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宋遼摩擦

被叛軍率先攻入燕雲就已經很丟人了,叛軍又在樂亭縣外的腰山一帶打了個傷亡一比七十的大勝仗,作爲宋國平燕軍最高統帥的童貫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

他一邊對部下咆哮着火器的強大,一邊把心腹愛將調往前線準備對遼人邊境地帶展開進攻。

這一下,就連種師道等保守派將領也無話可說了,叛軍依靠火器都能把遼人打得大敗虧輸,他們還有什麼拒戰理由?

南方叛軍已經用事實證明了,在新式火器軍隊面前,就算是強大的契丹人騎軍也毫無威脅。

再者,金國再三催促合兵攻遼,遼國經此大敗後軍心潰散,此時不痛打落水狗,更待何時?

叛軍有火炮,我們有更大的火炮,叛軍有火槍兵,我們也有將近兩千名火槍兵,又有金軍從背後破襲遼人,遼人內部的郭藥師也率部投誠宋軍,童貫信心滿滿,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不過朝廷天軍畢竟不是南方叛軍,在開打之前還是要儘量地招降一番,表面功夫做足,若能夠兵不血刃地拿下燕雲,他童貫豈不是功勞曠古爍今了!

六月二十五,漢遼腰山大戰的軍報傳回到了南地杭州府,整個轄地民衆都沸騰了起來,這是漢人第一次看到了收復燕雲的曙光,是漢遼之爭百年來最大的一次勝利,而且還是戰果如此懸殊的勝仗。

一時間,張林的聲望水漲船高,簡直是事業和家庭雙豐收啊。

“貴武這小子……嘿嘿,真他娘像我的脾氣,就是要堂堂正正地跟這些胡人幹一仗,才能讓他們知道誰的拳頭大。”

張林嘖嘖有聲地把戰報看了四五遍還不滿足,對懷裡的女人笑道:“劉忠這小子表現也不錯,三個騎兵連就敢追着遼人四千騎軍跑,攆鴨子似的從腰山一路攆了四十多里路,頗有漢武帝麾下大將霍去病之風啊。”

劉倩兒偎依在老爺懷裡,額頭輕輕廝磨,由衷地爲男人感到開心,柔聲道:“都是老爺的功勞,讓人造出了火器呢。”

“那是當然……唔,還是這些小子們自個兒爭氣。”

時刻兩月,她的肚子有了明顯的鼓起,皮膚膩如膏脂,慵懶神色平添了幾許婦人之美,肚子裡的孩子給了她一個全新的命運。

如今弟弟又在前線立下戰功,劉倩兒真是幸福死了,都不知該用什麼詞兒形容這一刻的心情。

張林拍拍劉倩兒的肩膀,小女人會意地輕輕起身,他隨即去往偏廳叫秘書署槍手們替他“潤色”了一篇慷慨激昂的《燕雲頌》,叫官報展開宣傳,把這勝利之風吹遍轄地南北東西。

“賣報,賣報,一分錢一份報。”

“最新消息,平北軍大破契丹人三萬精兵,殺敵八千,大獲全勝!”

“賣報啊賣報,主公親筆提贊平北先鋒軍……”

掙點零花錢的報童穿梭於大街小巷酒樓茶肆,一分錢每份的報紙在燕雲大勝的影響下很快被行人們買光,到處是稱讚平北軍給漢人爭氣的誇讚話語。

百十年來,檀淵之盟就如大山一般壓在漢人的脊樑骨上,漢人對胡人鐵騎聞之色變,如今終於有漢人軍隊可以堂堂正正地打敗契丹人了,簡直替全天下人出了一口惡氣。

一時間,百姓們也把公主何時登基稱帝的疑惑引爲談資,猜測紛紜。購買了戰爭債券的百姓暗自得意,沒有及時購買的人悔恨不已,錯失了一個穩賺不賠的機會。

與大勝消息一併回來的,還有金人“禁馬市”,這讓張林失去了從金國購買戰馬的渠道,也讓他對金人的舉動更加警示。

他麾下軍隊採用混編戰陣後,進可攻退可守,遠程有大炮、近程有射速高、威力強的火槍,防線有戰車,盾槍兵、戰壕,據馬,對陣只有弓箭、馬刀的冷兵器軍隊,完全是碾壓姿態。

只要不遭遇同樣擁有數量不弱的火器軍隊,這套混編戰陣在當下時代是無敵的。

火槍和弓箭有效射程相差的二十步,這二十步就是生與死間無法逾越的鴻溝,是科技的碾壓。

唯一的缺點,也就是軍隊缺少足夠的戰馬來組建騎軍,若是敵人不願意打正面戰就無法做到有效殺傷。

劉忠率三個騎兵連追擊遼人四千騎兵,狂追四十里地也就只殺傷一兩百人而已。正面敵人騎軍若是想跑,平北軍還暫時拿他們沒辦法。

雖然平北軍的騎軍數量少,追擊能力薄弱,但此番擊敗遼人討伐大軍後,貴武從灤南一帶強徵了大批騾馬用於運力上,大大減少了後勤的運輸壓力。

金人不肯賣馬,那隻能想辦法從南京道遼人手裡搶了。

由於漢人叛軍對遼人討伐大軍獲得了一次大勝,直接導致宋國平燕軍的主戰派擡起了頭,以童貫心腹愛將楊可世一羣年輕將領爲主,嗷嗷叫着要趁機進攻據馬(巨馬)、白溝、界河一帶,全面攻入遼境。

种師道等西軍老將暫落下風,在童貫的撩撥下,西軍內部分化成主站和緩戰兩派,漢蕃劉延慶趁機奪權,與山西姚家軍聯手打壓種門一派。

就在西軍內部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种師道派系的一員校將李孝忠在有心人的慫恿下,於六月二十七日的午夜突然發動襲擊,進攻界河北岸遼人的一個據點,打死幾十名遼軍和一名拽剌(遼國中層將領名稱)。

此突襲之戰卻是未盡全功,拽剌耶律登哥是驃悍的勇將,曾在達魯古戰役中血拼金軍,在他的奮力抵抗下,宋人也丟下了百十來具屍體,雙方勉強打個平手。

這場戰鬥雖小,但卻是極具影響的,百年來,還從未有宋國軍隊敢於越界挑釁,此舉亦是表面宋軍按耐不住的背盟之心。

由於李孝忠未得上級命令擅開邊釁,引起了平燕軍高層的震盪,楊可世力保李孝忠,宣撫司不甘心被軍痞掣肘,幾方博弈之下,最後以軍法輕判了個“革職爲兵”。

此果大傷士氣,猶如一盆冷水般把平燕軍好不容易匯聚起來的勇戰之火給澆滅,童貫爲了平衡大軍內部矛盾,對此事睜一眼閉一眼。

而楊可世鑑於此,大生好戰之意,不甘心就這般頹弱下去,一面組織哨騎斥候深入遼境刺探軍情,一面調動麾下兵馬駐防前線範村一帶,蠢蠢欲動。

宋、遼因界河北岸的午夜之戰打起了嘴皮子仗,誰都不敢退讓一步,宋人強髒是遼人先動手越界擄劫百姓貨物,遼人則據理力爭說是宋兵惡意偷襲。

這又是助漲了主戰派將領的好戰之心,遼人這般慫了吧唧,放在幾年前,只怕他們早把騎兵派過來用弓箭和馬刀說話了,而不是這般軟弱無力地“講道理”。

第184章 真話不是騙人第69章 打造利益鏈第448章 金國求和第460章 周邊形勢第188章 祝彪好氣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238章 挑撥離間第256章 殺進大名府第53章 大雨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601章 總督之位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404章 大軍壓境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36章 勞動改造第80章 直搗賊窩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202章 保甲司裡的花差第83章 買命錢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334章 財政吃緊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26章 西域香膏第24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502章 最後的遼軍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第97章 王婆投奔第198章 祝家莊被破第609章 小規模戰爭練新兵第255章 天下人第557章 西遷第268章 取杭州,擄船坊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679章 資本血腥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484章 大版圖第568章 戰爭傷損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18章 賓主盡歡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94章 學塾和學院的規劃第110 贈送丫鬟?第138章 轉運使纔是關鍵第133章 豹子頭林沖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271章 改造海船第245 荷塘好事第325章 科技專利第132章 年節繁瑣第370章 黃牛風波第13章 收買王婆子第297章 幹晾着你們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661章 老人病第440章 政治婚姻第672章 電氣化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279章 樂團與基礎教學第673章 同進社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542章 海參崴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677章 新貨幣返稅政策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612章 皇室的四把刀第357章 日本平氏來人第372章 集體納妾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530章 稅改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106章 聘用歐管事第95章 赤發鬼劉唐第401章 體制第546章 晉升之路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12章 繼續推廣小吃第416章 遼兵討伐第57章 求救第315章 治大國如烹小飪第240章 飛一下便告訴你第563章 新中華氣象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479章 海軍建設第153章 金人阿魯弟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479章 海軍建設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534章 鐵釘戰略第233章 進水泊第539章 海軍封鎖第440章 政治婚姻
第184章 真話不是騙人第69章 打造利益鏈第448章 金國求和第460章 周邊形勢第188章 祝彪好氣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238章 挑撥離間第256章 殺進大名府第53章 大雨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601章 總督之位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404章 大軍壓境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36章 勞動改造第80章 直搗賊窩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202章 保甲司裡的花差第83章 買命錢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334章 財政吃緊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26章 西域香膏第24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502章 最後的遼軍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第97章 王婆投奔第198章 祝家莊被破第609章 小規模戰爭練新兵第255章 天下人第557章 西遷第268章 取杭州,擄船坊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679章 資本血腥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484章 大版圖第568章 戰爭傷損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18章 賓主盡歡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94章 學塾和學院的規劃第110 贈送丫鬟?第138章 轉運使纔是關鍵第133章 豹子頭林沖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271章 改造海船第245 荷塘好事第325章 科技專利第132章 年節繁瑣第370章 黃牛風波第13章 收買王婆子第297章 幹晾着你們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661章 老人病第440章 政治婚姻第672章 電氣化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279章 樂團與基礎教學第673章 同進社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542章 海參崴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677章 新貨幣返稅政策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612章 皇室的四把刀第357章 日本平氏來人第372章 集體納妾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530章 稅改第175章 梁山要搞事第106章 聘用歐管事第95章 赤發鬼劉唐第401章 體制第546章 晉升之路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12章 繼續推廣小吃第416章 遼兵討伐第57章 求救第315章 治大國如烹小飪第240章 飛一下便告訴你第563章 新中華氣象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479章 海軍建設第153章 金人阿魯弟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479章 海軍建設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534章 鐵釘戰略第233章 進水泊第539章 海軍封鎖第440章 政治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