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背後襲擊

事實上,從福建行省、兩浙行省落入張林政權之手的五年前,他已經是專門組織了一批人用以收集中原大陸沿海地區的氣候。

用後世的話說,中華國是處於冬夏季風交替控制,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的溫帶季風氣候。當然,部分地區還沿海也有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以夷州島爲出發點的話,向北最遠可達庫頁島,向西南最遠可達印度南部的僧伽羅王國(斯里蘭卡),這些地方的海洋氣候都可以相對輕鬆地獲得。

船隊沿海越向西航行,速度就越慢,受海洋氣候影響是一部分,主要還是因爲補給點和要探索沿海暗礁的原因。

需要從大陸沿海探索出一條可行性商道來,那麼不斷地跟各地漁民總結水文地理和氣候變化是必須的,而且船隊本身也得嘗試着在一些沿海陌生海域進行測量深度的行動,爲吃水量更深的大船隊同行提前做準備。

就好比日本海,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盛行東北季風,會變得乾冷(乾冷空氣流入),降溫降雪。尤其是往北航行的海域,接近西西伯利亞,海面會是結冰期,這個時期通常自11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而6月以後盛行偏南--季風,氣溫升高,降雨降霧等等。

這些氣候通過當地的漁民,不是太難就可以總結出來,那麼總結出各地海域的氣候就是海軍總署的任務了。

在蒸汽動力出現之前,船隻只能依靠風力航行,因此熟悉海洋在每年的哪段時間裡會刮西南風還是東北風是很重要的事情。

正因爲如此,所以在僧伽羅王國的半島上設立補給點相當重要,畢竟海岸線那麼長,船隊一是需要維護保養--去藻類寄生物和刷油防腐等等--其二需要補充淡水、食物--尤其是蔬菜,船員本身也需要適當地在陸地上放鬆下。

現在東南沿海的海商們已經是在從占城、蒲甘、爪哇、吉里悶地、蘇門答剌、僧伽羅、泰米爾等數十個蕃族地區採購香料、寶石、金銀、香油、藥草、薰香、胡椒、石蜜、蔗糖等等。而商人賣的不過是國內氾濫成災的棉布、瓷器、絲綢、佛像品(從各大寺廟收繳的)、玻璃罐頭(保質期甚至能達到一年以上)、等等。甚至,商人們還得到朝廷允許,可以出售一些類如矛槍、皮甲、弓箭的軍械給“友好”的部族小國,幫助他們之間進行戰爭廝殺。

總而言之,對中華國周邊國家,張林就是沿用後世英國那一套玩法,挑撥其地民族矛盾,暗地支持叛軍打仗,倒買倒賣軍械,時機成熟時就可以軍事介入從而名正言順地以軍事調停分割出戰略要地。

當然,火器現階段是絕不能賣給他們的,最多買賣弓箭皮甲矛槍之類,連弩都很少賣,而且賣家也是國營鏢行海商公司。

收集海航氣候和水文地理是需要龐大的組織機構和人手,光朝廷是很吃力的,所以海事公署也把任務下放給海商們,讓他們沿海航行到陌生海域一定要做記錄。 www▲Tтkд n▲¢ ○

海事公署裡的水文氣候地理資料十分重要,比之軍器監也不遑多讓,在無朝廷允許的情況下,嚴禁把這些資料泄露給沿海一帶大食國等西域商人們。

讓中華國的海商們能多吃一段獨食自然是好的,等到穩定商道後再把海路商道資料給與這些西域商人,加強貿易額。

依照張某人的估算,從天竺國南部到大食國沿海商道的探索最多再花個一年半載就可以完成了。

當初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沿途還得跟小國家邦交呢,也就只花了兩三年時光,如果單獨探索航道,最多一小半時間就足夠了。

今年和明年,也就是中華四、五年將以經濟發展爲重心,但這不代表中華國對金國的軍事行動會停止。

大規模戰爭不會發動,遼國西京道上的邊境前線卻是摩擦個不停,陸軍的策略是以防禦爲主,並且從乃蠻部-阿爾泰山脈西側往北到鄂畢河一帶整頓稀稀拉拉的從匈奴時代流傳下來的繁多小部族。

整頓手段以溫和拉攏爲主,不聽話的就滅掉。

整個策略是在遼國西部從高昌行省--乃蠻部--鄂畢河(後世新西伯利亞)構建防線,並且逐步地往東推進,收攏諸如黑車子室韋,烏古、小黃室韋、大黃宣韋,敵烈、粘八葛(部分散在阿爾泰東側的乃蠻部)、梅里急、斡朗改等蒙古遊牧部族。

戰略目的地就是於巳尼湖(貝爾加湖)。

金國的主力大軍都集中在燕雲、西京道跟西軍、北軍交鋒的前線,對蒙古西部的控制力很弱。在金國顯露頹勢以後,收攏西部被金人壓迫剝削的蒙古諸部不是什麼難事。

軍部在張林的授意下,目的就是製造一張從西往東,從南往北,從東往西逐步縮緊的漁網,把金國向西逃竄的方向卡死,進行滅族之戰。

在這個大戰略背景下,金國甚至都難以察覺到,因爲他們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東部和中華國接壤地帶。當漁網制好的時候,這條大魚再想蹦躂出來可就不容易了。

有了乃蠻部的十數萬匹蒙古馬和西夏國的戰馬,中華國輕輕鬆鬆地就將原五萬騎軍規模在短時間內擴大至十萬數,從其中抽調五萬騎軍專門負責從鄂畢河往東懾服蒙古部族的行動。

當這支規模不小的騎軍從西往東行進時,蒙古部族肯定無力抵擋,或者說連抵擋的勇氣都沒有,很乾脆地表達了臣服之意。

蒙古部族中最強大的乃蠻部也就六萬人口,漢人這支騎軍規模都抵得上一個大部族的總人口了,武器也是射程將近百米的火槍,還有能攻城拔寨的一兩匹馬就能拖着跑的野戰炮。除非遭遇大部金軍,否則是難逢敵手的。

爲了配合折彥質的軍事行動,盤踞在河內行省(東勝州、朔州、應州、蔚州)和天津行省(燕雲)种師道、貴武不斷地派出小股部隊滲透進大同府所在西京道和中京道展開突襲騷擾,逼迫金軍不敢輕易地從邊境抽調軍隊。

與此同時,在西北風漸漸消停的四月初,海軍總署也策劃了一個從黃海繞過黃鯨海峽(朝鮮海峽)進入鯨海(日本海),襲擊金國腹地長白山部東岸地帶的軍事行動。

第579章 鑄幣第238章 挑撥離間第281章 上課第184章 真話不是騙人第563章 新中華氣象第236章 鐵騎衝殺第462章 紅線村的女人第290章 突擊檢查第380章 兩浙商會第20章 武大郎被打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686章 拜訪老東家第510章第563章 新中華氣象第71章 鑽營取巧第20章 武大郎被打第106章 聘用歐管事第14章 煎餅出爐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311章 命如草芥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538章 規劃教育基礎第682章 財富的積累第645章 教育體制第236章 鐵騎衝殺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51章 孟州來信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388章 破城第666章 婚姻法案第22章 玩火第581章 酷法第150章 潘金蓮的委屈第214章 內訌離間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336章 吳用之才第364章 推行新漢學第475章 河西之利第80章 直搗賊窩第18章 賓主盡歡第502章 最後的遼軍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377章 競技遊戲第363章 基礎學科第162章 就是寵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第530章 稅改第315章 治大國如烹小飪第335章 商人本色第240章 飛一下便告訴你第654章 北美是我的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353章 買藥第58章 喜當爹第620章 時代與機遇第198章 祝家莊被破第537章 皇帝的快感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464章 金國的困境第247章 再會吳用第723章 火星飛船殘骸第369章 北上戰略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300章 方臘棄杭州第528章 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第140章 天南海北地侃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303章 計劃四步走第434章 後宮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32章 武大昇天第268章 取杭州,擄船坊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342 錦衣衛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625章 孟加半島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346章 戰略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425章 勢如破竹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132章 年節繁瑣第15章 武大王婆懟起來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548章 島上補給第285章 大校閱第257章 殺奔南下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557章 西遷第134章 舉杯相慶第687章 緝私風暴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105章 消遣閒暇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68章 新天地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
第579章 鑄幣第238章 挑撥離間第281章 上課第184章 真話不是騙人第563章 新中華氣象第236章 鐵騎衝殺第462章 紅線村的女人第290章 突擊檢查第380章 兩浙商會第20章 武大郎被打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686章 拜訪老東家第510章第563章 新中華氣象第71章 鑽營取巧第20章 武大郎被打第106章 聘用歐管事第14章 煎餅出爐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311章 命如草芥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538章 規劃教育基礎第682章 財富的積累第645章 教育體制第236章 鐵騎衝殺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51章 孟州來信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388章 破城第666章 婚姻法案第22章 玩火第581章 酷法第150章 潘金蓮的委屈第214章 內訌離間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336章 吳用之才第364章 推行新漢學第475章 河西之利第80章 直搗賊窩第18章 賓主盡歡第502章 最後的遼軍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377章 競技遊戲第363章 基礎學科第162章 就是寵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第530章 稅改第315章 治大國如烹小飪第335章 商人本色第240章 飛一下便告訴你第654章 北美是我的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353章 買藥第58章 喜當爹第620章 時代與機遇第198章 祝家莊被破第537章 皇帝的快感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464章 金國的困境第247章 再會吳用第723章 火星飛船殘骸第369章 北上戰略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300章 方臘棄杭州第528章 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第140章 天南海北地侃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303章 計劃四步走第434章 後宮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32章 武大昇天第268章 取杭州,擄船坊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342 錦衣衛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625章 孟加半島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346章 戰略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425章 勢如破竹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132章 年節繁瑣第15章 武大王婆懟起來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548章 島上補給第285章 大校閱第257章 殺奔南下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557章 西遷第134章 舉杯相慶第687章 緝私風暴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105章 消遣閒暇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68章 新天地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