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聲望更上一層樓

李誠表現的很強硬,對手也不是吃素的。這是一個強大的聯盟,不會因爲李誠的強硬,就做出無底線的退讓。該說的話,該做的態度,還是要有的。

“自成,陛下英武,此萬民之幸也。人不能看眼前,要看以後。”房玄齡說話還是很有分量的,剛纔被李誠嚇了一下,這會說話比較謹慎了。

皇權是必須受限制的,絕對不能出現第二個隋煬帝。這幫老傢伙是不會答應的,李世民要借蕭瑀的“封建論”搞事情,都被羣臣聯手幹回去了。

怎麼說呢?大一統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李世民已經證明,集權有其必要性。農耕文明階段,集權是最有效率的,封建是沒前途的。看起來很矛盾,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

反對“封建論”的根源,不在封建的優劣,而在封建會削弱士族以及豪強在地方上的控制和利益。更不用說,兩位宰相看的很清楚,封建的結果就是在削弱帝國,並且埋下內亂的隱患。證據就在歷史中,西漢文、景、武三代,都經歷了藩王之亂。

爲了幹掉藩王,推恩令瞭解一下。李世民又要搞這一套,怎麼忍?

所以說,集權和封建之間,必須找到一個平衡。李誠同學被圍毆的時候,突然舉手發言,內閣制度好像不錯的樣子,這是要瘋的前兆,這一招立刻改變了被圍毆的局面。房玄齡也不得不站出來說話了,而且語氣比較平和。

換成以前,李誠哪有資格跟這幫大佬平等交流呢?

“房相,沒記錯的話,李某可是提出過議政投票決定一事。可惜,李某的好心,很快就被遺忘了。甚至還被當做軟弱可欺。”李誠舊事重提,房玄齡的臉色好看了一些。

仔細想起來,可不就是這麼一回事麼?李誠與皇帝的距離,一直保持的不錯。甚至還主動要求去了登州,如果當年他不主動離開,留在長安很容易。

“好了,自成,過去的事情不要再提了。”長孫無忌也抓住機會開口,不想把衝突擴大。其他人也都不說話了,這時候別人說話沒用,大佬之間的較量。

房玄齡的面子得給,李誠收起了冷意:“好,我給房相面子。”衆人鬆了一口氣,發飆的李誠太可怕了。招數一個接一個,都是對着要害去的。

“別的也不說了,今天就到這吧,回頭看行動吧。”李誠站了起來,環視一圈,抱手告辭。也沒人留他一下的意思,長孫無忌張嘴開合,還是沒有說出來。

現場一片死寂,良久之後,也不知道是誰罵了一聲:“豎子!”

房玄齡一直低着頭,聽到動靜擡頭看一眼說話的人,起身道:“回了。”老房也很無奈,今天這個事情,他不出來還不行,不然真的沒人能起到調和的作用。

長孫皇后還在的時候,李世民和臣子之間出現激烈的矛盾時,皇后還能起一個緩和的作用。皇后死之前,還爲了房玄齡的事情進言。等到皇后沒了,李世民的行爲就有點不可控的感覺了,準封建的事情就沒攔住。

後來激烈的反撲,纔算把這個準封建給幹趴下了。房玄齡的立場很矛盾,他媳婦可是盧氏,身爲宰相又必須全面綜合考慮問題,爲帝國的未來考慮。這個平衡點不好找,有時候房玄齡還真的是在受夾板氣。

這些年,房玄齡越發的謹慎了,越發的低調了。歸根結底還是李世民越來越強勢,很難遏制他的一些想法了。今天的事情,發起人是長孫無忌,房玄齡願意做箇中人。目的自然是維持朝局的穩定,整個國家的穩定。

這些老傢伙,沒一個簡單的,看問題都非常的長遠,不敢說看一百年,二十年是肯定的。爲什麼這麼說呢?二十年一代人啊。封建集權時代的特點,就是發展緩慢。所以朱元璋纔會什麼都要管啊,老百姓吃飯坐位子,都要管。

實際上呢?朱元璋沒死多久,靖難開始了。朱元璋留下的政策,給後來的明朝皇帝和政府帶來的無窮無盡的麻煩,一個又一個的頑疾,無法根治。

房玄齡很清楚所處的階級都是一羣什麼貨色,挖國家牆角這種事情,簡直不要太熟練了。船舶司纔開張幾天啊?稅收銳減,違禁走私橫行。海貿帶來的海量財富,迷了眼糊了心。

偏偏身爲其中的一員,卻不能改變什麼,而且只能隨大流。走出醉仙樓的時候,房玄齡甚至冒出一個念頭,乾脆海禁算了,一了百了。不過他也很明白,真要海禁,自己得被恨死。

不管怎麼說,這回讓皇帝和李誠聯手,造成的破壞太大了。別的不說,船舶司怎麼也得死幾個人吧?恐怖不用等長安的御史到登州,船舶司人已經吊死了七八個了。

房玄齡想到這裡,頭疼欲裂,更讓人擔心的還是那個內閣制度啊。如果被李誠知道他的想法,一定會笑呵呵的很開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皇帝強一點還好,慫一點就得被文臣架空。內閣不是軍機處那種大殺器,唐朝也沒什麼理學。

毫無疑問,房玄齡的擔心是多餘的,李誠就沒這個擔心。說出來只是嚇唬人的。感謝這個時代,沒有理學,自然也不會出現房玄齡想象的那種高度集權的情況。

長孫無忌看看屋子裡的一羣人,同樣沒說話,轉身走了。他的任務也完成了,這一次讓他深深的明白了一個道理,什麼是豬隊友。褚遂良緊跟着也出來了,楊師道也沒多留。

剩下的事情,就是屋子裡那些人商議決定吧。誰被推出去當替罪羊,如何緩解於李誠的關係。還有就是錢莊的事情,最好提都不要提,也別惦記,李誠瘋起來太嚇人了。

都以爲要出大事的時候,卻看起來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長安城依舊平靜,一直到三天後。

一份榜文貼遍長安,引起轟動。曲江之畔將興起一座寒士館,來京考科舉的考生,可以用低價租到房間住下。寒士館還設有藏書閣,免費借閱。長安城的房價太高了,房租太貴了,寒士館的出現,如同久旱甘霖。

在京等候明年科舉的寒士,無不激動的三呼萬歲。寒士館是李誠上奏的消息,傳遍長安不說,同樣傳遍長安的還有那句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李誠的聲望,又一次被拔高了。寒士館有點廉租屋的意思,可惜,不能推廣全民受益。

無數學子想當面向李誠道謝,但是他就消失了一般,誰都不知道李誠去哪了。

城南的山中,一個窯口被打開,帶着口罩的李誠灰頭土臉的,眼睛裡全是疲倦。

“這是第幾次了?”李誠扭頭問了一句,身邊的窯匠回答:“第五回了。”

“希望這次能成功。”李誠自言自語,紅着眼珠子,盯着窯工們作業。所有人都必須戴着口罩,頭上還得戴個兜子,這是李誠的強行規定。不這麼幹不行,粉塵太可怕了。

準備好的瓦匠一擁而上,把燒出來的“水泥”和沙子按照比例,進行一次實驗。邊上還有人在記錄,什麼時間開始,什麼時間凝固,強度如何等等。

“累了,先去睡一覺,幹叫我。”李誠實在是累壞了,離開醉仙樓之後,直接出城奔着南山腳下來了。真的不喜歡勾心鬥角,別人不惹他,從不主動惹是非。但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你低調別人就覺得你軟弱。

問題是,李誠需要時間,必須低調。在家裡呆着肯定會不斷的有人去麻煩他,乾脆來南山燒水泥。很明顯,這種土法的生產效率非常低下,但是在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很高了。

別說燒水泥了,鍊鋼也是一樣,全靠數量來堆。好處是培養了一大批合格的工匠。

一覺也不知道睡了多久,一直到有人在外面嚷嚷,李誠才從工棚的竹牀上醒來。揉着眼角的眼屎,嘶啞着嗓子問:“幹啥呢?吵什麼吵?”

李山出現的時候,帶來一道陰影:“主人,是個工匠。”

“祖師爺,成了,成了。”卞元的聲音激動不已,李誠看看外頭,是個早晨。昨天下午晚飯都沒吃就睡了,這麼說睡了一夜?澡都沒洗,太特麼的累了。

李誠鬆了一口氣,總算是成了,有了水泥能做很多的事情。就是這個產量,差點意思。回頭還得多買點家奴回來才行了。現在所有的工坊,都是原始的勞動密集型。想想全是眼淚啊,做點事情我容易麼?還那麼多人惦記我。

跟着卞元來到外面,工棚外頭有一道磚牆,一快水泥地板,還有一個四方形的水泥墩子。

強的檢測很簡單,一個正常的成年男子,使勁推都不倒,水泥完美的替代了蛋清糯米,甚至效果更佳,而且操作簡單。卞元在一邊不斷的介紹,他們已經實驗過了幾次。

水泥地板上有兩道車轍,也是實驗的產物。最誇張的是那個混凝土的墩子,大鐵錘砸的火星四濺都沒碎。質量有保證啊!李誠安心了,撓撓頭,好幾天沒洗頭,癢癢。

“那個,包裝的事情解決了麼?”李誠想起來了,問一句。

第七章 救不救?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上臺面的小伎倆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真傻第二十五章 高人?第十三章 春聯第五百五十一章 聖眷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上臺面的小伎倆第三百五十四章 做該做的事情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山第二百零九章 殺神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臣之議第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五章 不害臊第三百二十七章 死士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慣着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排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程偶遇故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灰飛煙滅第四百三十三章 瀚海行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孤獨第四百二十九章 培養方向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用栽贓了第四十一章 做事難第一百二十八章 這次玩大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打賭第五百九十七章 慎重對待第一百四十五章 擰老道第五百八十七章 炙手可熱第一百二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死還是立功?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國使團第二十三章 一夢第六百零二章 作法自斃第一百八十九章 曲江文會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七十三章 李治上課(上)第三百零七章 何所求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國使團第三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十八章 傷兵營第四百四十六章 西州第七章 救不救?第三百零八章 許敬宗的擔憂第五百零一章 雨中邂逅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見也得見第二十一章 缺乏互信第四百五十四章 這傢伙要搞事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三百章 考校第四百五十二章 流言再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商不高,仇家太多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容易啊第五百七十七章 餘勇可賈第五百三十六章 惡例之開第四百八十五章 海上風浪大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請自來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昌第四百八十二章 崔氏的驕傲一錢不值第八十一章 書友會和小黑屋第三百二十八章 指路第二十七章 軍議第四百六十四章 春風得意閻立本第二百三十章 王炸第七十七章 心好累第五百二十五章 臣不適合留在長安第三百三十四章 資深球迷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賊第二百三十五章 秀一波騷操作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鋒利的鋼刀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氏的臉面第五百零二章 狙殺第五百七十六章 歷史的慣性第三百四十六章 難以爲繼第二十章 問策第五百七十章 猜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易後難第二百七十一章 還有這規矩第九十七章這錢掙的燙手第八十章 熬夜看書第五百八十一章 皇帝身邊不好呆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在這?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場問題第二百四十三章 給個交代第三十三章 簡在帝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速戰速決第一百九十九章 藍田房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謂文會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死還是立功?第五百零四章 花大錢,說句話就走第五百三十一章 慈不掌兵,噩夢開始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氏的臉面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着了第二百六十章 夜襲冷水寨第一百五十六章 出爐第四百六十三章 橫衝直撞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門第五百三十五章 歪念頭第五百六十九章 決死衝鋒
第七章 救不救?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上臺面的小伎倆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真傻第二十五章 高人?第十三章 春聯第五百五十一章 聖眷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上臺面的小伎倆第三百五十四章 做該做的事情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山第二百零九章 殺神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臣之議第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五章 不害臊第三百二十七章 死士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慣着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排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程偶遇故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灰飛煙滅第四百三十三章 瀚海行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孤獨第四百二十九章 培養方向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用栽贓了第四十一章 做事難第一百二十八章 這次玩大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打賭第五百九十七章 慎重對待第一百四十五章 擰老道第五百八十七章 炙手可熱第一百二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死還是立功?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國使團第二十三章 一夢第六百零二章 作法自斃第一百八十九章 曲江文會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七十三章 李治上課(上)第三百零七章 何所求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國使團第三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十八章 傷兵營第四百四十六章 西州第七章 救不救?第三百零八章 許敬宗的擔憂第五百零一章 雨中邂逅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見也得見第二十一章 缺乏互信第四百五十四章 這傢伙要搞事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三百章 考校第四百五十二章 流言再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商不高,仇家太多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容易啊第五百七十七章 餘勇可賈第五百三十六章 惡例之開第四百八十五章 海上風浪大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請自來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昌第四百八十二章 崔氏的驕傲一錢不值第八十一章 書友會和小黑屋第三百二十八章 指路第二十七章 軍議第四百六十四章 春風得意閻立本第二百三十章 王炸第七十七章 心好累第五百二十五章 臣不適合留在長安第三百三十四章 資深球迷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賊第二百三十五章 秀一波騷操作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鋒利的鋼刀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氏的臉面第五百零二章 狙殺第五百七十六章 歷史的慣性第三百四十六章 難以爲繼第二十章 問策第五百七十章 猜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易後難第二百七十一章 還有這規矩第九十七章這錢掙的燙手第八十章 熬夜看書第五百八十一章 皇帝身邊不好呆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在這?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場問題第二百四十三章 給個交代第三十三章 簡在帝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速戰速決第一百九十九章 藍田房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謂文會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死還是立功?第五百零四章 花大錢,說句話就走第五百三十一章 慈不掌兵,噩夢開始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氏的臉面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着了第二百六十章 夜襲冷水寨第一百五十六章 出爐第四百六十三章 橫衝直撞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門第五百三十五章 歪念頭第五百六十九章 決死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