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

陳默北征的事情在大漢來說並非什麼秘密,只是沒有人想到戰爭會結束的這麼快,從陳默出兵到現在,滿打滿算也不過四月時間,勝利那是必然的,漢軍再與塞外異族的戰爭中,敗績雖有,但大方向上,基本都是保持着勝算,更何況陳默善謀,呂布善戰,更有冀州一衆名將參戰,沒人能想出失敗的理由。

但沒人會想到,烏丸人敗的這麼快這麼徹底,而陳默會做的這麼絕。

縱觀陳默這半生征戰,雖然殺敵不少,但卻從未對百姓動過手,這點,便是排斥陳默的人也沒辦法否認陳默有一顆愛民之心,但此番征伐烏丸,陳默卻是鮮有的祭起了屠刀,兵鋒所過,烏丸人幾乎絕跡,柳城成了空城,王庭被毀,更重要的是盧龍寨外的那一場屠殺,十萬烏丸再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裡被陳默引水倒灌而死。

不管身份,不論是否無辜,十萬人在極短的時間內被陳默淹死,這絕對是顛覆性的,中原不是沒有人屠過城,曹操就屠過,但那也是號稱屠城,很少有這種真正絕戶的屠殺,一直被譽爲愛民的陳默,卻做出來了。

但縱觀北地,尤其是幽冀並三州之地,幾乎人人稱快,一直不是太穩的幽州,經此一戰,民心歸附,萬民擁戴。

不在北地不知胡害,這些塞外民族每年一到秋冬季節就開始南下寇略,這種侵犯並非是大規模組織,而是以部落爲單位的南下,爲了過冬的食物還有保暖的物資,現在的烏丸也好,以前的鮮卑、匈奴也罷,都會將目光落在漢人身上。

而這次烏丸南侵,對漁陽、遼西百姓的傷害更是中原地區的漢民無法體會的,直接或是間接死在烏丸人手中的幽州百姓,絕不比這次死在戰爭中的烏丸人少,哪怕陳默最後在盧龍寨一口氣屠殺十萬,也比不上。

南方會有很多不明士人抨擊陳默,本性中的殘暴在這一仗中展露無疑,但北方,哪怕是看陳默不順眼的人,在這件事上也保持了沉默,有些事情,沒經歷過,就沒資格發言,而經歷過的,不會昧着自己良心說話,如果真的在這個時候抨擊陳默,不用官方動手,當地百姓恐怕就能把你排擠的無立足之處,哪怕是世家也一樣。

民心多數時候其實沒用,因爲那是可以引導的,但當民心向着一個地方使力的時候,那可就恐怖多了。

而且這次屠殺,不管中原人如何評價,但對於邊地來說,好處可不只是少了烏丸之患這麼簡單,更是直接震懾周邊異族,鮮卑人不敢再輕易叩邊,往來草原行商的商販能夠明顯感覺到那些野蠻、粗鄙的鮮卑人對漢人的態度親和了許多,說不上有多友善,但至少不會隨意爲難他們,更不會無故殺人。

這也間接更促進了大漢與草原之間貿易繁盛。

“可惜了~”睢陽,衙署,程昱搖頭嘆道:“此番陳默北征結束的太快,我等根本沒有機會。”

曹操這數年來休養生息,就是準備籌備接下來跟陳默的一戰,決定這北方霸主之位,陳默北征,原本是個極好的機會,但陳默從決定北征到出擊烏丸再到凱旋,太快了,曹軍的糧草調運都來不及,戰事已經結束,而陳默經此一戰,不管民間評價如何,但聲威卻是大震,現在就算準備好,但戰機已經消失,陳默攜滅族之威回朝,這個時候關中軍士氣正盛,雙方若是開戰,他們必然吃虧。

“是啊,可惜了。”郭嘉嘆了口氣,搖頭道:“經此一戰,陳默背後壓力必然大減,能抽調更多的兵力來與我軍作戰,接下來可就難了。”

“伯道身邊,將才輩出……唉~”曹操有些無奈的放下竹簡,嘆了口氣。

陳默此番出兵,徐晃、高順、武義、餘昇、崔耿、石庚這些親信將領幾乎都留在中原防守,顯然是擔心曹操趁機發難,但就算沒有這些大將,看看陳默北征之戰身邊涌現出來的將領。

呂布就不必說了,當初呂布佔據南陽的時候,那可是打了荊州打曹操,甚至連孫策也被欺負了一遍,現在投入陳默麾下,只是這一個,就讓曹操頭疼。

也幸好,從洛陽朝廷那邊傳來的消息,呂布是要被留在幷州鎮守邊關的。

但除此之外,趙雲、馬超、龐德、張繡都可稱良將,還有韓瓊、張郃、高覽、牽召這些自冀州收降的人才,陳默如今麾下真的堪稱猛將如雲,這讓曹操真的很羨慕。

“主公何須擔憂,我軍亦有大將!”荀彧微笑着寬慰道,曹操麾下大將也不少,沒必要羨慕陳默。

“不過此戰之後,我軍卻是要積極備戰了,在下有感覺,主公與陳默之間的戰爭,不遠了。”郭嘉看向衆人,沉聲道。

掃平烏丸之後,塞外異族恐怕短時間內不敢再有人招惹陳默了,也就是說,陳默將再無後顧之憂,接下來,恐怕就是與曹操爭奪北方霸主之位,這一仗,不會太遠。

“嗯。”曹操神情凝重的點點頭,就算陳默拖着不開戰,他也會選擇開戰,再這麼拖下去,陳默的優勢會越來越大,他必須在陳默對自己形成碾壓優勢之前,與陳默一較高下。

相比於曹操而言,南方對於陳默此番征伐烏丸的事情,就沒有太大感覺了,只是覺得陳默一戰屠戮十萬,有違仁道,畢竟北方距離他們太遠太遠,遠到有生之年,可能都見不到一個胡人,自然不會有太大的感觸,而且具體消息也不會那麼快就傳到南方。

當然,諸侯如何看待自己,陳默並不是太在意,眼下天下局勢已經漸漸明朗,接下來,就是北方霸主之爭,只要他滅了曹操,那這天下就基本可以重歸一統之局了。

五月,陳默抵達令支,準備在令支稍作休整之後,再撤出幽州。

“子龍,此戰你立功不少,便留在幽州,接替鮑庚,任護烏丸中郎將,烏丸雖然已經不成氣候,但這裡不會一直是空地,肯定還會有其他人過來,鮮卑也好、東邊的高句麗也罷,留在此處震懾邊塞,如今護烏丸中郎將空缺,就不必回朝受封了,一切從簡,相關印綬,回朝之後,我會着人發來,記住,去歲的事情,我不希望再度發生。”令支衙署中,陳默看着趙雲道。

這一戰,趙雲展現出來的騎兵天賦,是值得讚賞和肯定的,那支雜牌軍組成的騎兵,陳默也沒有讓他們解散,而是劃到了趙雲麾下,補充邊地兵力不足的困頓,此外他還留了一萬冀州軍在幽州負責戍邊,等太史慈來了,太史慈負責代郡那邊的防禦,趙雲則負責遼西、漁陽這邊,再等兩年,等趙雲有了足夠的功績和民生,陳默在幽州的勢力也徹底穩定之後,趙雲和太史慈他會召一個回朝。

“多謝主公,雲必肝腦塗地,爲朝廷守住邊疆。”趙雲慨然應道。

“不用肝腦塗地,折了一個鮑庚已經夠了,我不希望看到再有大將隕落在這裡,活着才能爲國建功。”陳默搖了搖頭,拍着趙雲的肩膀道:“你有大將之才,不能死在這裡,此乃軍令!”

“喏!”趙雲心中一暖,對着陳默一禮道。

“對嗎,學學溫侯。”陳默笑道:“你看他何時想過什麼肝腦塗地,他一般都是叫敵人肝腦塗地的。”

趙雲不禁一笑,呂布這次可是真的向天下人證明了他的勇武,四千破三萬,還追着人砍了一天,那真是揚眉吐氣。

“主公,有遼東使者求見。”典韋從門外進來,對着陳默一禮道。

“遼東?公孫氏?”陳默挑了挑眉,瞬間明白對方來意了,之前袁家兄弟帶着殘部投了公孫氏,陳默還想着怎麼收拾對方,如今對方主動來見,恐怕就是爲此事而來吧。

“請!”陳默點點頭道。

很快,一名有些陰柔的男子進來,對着陳默一禮道:“遼東公孫恭參見大將軍!”

“不必多禮。”陳默伸手虛扶,微笑道:“遼東公孫氏之名,默早有耳聞,公孫氏這些年來震懾邊塞,實乃我大漢棟樑也。”

“不敢,與大將軍相比,些許微薄之名不足掛齒。”公孫恭謙遜道。

“請!”陳默示意公孫恭入座。

公孫恭謝過之後,方纔跪坐在客席之上。

“不知公孫將軍此番前來所爲何事?”陳默笑問道。

“一來是賀大將軍此戰得勝,揚我大漢之威,我家兄長若非公務纏身,定當親自前來拜賀。”公孫恭笑道:“二來嗎,是有些薄禮欲獻給大將軍。”

“哦?”陳默聞言微笑着看向公孫恭:“不知是何禮物?”

“呈上!”公孫恭看向身後,兩名侍者抱着盒子上前,自有陳默親衛接過。

打開盒子,卻見兩顆人頭呈現在盒子中。

公孫恭微笑道:“此二人便是袁氏餘孽,袁尚、袁熙二人,此前前來投奔,但我兄長聞他二人膽敢勾結異族,霍亂我大漢,一怒之下,斬殺二人,聽聞大將軍凱旋歸來,特命末將將此二人首級奉上,以表敬意。”

“這份禮物,我喜歡。”陳默在確定了是二人首級之後,點頭笑道:“代我轉告公孫將軍,若他願意受朝廷冊封,可得左將軍一職。”

左將軍聽着很大,但基本上就是個虛職,公孫家可說也是一方諸侯了,只是遼東太遠,而且若滅了公孫氏,東部胡人也就失了威懾,反而不好,所以只要公孫氏願意承認自己還是漢臣,陳默也不會輕易動遼東。

“多謝大將軍!”

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六十章 獲罪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七章 山賊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十三章 奇貨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一章 糞郎第十二章 夏夜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八章 煉獄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一百章 分道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五章 出遊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一章 旅途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三十一章 月旦評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一百零三章 拜訪蔡邕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二十七章 特殊人才第三百零二章 請諸位隨我戰死於此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
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六十章 獲罪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七章 山賊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十三章 奇貨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一章 糞郎第十二章 夏夜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八章 煉獄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一百章 分道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五章 出遊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一章 旅途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三十一章 月旦評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一百零三章 拜訪蔡邕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二十七章 特殊人才第三百零二章 請諸位隨我戰死於此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