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

曹操抵達鄴城附近之後,並未立刻攻城,陳默的兵馬相當充分,所以並未如當初的高幹和審配一般死守城池,直接放棄城外的各處要地。

這城池建立,通常都有幾個必要因素,比如說地利,建城之地,多是四通八達之地,尤其是鄴城這樣能被選爲都城的地方,其次便是有水源,這個其實也可以放在第一位,人沒有水就會死,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不過這河北之地,不說水道縱橫,卻也是水網密佈,這點並不存在問題,鄴城的護城河可是直接連接濁漳水的。

很多時候,攻城戰都是最後一步,城池周圍,通常有很多交通要地或是險地可以駐守,把這些地方都拔除了,那時候才能真正開始斷水絕糧。

所以一般在兵力充足的情況下,守將會選擇在各個要地設防,陳默這次也是選擇了這種守城方式,並不與曹操大軍直接主力對決,而是藉着袁尚敗退的機會,設下一處處要寨,以此來擋住曹軍進攻,同時不至於被曹操切斷鄴城與河內的聯繫,設下的大小營寨,從鄴城一直蔓延到朝歌,大小營寨共一百二十八座,相互之間隱隱以周天之位排列。

曹操若集中兵力攻打某幾個寨,陳默的主力大軍會迅速援助,若曹操分兵進攻,則這些寨子相互支援,再加上主力不時策應,曹軍雖然不差,但一時間也拿陳默沒辦法,雙方斥候、小股精銳每天都會碰頭,形成一處處小型戰場,雙方人馬殺的天昏地暗。

“袁尚還不肯前來?”曹操大營,看着這幾日的戰損,曹操有些無奈,關中軍攻破鄴城之後,氣勢正盛,這些時日雙方這般廝殺,雖然各有勝負,但從最終傷亡人數來看,還是他曹操吃虧一些,主要是陳默將騎兵的機動力都用在馳援各方之上,而陳默騎兵的規模,是目前三大諸侯中最大的。

五千騎兵再與袁軍作戰的過程中折損了不少,但隨後又用在鄴城繳獲的戰馬迅速補充,西涼軍中可不缺那精擅騎術的勇士,稍加訓練配合,便能迅速形成騎兵戰力,也因此,陳默這邊,騎兵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千人,六千騎兵聽起來不多,但在這數萬人的戰局,尤其是需要馳援各方的時候,這六千騎兵的機動力就被陳默通過這種方式發揮到極致。

曹操麾下自然也有騎兵,尤其是虎豹騎,那可是效仿陷陣營蹭蹭選拔出來經過訓練後的強兵,由曹操族人曹純率領,但這種精銳,用來馳援可比不上馬超、龐德和張繡所率領的輕騎。

虎豹騎有專門的馬鎧,騎兵也有精良的鎧甲,這讓他們在衝鋒時佔盡優勢,卻也奪走了騎兵的持久力,適合短途衝鋒陷陣,卻難以這般持續作戰,並且奔襲。

所以,曹操將希望寄託在袁尚身上,袁家掌控幽州,馬源不缺,甚至曹操這邊很多戰馬都是從袁家這邊購買來的烏桓馬或鮮卑馬,現在唯一能夠在騎兵上牽制陳默的,便是袁尚了。

“太史慈接連攻佔常山、中山二郡,威脅到袁尚後方,如今袁尚已經派出牽召在鉅鹿擋住太史慈,袁尚也率部屯於邯鄲,不願輕動。”程昱無奈的點點頭,眼下袁家的困境,有一大半是他們造成的,此刻跑去苛責有些過份,而且袁尚擋住太史慈,不讓太史慈與陳默匯合,也算是分擔了曹軍的壓力。

“告訴他,我需要騎兵來遏制陳默騎兵,請他支援一些。”曹操揉了揉太陽穴,無奈道:“沒想到陳默竟會將太史慈調離邊關,他就不怕鮮卑人寇邊麼?”

“那陳默麾下雲中太守郭縕也頗通兵略,加上這幾年太史慈將邊地鮮卑人殺的太狠,鮮卑人爲其聲威震懾,不敢輕易南下,如今連交易都是先於邊關將領商議,得了准許之後,商隊才幹入關。”郭嘉搖了搖頭,看起來無精打采的。

“奉孝身體若有不適,不妨先去休息。”曹操有些擔心的看着郭嘉道:“那寒食散,奉孝還是莫要吃了。”

郭嘉身體最近一直不好,尤其是不肯按醫匠勸告,斷了那寒食散,據醫匠所言,郭嘉這般下去,恐怕不出十年,身子就得被寒食散侵蝕,到時候便是扁鵲復生,也是迴天無力。

“主公莫要擔心,不是尚有十年麼,在這期間戒掉便好。”郭嘉擺了擺手,他不太想提這個話題,看着衆人道:“如今陳默設防,頗爲縝密,主公需做最壞的打算。”

“最壞的打算?”曹操看着郭嘉,皺眉道。

“不錯。”郭嘉點點頭道:“我軍與陳默交鋒也不是初次,想要從他手上討得便宜可不易,最重要的是,那陳默得了鄴城糧草,就算我等截斷其糧道,以鄴城存糧之豐,短期內都不會擔心斷糧,更何況有武義守在延津,想要截斷其糧道談何容易”

剩下的,不用說,曹操也明白。

雙方實力差不多,陳默無糧草之憂,但曹操有啊,之前奪青州,袁譚把糧草都運到了平原,如今袁譚雖然歸降,但那批糧草,也用的差不多了,接下來還是得曹操從後方運送糧草過來。

光是一個鄴城,就能讓陳默無糧草方面困擾,更不需要大批抽調民夫來運糧,而曹操卻需從中原抽調更多糧草,單是路上民夫所食,就比供應給軍隊的糧草都多。

陳默搶先一步佔據鄴城的先機的好處,這就顯像出來了,兩家在此爭鋒,短時間內分不出勝負,那接下來便是拼糧草的消耗了。

這方面,一直是曹操的短板,這些年四處征戰,以中原四面皆敵的情況生生打成了如今與陳默並立的兩大諸侯,但這些年幾乎沒歇下來過,也使得曹操這邊,很缺糧,持久戰這種事情,陳默能耗得起,但曹操卻不能,如果這僵局一直不打破,最終輸的肯定是曹操。

而郭嘉也相信,這個缺點肯定瞞不住陳默,對方有很大可能會避免與曹操決戰,專心耗他糧草,最後逼得曹操不得不退。

這也是郭嘉勸解曹操做最壞打算的原因,除非能在短時間內勝出,否則最終不是被打敗就是被耗死。

曹操自然明白郭嘉所言何意,摸索着下巴道:“以奉孝之計,我等該當如何?”

“我軍已佔據平原,如今這東郡、清河、安平、渤海四郡當迅速實際佔有,如此一來,我軍只需守住這四郡,他日再與陳默爭奪冀州,便無需顧慮黃河之險。”

如果只有陳默這一支人馬,郭嘉會建議曹操與袁尚聯手攻佔鄴城,關中軍再強,但兩家聯手無論兵力還是兵勢都優於陳默。

但太史慈如此快便得了常山、中山二郡,讓局勢一下子變得微妙起來,太史慈肯定是準備跟陳默會師來的,這麼一來,現在的局勢就是陳默佔有魏郡、中山、常山,未來可能還會佔據鉅鹿,而拋開曹操現在佔據的那幾郡之外,陳默佔據了中山常山之後,袁尚恐怕連軍糧都難以籌集,敗亡幾乎是肯定的了。

既然冀州不能盡得,那郭嘉建議選擇最穩妥的辦方式,與陳默平分冀州,以爲下次交手佔據主動和先機。

當然,打也不是不能打,但郭嘉覺得拿不下鄴城,打了也是白打。

曹操沉吟片刻,看向其他謀士,郭嘉所言雖然穩妥,但此番曹操來冀州,爲的就是搶奪冀州,這般結果,不是曹操想要的。

“孟德,眼下我軍雖然與陳默僵持不下,但郭嘉如何知道袁尚就一定會敗?太史慈雖爲陳默麾下大將,但高覽、韓猛、郭援等將孟德亦非未見過,加上冀州百姓,對那陳默頗有厭惡之情,那太史慈便是攻佔了常山、中山二郡,卻也不得人心,時日一久,必敗無疑!”許攸斷然道。

“至於糧草之事,孟德不必擔憂,如今袁譚已經投了孟德,在下在這冀州也還有些故人,我會與公則、仲治他們各自前去說服這各郡豪族,請他們支援一些糧草,以供孟德用度。”許攸站起身來,朗聲道。

他可是費盡心機,才爲曹操得了今日之局,若就此放手,只拿半個甚至小半個冀州,那如何彰顯他許攸的功績?

“這……”曹操一臉猶豫:“冀州士紳會幫我等?”

“孟德放心,如今袁氏敗亡之勢已定,而冀州士人對陳默頗有不滿,只需稍加勸說,定會鼎力相助。”許攸自信道:“孟德放心,我這便起程,去爲孟德籌措糧草。”

郭嘉跟曹操隱晦的換了個眼神,糧草問題,解決了。

郭嘉的胳膊肘頂了頂程昱,程昱疑惑的看向郭嘉,見郭嘉點頭示意,程昱秒懂,當下點頭道:“子遠先生所言不錯,也可藉此機會,得了冀州士紳支持。”

許攸捻鬚微笑,便是曹操帳下心腹,也得以先生來稱呼自己,此事若能成功,自己這第一謀主之位,穩了!

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三章 夏丘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九章 甩鍋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變故陳曹起兵,壽數盡本初託孤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五十一章 禮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九十五章 遊說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五十四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八十九章 董卓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三十七章 立營第一章 旅途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十八章 進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二十一章 疑兵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
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三章 夏丘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九章 甩鍋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變故陳曹起兵,壽數盡本初託孤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五十一章 禮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九十五章 遊說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五十四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八十九章 董卓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三十七章 立營第一章 旅途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十八章 進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二十一章 疑兵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