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

北宋末年,陽谷縣城門外不遠處的幾顆老槐樹下,經營着一家略顯破舊的茶肆搭棚。

頭髮花白的老大娘在茶肆攤裡吆喝着,腳根不停地忙裡忙外,爲進出城門的來往走夫販卒們上茶倒水,偶爾遇到熟悉的小商販,調侃幾句罵些粗言陋語,嬉笑陣陣。

一張缺了半截腿用石塊墊着勉強保持平衡的四方灰木桌子上,張林就着一小碟兒的羊肉條大口咬吃饅頭,一邊將目光投向遠處城門口兩個慵懶地倚牆,在聊天打屁的衙役。

羊肉條有股子濃濃的羶味,吃到嘴裡還有些塞牙,好在是有茶水順喉,衝散了不少味道,張林這才能吃得下去。

他已經在這陽谷縣的城門口徘徊四天了,連吃帶喝的,荷包裡還剩下五兩碎銀子,以及七八十個銅板。

“李大娘,結賬!”

在灰不拉幾的桌面上丟下一兩碎銀,李大娘迎着笑臉道:“張小哥可吃好了?”說着,邊找回了九錢碎銀子零一串銅板。

“嗯嗯,吃好了。”張林笑着點點頭,將碎銀收進荷包裡揣進袖口,問道:“大娘別急,我問你件事。”

“甚麼事?”

“是這樣,你可知道陽谷縣裡可有一個叫張覺的人?年紀嘛,應該四五十歲上下。”

“張覺?俺可沒聽過這名字,這縣裡上上下下姓張的好幾十口人,老身可記不住的。”李大娘想了想,搖頭說不知。

“好吧,多謝大娘了。”張林吐一口氣,一口將碗裡茶水喝盡,又坐了會兒,眼巴巴地瞅着城門,才甩着寬袖離開。

回到陽谷縣外約莫七八里地,有一處矮山樹林子,這裡沒有人家,靠近一條小河。

張林目前的家就安置在這樹林子裡,白天他不敢露面,到處瞎晃。入夜後,他才從樹坑裡挖出揹包,將帳篷搭起來睡覺休息。

正是八九月份的時節,白天裡暖和,夜裡卻有些微涼。

靠躺在帳篷角,張林回想着自己悲催的遭遇,愈發睡不着了,乾脆打起手電,調成弱光,將揹包裡的東西琳琳琅琅地倒滿在地上,如數家珍似的清點。

他怎麼也想不通,自己明明是身處四川的旅遊途中,騎着山地車快速通過一段下坡山路的時候,眼前迷霧一晃,便穿到了北宋末年的河北。從天而降,連人帶車還砸死了一個倒黴悲催的路人。

他現在身上的這套古人衣服和吃飯付賬的荷包銀錢就是從那個路人身上扒下來的,至於他自己本身的傢伙事,那就太多了。

一輛美達二手山地自行車,睡袋和簡易露營帳篷、一套衝鋒衣、一雙山地鞋、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手機、手機充電器等。除此外,隨身洗浴用品和內衣內褲,感冒藥和雲南白藥等旅遊必備品,以及一些打發無聊的零食。

這些東西雖然珍貴,但卻一時半會幫不到他,反而是被砸死的路人身上的文書和荷包錢財卻幫他解決了眼前的吃喝麻煩。

說起文書,張林又順手把它摸出來瞅了瞅,好在宋代字體都是楷書,以張林大二的學歷還是能看得懂的。

這文書是一封書信,簡單點說,就是一個蘇州叫張醒的老傢伙快要死的時候,寫了一封家書讓自己的兒子帶着信去投靠自己遠在陽谷縣裡行商的哥哥張覺。但這個叫張臨的二十多歲小夥子卻倒黴地被一兩從天而降的自行車砸死了,現在就悲催地埋在這樹林子裡,死了連個墓碑都沒有。

張林將這封四五百字的家書從頭到尾看了幾遍,發覺這東西的確是對他此刻的困境有很大幫助。先不說別的,這首先就是一個身份證啊,有了這玩意,自己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出現在城鎮中,不怕被官兵檢查。

而且蘇州離着河北千八百里地的遠,信上說張醒年輕時候出門往南去闖商,二十多年沒有回家,跟陽谷縣的哥哥張覺也只有偶爾的書信來訪。信裡說讓自己兒子第一次回來探親,這說明張臨和張覺是素未蒙面的。

這就給了張林一個假冒張臨的機會,從口音方面說,張林大學是在蘇州讀的,也學了點兒蘇州話,夾雜一些普通話應該能矇混過關。

只是他還沒下定決心去認親,擔心身份萬一被人揭穿,那可就要惹上人命官司了。再者說,他在城門口徘徊數天,到處找人打聽,也沒人知道張覺這號人啊。

這一身裝備此刻反而是成了雞肋,帶着它們吧難免會招人顯眼,短時間裡沒什麼用,畢竟這一大堆現代化的東西他可捨不得丟掉。但若是藏在樹洞中,也生怕被人給順手牽羊了。

眼下最關鍵的是儘快弄到居住的地方,還得想法子弄點錢花花,他從張臨身上扒下來的五六兩碎銀子每天這麼光出不進,堅持不了一兩個月。而且眼瞅着要入冬了,總不能靠帳篷和睡袋過冬吧!

他這幾天在陽谷縣周圍晃悠,因爲得照看着自己的裝備,所以不太敢走遠。

附近倒是有幾個村莊和鎮子,但對張林這樣的單身漢來說並不是好去處,因爲他首先得找份工作養活自己。搞定填飽肚皮的事,才能想想以後的路怎麼走啊。

迷迷糊糊中,他和衣睡了過去,睜開眼時已經是天亮。

他趕緊將帳篷和揹包裡的物事收拾起來藏進樹洞中,至於自行車早被他挖了個坑裹上塑料包裝皮埋在樹坑下了。

出了樹林後,在小河邊洗漱一番,遠遠地望着一大片還沒收割的麥粟莊稼地。下了山坡後,張林直奔陽谷縣城裡去。

他這幾天在城門口觀察了多次,那兩個官兵似乎不怎麼愛檢查出進城門的人,有時候將人攔下來也只是簡單地盤問幾句。

已經是上午十點鐘左右,城門處,遠遠地便聽到城裡吆喝的買賣聲,茶肆攤的李大娘也笑呵呵地跟張林打招呼,將桌凳碗碟擺放出來。

在這裡吃了幾天飯,每天只一頓飽食,每頓都是一疊羊肉條和四個饅頭,加一碗茶,一餐要花掉將近七八十來文錢。

這北宋的物價確實夠低的,一兩碎銀相當於四五百塊錢,七八十文錢約莫三十塊錢上下,荷包裡的五兩碎銀子也就只夠勉強撐兩個月的溫飽。

“那個短毛大個子……站住,看你臉生的很啊,從哪裡來的?”

半個身子都混進城門了,張林還以爲順利矇混過去呢,沒想到還是被點了名,心裡頓時七上八下地吊水桶。

要怪只能怪他這頭短髮實在是太顯眼了。

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510章第648章 房地產第685章 回本土第614章 宗教第247章 再會吳用第429章 追殺金軍第555章 戰損處罰第308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8章 九九重陽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392章 大力支援第318章 我這嗨着你愁着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38章 招納陶小娘子第481章 產能過剩第523章 條件第54章 要爽由自己第676章 移民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582章 憲法第382章 遠近戰略第192章 適當地得罪一下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22章 玩火第30章 武松回來第510章第198章 祝家莊被破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375章 穩金打遼第396章 磚窯第509章 三月滅西夏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91章 向外拓展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14章 煎餅出爐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26章 西域香膏第384章 軍機署和錦衣衛第30章 武松回來第429章 追殺金軍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272章 設計擊火方式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64章 水衝龍王廟第315章 治大國如烹小飪第425章 勢如破竹第532章 官商互動第402章 燕雲第96章 赤發鬼下山公幹第264章 佯攻高郵軍,實取揚州府第247章 再會吳用第551章 賞賜大內總管第519章 新改第689章 家族第449章 科考改革第13章 收買王婆子第621章 蝦夷立國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571章 東三省和外蒙第350章 水力鍛造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149章 揹包生意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508章 西夏回援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16章 其實不想第542章 海參崴第687章 緝私風暴第141章 官坊舊船翻新第552章 稅種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261章 抄家斂財第475章 河西之利第134章 舉杯相慶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97章 王婆投奔第344章 貞娘回岸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59章 被人當豬養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536章 化學爆炸事故第142章 怒火發泄第146章 偶遇蔡媛第457章 哥是大天尊第279章 樂團與基礎教學第699章 封鎖帕爾拉第114章 爭寵第601章 總督之位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300章 方臘棄杭州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581章 酷法
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510章第648章 房地產第685章 回本土第614章 宗教第247章 再會吳用第429章 追殺金軍第555章 戰損處罰第308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8章 九九重陽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392章 大力支援第318章 我這嗨着你愁着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38章 招納陶小娘子第481章 產能過剩第523章 條件第54章 要爽由自己第676章 移民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582章 憲法第382章 遠近戰略第192章 適當地得罪一下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22章 玩火第30章 武松回來第510章第198章 祝家莊被破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375章 穩金打遼第396章 磚窯第509章 三月滅西夏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91章 向外拓展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14章 煎餅出爐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26章 西域香膏第384章 軍機署和錦衣衛第30章 武松回來第429章 追殺金軍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272章 設計擊火方式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64章 水衝龍王廟第315章 治大國如烹小飪第425章 勢如破竹第532章 官商互動第402章 燕雲第96章 赤發鬼下山公幹第264章 佯攻高郵軍,實取揚州府第247章 再會吳用第551章 賞賜大內總管第519章 新改第689章 家族第449章 科考改革第13章 收買王婆子第621章 蝦夷立國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571章 東三省和外蒙第350章 水力鍛造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149章 揹包生意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508章 西夏回援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16章 其實不想第542章 海參崴第687章 緝私風暴第141章 官坊舊船翻新第552章 稅種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261章 抄家斂財第475章 河西之利第134章 舉杯相慶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97章 王婆投奔第344章 貞娘回岸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59章 被人當豬養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536章 化學爆炸事故第142章 怒火發泄第146章 偶遇蔡媛第457章 哥是大天尊第279章 樂團與基礎教學第699章 封鎖帕爾拉第114章 爭寵第601章 總督之位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300章 方臘棄杭州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581章 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