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

“除了漢中之外,九江、廣陵也需當心江東策應劉備,不知主公水軍是否可以放在九江?”徐庶詢問道。

“此番以攻荊州爲主,若是提前亮出水軍,他日攻取江東,反而會讓敵軍有了準備,在拿下南郡之前,水軍不易現身。”陳默聞言搖了搖頭道。

“如此,便只能加固九江與廣陵一線防禦,若江東還想插手,便只能從江夏、長沙等地出兵馳援劉備。”徐庶點頭道。

楊修突然詢問道:“元直兄,是否有辦法令孫劉失和,若兩家生出矛盾,只餘劉備一家,以我朝兵鋒之利,何愁不勝?”

徐庶搖了搖頭:“孫權、劉備皆乃梟雄,若是不戰,尚有可能策反兩家,但若一旦開戰,不管此前有何嫌隙,都會一致對外,脣亡齒寒,德祖當明白,他們更明白。”

真開戰了,除非有一家願意投降,否則想要離間是不可能的,劉備和孫權,哪怕有殺父之仇,面對陳默的時候都肯定是聯合的,這幾年陳默這邊不是沒想過,只是並無建樹,司馬懿更嘗試去江東離間招募幾個江東將領也是鎩羽而歸,普通的別說陳默,司馬懿都看不上,厲害一些的,根本不搭理你,你能如何?

“王上,實不相瞞,我有一友,乃周瑜少時好友,與周瑜頗有交情,周瑜此人,手握江東軍權,若能讓此人投降,便可夾擊荊州。”楊修微笑道。

“哦?”陳默聞言目光一亮,周瑜的朋友,想必也不是什麼簡單人物吧,說服周瑜不可能,但能得一英才也是不錯的,當下笑道:“此乃何人?”

“乃九江名士,蔣幹。”楊修微笑道:“此人以才辯著稱,獨步江淮,如今於鴻臚寺任職。”

“蔣幹?”陳默點點頭道:“既在洛陽,便傳他來見見也無妨。”

如今朝廷的官職升遷需要政績說話,不是有才就能升遷的,蔣幹如今能升到鴻臚寺,也算不錯。

“喏!”楊修點點頭,連忙讓人去找尋蔣幹。

衆人繼續商議出兵之事,九江還是需要加派一些兵力,至於將領,陳默覺得九江一帶的將領其實不少,反而沒必要增加,兵力的話,精兵有陷陣營,還有韓瓊留在那裡的兩萬將士,再加上陳晉這些年孤島出來的屯田兵,足矣應付,將領方面,陳默覺得徐質、郭淮就不錯,還有那鄧艾也在,更有高順坐鎮,加派一兩萬兵力守住各處要地就行,又不準備直接攻打江東,沒必要派去太多兵力,那是一種浪費,自己兒子如今也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

很快,蔣幹來到王府,被楊修領進來。

“蔣幹參見王上!”蔣幹見到陳默,躬身一禮。

“不錯。”陳默看着蔣幹,微笑着點點頭,至少儀容不俗,談吐大方,並未有那種唯唯諾諾的感覺,一見之下便讓人心生好感,再看命數,的確算得上人才,雖非驚才絕豔,但人才卻是夠的上了。

“方纔德祖言,子翼與那周郎相熟?”陳默看着蔣幹笑道。

“幼時好友,但已有多年未曾相見。”蔣幹搖頭道。

“如今我欲伐荊州,你可能遊說周瑜,讓他說服孫權不參戰?”陳默笑問道,至於說服周瑜來降,陳默壓根兒沒提,如果周瑜真的來降,可能陳默都得懷疑是不是有什麼陰謀。

“幹已多年未見公瑾,不敢向王上保證,但願意一試。”蔣幹躬身道。

“那便前去一試吧,不管成否,回來後去南陽等我!”陳默點點頭,沒有大包大攬,反而讓人覺得踏實。

“喏!”蔣幹答應一聲,見沒自己什麼事了,躬身告退。

“王上,這……”楊修怔怔的看着離開的蔣幹,有些尷尬,畢竟自己之前誇口蔣幹能說服周瑜來降,如今到了陳默面前,蔣幹卻連說服江東不參戰都做不到,這讓楊修費解之餘,也有些尷尬。

“無妨,做事踏實一些是好的。”陳默不在意的擺擺手,他也沒指望能有什麼結果,這次準備就是連江東都算上了,否則若江東真的不參戰,他又何必調集二十萬大軍南下?

楊修也只得點點頭,重新跪坐下來,卻感覺自己與這些人有些格格不入,明明若論學問,便是司馬懿也不及自己,但爲何很多事情考慮起來,感覺和他們是兩個世界之人?

陳默不會去管楊修如何想,兩人年歲相仿,楊修的問題,陳默很清楚,高談闊論,陳默都未必談的過他,但若論人心揣摩,縱觀全局,楊修就差了很多,這跟學問沒什麼關係,而陳默也沒找到適合楊修的路,所以才讓他一直在陳默麾下做事,其他不說,處理公文這些事情上,楊修算得上是絕世之才了,賈詡、荀攸、徐庶、司馬懿綁在一塊兒都沒他快。

最讓陳默無語的是,賈詡帶頭稱讚楊修,讓楊修在這方面越發發奮,現在王府九成的文案工作都在他頭上,陳默有心提點,但看他樂此不疲,也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主公,劉備就算入川,荊州方面也會留下重兵來守,其他不說,我等就算如今佔據着新野,但襄樊二城也頗爲難破,有漢水阻隔,襄樊二城相連,我軍想要攻破這二城,頗難。”魏延是在荊州待過的,對襄樊之地的地勢也最爲了解。

陳默點點頭,這襄樊兩城,便是他們攻打荊州的第一關,這一關拿不下,進一步攻佔荊州也是妄談。

“此事待到了荊州再說,如今計議已定,武義率軍四萬前去接收漢中,另派兩萬兵馬送到九江,防備江東襲擾,其餘衆將,隨我率領馬步軍十六萬下荊州,文和與德祖,你二人留守洛陽,處理政務,公達、仲達隨軍,元直兼任漢中太守,協助武義運籌糧草,若有機會,便打入蜀地。”陳默開口吩咐道,襄樊難打,但不能因此就不打,至於如何打,得等到了南陽再說。

“末將領命!”衆人紛紛起身應命,此番出征,陳默麾下除了邊將,叫得上名號的基本上都出動了。

接下來,各路糧草源源不斷的送到南陽,同時各路兵馬也從各地調往南陽集結,陳默除了新軍之外,還選了三萬老兵隨行出征,實際南下兵馬十九萬之衆,縱觀這些年征戰,這一次,恐怕是陳默集結兵馬最多的一次,對於荊州,陳默勢在必得。

中原兵馬頻繁調動,自然瞞不住江東和荊州細作的眼睛,很快,兩地便收到急報。

江東,秣陵,孫權面色有些凝重的看着周瑜:“公瑾,此番陳默揮兵南下,雖意在荊州,但荊州若破,我江東也難自保,公瑾以爲,陳默此次出兵,那荊州能否擋住?”

周瑜倒是淡然了許多,搖了搖頭道:“難!”

“一點勝算也無?”孫權皺眉道。

“主公,此番陳默出兵,對外號稱五十萬,雖然不實,但就各方細作傳來的消息而言,二十萬是足有的,劉玄德這些年雖然秣兵歷馬,然只有荊州三郡之地,兵馬又有多少?兵力便不足以抗衡,除此之外,陳默得取中原後,並未順勢南下,給了劉備喘息之機,但也因此,陳默內部很多隱患也被剔除。”周瑜嘆道。

“哦?”孫權聞言好奇道:“陳默也有隱患?”

“自然有。”周瑜點頭道:“一者根基不穩,陳曹相爭中原時,洛陽天子便曾有意奪權,只是被陳默部下及時制止,但只要洛陽朝廷還在,陳默就有後顧之憂,再者,當時陳默麾下兵馬雖衆,但卻有不少是中原降軍,相互之間必有矛盾,陳默雖然兵馬衆多,卻不能同心,便真有五十萬之衆,若不能同心同力,也不過是烏合之衆;三者,中原久厲戰事,軍民厭戰,陳默看似攜橫掃之勢,但實則一旦受挫,那大勢必然逆轉。”

孫權聞言心中有些發沉,這些問題,陳默這些年已經一一拔除,他晉封明王,將天子趕到了洛陽,看似放權,實則是將天子徹底架空,雖然還敬漢室,然如今中原大地還有誰知道天子?天子政令還有何人去管?如今中原大地,根本就是明王治地。

而這些年陳默也在秣兵歷馬,昔日雜軍,經過這些年的磨合,已然如一,不再有降軍之分。

周瑜說的三點,已經在這些年的時間裡被陳默剔除,如今的陳默纔是真正可怕的,這次南下,必然雷霆萬鈞,這麼說來,劉備的確不可能擋住。

“還有。”周瑜看着孫權道:“此番陳默發難毫無徵兆,必然荊州出了問題,末將以爲,可能劉備如今未必在荊州!”

“不在荊州?”孫權聞言愕然道:“那他在何處?”

“西川!”周瑜沉聲道。

孫權面色頓時沉下來了,若真如此,那這劉備還真是該死!

“主公,如今陳默揮軍南下,不管劉備做了何事,脣亡齒寒,瑜以爲,當此之時,我軍不能坐視劉備覆滅!”周瑜沉聲道。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孫權心裡是有些氣不過啊!

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四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十六章 設宴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楊修設計,將帥離心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十章 突破口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一百零五章 初見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五章 出遊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二百七十四章 空城否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六十章 發泄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五十章 大雪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九章 學藝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名煩躁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十五章 變味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一百一十五章 規劃第一章 糞郎第六十六章 夜下
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四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十六章 設宴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楊修設計,將帥離心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十章 突破口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一百零五章 初見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五章 出遊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二百七十四章 空城否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六十章 發泄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五十章 大雪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九章 學藝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名煩躁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十五章 變味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一百一十五章 規劃第一章 糞郎第六十六章 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