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

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之地,洛陽便是夏朝立國之地,後商湯建都西豪,西豪便是洛陽當時的名稱,再往後西周代殷,爲更好的控制東部地區開始在此營建國都成周,周公在洛水北岸興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稱“初遷宅於成周”。

秦莊襄王元年,秦在洛陽置三川郡,郡治便是成周,再往後,便是高祖在此建都,至今已有三百九十年之久。

歷史賦予了這座城池非同尋常的意義,但同樣也給了它無數的劫難,每一次王朝更替,洛陽的戰火從未停歇,卻又在無數次戰火中重生,這是一座偉大的城池。

陳默在告別曹操之後,並未急着去找尋臧洪留給他的宅院,只是帶着大郎、娟兒還有護衛走在這座城池的街道之上,感受着這座古老城池的氣息,街上的行人似乎與當利也並無不同,但卻有一種當利百姓所沒有的東西在裡面,或許是作爲都城子民的驕傲與自信,也或許是那種與這座城池一般不屈的精神。

只可惜……

陳默預感這天下將有大變,但如何變,身在局中,實難看清,只是不知大變之中,這座偉大而又悲慘的城池,是否能夠在這次戰火中存活下來?

“公子,天色已暗,家主吩咐過,來了洛陽要公子去拜訪幾位長者,還需要做些準備。”娟兒雖然不想打擾公子的興致,但眼看着天色要暗下來了,陳默卻還不緊不慢的在街頭散步,忍不住提醒道。

“你呀,性子太急。”陳默收回了神思,扭頭看了看娟兒,伸手揉了揉她的腦袋,將她髮髻弄亂才罷休:“走吧。”

娟兒抱着自己的腦袋,在陳默看不見的方向不滿的嘟了嘟嘴。

老師在洛陽的宅子並不在主街之上,崇文街,也算士人的居所,不過偏向外圍,有儀門,但相比於一路所見,不說寒磣,卻也着實算不上多好。

陳默對於吃住並不是太看重,眼前的院子不算大,院裡有臧家在洛陽的家僕打理,他們十多人住進去也不嫌擁擠。

“少公子,家主已經派人送來了書信,以後這座宅院就是少公子在洛陽的居所了,若有何需要,少公子可吩咐在下去辦。”年過五旬的管事殷勤的將陳默接入了正廳,幫陳默介紹着府中的事物。

“阿翁便與我說說在這洛陽需注意什麼?”陳默跪坐在主位之上,翻看着臧洪的書籍,這裡是當年臧洪在洛陽爲郎時的居所,有不少臧洪留下來的書簡。

“其實也無甚大事,這洛陽城不比他處,沒有太多的煩心事,公子只需注意,這洛陽北宮與南宮相隔一條主街,乃是御道,許多時候是不讓過的,除此之外,洛陽城裡,貴人頗多,儘量避免衝突。”老者躬身道。

“這個自然。”陳默聞言笑了,規矩他還是懂的,就像在當利,外地人來了立足,也需先弄清楚當利的豪紳士人,免得招惹麻煩,洛陽想來也差不多,不過這這類人多了一些。

“另外我臧家於洛陽有幾處商鋪爲營生,家主吩咐,公子若是需要,這些商鋪可交由公子處理。”管事躬身道。

“這便不必了!”陳默搖了搖頭,能有一處落腳之地,已是得了老師的大恩惠,再去佔老師在此的財物,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這些將士隨我一路舟車勞頓,勞煩阿翁幫他們備些酒食,還有住處,讓他們好好休息。”陳默指了指隨他一路的這些將士,微笑道。

“已經備好了酒食,公子是否現在用膳?”管事微笑道。

“這個不急,帶我去看看老師的書房。”陳默搖了搖頭,他現在並不是太餓,他想看看老師當年讀書的地方。

“喏!”管事答應一聲,安排人帶那些護衛前去吃飯、休息,自己則帶着陳默三人往書房的方向走去。

“因爲當初家主帶走了不少竹箋,如今剩下的這些已是不多,這裡擺放的,大多是沒有刻字的竹箋。”老管事帶着陳默來到書架前,指着最上層的一排竹箋道:“如今有字的,只有這一排,每天會有人打理。”

論語、漢書、史記……陳默順着一排看過去,多是自己看過的書,心中不免有些遺憾。

“明日我準備去拜訪盧公,煩勞阿翁爲我準備拜帖。”陳默想到了什麼,對着管事道。

“在下這便去準備,只是拜帖送上去,明日卻未必見得到盧公。”管事答應一聲,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

“這是爲何?”陳默疑惑道。

“盧公身爲尚書,每日都有公務,此外這洛陽之地,有不少人都想拜見盧公,明日送去的話,想要見到盧公,最少也需四五日。”老管事無奈道。

“那最長要多久?”一旁的娟兒忍不住問道。

“最長……”老管事嘆了口氣道:“我曾聽聞,有人求見數月而不得一見,花光了積蓄,只能黯然離開洛陽。”

可不是誰都像陳默一般,在洛陽能有個下榻之處,多數前來洛陽的士人,只能住在驛館,洛陽的驛館住一天可不便宜,就算是各地的豪紳,也未必能夠負擔得起。

娟兒聞言咋舌道:“聽家主說,盧公乃當世名士,如今看來也……”

“有些話,不能亂講!”陳默敲了敲娟兒的腦袋,搖頭嘆道:“也是,盧公乃當世大儒,想見的人定然極多,看來急切間是難以見到了,且將拜帖送去,能否見到,全看天意,正好這幾日要準備童子郎之事,不急。”

“在下這便讓人去準備拜帖。”老管事躬身道。

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八章 煉獄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五十一章 禮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十六章 鄉情第二章 里正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九十四章 遊說第二百零三章 袁術末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二百五十章 城破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七十章 ‘家書’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十六章 設宴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四十八章 雲思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行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三百三十三章 曹孟德決意出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三十一章 人散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九十四章 遊說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一百三十七章 立營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十六章 鄉情第八章 結交
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八章 煉獄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五十一章 禮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十六章 鄉情第二章 里正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九十四章 遊說第二百零三章 袁術末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二百五十章 城破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七十章 ‘家書’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十六章 設宴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四十八章 雲思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行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三百三十三章 曹孟德決意出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三十一章 人散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九十四章 遊說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一百三十七章 立營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十六章 鄉情第八章 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