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

就在張林閒來無事找樂子鬼混的時候,方臘派來的何談隊伍終於在一路“護送”下到達了泉州府城。

祖士遠好奇地打量着沿途百姓們的生活景象,只是越是觀察,心裡就越有一股難言的悲涼浮起。

當初聖公也曾這般對大家保正過推翻宋朝廷後的種種美好政策,但只打下兩浙路大部分州府後就已經糜爛到日夜笙歌了。整個義軍從上到下,從裡往外都充斥着腐敗搶奪的罪惡行徑。

街道上人來人往,不時地有三五人結成的整齊軍綠色武服小隊手持短一截的水火棍行走而過,百姓安居樂業,商業欣欣向榮,一派繁鬧世界。

龐萬春亦是好奇地問道:“丞相,同樣是造反,怎麼他們這裡的民衆就跟沒事人一般過營生,咱們那卻家家戶戶閉門歇業呢?”

祖士遠很想回一句謊話,但話到嘴邊卻是一聲嘆氣:“張臨其人高屋建瓴,真乃鴻鵠之志。”

旁邊一道女聲道:“丞相太過謬讚他了,其人好色貪財,搶的大戶也不算少。”

龐萬春把女子話頭打斷,又道:“聽說他們也設了個宋朝廷鴻臚寺一般的衙門,不知道是不是他們來接待咱們。”

“那叫朝公署。”祖士遠倒是從護送他們的士兵小將們嘴裡打聽了清楚:“全稱是朝國理事總署,專事邦交。如果是他們來接待,倒也合乎禮儀,就怕……”

話音還沒說完,前頭忽然一聲馬嘶長叫,一輕甲武服騎兵奔至車隊前頭,叫道:“你們可是兩浙睦州來的?”

前頭護送隊伍中,出列一人,先在馬下敬禮,隨後回道:“回長官,正是。”

“你們,先帶他們去西城驛站休息,餘下會有人去安排。”

“是。”

那騎士要走,祖士遠忙高聲喊道:“壯士留步,我等可否先行去張臨主公府上拜帖。”

“呵呵,主公早有交代,自有專事衙門來與你們接待。至於拜會他老人家則是不必了,告辭!”騎士說罷,一拉馬繮飛速離去。

龐萬春氣道:“豈有此理,既是邦交,也該接見我等纔是,恁地失禮。”

祖士遠沉默不語,望着騎士飛去的方向,心裡浮起不妙的預感。張臨既然不見他們,那自然是不抱有任何期望了,看來方傑的話倒也有幾分道理,義軍最好早作撤退打算。

連宋朝廷的詔安使都沒得到張某人接見,更何況一支打家劫舍的賊叛軍和談人員呢,張林寧願把時間花在軍器監裡,也懶得搭理他們。

方臘之輩就是中國歷史上很常見的打着義旗卻行搶掠惡事的強盜團體而已,這幫子人於國於民都是禍害,若不是他們還有利用價值,睦州就是他們的葬身之地。

對待阻礙中華大一統的非友好勢力,張林是從不會手軟的。

最近一段時間,他的工作重心都放在軍器監和礦管公署方面,一方面監督軍器監對水力鍛造機、蒸汽機的研發和改進工作,一方面四下令人開發鐵、煤礦。

福建一帶的鐵礦還是較爲豐富的,起碼能夠滿足下一階段的武器和板甲批量生產,用水力鍛造機打出來的武器硬度極佳,且生產效率高,日產幾乎達到百把鋼刀。

這種採用坩堝法鍊鋼和水力鍛造的鋼刀在與宋朝廷的禁軍刀具對比試驗中,只要用力些,一刀就能將其砍個缺口,性能差異非常大。

目前,福建路的鐵礦主要集中在閩西南方位的安溪、龍巖、漳平、安溪、德化、大田一帶,其中龍巖馬坑的鐵礦儲量最爲驚人。

所以,張林優先把鐵軌建設安排到了德化、清溪一帶,加大鐵礦的開發和冶煉速度,大肆開建、擴建作坊,從方臘軍中俘虜來的勞力以及各地監獄你的囚犯,幾乎都安插進作坊和礦山裡改造和營生。

但就是如此,各地作坊都報告如雪片一樣往上遞,札子上全是要人要支持的。

爲此,張林痛下血本,讓火藥作坊加大生產力度,用黑火藥製作雷管用以開礦事宜,由此田火匠又苦巴着臉要硝石礦。

張林只得一方面讓人從外地大肆走私硝石,一方面強令改建公共廁所,尤其是農村鄉鎮,讓人專門收集糞坑裡的硝石買回來精煉提純。

此舉,也算是暫時緩解了燃眉之急。

硝石礦的主產地是陝西漢中和西域,成都府路和山東也產量不錯,福建和兩浙路當然也有,只是都是小礦山。

這玩意主要產於火山地帶,火山越多的地方,硝石礦越豐富。因此,日本是硝石出口的大戶。

張林之所以把方臘往西南面驅趕,就是圖謀成都府路,一爲其地的人口和得天獨厚的農業,其二就是爲了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

若是方臘不聽話,那他也只有加大軍費親自去取了。

時值九月底,十月初。

福建和兩浙路的各地都得上級派下來的政策,組織大量常備兵幫助農民收割莊稼,此舉贏得了廣大百姓的民心,亦是在《民知報》上廣爲宣傳他們的愛國愛民行爲。

張臨主公親自嘉賞其中表現優異的士兵,並且做出許諾,這些士兵只要經過合格的訓練,並且通過了文化考覈,就可以直接破格進入親衛營中履職。

與此同時,軍器監的第二臺水力鍛造機已是開始組裝,將被專門安排用於製作鐵軌,加快礦山的開發力度。

作坊中,工人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水力鍛造機的鐵錘發出震耳欲聾的捶打聲,工匠們每捶打數十次就熟練地調整底下的模具角度,或者快速裝填新的鋼料。照這個生產速度,如果不考慮精良性,每天都可出產百副以上的板甲。

一副板甲在模具中由鍛造機的錘子捶打成型後,還需要經過打磨、刮角、上色、塗料、裹皮、縫製等一系列後續工作,並不單單是塞個鋼板就能用的。

當然,若是實在情況緊急,那粗糙板甲只裹一層角皮也是可以用的。

板甲也分輕型、中型和重型號,半套和全套。

輕型半套板甲主要是給火器兵用的,他們最大的危險是敵人的冷箭,合重約二十五宋斤,只護住前胸和後背。

重型全套板甲是專門設計出來裝備槍盾兵,這個兵種要抵禦在最前端,合重約五十宋斤,再重就超過大部分士兵的承受能力了。

中型全套板甲,是爲騎兵設計,上下身合重三十宋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小騎兵衝鋒前的箭矢傷亡。

目前,張林麾下虎威軍、新夷軍、新福軍、新浙軍,新火槍旅共計五萬八千人。另外常備兵和正在訓練的新兵營合計三萬餘人。

依照軍器監的生產力度,至少得到明年三月份才能完成第一階段的全員裝備。

突然發現,存稿不足20章了。

第137章 船隻計劃第603章 新的戰爭第421章 合兵析律府第49章 招納石秀第287章 日異月新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116章 逗弄蔡媛第467章 天牢之人第588章 降第582章 憲法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357章 日本平氏來人第535章 皇親規矩第430章 整治國務第140章 天南海北地侃第65章 殺子之仇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35章 施威第222章 瑣事第673章 同進社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289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689章 家族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244章 各處安排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661章 老人病第132章 年節繁瑣第19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82章 財富的積累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127章 二女到達大王鄉第479章 海軍建設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496章 乃蠻第526章 視察鐵廠第244章 各處安排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241章 夷州島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134章 舉杯相慶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689章 家族第352章 小巷姑娘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684章 技術泄露第150章 潘金蓮的委屈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79章 誘賊上鉤第217章 安排蘇巧巧第666章 婚姻法案第201章 回返大名第472章 宮裡頭的小秘密第238章 挑撥離間第280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468章 問秦檜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59章 被人當豬養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186章 老爺的無恥心思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97章 王婆投奔第329章 法治人治第718章 二戰第161章 員工激勵政策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188章 祝彪好氣第332章 使對使第446章 人口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527章 飛剪式戰艦第382章 遠近戰略第136章 建設團體得有口號和理念第39章 瑣碎第31章 武松被激怒第606章 整風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492章 再見阿魯弟第643章 皇帝只能有一個第193章 梁山援軍第22章 玩火第718章 二戰第380章 兩浙商會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673章 同進社第236章 鐵騎衝殺第367章 時代在改變第655章 屁股決定腦袋
第137章 船隻計劃第603章 新的戰爭第421章 合兵析律府第49章 招納石秀第287章 日異月新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116章 逗弄蔡媛第467章 天牢之人第588章 降第582章 憲法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357章 日本平氏來人第535章 皇親規矩第430章 整治國務第140章 天南海北地侃第65章 殺子之仇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35章 施威第222章 瑣事第673章 同進社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289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689章 家族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244章 各處安排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661章 老人病第132章 年節繁瑣第19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82章 財富的積累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127章 二女到達大王鄉第479章 海軍建設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496章 乃蠻第526章 視察鐵廠第244章 各處安排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241章 夷州島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134章 舉杯相慶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689章 家族第352章 小巷姑娘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684章 技術泄露第150章 潘金蓮的委屈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79章 誘賊上鉤第217章 安排蘇巧巧第666章 婚姻法案第201章 回返大名第472章 宮裡頭的小秘密第238章 挑撥離間第280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468章 問秦檜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59章 被人當豬養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186章 老爺的無恥心思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97章 王婆投奔第329章 法治人治第718章 二戰第161章 員工激勵政策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188章 祝彪好氣第332章 使對使第446章 人口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527章 飛剪式戰艦第382章 遠近戰略第136章 建設團體得有口號和理念第39章 瑣碎第31章 武松被激怒第606章 整風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492章 再見阿魯弟第643章 皇帝只能有一個第193章 梁山援軍第22章 玩火第718章 二戰第380章 兩浙商會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673章 同進社第236章 鐵騎衝殺第367章 時代在改變第655章 屁股決定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