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收,水銀停,一派真霞列太清。
霞舉衝宮把精獻,着落雲牀仙芽盈。
————
《太清天芽胎息秘要—飛汞篇》的總綱便是這二十七個字。
這裡面有許多內丹秘語與道家暗喻。
「硃砂」借指女經,「水銀」借指男精。
所謂「硃砂收,水銀停」,就是說想要成就仙芽,這第一步就是女修要收經血、男修要停陽精。經血和陽精都是後天腎液,是少男少女歷經塵世污濁,到了一定的年歲後,纔會出現的東西。而腎液外泄,便意味着精氣的流失,距離先天之境便會越來越遠。「注1」
所以想要養仙芽的第一步是停止腎液外泄,這裡面,男修和女修的法門又是截然不同。
「真霞」借指先天精氣真華,「太清」指的是太清月府,在這裡代指腎府。
「一派真霞列太清」的意思就是說,在停止腎液外泄後,需要在腎府裡,把後天腎液返煉爲先天精氣真華。這是養仙芽的第二步。
「霞舉衝宮把精獻」,這說的是把後天腎液返煉爲先天精氣真華後,需要飛舉先天精氣真華,把真華從腎府裡搬運到絳宮中。這是養仙芽的第三步。
第四步也就是最後一步,便是「着落雲牀仙芽盈」,這「雲牀」便是一境開闢絳宮時,由五府五行精氣衝開絳宮後所化的五色祥雲。這還有個名目,叫「五氣朝元」,之所以叫朝“元”,這個元字,便是元嬰的元,由五府五行精氣凝結的祥雲便是元嬰誕生的溫牀。
這第四步要做的,便是操控先天精氣真華進入絳宮後,要輕柔而又穩當的落入雲牀中,像是種下了一粒種子,等種子發了芽,便是「仙芽」了。
總綱二十七個字高度凝練了孕育仙芽的全過程,如果想要再精簡些,也可以,一停精、二返煉、三衝宮、四着牀,八個字便可以概括養仙芽的四個階段。
但是,如何停精鎖陽,如何返煉先天,如何把真華送進絳宮,如何控制精氣着牀,這就是每家每派的不傳之秘了。《太清天芽胎息秘要—飛汞篇》內容龐雜,說的就是這些事。
締結元嬰非一日之功,光是養育仙芽也是任重而道遠,程心瞻從現在開始準備,不早也不晚,第一步便是停精鎖陽。
所謂「人人本有長生藥,自是迷徒枉擺拋。」,說的便是腎精,此物是先天精氣真華,不過總有迷徒妄自拋舍,放浪形骸。
《飛汞篇》裡把停精鎖陽的法門總結爲八個字:「百字澄心,四訣固腎」。
「百字澄心」說的是《飛汞篇》裡所載的《冥冥虛虛澄心百字訣》。
修行人日日靜心默誦此訣,至心澄神清之境,即冥冥虛虛、靜極恍惚、炁機發動之時,此時在內丹道里又稱作「活子時」。
活子時一到,便用「四訣固腎」法,四訣是「吸、舐、撮、閉」四訣,按訣運功,便可停精鎖陽。
這整個過程,又被稱作「採藥封爐」,而且同樣使用大量的秘語與暗喻,寫的玄之又玄,一般人別說照着煉了,就是看也看不明白。
不過程心瞻通曉百經,諳熟丹道,讀起來自然暢通無阻,花費半個月的時間,整個「採藥封爐」的過程與要機已經全部顯映在他的腦海裡。
此刻,時已入秋,白露爲霜,天地之間涼風漸起,程心瞻則是抱元守一,神觀秋蟬,以求空明之境,同時默唸《冥冥虛虛澄心百字訣》,
“太虛冥冥,萬念空空;前塵如露,往事如風。心如古井,自若從容;意同止水,無波無涌。昨日種種,逝如長虹;明日紛紛,幻若驚鴻。無住無執,無始無終;不即不離,不塞不通。天地同寂,日月潛蹤;湛然常淨,方見道宗……”
程心瞻靜心誦唸着,沒有在意時間的流逝,如此日復一日。直到有一天,他忽然感覺到口中津液滿溢,滿口生香,玉液自行滑落十二重樓,匯往腎府。腎府略有暖意,同時,外腎微舉,一陽起復。
若到一陽來起復,便堪進火莫延遲。
程心瞻知道,這就是所謂的「活子時」了。
於是,他開始運轉四字訣。
四字訣之一,【吸】,納氣歸源。
吸氣時收縮小腹,意念從海底會陰抽提精氣,沿督脈上行入腎,同時鼻息如風箱鼓動爐火,燒煉精氣,去陰留陽。
四字訣之二,【舐】,搭橋生津。
舌尖輕抵上齶天池穴,待津液滿口後分三次嚥下,觀想如甘露注入腎府。
四字訣之三,【撮】,鎖關固漏。
提陰縮谷,氣血如潮,涌向腎府。
四字訣之四,【閉】,凝神聚炁。
輕閉雙眼,垂簾留光,內視百會,耳聽膻中,屏息凝神,彷彿胎息。
吸、舐、撮、閉,如此周而復始四十九個循環,稱作採藥一次。採藥一次後,程心瞻便感覺到外腎酥麻,內腎溫熱,癢如蟻行。
此時,他暫停採藥,神入腎府,想要看一看腎水陽精的變化。
在他的腎府之中,水行法力顯化爲一方大湖。大湖之上,懸浮着程心瞻早年爲鍛鍊魂魄之力而觀想出來的廣寒宮。廣寒宮玉殿裡,坐鎮着水府內景神太陰皇君。而在廣寒宮的庭院之中,有一井一池。
井是寒井,直通大湖,這是內景神神通的顯化,可以將尋常的水行法力轉化爲癸水、幽水、雷水、霖水、壬水、光水等等,但凡是被程心瞻琢磨透了法意的水,現在都可以以普通水行法力進行轉化,這是太陰皇君內景神的能力。平日裡,程心瞻把法劍「天一生水」也放在這裡,進行蘊養。
池是華池,是腎水陽精的內景顯化。普通人的腎水陽精是乳白色,元陽未破且修道有成的人腎水呈現出玉白色,程心瞻之前便是玉白色。而現在,程心瞻能看得出來,華池裡的腎水陽精已經在從玉白色往銀白色轉變,雖然這個變化很淺很淡,但是他知道,當這一整個華池的腎水陽精都變成銀白色,那就達到「水銀停」的境界了。
這時候,他把心神從腎府裡抽出來,又去了一趟火府,火府內景神有司時之職,他一問便知,原來,這一次「採藥封爐」,又是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
這是要花時間的真功夫。 這也是少見有高修在外行走混跡的原因,因爲修行越往後越難,所需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越多,再加上備災備劫,實在少有閒暇。
不過程心瞻此時卻是忽然展顏一笑。
他想起個事。
早前自己以螣蛇爲內景神,開雲宅喉竅,也就是十二重樓的時候,曾自悟了一個神通,喚作「玉液煉形」。這道神通自己以《太乙金華宗旨》爲啓發,以雲宅與腎府爲主導,聯動心府與絳宮,從而通達全身,從而達到養生煉形的目的。
運轉神通時,腎水上升,過心府時心府送出一縷純陽火氣助腎水上涌,同時也是調和陰陽,去除腎液中的陰溼,腎水涌入十二重樓,與喉竅裡滋生的玉津相合,合成金精玉液,再將之吞嚥,由十二重樓精煉,落到絳宮中,再由絳宮分到五府裡,進一步通往四肢百骸,潤澤全身。
現在仔細想一想,早年間自己自悟的這個神通還真有些「水銀停」和「霞舉衝宮」這兩道法門的影子在,倒是有幾分大道至簡、殊途同歸的感覺了。只不過當初自己未曾考慮、也確實不知道還有把腎精煉成先天精氣真華這個步驟,但是自己想到了以心火驅除腎精中的後天陰邪,也算是有一些預見。
如此一來,事情就變得有趣而簡單了,雲宅內景神螣蛇和腎府內景神太陰皇君其實已經熟悉這個過程了,只要自己讓這兩位內景神配合着七魄,自行誦讀《冥冥虛虛澄心百字訣》,等活子時一到,兩位內景神與七魄再配合着按四字訣練功採藥,如此一來,自己就不必閉關打坐,可以分神分身去做別的事情了。
程心瞻試了試,誦經練功交給內景神和七魄去做,自己則是專心研究起太虛法來。
如此又過了兩個月,程心瞻再內視去看腎府華池,果然就發現華池中的腎水陽精進一步向銀白色靠攏了。
於是程心瞻滿意的笑了笑,出關。
此時,離武青伯的六洗丹劫還有五個月,離他自己的三洗丹劫,還有兩年零三個月。
程心瞻分出一道元神,將火蓮化身留在這裡照看護法,順便借這裡的地火好好讓火蓮化身鞏固三境修爲,積攢法力。他以肉身出關,跟武青伯說了一聲後,便往無量山方向去了。
既然都深入滇文了,不去會一會這裡的魔教似乎說不過去。五毒天王在滇北的顓頊龍洞跳的厲害,自己便去搗了他的老巢,滅一滅他的氣焰。再一個,西南這片安靜了好幾年的死水,該是攪一攪了。
丹成二洗,春搜掃塔,此時正是程心瞻心氣昂揚而手癢難耐的時候。
————
滇南。
橫斷山脈一直從西康綿延到滇文來,南北向的江水並流、溝壑起伏地形也一直縱貫到滇南。無量山和哀牢山便是滇南最大的兩條南北向山嶺,像是兩條並行的大蟲趴在滇南土地上。
西康寒冷,雪山冰川,但到了滇南,便是溼熱難當,一派鬱鬱蔥蔥,丟根爛木頭下去都能重新發芽開花。這裡是厲瘴橫生、蟲蛇聚集之地,自然,也就有魔頭扎堆。
五毒魔教與哀牢魔教各佔一山,沆瀣一氣,結爲兄弟之宗,爲禍滇南數千年。
無量山和哀牢山極大,均綿延上千裡,兩個魔教自然不可能佔據全山,都是佔了大山的最深最險之處。外圍的數百里林莽都是山妖和散修的修行地,也是山上勢力與塵世的過渡地帶。
程心瞻化作一道劍光自北來,落在了無量山的西北麓。
無量山以「高聳入雲不可躋,面大不可丈量」而得名,又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說法,自然是險峻非常。程心瞻落入山中,只覺山高入雲,古木參天,更有蟲鳴猿嘯,不絕於耳。
他一路往大山深處走,小心着周邊的動靜。
不過行了三五十里,依舊還在外圍地帶,但程心瞻腳步一停。就在剛剛,他的右眼突然一跳,陰殿裡的「病樹生花煞」忽然有了感應。
天罡地煞自有靈性,如果是在近處,遇見了同類,便會有感應。如果都是野生的未經煉化的煞,還會自行靠攏,匯聚成更大的煞,如果彙集的煞特別多,就會蛀空一地,形成煞穴。
但是如果兩邊的煞都被煉化收入體內,沾染了修行人的氣息,互相便不會再有感應了,即便是站在對面,只要沒把煞放出來,也辨識不得。
而現在自己煉化的煞有了感應,那就說明附近有野生的「病樹生花煞」!
程心瞻面上浮現出笑意,這倒是意外之喜了,魔頭還沒見到,先有了地煞的消息。而且自己的這道由濟虎道兄所贈的「病樹生花煞」也是在滇文得到的,看來滇文還盛產此煞。
他按着地煞的感應,循着一個方向直走。
走了不過兩里路,他腳下又是一停,看向前路。
那裡有人?
程心瞻隱隱約約聽到了一點動靜。
於是他動了動耳,運轉「順風耳」神通,這是他以風鳥開闢耳竅風宅後煉成的神通,一直還沒用過,往日裡在空曠地使用法眼居多,如今在這密林裡,用上耳竅神通倒是剛好合適。
只聽到:
“我先見到自然是我的!”
“你憑什麼說你先見到?我先來的!”
“什麼你先來,我們一起來的!”
“我當然先來,我的汞網先捕到了木煞,你的汞網在我的汞網上面,這個就是明證!”
“什麼明證,你這個老貨陰險,我還想跟你打聲招呼,你卻先動手捕煞了,下作!”
“你放屁,你就是出手慢了,你那雙狗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還說想跟我打招呼,你一個屁都沒放就出手了。”
“……”
————
「注1」:本文所述元嬰修行法門均是筆者根據道教內丹法加工編造而來,既不完全照搬道教內丹法,也無任何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