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厭戰

楚天涯攜帝歸京的半個月後,朝野上下與東京民間的興奮勁慢慢的平息了下來。此前在戰亂之中被毀壞的朝堂秩序得已慢慢建立和恢復,百姓們也在積極努力的經營生活,開始企盼安居樂業的到來。

近些年來,從宋金聯合滅遼開始,大宋一直戰亂不斷。期間受戰亂影響到的民衆不下百萬,許多人痛失親人與家園,更多的人在戰爭的巨浪衝擊之下,背景離鄉流離失所,從此在心中無限的渴盼得到安寧的生活。

當戰爭暫時告一段落的時候,所有人心中的不約而同的有了這個願望——不要戰爭、希望和平!

包括軍隊裡,也漸漸的有了一些“厭戰”的情緒在蔓延。聲音雖然不大,但終究是傳到了楚天涯的耳朵裡。

其實楚天涯何嘗不是和其他人一樣,希望戰爭能夠早一點結束,過上安逸平穩的生活。而且他居於上位,比任何人都更加明白,眼下的大宋的確是再也打不起仗了。別的不說,富饒的大宋用一百年時間積累起來的財富,在這幾年的戰亂之中已經幾乎損耗殆盡!

尤其是飽受戰火摧殘的河北、河東一帶,簡直是瘡痍滿目民不聊生;此外,大宋的dì?dū東京兩次被金軍兵臨城下,導致大宋的經濟與政治中心——中原一帶的受損也相當嚴重。大宋建國一百年積累下來的財富與經濟基礎,在近幾年的戰爭摧殘之下幾近崩潰。

在這幾年的戰亂之中,無數的難民從河北、河東與中原一帶南逃,越過長江逃到了沒有經歷戰爭催殘的南方避難。難民給這些地方也帶來了很大的衝擊與不穩定因素。

總而言之,戰爭,已經給大宋帶來了極大的瘡傷。瘡傷過後,每個人都想治好傷口,恢復健康。

於是,“厭戰”的情緒開始在廟堂與民間流傳蔓延。身爲執掌大宋兵權的楚天涯,很明顯的感覺到了來自各方面的需求壓力。

與此同時,江南一帶也同樣蔓延着這樣的呼聲——希望杭州與東京能夠儘快和解,不要再進行內戰。

民心如此衆意難爲,趙構父子面臨的壓力,比楚天涯還要更大。畢竟這一場戰爭是他們挑起的,而且現在他們“師出無名”,在世人的眼中已經變成了徹頭徹尾的“造反逆臣”與挑起內戰的罪人。

在淮河南岸勉強僵持了近一個月之後,趙構迫於各方面的壓力,只得撤軍!

士卒的叛逃、杭州的停止後勤供給加上民心輿論的攻擊以及來自各方面的政治壓力,趙構只得做出了這樣的妥協。

張叔夜也沒有趁機追擊,而是在趙構撤兵數rì之後,纔不急不忙的揮師渡河,先是收復了被趙構叛軍奪下的廬州,然後以此爲據步步爲營的向長江逼近,繼續給杭州施壓。

這個時候的杭州,已經徹底的從內部崩壞了。軍隊與民衆對於“停止戰爭”的強烈願望,迫使趙佶與趙構不得不重視,從而開始了“和平談判”。

щшш ◆тt kān ◆C〇

張叔夜得到楚天涯的授權,全權代理與杭州的談判,並不時將消息通報給東京朝廷。楚天涯也在朝堂之上會集衆臣同官家一同商議對策,爲了顧全大局免去這場內耗的戰爭,楚天涯強硬的態度也發生了稍微的轉變,做出了一些讓步。首先,東京願意赦免趙佶與趙構及其麾下所有官員將士的叛國之罪,杭州要交割所有的兵權由張叔夜統一率領。原杭州官員繼續留用,但追隨太上皇趙佶一同從東京南撤的官員,必須與趙佶、趙構等人一同回到東京面見聖上,當面向官家與朝廷認錯。

其他的條件都說得過去;但是最後一項,直接嚇懵了趙構。原本他們的計劃是,只是東京肯免罪,並讓趙構父子及麾下官員等人繼續留在杭州,那麼一切都好商量。但是現在,東京朝廷要求他們“回京認錯”,這在他們看來簡直就是一場鴻門宴。心虛的趙構,根本不敢扔下自己的軍隊,隻身前往東京!

但是趙佶無所謂,他仗着自己是太上皇、是楚天涯的岳丈,深信自己去了東京也能沒事,最多就是退出權力中心,從此做個混吃等死的太上皇——反正在杭州他也是這樣的過的rì子,去了東京又有何妨呢?

面對東京朝廷開出的最終條件與最後通諜,趙佶與趙構之間的矛盾再一次激發。手握兵權的趙構被逼得沒辦法了,發動了一次秘密的小型的兵變,直接將趙佶給幽禁了起來,然後對外發表聲明說,東京朝廷“一定”要將太上皇與康王處死正|法,官家無視父兄親情,一定要骨肉相殘。

然後,杭州撕破了臉皮,在城頭之上掛起自救之旗,公然宣戰了!

事已至此,東京朝廷與楚天涯也就放棄了和談,勒令張叔夜開始——攻打杭州、武力平叛!

很快,剛剛從濟源戰場上撤下來的劉子羽所部十幾萬兵馬,一半被調到了江南交由張叔夜統領,與之同去的還有步兵大將薛玉和樑興等人。江南一帶溝壑叢生地況複雜,正是青雲斬步兵的用武之地。

有了這一支戰火淬鍊的百戰雄師助陣,張叔夜信心倍增,即刻開始策劃跨江平叛之間。與此同時,中原、山東一帶的諸路諸府兵馬,陸續都向廬州集結。此前在梧桐原一戰前後歸附於楚天涯的江淮曹成等人,現在都在山東一帶執掌兵馬,現在得蒙楚天涯的招呼紛紛響應。他們正愁閒得發慌現在又有了用武之地,那就是又有了升官發財的希望,於是十分涌躍的匯往廬州,追隨於張叔夜麾下參與平叛。

一個月的時間之內,張叔夜手下的兵馬已經由最初的不到五萬人,擴充到了二十萬人之巨!

很快,張叔夜的平叛大軍兵分三路,兵臨杭州城下!一路是破敵先鋒楊再興,殺破了趙構在杭州邊沿前方佈下的數道防線,一路勢如破竹無人可擋;一路是薛玉的青雲斬步兵jīng銳,專門攻打堅城厚池步步爲營;另一路是張叔夜親自率領的中軍主力,以摧枯拉朽的輾壓之勢掃蕩了杭州周邊的所有叛軍據點與勢力,穩穩的將杭州圍了個水泄不通。

趙構,已經成了甕中之鱉。

這個時候,楚天涯在東京那邊發出了一道軍令——叛軍上下除戰犯趙構外,餘者願降,皆可免死!得趙構首級者,重賞!

張叔夜,圍杭州而不攻,聽取軍師時立愛的策略,再一次對杭州城內展開了心理攻勢。無數的傳單被箭矢shè進了杭州城內。

這樣一來,趙構再一次成爲了衆矢之的。杭州內外,不管是將軍士兵還是百姓乞丐,都想宰了趙構平息這場戰爭,還爲自己贏得一條生路、甚至是發達之路!

趙構的人頭,在一夜之間身價百倍!

……

杭州的叛亂,已經持續了近半年。楚天涯在東京城,也已經住了快有兩個月了。這一天洛陽來了一封家書,說魏王妃即將臨產。

楚天涯早就惦記着蕭玲瓏和她肚子裡的孩子了。反正東京這邊的局勢也穩住了,聽到這個消息,馬上就開始準備回往洛陽。

於是,魏王與皇帝再一次啓程東行,前往洛陽。這一次東行不像上一次那樣的倉促與狼狽,除了大批的御林軍全程護送之外,與之同去的還有九成的文武官員、絕大名數府衙的文書籍檔和國庫的大部分物質與珍藏。

換句話說,這擺明了就是遷都了!

因爲有了之前的一次“西幸”,這一次的“準遷都”並沒有引起過多的恐慌。朝野上下對這件事情早有預料,而且大多數的官員將軍及軍民人等也都早有準備,因此一切進行得有條不紊。

倒是有一些固執的老夫子看到浩浩蕩蕩的帝駕人馬,嗚呼哀哉的在那裡哭號說“大宋百年基業毀於一旦”,結果全被轟走,同時也抓了一些特別頑固與惡劣的傢伙下獄,進行“批評教育”。

每逢破舊立新,總是免不得遇到這樣的事情。楚天涯勒令將這些聲音與事情壓制了下來,沒有讓它影響到整個“遷都大局”。

正當帝幸隊伍準備動身啓程之時,一封奏報從江南飛來,送來了一條好消息——

在兩個多月的杭州圍城之戰後,杭州終於從內部崩潰。魁首趙構在一場兵諫之中被殺,儒弱了一輩子的太上皇趙佶這一次硬氣了,把刀子捅向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指派幾名心腹幹掉了趙構,同時誘殺了劉光世等幾個趙構的誓死追隨者。然後,趙佶打開杭州城門,向張叔夜投降了。

與捷報一同送來的,還有趙構與劉光世等人的首級!

杭州叛亂,就此平定了!

消息傳來,朝野與民間一同歡呼。楚天涯就在帝駕人馬西行之前的典禮上,舉行了慶捷大宴。

聽聞這個消息,大宋天下是一片歡聲,載歌載舞。內戰的平息,遠比打跑了女真侵略者,更讓百姓們歡欣鼓舞。

帝駕西幸的事情,因此被耽擱了幾rì。

就在楚天涯準備再一次動身時,收到洛陽快馬星夜傳來的消息——魏王妃蕭玲瓏生下了一個男嬰!

幾乎就是在楚天涯接到杭州捷報的同時,蕭玲瓏順利產下了世子,母子平安!

生平頭一次做了父親,楚天涯真是高興壞了!

上至官家下到普通的平民,全都一併來向魏王道賀,並請魏王給世子取名。楚天涯心花怒放哪裡能夠定下心來想什麼好名字,一時激動就說——按照我楚家的家族宗譜排行,世子正是“克”字輩;他出生時又正逢杭州捷報,就給他取名叫——楚克捷!

官家趙桓倒也大方,楚克捷纔出生沒幾天剛剛有了名字,就被封爲“龍城郡王”食邑百戶,就當是送給楚家世子的見面之記!

龍城太原,正是楚天涯的故鄉與起家之地。官家將他的兒子封爲龍城郡王,用意可謂非凡。

現在楚天涯的心情只有一個詞能形容——歸心似箭!

於是,帝駕人馬即刻啓程,望洛陽疾行而去。

第197章 一座空城第107章 兵不厭詐第309章 宿怨第337章 梟雄當空,天下不寧第146章 痛下決斷第107章 兵不厭詐第118章 山雨欲來第9章 勝捷軍使第194章 活回自己第197章 一座空城第83章 順者昌逆者亡第61章 殺伐果斷第237章 炎黃之血第27章 非逆天,無以改命第270章 窺心之術第267章 天威煌煌第39章 無心插柳第121章 血火龍城(二)第197章 一座空城第201章 戰術第170章 公私兼顧第304章 天之驕子第234章 不配第128章 永不敗亡第307章 血火河山第29章 公平交易第296章 真實與幸福第141章 陰謀分化第175章 陽謀第188章 如虎添翼第29章 公平交易第220章 便宜你了第60章 掩耳盜鈴第222章 真性情,僞君子第318章 天才與瘋子第287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30章 如履薄冰第164章 坐地起價第196章 繼續欺騙第116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254章 家國之念第108章 三千涅槃 ,五百白袍第54章 紅指印第30章 如履薄冰第191章 打草驚蛇第313 章 最大的幸運第116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236章 正大光明第297章 極度陰險第28章 旁觀者清第85章 亂世銅爐第93章 共存亡第294章 攜帝西遷第63章 人心所向第98章 標新立異第115章 狼來了第253章 一狼一狽第104章 驚雷落地第307章 血火河山第20章 千年代溝第85章 亂世銅爐第39章 無心插柳第140章 暗流洶涌第146章 痛下決斷第1章 龍城太保第59章 直擊要害第47章 義氣無雙第332章 帝王的背影第294章 攜帝西遷第267章 天威煌煌第175章 陽謀第95章 兵荒馬亂第287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327章 厭戰第261章 巧借聖旨第170章 公私兼顧第178章 另一半第111章 興衰有憑第312章 上兵伐謀第191章 打草驚蛇第69章 知恩圖報第68章 身陷囹囫第291章 太師入朝第87章 出城踏雪第68章 身陷囹囫第86章 誰比誰黑第69章 知恩圖報第54章 紅指印第198章 棋逢對手第290章 蠅營狗苟第33章 險象環生第100章 並肩面對第270章 窺心之術第239章 趕鴨子上架第31章 愚者千慮第89章 一言九鼎第78章 何伯的故事第330章 龍舟點將第109章 破繭化蝶第250章 兵敗如山倒
第197章 一座空城第107章 兵不厭詐第309章 宿怨第337章 梟雄當空,天下不寧第146章 痛下決斷第107章 兵不厭詐第118章 山雨欲來第9章 勝捷軍使第194章 活回自己第197章 一座空城第83章 順者昌逆者亡第61章 殺伐果斷第237章 炎黃之血第27章 非逆天,無以改命第270章 窺心之術第267章 天威煌煌第39章 無心插柳第121章 血火龍城(二)第197章 一座空城第201章 戰術第170章 公私兼顧第304章 天之驕子第234章 不配第128章 永不敗亡第307章 血火河山第29章 公平交易第296章 真實與幸福第141章 陰謀分化第175章 陽謀第188章 如虎添翼第29章 公平交易第220章 便宜你了第60章 掩耳盜鈴第222章 真性情,僞君子第318章 天才與瘋子第287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30章 如履薄冰第164章 坐地起價第196章 繼續欺騙第116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254章 家國之念第108章 三千涅槃 ,五百白袍第54章 紅指印第30章 如履薄冰第191章 打草驚蛇第313 章 最大的幸運第116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236章 正大光明第297章 極度陰險第28章 旁觀者清第85章 亂世銅爐第93章 共存亡第294章 攜帝西遷第63章 人心所向第98章 標新立異第115章 狼來了第253章 一狼一狽第104章 驚雷落地第307章 血火河山第20章 千年代溝第85章 亂世銅爐第39章 無心插柳第140章 暗流洶涌第146章 痛下決斷第1章 龍城太保第59章 直擊要害第47章 義氣無雙第332章 帝王的背影第294章 攜帝西遷第267章 天威煌煌第175章 陽謀第95章 兵荒馬亂第287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327章 厭戰第261章 巧借聖旨第170章 公私兼顧第178章 另一半第111章 興衰有憑第312章 上兵伐謀第191章 打草驚蛇第69章 知恩圖報第68章 身陷囹囫第291章 太師入朝第87章 出城踏雪第68章 身陷囹囫第86章 誰比誰黑第69章 知恩圖報第54章 紅指印第198章 棋逢對手第290章 蠅營狗苟第33章 險象環生第100章 並肩面對第270章 窺心之術第239章 趕鴨子上架第31章 愚者千慮第89章 一言九鼎第78章 何伯的故事第330章 龍舟點將第109章 破繭化蝶第250章 兵敗如山倒