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

不說曹操在睢陽爲糧草之事發愁,陳默也同樣在爲這糧草之事發愁。

雖然這兩年關中收成不錯,但在不影響民生的前提下,管主公那的稅賦可是比其他地方低的,雖說收上來的糧草要比其他諸侯更多,但這這幾年陳默西域都護府那邊需要大量糧草養活邊關將士,幷州也同樣需要,而且與袁紹一場大戰,之前積累已經消耗的七七八八,這兩年收上來的糧食,要支撐陳默吞併冀州就有些勉強了。

根據陳默計算,如今那袁尚手中能拿出來的兵力,絕對在他之上,陳默兵馬不少,但西域都護府要鎮壓羌人,還要防備來自胡人的攻擊,雲中一帶,哪怕太史慈出兵,留在雲中防備鮮卑的人馬也同樣不少,還有洛陽一帶的守軍同樣不能動,要防備曹操,陳默現在能夠調動的兵力,加上河內兵馬,也不過七萬,甚至可能不如袁譚的兵馬多。

但冀州出現這種變故可是極難遇到的,如今袁家二子相爭之局已經出現,若不趁此機會吞掉冀州,這北方三足鼎立的局面不知要維持多久,此時曹操被青州絆住腳,若勉強出手也失了先機,實在是天賜良機!

氣運的變化隨着陳默唸頭在不斷波動,想要依靠系統做出判斷是不行了,既然神仙也不知此戰吉凶,那便由自己來判斷這一仗是否該打。

“爹爹~”陳默沉思之際,卻見以女童歡快的跑過來,離着老遠,便朝陳默張開雙臂,卻是陳默女兒陳鈺。

“都說了多少次了,女孩子家要矜持。”陳默伸手,將已經八歲的女兒抱起來,點了點她的鼻端。

“父親好久沒陪鈺兒玩耍了,大兄去了長安,二兄每日只知練武,無趣的很。”小陳鈺扁了扁嘴,委屈道。

陳默兩子一女,但要說最得寵的,卻是小女兒陳鈺,陳默待人寬和,但在家教上卻頗爲嚴厲,長子陳晉、次子陳徵,從小便讀書學禮,爲了改掉兒子厭學的毛病,陳默不惜帶着妻子去鄉間耕作,讓他體驗民間疾苦,次子好武,陳默曾帶他去往邊地,看胡漢之間的廝殺,讓他明白這條路並不好走。

唯獨女兒,陳默好似將所有的父愛都放在她身上一般,此刻聞言,摸着女兒柔軟的頭髮笑道:“你大兄與二兄有他們的事情要做。”

這次袁家二子爭鋒的局面給陳默敲了警鐘,說實話,以陳晉和陳徵如今的表現來看,都跟神童沾的上邊,只要細心打磨,未來都將是出色的人才,但這繼承人的位置,卻只有一個,萬一自己無法一統天下,待將來,自己故去之日,這二人也跟袁家二子一般爲奪權而兄弟相殘,這絕非陳默想要看到的。

不過自己跟袁紹不同,自己還年輕,二子也還太小了一些,命格未曾凝聚,誰適合做繼承人,此刻還不好定論。

“父親又在想事情?”小陳鈺突然發現父親不說話了,好奇的看了看,卻見陳默看着遠方沉思,乖巧的道。

雖說平時比較喜歡胡鬧,但她知道,自己父親在想事情的時候是不能打擾的,身在豪族,便是陳默寵愛,有些道理,祖母、母親、大娘、二孃都會教她。

“一些小事。”陳默笑了笑道:“不過最近爲父確實很忙,鈺兒若想玩耍,爲父讓馬均給鈺兒做些好玩兒的物什如何?”

“鈺兒要木馬!”小陳鈺聞言,目光一亮。

“好,木馬,爲父親自去跟馬均商量,必然做個最好的木馬給我兒用。”陳默笑道。

“嗯。”

讓侍女帶着鈺兒離開,陳默徑直出了將軍府,去往衙署,荀攸還沒回來,但袁譚派來的人,陳默已經見過,可以說,雙方都有合作的意向,這麼一來,荀攸去青州,事情應該會很順利。

只要袁譚開始跟袁尚爭奪冀州,那陳默的機會也就到了。

能否把握住這個機會,一舉蓋過曹操,成爲這北方最大的霸主,就看這一次了。

“主公,糧草方面,還可與關中調撥一些,若是主公允許,臣倒有一計。”李儒對着陳默拱手道。

“文憂且說。”陳默看着李儒,微笑道。

“如今主公在關中聲望極隆,而關中百姓,也皆有餘糧,可否向關中百姓預先支取糧草,以明年賦稅相抵?”李儒躬身道。

以陳默的信譽向關中百姓借糧,然後以免稅的方式來換取百姓現在手中的存糧。

陳默沒有回答,這做法自然有可取之處,但前提卻是陳默能在一年之內奪取冀州,但這種事情,陳默哪能預料,冀州底蘊豐厚,即便如今挑撥二子相爭,陳默也不敢肯定能夠在一年內奪取,更何況還有曹操虎視在側,充滿了變數,如果一年之內不能平定冀州,那明年稅賦如果不收,那陳默後勤補給可能就要斷了,僅憑幷州、西涼的賦稅,可供養不起大軍,但若收,那陳默這些年在關中積攢的民望可就要丟失大半。

信譽這種東西,建立起來容易,但要破壞,可真不難,一個錯誤的政令,足矣。

徐庶想了想道:“文憂先生之法雖說不錯,但此番主公若要下冀州,一年未必能夠平定,如此一來,反叫主公失信於民,庶倒有一個折中之法。”

“哦?”陳默看向徐庶,點頭道:“元直請說。”

“強行徵糧不可,何不向百姓購糧?”徐庶微笑道:“這些年朝廷府庫之中,除了糧草之外,還有大量錢幣、布匹,於朝廷而言,用處不大,但於民間而言,如今關中商事大興,這批錢幣發放下去,亦可促進商貿繁盛,百姓手中有了多餘的錢幣亦可添置家當,建立新房,作用多多。”

自董卓時期,關中經濟開始衰頹,民間甚至重新出現以物易物的商貿方式,陳默這些年治理關中,令關中大治,才使經濟逐步回暖,這個時候,如果發放大量的錢幣流入民間,也有刺激民間商貿的作用。

陳默點點頭,卻是個不錯的方法,但要防備有人從中作梗:“此事便交由恩師去做,另外傳令各監察部,此番朝廷向民間購糧,以平價收購,但凡有官員藉此機會牟取利益,欺上瞞下,一經發現,貪墨一石者革職下獄,貪墨十石者格殺,百石以上者,夷滅三族,任何人,哪怕是某親屬在內,都絕不容情!”

頓了頓,陳默繼續道:“民間豪商、士紳有藉此哄擡糧價者,立刻抄家!”

對於商事,陳默可是很清楚的,朝廷這個政策,從上到下若能貫徹自然最好,但指望下面的官員自覺,那卻是想多了,人的行爲,在沒有約束的時候,面對暴利會有多沒底線,陳默絕對不會高估,所以在決定用徐庶之策時,陳默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能從中獲得多少糧食,而是如何讓這次收糧漂亮完成,嚴法還得配合大量監察,每一個環節都要有至少三環的相互監督。

嚴格的律法,配合全面的監察,這才能讓大多數人放棄鋌而走險的念頭,人性這東西,經不起考驗。

“此外,各地書院推舉學子準備入仕,替換被斬官員!”最後,陳默又總結了一句。

“喏!”李儒和徐庶相視一眼,他們在思索如何破局,陳默卻在想這件事情可能對他造成的影響,而且手段頗爲決絕,連候補官員都準備用上了,這是篤定有人會鋌而走險麼?

不是兩人不夠聰明,他們也想過可能出現貪墨之事,但對利益這東西,還是不如陳默看的深,畢竟陳默是專門研究過商業的,而且有着很深的造詣,這次朝廷動用的錢財還有收到的糧草,都是以萬萬來計量的,陳默都有些心動,更別說旁人了。

當下,隨着陳默一份詔令,關中各地開始忙碌起來。

而陳默則與衆人開始商議冀州之事。

只要得了冀州,那幽州也是陳默的,到時候陳默便是統轄三輔、西涼、幷州、冀州、幽州五郡之地的霸主,曹操雖得青州,但在勢上,已經落入下風。

關中的糧草一時還運不過來,但府庫中還是有着一些存糧來用的,戰事開局,陳默是可以支撐的。

現在的關鍵是怎麼打,陳默能調動的兵馬是有數的,太史慈屯兵代郡,爲的是牽制幽州力量還有烏丸,以及在需要的情況下,直接自代郡出兵,攻佔常山,至於幽州,從一開始,陳默就沒想過,他的目標,從來都是冀州。

“主公,莫忘了還有一支兵馬可用。”李儒笑道。

“黑山軍?”陳默聞言,看着李儒笑道。

“主公英明。”李儒點點頭,微笑道:“如今黑山軍中百姓,已經基本被抽離,雖然黑山軍如今名義上仍舊獨立,但人心上,已經爲主公所控制,此番攻打冀州,臣以爲,黑山軍可以作爲一支騎兵,在關鍵時刻,可直插冀州心腹!”

陳默點點頭,他佈局黑山多年,如今也是時候動用了。

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五十三章 荀爽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六章 鄭屠第四百章 曹操的奇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學興起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二十七章 特殊人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樊城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途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數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二百零三章 袁術末路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三十五章 夢境訓練營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九十一章 溫明園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學興起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
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來使第五十三章 荀爽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六章 鄭屠第四百章 曹操的奇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學興起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二十七章 特殊人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樊城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途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數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二百零三章 袁術末路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三十五章 夢境訓練營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七十五章 去留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九十一章 溫明園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學興起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