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燕雲

登州。

隨着船隊第三次到來,援軍又增添了三千人,而且這三千人中居然有四個全部裝備了1.6、1.8小口徑的加強炮兵連(500人),另外一千人則爲從轄地駐防部隊本就不多的騎兵中抽調出的騎軍營。

當然,彈藥足足帶了五個基數……

這簡直把貴武給樂壞了,都不知道如何報答主公的信任和重用,他深吸一口氣地放下戰備物資文札,嘴角咧笑的同時也心中鄭重地發誓要用漂亮的戰績來回報主公。

“高興吧?”後勤少校參謀田小樹羨慕地打趣道:“廣德軍州的駐防騎軍和彈藥都給你整來了,主公真是看重你啊。”

“廣德軍州抽空了?”貴武皺眉道:“那兩浙路豈不防務空虛?”

“主公都不擔心,你擔什麼心?再者,暫時抽調彈藥補足你這邊,軍器監自然會如數把虧空的彈藥庫補齊,最多三十四天……反正宋朝廷禁軍先不說有沒有膽子打過來,敢開戰咱們前線江寧府也有四個營,駐城而守倒也不懼。”

貴武算了算自己目前麾下的軍力,第一批九千人的特種加強混編旅,第二批六千人,第三批三千人,正規軍總兵力達到了一萬八千人。其中下轄12個炮兵連,擁有2.0以上大口徑火炮四十五門,2.0以下的小口徑火炮達到了驚人的兩百四十門,炮兵兵力接近四千人。

我的天,貴武都有種控制不住自己的感覺,莫說兩百門火炮齊射的場面了,就算是五十門齊射的場面也很罕見。

要知道對付煙臺城的時候,也只不過出動了三十門各式口徑火炮,轟了大半個基數彈藥直接把守城的兵馬總管給炸投降了。

除去炮兵四千人,騎軍也達到了三千人規模,其中接近兩千三百人爲使用馬槍和投擲型雷彈、馬刀的新式騎兵,另七百人是純粹用來防止胡人鐵騎不顧傷亡強衝戰陣的兩個重甲騎兵連。

其餘一萬人爲盾槍兵和戰車營,火槍兵。

按照混編兵種比例,盾槍兵和戰車營的缺口將近兩萬人,目前在登州臨時招募的士兵才堪堪四千人……

貴武長吁一口氣,這批新招募的士兵戰力太低,肯定是不能安排在戰線最前端的,不過卻可以急訓成土工作業的工建兵,挖挖戰壕修修碉堡什麼的。也可以抽出一批人用來防禦登州,駐防在蹲狗山、棲霞縣、大沽夾河西頭和乳山一帶。

田小樹道:“主公有句話讓我轉告你,讓你牢記‘火炮是戰爭之王’。還有,宋朝廷把劉延慶調去平燕軍的消息知道了吧?”

“知道,看來宋朝廷可能要對遼人開戰了。”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田小樹道:“不但劉延慶北調,連‘老種相公’种師道也拜了平燕軍都統制並保靜軍節度使,跟童貫秘密調往北地。”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貴武笑道:“老種相公七十有二了吧?”

“薑越老越辣,莫要輕視,小心栽個大跟頭。”田小樹提醒一句。

貴武方纔板正面孔:“我當然不會輕視老種相公,這種老將雖然對於新式火器不甚瞭解,但打了幾十年的仗,可謂經驗豐富。不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雖年輕,卻也不會懼了他!”

“你有信心就好。”田小樹道:“這老將軍委實太過於糊塗,居然跟童貫進諫‘今日之舉,譬如強盜入鄰家,我們不能救,反而又趁火打劫,與強盜分贓’的話。童貫大有平燕稱王之志,雖是看他不順眼,只是有求於他的戰陣經驗而隱忍不發。”

“呵呵呵,太監也能稱王?”

“若真叫他得逞,你可辜負了主公期望。”

貴武肅聲道:“放心吧,這平燕之功誰也搶不走,只能也只會是主公的。煩你回去報於主公,若北上戰略未果,我貴武自無面目回見他,當自裁以謝罪!”

田小樹搖搖頭:“你還是留着腦袋最好,兄弟我還想喝你的慶功宴喜酒呢。主公不顧南地安危,把精兵火炮火槍抽調了六成用於北地戰略,你不但要打下燕雲,還得儘量把宋國此次平燕的大軍給吃下來。”

平燕軍號稱二十萬,算上北地邊防各軍總計接近三十萬人,按照宋朝廷的兵馬水分(平均60%),其中能戰之兵至少也有七八萬人。而杵在燕雲南京道上的遼軍也有近七萬人馬,精銳皮室軍和宮分軍約莫一萬二千餘人。

貴武手頭暫有兩萬兵力,後續還會有一萬五千步卒支援,算上臨時招募的也不過四五萬人。說無壓力是騙人的,但也不至於感到害怕。

自從軍機署的頭頭孔燈去了燕雲,雖然策反了一些漢姓將軍和遼國漢臣,但效果沒有理想中的大。不過卻傳回來了一個很有趣的消息,就是天錫帝耶律淳居然把天祚帝給賜封爲湘陰王,導致上京道的正統遼人和南京道的遼人彼此仇視,南京道內部也有遼人舉旗造反。

目前孔燈就在南京道上部署,以支持天祚帝耶律延禧爲條件,對反抗耶律淳的遼人兵馬進行籠絡。這批遼人如果能爲己方所用,那勝算可謂大增。

貴武不怕跟任何敵人進行正面對決,但平北軍總計只有三千騎軍,算上後續援軍裡的也不足五千人。騎軍得策應混編戰陣作戰,當然不可能全部派出去。

也就是說,他能用來打野的騎軍不超過兩千之數,機動性委實是短板。

後勤少校參謀田小樹走後,貴武起座背身站在遼國南京道和宋國河北境的地圖前沉思,目光在渤海灣一帶從南往北地掃視。

先期登陸戰爲了減少傷亡定然是選擇南京道東部沿海平、營二州爲最佳,以自己的戰力優勢,最多十天……不,八天,他就可以打下灤州府。

留下最多六千兵力配合趙長河的夷南艦隊用以駐防榆關和安喜、遷西的邊城,他可領三萬兵開赴石城進入南京道析律府的地盤。

按照宋朝廷的出兵習慣,定然是舍遠求近地從保定出兵,當然這個猜測已經隨着种師道被拜爲保定軍節度使而得到確定。

也就是說,在路程和行軍路線以及行軍速度的影響下,平北軍和宋國的平燕軍至少在一個月之內是不會碰面摩擦的,也許更久。

按照參謀部的規劃,是主張平北軍以長城關內爲進攻路線,既能封死金人的野心,也能對遼人起到“關門打狗”的威懾作用。

但貴武卻不這樣認爲,若真按參謀部的作戰計劃,那無疑是把耶律淳往宋朝廷那邊推。別看耶律淳眼下對宋朝廷還齜牙咧嘴,一旦性命安全受到威脅,保不準就把燕雲這個燙手山芋賣給宋國了。

這對主公而言,不失爲一場因軍事鬥爭而導致外交上的失敗。

聯遼攻金,遼有耶律淳和耶律延禧兩個主子,到底大力支持哪一個好?

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497章 條件第342 錦衣衛第312章 捷報南下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254章 女追男,隔層紗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240章 飛一下便告訴你第156章 腹黑心腸第718章 二戰第665章 養豬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341章 調整研發方向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335章 商人本色第204章 派對第559章 中投行第34章 鬧鬼第19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188章 祝彪好氣第10章 買丫頭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58章 喜當爹第584章 黑土地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654章 北美是我的第124章 提拔中層第272章 設計擊火方式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518章 商隊籌備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30章 武松回來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640章 殘酷的法則第607章 軍官學團第388章 破城第202章 保甲司裡的花差第530章 稅改第382章 遠近戰略第709章 新軍事戰術第606章 整風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636章 不敢去北美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299章 軍機政要第578章 戰爭成本回收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278章 剃髮明志第428章 破開封城第298章 乖乖伏首第483章 河套交火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367章 時代在改變第120章 姐妹齊力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107章 便宜堂姐第672章 電氣化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103章 收個丫鬟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173章 楠兒吃醋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606章 整風第485章 志在東亞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432章 金國禮賀第508章 西夏回援第505章 西、北地戰局第10章 買丫頭第507章 螳臂當車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660章 大打出手第654章 北美是我的第110 贈送丫鬟?第220章 新知府人選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362章 劉氏紡紗機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76章 其中糾結第62章 親去藥家鎮第527章 飛剪式戰艦
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497章 條件第342 錦衣衛第312章 捷報南下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254章 女追男,隔層紗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240章 飛一下便告訴你第156章 腹黑心腸第718章 二戰第665章 養豬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341章 調整研發方向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335章 商人本色第204章 派對第559章 中投行第34章 鬧鬼第19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188章 祝彪好氣第10章 買丫頭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58章 喜當爹第584章 黑土地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654章 北美是我的第124章 提拔中層第272章 設計擊火方式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518章 商隊籌備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30章 武松回來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640章 殘酷的法則第607章 軍官學團第388章 破城第202章 保甲司裡的花差第530章 稅改第382章 遠近戰略第709章 新軍事戰術第606章 整風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636章 不敢去北美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299章 軍機政要第578章 戰爭成本回收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278章 剃髮明志第428章 破開封城第298章 乖乖伏首第483章 河套交火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367章 時代在改變第120章 姐妹齊力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107章 便宜堂姐第672章 電氣化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103章 收個丫鬟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173章 楠兒吃醋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606章 整風第485章 志在東亞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432章 金國禮賀第508章 西夏回援第505章 西、北地戰局第10章 買丫頭第507章 螳臂當車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660章 大打出手第654章 北美是我的第110 贈送丫鬟?第220章 新知府人選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362章 劉氏紡紗機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76章 其中糾結第62章 親去藥家鎮第527章 飛剪式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