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小規模戰爭練新兵

代理人戰爭!

張林曾在大朝會上不止一次暢談過這個話題,如今的高麗國,正是他給滿朝文武作實驗的理想機會。

此次負責戰爭的主要有三支部隊,其一是蝦夷國的兩萬軍隊,其二是新朝社秘密組織的約莫六千餘人的高麗民軍,其三便是訓練一年有餘的四千人軍官旅。

負責此次戰役的乃是軍部後起之秀,前北宋騎都尉、現任中校旅長的劉琦和折家中校旅長折可存,以及海軍少壯派少校軍官羅開明。

這三人可不是隨隨便便選出來的,劉琦身後的是舊朝勢力,折可存是當初反叛舊朝的勢力代表,而羅開明則是新朝體系裡出來的軍官。

根據情報,高麗國約莫七十萬戶,合計不到四百萬人。取十寸一,高麗國能抽調出的兵馬也就四十餘萬,但比昔日的西夏弱很多。

想以不到四萬軍力打垮這樣一個國家是不現實的,但好就好在師出有名,旗號乃是高麗國義軍新朝社,百姓不至於全民皆兵地反抗侵略者。

中華國敵對立場,並未親自下場拳打腳踢,而是詔告檄文討伐高麗無德朝廷,派海軍封鎖其國沿海地區的大小商貿港口。

其後,義軍在巨濟島爲中轉站和跳板,進攻釜山港口。

在數十艘海軍大口徑艦炮的轟擊下,港口守軍潰不成軍,此次海軍用上了皇家科學城武器裝備研究所最新提供的黃色化學炸藥,發射藥依舊是黑火藥,射程短,但威力強大多倍。

三天不到,僅僅三天,聯軍部隊就炸開釜山城門,攻了進去。進城之後,新朝社事先安排好的秘密人員開始活動,安撫百姓,宣傳高麗王朝枉顧民生的罪惡統治。

教科書般的策反,義軍打一城下一城,高麗國軍隊一時半會兒堵不住四處燃火的口子,導致義軍聲勢和規模愈來愈大。

形象點比喻的話,此時的高麗國就如後世的伊拉克,面對的是全副武裝的高科技聯合國部隊,在綿延轟隆的炮火聲中瑟瑟發抖,抵抗的架勢根本看不出有四十萬兵馬的樣子。

兵敗如山倒,如尿崩,看瞎了一干中華國的文武大臣們。

此次戰爭與以往不同,一個民族國家在遭受外敵入侵時,往往能同仇敵愾,衆志成城地抵抗到滅亡。

但若是內戰,百姓首先就處於兩邊倒的狀態,甚至是作壁上觀。

在這個民族和國家尚未形成概念的時代,發動代理人戰爭遠比後世要來的輕鬆,不論是哪個國家的當權王朝,都是一股子的骯髒屎尿。

張林上位以來一直注重於國內的精神文明建設,從文化和信仰方面統一這片超過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相當於武俠高手修內功。

在短短的一個多月裡,高麗義軍連克東京、大邱一帶,從東往西勢如破竹,滾雪球般壯大到二十萬軍隊,把兵峰抵在洛東江邊。

中華國京師杭州郡,皇宮暖心閣中。

張林饒有興致地聽着軍部的彙報,目光在屏風地圖上掃來掃去,忍不住笑道:“這場戰爭遠比朕想象的要進展快一些。”

陳良道:“有耐於朝廷事先做足了兩年準備,高麗國內早已人心惶惶,又適逢災害,自然是不堪一擊。”

張林笑着搖了搖頭,問一旁沉默不語的吳用:“吳相覺得呢?”

吳用苦笑一聲,沉聲道:“此乃攻心之戰,屬上上策。與其說是聯軍打垮了高麗大軍,倒不如說是他們自亂陣腳,互相攻伐。臣方纔想,陛下早些年至今一再督促新漢學和道統的普及,如今想來,用意頗深啊。”

“歸根結底,就是‘民智未開’的道理!”

張林耐心十足地解釋道:“所謂民智,是百姓們對於文化、精神、民族、國家、人性、生活、科技的理解,當一個人的眼界寬了,看待世界的目光就不一樣。縱觀歷史上漢代以後的朝代,朝廷莫不是以‘愚民’來統治國家,但這治標不治本,治表不治裡。”

“需知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流言穢語堵是堵不住的,要會因勢利導。朕爲何把官媒總署設爲內閣之一,爾等需仔細體會纔是。這次高麗戰爭是個教案,爾等定當要用心參詳過程。以他國之亂,鏡鑑己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萬不可掉以輕心。”

“多謝陛下教誨。”

吳用唱一聲喏,問道:“陛下,大理之事拖拖拉拉三年之久,是時候該了結了。”

張林笑道:“朕先發兵吐蕃諸部,本就是堵住大理西逃的口子,不急,等楊文廣大軍有了結果,大理國只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現在局面是穩操勝算,因爲他也不太着急,只要保持經濟穩定發展,用小規模對外戰爭緩和異族通婚與新舊漢學的內部矛盾,將百姓目光轉向戰爭就可以了。

尤其是吐蕃和大理,周邊各國,都是理想中小規模練兵的地方,貿然一次出動幾十萬大軍傷財政不說,打完就無仗可打了。

在戰爭期間,張林可以利用民族國家之間的矛盾做很多事。

高麗國使節在松山港進退不得,多方哀求找門路想要面見元武陛下,卻始終難求一見。悲傷絕望下以頭搶地,差些兒撞死在松山公署衙門口。

在當下,高麗算是周邊較爲強大的國家之一,當年可是擊敗過唐朝的民族,一國使節卻是被逼到這種程度,讓得中華國朝廷很是被動。

甚至國內有青年學子、舊派臣民和報紙爲高麗使節說話,搞得杭州郡裡大小茶樓酒肆都在談論此事。

高麗素來奉中原爲宗主國,只是每每立場不定,搖頭擺尾,還幹出相助金軍南下入侵的歹事。雖是如此,但相當部分百姓也爲高麗使節的氣節而感嘆。

迫於壓力,外交總署得到了元武陛下的授意後,召見了頭纏血巾的高麗使節。至於結果如何,百姓們就不得而知了。

愚蠢的錯誤犯一次就夠了,但在舊儒思想下,漢人卻是屢屢記吃不記打,好了傷疤忘了疼,用所謂的儒善情操來彰顯自己的美德。

對張林來說,這種虛僞的仁慈正是中華民族的詬病,別說高麗使節撞傷腦袋,就算撞死一打使節他也不會心有內疚的。

第335章 商人本色第591章 燕青的歸宿第157章 我要當官第149章 揹包生意第387章 乳山縣第482章 金夏滅遼第388章 破城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384章 軍機署和錦衣衛第255章 天下人第555章 戰損處罰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476章 宿醉第488章 海軍規劃第639章 計劃生育第612章 皇室的四把刀第75章 武松犯案第387章 乳山縣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70章 作秀第187章 追女手段不重要第327章 隱秘的政策第241章 夷州島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310章 對陣第274章 商船改炮艦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718章 二戰第663章 一切交由國會議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427章 東京城外第336章 吳用之才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233章 進水泊第380章 兩浙商會第528章 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31章 三權第565章 好東西得用起來第617章 美洲新中華第346章 戰略第402章 燕雲第537章 皇帝的快感第88章 經濟發展第382章 遠近戰略第321章 上門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352章 小巷姑娘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558章 工業帶第333章 浪子之屈第467章 天牢之人第100章 面試張大戶第17章 請客吃酒第202章 保甲司裡的花差第33章 送別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299章 軍機政要第80章 直搗賊窩第467章 天牢之人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66章 慫恿石秀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38章 招納陶小娘子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460章 周邊形勢第35章 施威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9章 買賣大火第414章 高俅求和第7章 肉夾饃第617章 美洲新中華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17章 請客吃酒第303章 計劃四步走第596章 定下發展調子第266章 大敗高郵援軍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186章 老爺的無恥心思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60章 準備跑路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578章 戰爭成本回收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109章 石秀嘔血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606章 整風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218章 清君側第608章 皇位繼承人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472章 宮裡頭的小秘密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機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
第335章 商人本色第591章 燕青的歸宿第157章 我要當官第149章 揹包生意第387章 乳山縣第482章 金夏滅遼第388章 破城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384章 軍機署和錦衣衛第255章 天下人第555章 戰損處罰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476章 宿醉第488章 海軍規劃第639章 計劃生育第612章 皇室的四把刀第75章 武松犯案第387章 乳山縣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70章 作秀第187章 追女手段不重要第327章 隱秘的政策第241章 夷州島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310章 對陣第274章 商船改炮艦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718章 二戰第663章 一切交由國會議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427章 東京城外第336章 吳用之才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233章 進水泊第380章 兩浙商會第528章 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31章 三權第565章 好東西得用起來第617章 美洲新中華第346章 戰略第402章 燕雲第537章 皇帝的快感第88章 經濟發展第382章 遠近戰略第321章 上門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352章 小巷姑娘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558章 工業帶第333章 浪子之屈第467章 天牢之人第100章 面試張大戶第17章 請客吃酒第202章 保甲司裡的花差第33章 送別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299章 軍機政要第80章 直搗賊窩第467章 天牢之人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66章 慫恿石秀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38章 招納陶小娘子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460章 周邊形勢第35章 施威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9章 買賣大火第414章 高俅求和第7章 肉夾饃第617章 美洲新中華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17章 請客吃酒第303章 計劃四步走第596章 定下發展調子第266章 大敗高郵援軍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186章 老爺的無恥心思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60章 準備跑路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578章 戰爭成本回收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109章 石秀嘔血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606章 整風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218章 清君側第608章 皇位繼承人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472章 宮裡頭的小秘密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機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