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歐陽必進

“是,大人!”

廣州。

“你們在這裡等我便是了!”胡可從馬背上跳了下來,向周圍打量了一下,纔不慌不忙的向大門右側的那扇便門走去。

“末將胡可求見制臺大人!”他恭謹的向側門旁的那個旗牌官躬身行禮,對方上下打量了下他,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是從浙江來的胡大人吧?請!”他側過身子,做了個請的手勢。

胡可在那旗牌官的引領下經過一座門廳,然後從天井裡向右一拐,進了一道小門,沿着迴廊曲曲折折地走了一陣,來到一處幽靜的庭院。庭院裡,是一明兩暗的三開問書房;沿着牆根蒔着些花木,西邊角上還有一方水池,圍着碧瓦欄杆,池中立着兩片姿態奇古的石山,綠竹森然。這時那旗牌官笑道:“胡大人,您在這裡稍等一會,在下進去通傳!”

“有勞了!”胡可趕忙欠了欠身子,他看了看周邊的景緻,顯然這應該是某個當地的富商官紳的宅院,制臺大人臨時拿這裡當做寓所,不過看樣子也是制臺大人的書房了,爲何對方第一次便在這麼**的地方接見自己一個陌生的武將呢?

“宣胡大人晉見!”

聽到裡面傳出的通傳聲,胡可趕忙整理了一下衣帽,就低着頭,拱着手,放輕腳步,從院子揭起簾子的那扇門走了進去。

兩廣總督歐陽必進正坐在屋中,他個鬚眉花白的矮胖老人,圓圓的、常帶微笑的臉上,有一種樂天知命的神氣,看他的外表很難想象就是這麼一個人,肩負着保衛大明除南北直隸、兩浙之外最爲富庶省份的擔子。

胡可撩起直裰的下襬,雙膝跪倒,叩下頭去:“末將參見制臺大人!”

“胡將軍免禮!”歐陽必進的臉上滿是笑容,他伸出右手虛託了一下:“胡將軍,從杭州到廣州,你一共才花了七天時間,值得嘉獎呀!”

“這不過是末將的本分!”胡可趕忙謙謝道,他這才明白爲何以兩廣總督之尊竟然會在書房裡單獨接見自己,原來是這個原因,不過看樣子廉州那邊的形勢頗爲不妙呀!

“胡將軍剛剛抵達廣州,想必對廉州那邊的情況還不是很瞭解吧?”歐陽必進捋了一下花白的鬍子。

“兵部的行文裡之說安南那邊發生內亂,欽、廉州受到亂兵襲擊,別的就沒有說了!”

“嗯!”歐陽必進點了點頭:“那份行文是一個多月前的消息,現在那邊又有了新的消息,胡將軍,這兩份文書你先看看吧!”

“末將遵令!”胡可趕忙上前一步,從歐陽必進的幕府師爺手中接過兩份文書,細看了起來,一會兒之後,他的眉頭隨之緊皺起來:“制臺大人,末將有些糊塗了,這兩份文書到底那一份纔是真,哪一份纔是假?”

“呵呵!”歐陽必進笑道:“說實話,學生現在也不是非常清楚,這也是請胡將軍來的原因!”說到這裡,他向一旁的幕府師爺點了點頭,那師爺便解釋起來:原來那兩份文書都是自稱來自安南都統使府,只不過一封信裡說上一任都統使莫福海(即莫朝憲宗大王)死後,由其子莫宏瀷繼任;而另外一份書信則說莫宏瀷也死了,都統使之位被謙王莫敬典霸佔,請求接回在大明僑居的宗室莫中正,繼承大位。第一封信出自莫敬典之手,而第二封信則出自範子儀之手。

“聽起來好像是莫敬典與範子儀二人爭奪權位的樣子!那到底誰說的纔是真話,那些侵犯我大明州縣的又是哪一家的兵呢?”胡可問道。

“現在還不清楚!”歐陽必進站起身來:“不瞞胡將軍說,眼下廣東的局勢很不妙,瓊州的五指山黎、感恩、昌化諸黎;廣西的瑤人、壯人都有不穩的跡象。安南戶口百倍於這兩邊,若是出了差池,只怕兩廣的局面就不可收拾了!”

胡可雖然沒有在兩廣任職過,但他也知道兩廣平時威脅主要有二:海南島上的黎人;廣西的瑤人、壯人,兩廣的主要軍事部署也都是針對這兩個方向的。而安南無論從人口、政治組織水平、軍事裝備水平都遠遠超過上面兩個威脅,一旦真的打起來了,就絕非兩廣一地的兵力所能抵擋的了,肯定要上書朝廷,從各地調遣兵力增援,然後重新部署,但是眼下對安南內部的情況都一無所知,要調動多少兵,調那些兵都是無從談起。

“以末將之見,還是嚴守籬笆,靜觀其變吧!”

“胡將軍!”歐陽必進微微一笑:“看來你對安南的事情所知不多呀!”

胡可臉色微紅,低聲道:“末將是個粗人,還請大人教誨!”

歐陽必進點了點頭,沉聲解釋了起來。原來莫氏太祖莫登庸本爲後黎朝的權臣,此人於1527年篡奪帝位,建立莫朝,而四年後黎朝舊臣阮淦在哀牢擁立黎昭宗少子黎維寧爲帝,於是安南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爲了鞏固自身的統治,對抗南朝,莫登庸於嘉靖十四年(1535年)遣陪臣嚮明朝呵關求封,卻因爲邊將坐免贓事而不了了之,又次年南朝黎氏遣使來大明求告,言莫氏弒逆謀篡之事,當時的天子嘉靖皇帝大怒,要興師征討,然兩廣守臣皆上書反對。理由是莫登庸已經基本控制了安南的大部分土地,而黎氏的情況並不明瞭。而且黎氏的權位本就是篡奪前朝陳氏而來,並且多次與我大明爲敵,對於陳朝來說是亂臣賊子,對我朝是亂黨叛賊(當初擊敗明軍,恢復安南的正是後黎朝開國太祖)。今天黎氏的下場,或許正是老天假借莫登庸之手給予其的報應。再說夷狄篡奪,實其常事。自宋以來,丁移於李、李奪於陳、陳篡於黎,今黎又轉於莫,是陳爲李賊,黎爲陳賊,今莫又爲黎賊,這正是天道好還。所以對於莫氏,直宜問其不庭,責以稱臣,約之修貢。彼若聽服,因而授之,此因勢以定,不在勞兵也。而嘉靖皇帝卻一心以興滅繼絕,斥責兩廣守臣,令仇鸞掛徵夷副將軍印,給毛伯溫參贊軍務關防,奉敕南征。莫登庸則連連上書朝廷,乞爲內附,並於十九年於廣西鎮南關內,囚首徒跣,跪進降表。天子削安南國爲安南都統使司,授登庸都統使;改其十三道爲十三宣撫司,各設宣撫、同知、副使、僉事,聽都統黜陟,在名義上將安南重新納入了大明的疆域。說到這裡,歐陽必進笑道:“胡將軍,你對現在安南的局勢有什麼看法嗎?”

第兩百六十四章來信6第兩百五十八章圍城1第兩百七十章來信12第八十二章受傷第八章密談第兩百七十七章聯合銀行2第一百二十二章財富2第一百三十四章浯嶼第兩百一十章背後第十七章本間宗家第一百二十一章掃蕩第一百三十四章浯嶼第四十三章耗費第四十一章抵達第兩百六十一章來信3第三百六十章外快第兩百二十七章半道第五十三章遊說第四百三十六章身份第六十九章抵禦第四百六十一章會面第四十七章聲東擊西第兩百五十六章窗外第兩百五十六章吃藥第兩百零三章公債與新軍3第三百八十五章長島第一百四十七章羈旅4第兩百七十三章大炮鉅艦第三十一章居心第九十八章抵達第十八掌寶圖第五十三章遊說第十五章太平嫂第十二章要賬中第兩百八十六章證如第八十九章蠶桑第九十章閉門第七章今井宗久第兩百二十三章價值一國的賞賜1第三百三十七章離開第九十三章吸收第二十八章練兵第兩百五十三章考試第一百八十六章戚繼光第四百二十六章半路第九十一章發現第三百五十三章暗流第三百八十三章冤家第三百一十七章攤牌1第兩百一十五章私訪第三百五十二章拉攏第一百四十五章高層第一百三十五章安排第五十六章儀式第七百六十七章 教育羣衆第十五章硝石貿易第一百四十四章羈旅1第七章爭論第兩百零四章公債與新軍4第十九章濟源號第一百二十二章切腹第三十七章遠航第兩百七十二章招攬第七十八章底細第八十三章逃走下第一百三十七章基業第兩百二十六章接頭第一百章王氏上第三十六章張經1第八十五章故人第三十四章安南第三十八章舊院上第三百二十章攤牌4第九十三章吸收第三十章選拔下第兩百六十九章來信11第二章異世第四百四十三章雄心第兩百八十三章縉紳們4第一百八十七章入局第三百七十七章陰謀第三十七章交易第兩百三十五章征服大和完第七章今井宗久第一百七十三章晚餐第三十八章綱紀第二十九章快船第一百九十九章今川之死第一百二十五章人蔘第一百九十章告密第三百五十四章祝酒第一百四十三章喪命第六章更張第一百四十六章羈旅3第四百四十二章信長第四百五十三章津島第三百六十九章掃蕩4第一百八十三章重建第六十章施粥第兩百二十章當兵
第兩百六十四章來信6第兩百五十八章圍城1第兩百七十章來信12第八十二章受傷第八章密談第兩百七十七章聯合銀行2第一百二十二章財富2第一百三十四章浯嶼第兩百一十章背後第十七章本間宗家第一百二十一章掃蕩第一百三十四章浯嶼第四十三章耗費第四十一章抵達第兩百六十一章來信3第三百六十章外快第兩百二十七章半道第五十三章遊說第四百三十六章身份第六十九章抵禦第四百六十一章會面第四十七章聲東擊西第兩百五十六章窗外第兩百五十六章吃藥第兩百零三章公債與新軍3第三百八十五章長島第一百四十七章羈旅4第兩百七十三章大炮鉅艦第三十一章居心第九十八章抵達第十八掌寶圖第五十三章遊說第十五章太平嫂第十二章要賬中第兩百八十六章證如第八十九章蠶桑第九十章閉門第七章今井宗久第兩百二十三章價值一國的賞賜1第三百三十七章離開第九十三章吸收第二十八章練兵第兩百五十三章考試第一百八十六章戚繼光第四百二十六章半路第九十一章發現第三百五十三章暗流第三百八十三章冤家第三百一十七章攤牌1第兩百一十五章私訪第三百五十二章拉攏第一百四十五章高層第一百三十五章安排第五十六章儀式第七百六十七章 教育羣衆第十五章硝石貿易第一百四十四章羈旅1第七章爭論第兩百零四章公債與新軍4第十九章濟源號第一百二十二章切腹第三十七章遠航第兩百七十二章招攬第七十八章底細第八十三章逃走下第一百三十七章基業第兩百二十六章接頭第一百章王氏上第三十六章張經1第八十五章故人第三十四章安南第三十八章舊院上第三百二十章攤牌4第九十三章吸收第三十章選拔下第兩百六十九章來信11第二章異世第四百四十三章雄心第兩百八十三章縉紳們4第一百八十七章入局第三百七十七章陰謀第三十七章交易第兩百三十五章征服大和完第七章今井宗久第一百七十三章晚餐第三十八章綱紀第二十九章快船第一百九十九章今川之死第一百二十五章人蔘第一百九十章告密第三百五十四章祝酒第一百四十三章喪命第六章更張第一百四十六章羈旅3第四百四十二章信長第四百五十三章津島第三百六十九章掃蕩4第一百八十三章重建第六十章施粥第兩百二十章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