。

執行的政策是男子六歲以上盡數充爲奴隸,爲漢人贖罪勞役到死。男子六歲以下孩童則分散各地養育。

女子十四歲以下,充入各地教育培養,十四歲到二十五歲之間的則即時婚嫁給漢人光棍,二十五到三十五歲間強制兩年的營伎服務,然而才能分得土地去南方生活。至於三十五歲以上的,部分相貌好的則充入營伎,體貌不行的一律交給農政總署去墾殖開荒到死。至於一些垂垂老矣的百姓,不好意思了,只能送他們提前去見道祖。

說起來殘忍,但比起這些遊牧族對漢人造下的殺孽,又何足掛齒呢?

當然,部分當初沒有跟隨金軍南下的蒙古族則不在這個戰略中,不過這些部族也將被打散成個體分散到國內各地定居,留下少數畜牧經驗豐富的人就行了。

談完天網戰策,張林又換話題道:“這些軍事上的事情,交給國防大臣就可,朕要與你們說說中華國開通絲綢之路後邦交的方針。”

“不但西域國數目繁多,咱中華國周邊國家也不少。朕曾與你們說過大東亞這個話題,今兒就詳細與你們解釋下何謂大東亞。”

“中華國想要進入天竺大洋(印度洋)與西域開通海商貿易,只有繞過羯荼、狼牙修、古柔佛(馬來西亞一帶),現在看似高枕無憂,但以長遠看,這些國家一旦有了設卡收稅的意識,或者用海島襲擊我國商船,亦是後患之事。”

“而想要解決這個還未發生的大患,唯有提前一步搶佔馬六甲海峽,怎麼搶佔,唯有動刀兵,移民!那裡地處熱帶,土地肥沃,雨水豐富,種什麼都不愁吃的喝的。另外一個通道,則是收復大理國和吐蕃後,在雅魯藏布江直通天竺大洋的縱切面跟蒲甘國買下一塊土地,構築軍州重城進行移民,既要防止天竺國也要防止海面上的敵人。”

雅魯藏布江是中華國--張某人的叫法,源於西藏喜馬拉雅山,與天竺國恆河交匯,全長約爲2,900公里,兩河混合注入孟加拉灣(此時統稱爲天竺海)。

元武陛下的意思,就是在隸屬吐蕃的不單部族以南,沿着雅魯藏布江向南一直通到入海口的這一段將近四百公里的地段上修建“長城”似的邊防要塞,把蒲甘、占城、交趾等國全都囊進懷中構成東亞體系的一部分。

內閣大臣們聽得眉頭緊鎖,這段距離說長也不長,但卻是遠離中原,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才能修起來,花費得億萬計吧?

當然,若是就地取材,再有十數萬奴隸當免費勞工就不愁了。

第453章 鐵軌建設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25章 西門慶乾着急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193章 梁山援軍第190章 宋江的苦惱第622章 風氣第176章 原來不是砸的第57章 求救第15章 武大王婆懟起來第371章 難產第535章 皇親規矩第357章 日本平氏來人第179章 準乎?第402章 燕雲第563章 新中華氣象第51章 孟州來信第683章 美國第129章 不孕不育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564章 嚴防技術泄露第138章 轉運使纔是關鍵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18章 賓主盡歡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481章 產能過剩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704章 學說時代第188章 祝彪好氣第683章 美國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20章 武大郎被打第316章 慕名而來第568章 戰爭傷損第32章 武大昇天第414章 高俅求和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133章 豹子頭林沖第564章 嚴防技術泄露第119章 摸摸才知道第337章 娘子有孕了第650章 北美清剿第18章 賓主盡歡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625章 孟加半島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599章 海商第66章 慫恿石秀第29章 西門慶設局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318章 我這嗨着你愁着第349章 大東亞聯盟第401章 體制第482章 金夏滅遼第613章 戰爭紅利第536章 化學爆炸事故第131章 唆使鬱保四第532章 官商互動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518章 商隊籌備第667章 民間工程承包制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534章 鐵釘戰略第547章 用人體制第640章 殘酷的法則第718章 二戰第412章 童貫野心第64章 水衝龍王廟第475章 河西之利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391章 佔領登州第438章 大整改第367章 時代在改變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469章 新風氣第272章 設計擊火方式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139章 上元節第70章 作秀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24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601章 總督之位第663章 一切交由國會議第204章 派對第310章 對陣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260章 護犢子的主兒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514章 同化蕃邦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
第453章 鐵軌建設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25章 西門慶乾着急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193章 梁山援軍第190章 宋江的苦惱第622章 風氣第176章 原來不是砸的第57章 求救第15章 武大王婆懟起來第371章 難產第535章 皇親規矩第357章 日本平氏來人第179章 準乎?第402章 燕雲第563章 新中華氣象第51章 孟州來信第683章 美國第129章 不孕不育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564章 嚴防技術泄露第138章 轉運使纔是關鍵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18章 賓主盡歡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481章 產能過剩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704章 學說時代第188章 祝彪好氣第683章 美國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20章 武大郎被打第316章 慕名而來第568章 戰爭傷損第32章 武大昇天第414章 高俅求和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133章 豹子頭林沖第564章 嚴防技術泄露第119章 摸摸才知道第337章 娘子有孕了第650章 北美清剿第18章 賓主盡歡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625章 孟加半島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599章 海商第66章 慫恿石秀第29章 西門慶設局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318章 我這嗨着你愁着第349章 大東亞聯盟第401章 體制第482章 金夏滅遼第613章 戰爭紅利第536章 化學爆炸事故第131章 唆使鬱保四第532章 官商互動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518章 商隊籌備第667章 民間工程承包制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534章 鐵釘戰略第547章 用人體制第640章 殘酷的法則第718章 二戰第412章 童貫野心第64章 水衝龍王廟第475章 河西之利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391章 佔領登州第438章 大整改第367章 時代在改變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469章 新風氣第272章 設計擊火方式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139章 上元節第70章 作秀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24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601章 總督之位第663章 一切交由國會議第204章 派對第310章 對陣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260章 護犢子的主兒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514章 同化蕃邦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