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

送走了鄭監押,那黃知縣也推說縣裡積壓了公務,要立即返回夏津。徐衛雖然喝得不少,但腦袋還沒迷糊,今天知縣大人雖然表面上客客氣氣,但說的話極少,此人可不像鄭監押那般好應付。挽留不住,徐衛請他稍等,又命人取來一封銀子,不由分說塞到他懷裡。黃潛善再三推辭,說是無功不受祿,叫徐衛不要這般客氣。

“大人,今天您親自作陪,處處替我周旋,晚輩心裡有數。”徐衛這句話一出口,黃潛善看了他一眼,臉上露出一絲捉摸不透的笑容。

“老九,你這小子,嘖嘖……”就這麼一句沒頭沒腦的半截話後,他竟啥也沒說,只單手拍了拍徐衛肩膀,領着隨從自顧去了。

總算鬆了口氣,二世爲人,這點門道徐衛還是懂的。從古至今,中國就這個傳統,酒桌子上好辦事,有錢能使鬼推磨。但話說回來,貪官也分等級,他穿越來大宋前曾經看過一個新聞,當時有個貪官,拿了錢,要了人,居然不辦事。要是攤上這麼個下三濫,你就哭去吧。

徐衛本想去找張慶楊彥幾人商量事情,但想到此時正是午休時刻,便打算歇息一陣再去。徐家折騰了大半天,等送走了客人,一家人才真正坐下來好好吃頓飯,他經過偏廳時,正聽到嫂子徐王氏在安慰徐秀萍。腳步略一停頓,他還是沒有進去。趕走姐夫,並不是僅僅是因爲生氣,徐衛有自己的考慮。幾個月以後,金軍就將揮師南下,真定靠近幽雲十六州,到時候首當其衝,絕不能讓姐姐和小肉球回到那不久之後就將成爲戰場的地方。

回到自己的房間,徐衛四仰八叉躺在牀上,回想着方纔鄭監押說的那席話。如果他所言不假,那還真就是個機會。河北地區,歷來英雄輩出,民風剽悍,如果能在這個地方拉起一支隊伍,並得到朝廷的支持,無疑對自己的計劃是個絕大推進。現在關鍵的問題是,朝廷是怎麼考慮的,要知道大宋立國以來,一直有重文輕武的傳統,對帶兵之人諸多限制。即便朝廷批准下來,自己又能拉來多少人馬?這批人馬又怎麼在幾個月之內形成戰鬥力?

“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啊……”一聲輕嘆,徐衛感到有些頭大。

房外響起腳步聲,徐衛一聽便知,那是老爺子。門開處,徐太公不聲不響的踏入房中,坐在桌旁。徐衛也坐直了身子,兩父子沉默不語,相顧無言。

良久,徐衛開口打破了尷尬:“姐姐她,沒事吧?”

“唉……”一聲沉重的嘆息,徐太公搖了搖頭,“你三姐個性好強,表面上沒什麼事,心裡肯定不好受。”兒子趕走了女婿,儘管出了口惡氣,但卻讓女兒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說句不好聽的,萬一範家有什麼想法,女兒的後半生可怎麼辦?想到此處,也禁有些怪徐衛太沖動了。可他哪裡知道徐衛的良苦用心?

徐衛本想解釋幾句,但話到嘴邊又作罷,到時候家人自然會明白的。

兩人又陷入沉默,徐衛對這種感覺很不舒服,找話說道:“梓州團練副使是個什麼官?”

聽他提起這個,徐太公暫時忘記了煩惱,解釋道:“你的官階是正八品修武郎,差遣是梓州團練副使。前者代表你官位的高低,後者代表你所擔任的職務。這是個寄祿官,也就是說,除了有俸祿之外。沒有具體負責的事務,也沒有辦公的場所。”

徐衛這才明白,“修武郎”好比以後少尉中尉之類的軍銜,而那個“梓州團練副使”就像是排長連長之類的職務,只不過光拿錢不幹事。心裡盤算着要不要將鄭監押透露的消息告訴老爺子,三思之後,還是決定說出來。畢竟老爺子是作過軍官,上過戰場的人,或許能給自己一些建議。

一念至此,便將鄭監押話簡略告訴了徐太公。後者聽罷,十分意外,驚喜道:“當真?”在得到徐衛肯定答覆後,老爺子心花怒放,站起身來,頗有些激動的在房中走來踱去,連聲說好。

“老九!若此事成真,那你的前途就有保證了!”

徐衛看着欣喜欲狂的老爺子,肅然道:“我想的不全是前途。”

“嗯?”徐太公明顯不明白他話中之意。

思前想後,徐衛決定俱實以告,老爺子對這個時代的瞭解,又特別是對軍事的瞭解,遠勝自己,自己需要他的支持和幫助。

“或許你認爲我是在說瘋話,但我可以肯定,幾個月以後,女真人就會揮軍南下,直撲汴京。”徐衛的話只說了一半,他知道,要是說出女真人會攻破開封,俘虜徽欽二帝,滅亡北宋,佔據半個中國,康王趙構會在杭州稱帝建立南宋,老爺子一定會認爲他真瘋了。

徐太公此時的震驚,較之方纔猶甚,他首要想到的不是兒子這話的真假。而是,這孩子腦子又出問題了?

徐衛從他的臉上看出了他的疑惑,正色道:“我沒瘋,也沒傻。您是老兵了,您想想看,宋軍十萬人馬,進攻日薄西山的契丹人,還被打得大敗而回,女真人全看在眼裡。您認爲,他們會放過大宋?”

徐太公立即想到了反駁之詞,可徐衛卻搶在前頭:“我知道您想說自從遼國滅亡後,金國一直派遣使節入宋與我國修好,並歸還了幽雲六州。可不幸得很,這些都是障眼法,迷魂湯!一個能滅亡遼國的國家,爲什麼要對一個連遼國都打不過的國家如此客氣?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答案只有一個,女真人想牧馬長江!吞併中原!”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徐太公雖然無力反駁,但絕計不會相信兒子的話。“退一萬步說,即便女真人有這狼子野心,我大宋百萬軍隊,難道還會怕他不成?”

徐衛心知,老爺子從前一直鎮守西北,和党項人作戰。他是種家軍戰將,而以“種家軍”“楊家將”“折家軍”爲主體的軍隊組成了大宋軍隊的一塊遮羞布,那就是所謂的“西軍”。西軍有個特點,將領世代承襲,與“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普通宋軍相比,戰鬥力的確高出許多,歷年和西夏作戰,也確實不落下風。可你能指望一百多萬的宋軍全和西軍一樣?

第764章 徐家莊第八百四十四章第175章 老將出馬第125章 契丹人第116章 太上皇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110章 衝突第八百六十七章第768章 絕路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323章 血債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3章 千王之王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44章 棋子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574章 回回炮第225章 下馬威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七百四十一章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八百六十六章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92章 又見援兵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四百三十六章第707章 兀朮第七百四十八章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793章 角力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302章 粘罕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七百四十二章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八百八十三章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八百三十一章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10章 牛逼老爹第65章 後生可畏第八百三十八章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57章 饅頭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85章 箭雨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639章 上本子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344章 力拔千鈞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222章 捅月亮第八百四十八章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107章 怪事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620章 留子爲質第83章 驚變第574章 回回炮第222章 捅月亮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8章 土匪來了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59章 裝備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764章 徐家莊
第764章 徐家莊第八百四十四章第175章 老將出馬第125章 契丹人第116章 太上皇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110章 衝突第八百六十七章第768章 絕路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323章 血債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3章 千王之王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44章 棋子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574章 回回炮第225章 下馬威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七百四十一章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八百六十六章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92章 又見援兵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四百三十六章第707章 兀朮第七百四十八章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793章 角力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302章 粘罕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七百四十二章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八百八十三章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八百三十一章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10章 牛逼老爹第65章 後生可畏第八百三十八章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57章 饅頭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85章 箭雨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639章 上本子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344章 力拔千鈞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222章 捅月亮第八百四十八章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107章 怪事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620章 留子爲質第83章 驚變第574章 回回炮第222章 捅月亮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8章 土匪來了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59章 裝備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764章 徐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